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流氓帝师:爆改扶苏黑道太子爷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朝堂奏对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朝堂奏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桓齮反对的话,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他跟李牧,堪称命中注定的死敌。
    历史上,此人颇有才干,在始皇帝亲政之后,也就是始皇帝十年,被拜为将军,前往蓝田大营整顿兵马。
    始皇帝十一年,桓齮与杨端和,担任王翦副将,发兵灭赵。
    但可惜,赵军众志成城,秦军进展缓慢,攻取九城后合并一处,猛攻阏与。
    十八天不克,秦军撤回。
    但此时,整个大秦朝堂,都进行了错误的战略判断。
    认为统一之战,应当先难后易。
    灭赵之后,韩魏可传檄而定!
    于是,始皇帝下令,低级秦吏,每十人抽取两人从军。
    发兵三十万,以王翦为主将,桓齮、杨端和为副将,再次攻赵。
    连克邺城、安阳。
    本应一路凯歌,直驱赵都邯郸。
    奈何此时吕不韦罢相后,心中不甘,与六国往来密切。
    始皇帝大怒,开始着手清洗吕不韦一派官吏。
    同时,魏国菜鸡,居然伐楚。
    这能打的过?
    楚国再不济,也有四十万精锐啊!
    加上项氏的崛起,军队实力大大增强。
    而魏国呢?
    当年吴起变法留下来的魏武卒,虽然冠绝天下。
    但是如今,早就已经被大秦斩杀殆尽。
    只能说,武安君白起你坏事做绝呀!
    为了避免魏国被楚国先行一步灭亡,摘了桃子。
    无奈之下,大秦只好发兵救援。
    此时,赵国也是拼了老命。
    将所有的家底都掏了出来。
    李牧的北境兵团,就此南下,部署在太行山防线。
    这样一来,兵力不足的王翦,兵锋就此停滞不前。
    加上吕不韦自杀后,朝堂震荡。
    王翦将大军交给桓齮后,返回咸阳坐镇。
    一直到始皇帝十三年,内乱处理完,魏国也保住了。
    始皇帝才重新下令,桓齮为主帅,继续攻打赵国。
    桓齮也不辱使命,攻破平阳城,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天下震动!
    这是继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又一次惨败!
    而桓齮的名号,也响彻整个天下!
    所有人才知晓,大秦除了王翦之外,竟是还有一位这般战神般的将领?
    当然,更多的是嫉妒和不忿。
    凭什么上天如此的不公平?
    只让大秦出名将啊!
    其他六国不是人吗?
    是祭祀不到位?
    还是祈祷不够虔诚?
    凭啥大秦就明君一个接着一个?
    六国君主就一个比一个昏庸?
    凭啥大秦名将跟下饺子一样?死了一个又接着来一个?
    如今更是出了双黄蛋!
    桓齮的名号,竟是隐隐与王翦并立了!
    而桓齮也并非没有就此骄傲自满。
    始皇帝十四年,他再次统率大军从上党越过太行山,进攻赵国平阳、赤丽,大破宜安守军,杀赵国上将军!
    随后,李牧终于率领他的北境兵团南下。
    这也是桓齮与宿敌的第一战!
    历史上称之为,肥之战!
    这一战堪称经典。
    李牧虽然名扬北境,但战功都是打匈奴人打出来的。
    与中原将领,并未有过交手记录。
    面对已经名扬天下的桓齮,李牧好像就是个新兵蛋子。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秦又是一场大胜。
    桓齮的功劳簿上,又多了一个斩首李牧的记录时。
    噩耗传来了!
    李牧大败桓齮!
    秦军溃败!
    斩首十万!
    这次,是赵军斩首秦军!
    从未有过的大胜啊!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大秦也从未有过如此大败!
    天下震动!
    整个东方六国,隐隐之间,似乎又有了希望。
    甚至开始串联,奉赵国为盟主,共抗暴秦!
    至于桓齮?
    他则是狼狈逃回咸阳。
    但出乎意料的是,秦王嬴政并没有责怪他,甚至都没有撤职。
    依旧让他担任将军,更是让他独领一军。
    因为从他所有的操作来看,并没有半点瑕疵。
    他有骄傲吗?
    没有。
    他排兵布阵有漏洞吗?
    也没有。
    不是桓齮太弱,而是李牧太强了!
    这一战,更是直接将李牧抬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另外四个人,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
    两个秦国人,两个赵国人。
    都说楚国齐国强盛。
    但实际上,不过是小丑罢了。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并不是吹牛逼!
    这一战,也是让大秦彻底改变了战略思路。
    采取了先灭韩魏,先易后难的策略。
    同时,开始对赵国丞相郭开,大加贿赂游说。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
    在覆灭韩魏,收其粮草兵马之后,大秦再次发兵三十万。
    以王翦为主帅,桓齮为副帅,发兵攻赵!
    这一次,桓齮发誓要一雪前耻,干掉李牧!
    两个宿敌,再次相见。
    当然,对于桓齮来说,李牧是宿敌。
    对于李牧来说,桓齮不过就是一个小卡拉米。
    他的对手,从来都是王翦!
    他的目光,也从来没有在王翦身上移开过!
    只不过,王翦这人太过深沉,用兵更是四平八稳,完全找不到破绽。
    于是,李牧再次找到了独领一军的桓齮。
    这一次,桓齮依旧是没有犯任何错误。
    可他依旧败了。
    败的惨不忍睹!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逃跑,也没有选择投降。
    而是选择战死沙场。
    没错,大秦的副帅,居然手持长戟,战死了。
    是他无法逃跑吗?
    当然不是。
    桓齮这样的将领,自然是有傲骨的。
    即便始皇帝陛下不追究,他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接受失败。
    他的骄傲,无法接受失败!
    唯有一死,才能报答始皇帝的知遇之恩!
    眼见李牧这么猛。
    王翦也是吓了一跳。
    这特么是人?
    不会是武安君白起转世,去了赵国吧?
    桓齮的实力,他是知晓的。
    绝对没有犯过大错。
    但李牧手下的胡刀骑士,似乎领先了一个版本,根本没法打。
    于是,王翦力排众议,坚守不出。
    启用了核武器——大赵丞相郭开!
    其实赵国四大名将之上,还有郭开!
    他甚至被称为,战国五大名将之首!
    无他,只是因为他一人,便干掉了两个名将!
    廉颇和李牧,都是他给搞死的。
    就说牛逼牛逼吧?
    如今,因为秦玄的到来,使得桓齮提前跟李牧干了一仗。
    后果嘛,也没啥改变。
    桓齮被打懵了。
    如今,他一门心思想着报仇雪恨。
    哪曾想,这次出征的主帅,居然是李牧?
    特么这能忍?
    整个大秦,能让桓齮佩服的,也不过王翦一人而已!
    李牧算什么东西?
    一个只会欺负草原蛮族的普通将领,也敢在大秦任主帅?
    本就宿命感极强的两人,自然是不可能对付。
    所以,桓齮在朝堂上对李牧发难,也在情理之中了。
    “内史大人,别发呆了呀!
    朝臣们都要进大殿了!”
    赵高提醒一声,连忙将钱财都收好。
    而后撩起袍袖,一溜小跑朝着大殿跑去。
    “哎呦,这死太监跑挺快?
    难道失去快乐棒后,身体素质会变好?”
    秦玄跟在赵高的后面,累的气喘吁吁,忍不住小声吐槽。
    “内史大人在夸下臣吗?”
    赵高回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显然,他只听到了最后一句。
    秦玄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
    “是极是极,赵内侍您就是这个!”
    赵高有些得意道:
    “下沉还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毕竟要为大王驾车,若是遇到了心怀不轨之人,总要保护大王。”
    秦玄再次赞叹:
    “赵内侍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真乃吾辈之楷模呀!”
    “谬赞了,内史大人谬赞了呀。”
    赵高心情大好。
    果然以前是错怪人家了。
    多么好的一个人呐!
    可能在秦邑县发生的事情,就是意外嘛!
    大家无冤无仇,都是好姐妹,没理由针对我呀!
    如此想着,赵高看秦玄越来越顺眼。
    眼见即将入宫,便开口提醒道:
    “内史大人,这次大王伐魏决心很大,您莫要忤逆呀。”
    这特么还用你说?
    伐魏之事,就是哥们跟始皇大大定下的。
    我们好歹算亲戚好吧?
    始皇帝是扶苏的亲爹。
    我多少也算扶苏野爹了!
    秦玄满脸感动,再次不着痕迹的将一张百元大钞塞入赵高的衣袖之中:
    “太感谢赵内侍了!”
    “哎呀呀!都是老乡,都是老乡嘛!”
    此时的赵高,还很年轻,没有那么多的坏心思,甚至带点单纯,被秦玄当成狗玩了,还没发觉。
    主要是天下没有一统,始皇帝的身体也不错,赵高失去快乐的时间也比较短暂,尚未发展成心理变态。
    而且胡亥还没有出生,赵高的野心也没有锚点。
    据说,胡亥出生时,始皇帝年纪也不小了。
    日理万机,便没有时间带他。
    加上对胡亥的要求不高,毕竟已经有了扶苏做帝国的继承人,所以便让身边担任中车府令的赵高当胡亥的老师。
    赵高这个人,颇有才学,尤其是大秦律法方面,有着深刻的研究。
    胡亥从小跟着他,缺失的父爱便从高子姐身上寻找。
    史书记载,胡亥对赵高极为信赖,甚至称其为“如师如父”,言听计从。
    两人的关系超越了常规君臣范畴,胡亥对赵高的依赖近乎“父子”。
    这让秦玄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高子姐难道还有阳刚之气?
    “诸臣上奏!”
    群臣找到各自的座位,坐好后,赵高便扯着嗓子喊道。
    此时,王座之上,嬴政身穿黑龙袍,已经坐定。
    九道旒冕,遮挡着他的面容,让人看不清喜怒。
    李斯一个劲儿的给秦玄使眼色。
    可秦玄多精啊。
    虽然伐魏的事情是哥们提出来的,但有点得罪人啊!
    枪打出头鸟知不知道?
    哥们平时做坏事,都打着扶苏的旗号。
    如今在朝堂上争辩,还能亲自出马?
    于是秦玄直接闭目养神,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好似已经神游物外。
    李斯人都傻了!
    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啊!
    你是狗吧?
    谁让此时的李斯,还是个务实的年轻人?
    还没有年老之后,为了权位不择手段的蝇营狗苟。
    眼见秦玄指望不上,他又看向了扶苏。
    可扶苏是什么人啊?
    他唯叔父马首是瞻!
    叔父睡觉?那小爷也睡!
    无奈之下,李斯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拱手道:
    “大王,臣有本奏。”
    嬴政威严的声音响起:
    “爱卿何事?”
    李斯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大王,如今天下一统在即。
    幸赖大王天威,亲政一年,便灭韩国,此乃天命彰显。
    如今,蝗灾横扫中原诛国,其中魏国首当其冲。
    本就只剩弹丸之地,如今更是难以为继。
    微臣以为,此时出兵,恰逢其时!
    天下一统,当先易后难。
    灭魏之后,再论其他!”
    此话一出,御史大夫熊颠当即出列,反对道:
    “大王,微臣以为不可!
    如今不只是东方五国遭受蝗灾,我大秦亦有损失!
    若是强行出征,消耗过大,恐怕来年会饿殍遍地呀!
    虽然统一天下乃是大业,可百姓更是我大秦之根本!
    请大王三思!”
    大宗正嬴乾也是站了出来,劝说道;
    “大王,御史大人老成谋国之言,请您采纳!
    魏国即便再弱小,也是曾经的大国。
    若是出兵少,被拖住了,那粮草如何持续?
    若是出兵多,又能一蹴而就吗?
    大梁重镇,冠绝天下!
    魏国百年之前,便开始经营。
    即便引黄河之水灌之,至少也能撑半年!
    那我大军粮草从哪里来呢?
    若是其他诸国前来支援又能如何?”
    先不提熊颠是不是有私心。
    但嬴乾绝对是肺腑之言。
    甚至说,绝大多数文臣,之所以站在丞相熊启这一边,反对伐魏。
    并不是有私心,而是真的觉得不是时候。
    嬴政环顾一周,沉声道:
    “诸位爱卿怎么看?”
    果然,如秦玄所料。
    大多数的文臣,都站了起来,支持熊颠的言论。
    “嬴秦玄,站起来!寡人问你,你怎么看?”
    嬴政看了一圈,竟是没看到秦玄。
    稍稍仰了仰头,才发现他靠在柱子上打瞌睡!
    秦玄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来,恭敬道:
    “大王,嬴乾大人的顾虑在理。”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顿时满脸诧异。
    不对呀!
    秦玄不是支持伐魏吗?
    怎么又改口了?
    难道有阴谋?
    果然,不等嬴政再次开口,秦玄便笑吟吟道:
    “不过嘛,有个人承诺,只需精兵八万,三个月时间,便可拿下大梁!”
    www.af9f1.icu。m.af9f1.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