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 第1094章 顺手为之、全球震撼!

第1094章 顺手为之、全球震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老师,果然如您所说……”
    傅元魁查看着学术界的反应。
    尽管很多人都震撼于《评价体系》。
    也的确震动了整个医学界。
    但,在早期的愕然之后,很多人都醒悟过来:“可惜,颈七互换术为了赚钱,强行与‘淋巴修复’捆绑,根本不给普通医院做手术的资格……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技术壁垒?”
    “就是不知道要交多少保护费了。”
    “难怪许秋拼了命也要将颈七互换术推向世界,原来背后有这样一桩生意!”
    “我真以为有多大义凛然,没成想最后还是奔着垄断去的……这种行为还不如霉医研究院光明正大地建立壁垒!”
    “……”
    在最初的狂欢后,很多人转为了冷嘲热讽。
    常微罹平淡道:“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水中浮萍,无法长久。”
    傅元魁恭敬点头。
    他重新看向屏幕。
    不过紧跟着,他的眸子却是倏地一凝。
    却见镜头变幻,画面对准了会场入口。
    几位工作人员正推着器械过来。
    而且与此同时,直播画面中响起了许秋那不曾波动过的平静语气:“近来,有些同行质疑颈七互换术‘淋巴修复’的必要性。
    “正好讲到颈七互换术,我也就顺手做几例实验,回应一下这些质疑。”
    说着,会场前方腾出了一片场地。
    工作人员将器械、实验用动物等摆好。
    许秋来到场中。
    众人有些恍惚……这一幕仿佛回到了比赛日考核的时候。
    不过此刻,情况已经截然不同了。
    很多人内心都在纳闷,淋巴管修复也能当场证明?
    而这时,许秋再度开口:“这次要做的,是三重复现实验。证明的是淋巴管完整性对神经功能重建的促进作用。”
    简而言之,就是三场实验。
    或者说,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对大鼠淋巴管进行超显微缝合,证明技术可行性,也即“能做”。
    第二阶段,术后即时淋巴回流验证,也即活体显影。
    用以证明淋巴修复的作用,也即维持淋巴正常回流。
    对应的就是“功能作用”。
    而最后一个阶段,则是进行电生理等一系列的监测。
    证明淋巴修复可以促进神经活性保护,也就是最重要的——证明“有效”!
    这三个加起来,基本上可以解答“淋巴修复”在颈七互换术中的作用了。
    当然前提是,实验得到正确的结果!
    许秋动作很快。
    在全球目光的注视下,他就开始了对大鼠的处理。
    术前,大鼠后肢皮下注射造影剂。
    并以近红外-II区荧光显微镜定位坐骨神经淋巴管。
    随后,开始进行吻合操作。
    先是切断大鼠的坐骨神经主干。
    这一步,目的是为了模拟颈七离断。
    之后使用自适应水凝胶导管,也即含RGD肽修饰的海藻酸钠,以临时支撑淋巴管断端。
    而后是几乎完美无缺的八针缝合法——尽管是大鼠,尽管大鼠的神经直径比人体颈七神经根纤细了许多,但许秋的手却依然稳得仿佛从来不会颤动!
    眨眼之间,缝合完成。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很多人再度回想起了当初所有权之争中,许秋那半个小时的颈七互换术。
    当初,很多人怀疑造假。
    然而此刻,当着全球的面,在无数镜头无死角的拍摄之下,众人再度看到了这堪称不可思议的一幕!
    弹幕在瞬间就沸腾了。
    “连大鼠坐骨神经都能缝合八针,而且轻轻松松,这显然还不是许医生的极限……当初的半个小时看来一点不夸张!”
    “甚至许医生可能还收敛了!”
    “卧槽,这么对比起来,感觉沃森更不堪入目了!”
    “沃保术式被虐得体无完肤!《评价体系》的分数不及格也就罢了,沃森的技术水平甚至比许秋差了几个等级!”
    “……”
    外界纷扰。
    而许秋,已经迅速完成了第一阶段。
    随后,通过淋巴管内注射荧光葡聚糖,确认无渗漏。
    这让很多人都咋舌。
    “不借助超显微设备,竟然也能进行修复?”
    “许医生的技术太超群,八针缝合法信手捏来……普通人能做到四针缝合都已经是人才了!”
    “不知道练到许秋这一步,究竟需要付出多少心血!”
    “至少他证明了,淋巴修复真的能做,而且确实不是必须依靠超显微设备……”
    ……
    很快,许秋进入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是进行活体显影,验证术后即时的淋巴回流。
    许秋迅速完成三组大鼠的实验。
    第一组就是先前进行缝合的实验组,即进行坐骨神经移植+淋巴管超显微吻合,模拟的就是许秋之前做过的“颈七互换术淋巴修复”。
    而第二组对照组,则是坐骨神经移植+淋巴管故意切断。
    模拟的是,颈七互换术忽略淋巴管。
    而最后一组则是仅暴露神经而不移植,这是在排除手术的创伤干扰。
    随后,这三组进行动态回流监测。
    即吻合口远端注射活体淋巴示踪剂、如吲哚菁绿-脂质体复合物,同时高频超声耦合NIR-II成像,每秒捕捉淋巴流速度……
    “关键指标,就是回流时间和流量比了。”
    许秋操作的同时开口。
    神态自若、游刃有余。
    而经过对比。
    实验组,淋巴回流时间平均为六分钟。
    流量比,也即患/健侧的淋巴流量则达到了92.5%的不可思议成绩!
    至于对照组,就有些惨淡了。
    基本上都存在示踪剂滞留。
    而且,流量比直接就是0,意味着完全堵塞!
    “只差最后一个步骤了。”
    “如果能证明,做淋巴修复的大鼠神经活性更高,那就说明淋巴修复真的有用!”
    “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以往的神经外科学术界,根本没有考虑过淋巴修复的问题!”
    “先看结果,如果最后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没差距,一切都是空谈!”
    很多人瞪圆了眼睛,一目不瞬地望着许秋。
    而在全球的注视之下,许秋开始了最后一个实验步骤。
    也即,神经监测!
    相比之前,这一步的操作就要简单很多了。
    而且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地方。
    许秋直接放置植入式探针阵列。
    即,在L4-L5脊髓段埋设柔性微电极,同时于坐骨神经支配肌群植入EMG传感器……
    随后,触发器械自带的刺激,就能监测神经传到纤维的活性!
    www.b9744.icu。m.b9744.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