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流氓帝师:爆改扶苏黑道太子爷 > 第一百七十章 大梁城的弱点

第一百七十章 大梁城的弱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是哥们?
    你特么看过大梁的城防图?
    那特么你早说啊!
    你早说,我们早就答应了吗?
    要知道,一座城池,尤其是都城这样的重要所在。
    构造情况是不可能改变的。
    比如咸阳,总不能推倒了重建吧?
    所以说,当年为了让李牧率领的赵军协防大梁,也是魏国的无奈之举。
    毕竟大秦攻伐严酷,魏国根本无力抵挡,只能求助赵韩。
    其实这并不算什么战略失误。
    毕竟谁能想到,与大秦死敌的赵国大将军,莫名其妙成了秦国的将领?
    说实话,李牧内心真的很矛盾。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如今的李牧,为了保全赵国,也是做了那不忠不信之人!
    可实在是没办法啊!
    能够拖延一刻,便拖延一刻!
    万一呢?
    万一赵国君臣幡然悔悟了呢?
    万一赵国撤销自己的通缉令呢?
    万一秦玄这个狗东西,对自己全家监控有漏洞呢?
    活下去!
    活下去才有希望!
    所以,抱歉了魏国!
    只能先灭掉你们了!
    桓齮神色复杂。
    即便他再不服李牧,可在家国大义面前,也只能以大局为重。
    毕竟即便自己出征,也不可能八万精兵灭魏。
    “李牧!我们的仗以后再算!
    若是你取胜了还好,可若是败了,休怪我亲自取你人头!”
    桓齮冷声道。
    李牧轻笑一声:
    “吾大小百余战,未曾败绩。”
    王翦也不再说话。
    李牧出征,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本来大王的意思,两年后积蓄力量,以自己的长子王贲为主将灭魏。
    但实际上,王翦并不想要这份殊荣。
    自己距离二十级军功爵,最高的爵位彻侯,仅剩一步之遥。
    可以预见到,王家必然会成为整个大秦最为繁盛的家族。
    但盛极必衰,王翦觉得自己有才华可以,但自己的嫡长子也有才华,那对于君主而言,就不太好了。
    即便嬴政肚量宽广,现在来看能够容得下功臣。
    但以后呢?
    万一他老人家觉得王氏势力太大呢?
    所以,必要的藏拙,是非常需要的。
    而且,李牧挂帅出征其实也没什么。
    别说大秦好多将领,都是东方六国投奔而来的。
    就是如今的赵国,在李牧离开之后,也任用了齐国将领颜聚,担任大军的副帅。
    毕竟赵葱实在是太菜了。
    眼见再无人反对,嬴政便沉声道:
    “既然如此,那此次东征便由李牧为主将,王贲为副将。
    扶苏、张良为参谋。
    内史嬴秦玄押运粮草,即日出征!”
    话音落下,顿时大殿之中,传来“咚咚咚”的声响。
    还不等群臣反应过来,便见到数百名执戟郎中,突然登上大殿!
    顿时群臣一片哗然!
    这是要做甚?
    难道要坑杀刚刚反对的臣子吗?
    不至于吧卧槽?!
    刚刚周青臣等人,脸色肉眼可见的白了起来。
    还是熊启定力较高,沉吟道:
    “大王,这是作甚?”
    嬴政略带歉意道:
    “从今日开始,诸位爱卿便暂时住在宫中吧。
    寡人已经安排好了房间和吃食。
    最快十五日,最迟一月,兵围大梁之日,诸位便可回家了。”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这是害怕有人通风报信啊!
    毕竟大秦从商鞅变法之时,便广纳贤才。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站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有一半都是从东方六国投奔而来的。
    就连战功赫赫,在军中地位仅次于王翦的蒙氏一族,都是齐国人。
    更别说其他了。
    尤其是魏国,堪称大秦的黄埔军校,人才培育基地。
    这就导致了,朝堂上的大臣们,多少都有点沾亲带故。
    就算不是故意通风报信。
    但是如今战端一起,跟七大姑八大姨说一句避避风头总可以吧?
    但就是这样小小的提醒,就有可能被警觉,从而导致李牧的计划失败!
    王翦与麃公对视一眼,最先反应过来。
    “末将遵命!”
    两人齐齐拱手,率先表明了态度。
    眼见军方的第一第二人,都从了,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纷纷表示遵从秦王的安排。
    只不过熊启和熊颠心里就没那么好受了。
    特么哥们还在遥控楚国负刍政变的事情呢!
    这要是住进宫里,断联一个月,出了事怎么办?
    狗日的李牧!
    怎么会有大梁的城防图呢?
    随着赵高一声尖锐的“退朝”声响起。
    除了秦玄、李牧一行需要出征的人,其他朝臣便在执戟郎中的带领下,前往各个值房暂时住宿。
    熊颠左右瞧瞧,眼见人都离着自己哥俩比较远,便压低嗓音道:
    “大哥,这速度太快了啊!比咱们预想的速度还要快!
    大秦若是灭掉三晋之地,接下来就是大楚了!
    该怎么办?”
    熊启面色有些难看:
    “嬴政如此重视,看来李牧手上真有不得了的东西。
    就怕大梁城有非常大的破绽,支撑不了多久啊!”
    熊颠挠挠头,满脸疑惑:
    “按理说,魏国曾经也辉煌过,甚至成为过天下之首。
    大梁作为都城,应该固若金汤才是,能有什么破绽?
    之前的情报曾说,大梁驻守兵马八万,粮草可支撑三年。
    即便魏卒畏惧秦军如虎,不敢出城野战。
    但守城可是很简单的。
    我实在是想不出来。”
    熊启摇摇头:
    “不用想,李牧此人虽然未曾与王翦交过手,但在北境十几年,无一败绩。
    他的父母妻儿都被秦玄控制住,所以他不可能说谎。
    看来,魏国这次真的要遭殃了啊!”
    熊颠还是有些不死心:
    “如今韩国已经灭了,其他各国还能眼睁睁看着魏国灭亡吗?
    之所以灭魏计划一直没有启动,就是担心攻打大梁的时间太久,导致其他各国前来救援。
    如今,李牧只率领着八万兵马前去。
    只要大梁能够多撑几天,等到援军赶来,那么李牧必然退军!”
    熊启苦笑两声:
    “就怕撑不到啊!
    李牧既然如此自信,肯定有什么办法。
    只不过,我们都想不明白,究竟能有什么办法,能够对固若金汤的大梁,一击毙命呢?
    看来,我们小瞧了嬴政,小瞧了嬴秦玄。
    大楚政变,必须要提前了。”
    说完,兄弟二人陷入了沉默。
    本来对未来十分有信心的他们,这一刻却有了一些迷茫。
    没过多久,文武百官便来到了各自的值房。
    里面洒扫十分干净,洗漱床铺一应俱全,显然已经准备良久。
    麃公本来是被允许回家的。
    毕竟他就剩一口气吊着了,还是纯老秦人,跟东方六国不可能有亲戚,也不可能有联系。
    但他老人家还是坚持不回去,要跟所有人在这里同甘共苦。
    这让嬴政有些感动。
    虽然麃公嘴臭了一点,但在家国大义上,十一点都不含糊。
    满朝文武本来还有怨言,但是眼见半截身子入土的麃公都住了进来,没有回家,也就只能把怨言憋回肚子了。
    毕竟自己总不能还不如人家一个将死之人吧?
    “哎呦喂!您别动,我帮您拿!”
    麃公正要弯弯腰,洗把手时。
    王翦的声音从一旁响起。
    他端起水盆,笑吟吟道:
    “您老人家可不能自己弯腰,万一有点闪失,那就是我大秦的不幸啊!”
    麃公洗了洗手,没好气道:
    “那若是老夫要如厕,你是否帮着老夫端着便盆啊?”
    王翦摆摆手:
    “这就不必了,毕竟涉及您老的隐私,我若是一睹为快,日后您的英名毁于一旦怎么办?”
    麃公轻哼一声:
    “老夫年轻的时候,也是夜御......”
    “停停停!您就别吹啦!”
    王翦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椅子上。
    拿起茶壶,给麃公倒了一杯茶水,说道:
    “我已经让赵高去通知您的家人了,待会您儿子就会进宫来照顾您的起居。”
    麃公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小王,你到底干啥?”
    王翦笑道:
    “关心关心长辈?不可以吗?”
    麃公从鼻腔中,发出一声浓浓的哼声。
    而后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温度刚刚好,大王安排的有心了。
    “有屁就放,不然老夫就送客撵人了!”
    王翦砸吧砸吧嘴。
    这人难道越老脾气越古怪?
    还是说在这倚老卖老呢?
    记得以前麃公带着蒙骜、王齮两位将军一起出征的时候,不是这性格啊?
    那会自己还是个小喽啰,军队参谋的时候,自己没资格坐着,只能站着。
    王翦收起回忆,沉吟道:
    “确实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教您老。”
    “说!”
    麃公干脆利落的蹦出一个字儿。
    “您说,这李牧,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
    八万人就敢强攻大梁?
    即便是掘开黄河大堤,水淹大梁,那也不可能三个月就能解决啊!”
    王翦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麃公嗅了嗅茶香,淡淡道:
    “你已经有了主意,何必问我?
    大梁攻防,你在家中应该跟王贲那小子,推演过上百次了吧?”
    王翦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真是越来越妖啊!”
    麃公总感觉不像什么好话。
    但不知道是不是有点累了,他也没生气,只是淡淡道:
    “大梁地势低矮,边上便是地上河。
    中原又多雨,每当到了夏日,城池便容易内涝。
    所以,在城墙下方,有着不低于十条排水道。”
    王翦重重点头:
    “没错,我也设想过,从排水道运兵进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从大梁那边回来的细作表示,每条排水道都由钢铁铸就的栅栏遮挡。
    这钢铁栅栏异常粗大,刀砍斧劈都不能伤及分毫。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能够作为奇袭点。”
    麃公站起身来,揉了揉腰,走向床铺。
    上面铺着的,居然是秦邑县产出的厚重床垫。
    躺在上面,好似在云朵上一般,舒适无比。
    “既然你觉得不可能,那你来问我作甚?
    我也觉得不可能。”
    “不!”
    王翦突然出声,郑重道:
    “还有一种可能!三晋之地,并不是铁板一块。
    韩赵魏三个国家的君主,只会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
    其中,赵国与魏国也发生过战争!
    而且是在李牧协助防守大梁之后!”
    麃公闭上了眼睛,打了个哈欠,慵懒道:
    “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王翦沉声道:
    “我想说的是,后来赵魏两国交恶,大打出手。
    但是魏国的国力,根本不可能是赵国的对手。
    在赵军围困大梁城后,魏国便向我大秦求救。
    如果说!”
    王翦顿了顿,眼眸中闪过异样的光彩;
    “如果说这个事情,李牧手中真的有什么杀手锏。
    那么就应该用出来!
    彻底攻灭大梁!
    到时候魏国的百万人口,十万大军,都将大大增强赵国实力!
    可是李牧没有,甚至赵军猛攻大梁数十日,都毫无进展,反而自己损失惨重。
    这并不合理!
    我想了许久,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李牧对于大梁的破绽,是在来到大秦之后,才发现的!”
    麃公终于睁开了眼眸。
    他浑浊的发黄的双眼,仔细审视着王翦。
    过了良久,他终于笑了:
    “小王啊,以前我总觉得,你不如武安君,用兵太四平八稳了。
    而且为人太过谦逊,没有名将的狂傲。
    我一度以为,你打了这么多胜仗,只是靠着大秦国力的碾压,与你的智慧没有丝毫关系。”
    王翦讪讪道:
    “就是觉得我脑子有问题呗?”
    麃公大笑道:
    “那是以前!但现在看来,你的成就绝对不下于武安君!
    仅仅是因为李牧的一句话,你居然能够推断出如此多的细节!
    大秦军队的未来,是你的!”
    可惜,王翦对于这种夸赞,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激动。
    他只是迫不及待的问道:
    “老将军,您曾经在秦邑县待过一段时间,还是最高端的科研机构之中。
    我想知道,除了医学,秦玄那年轻人,还弄出来了什么可以应用到军队上的新奇物件了吗?”
    麃公眼眸中,闪过一丝神采。
    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笑了:
    “你这么一提醒,我还真想起来了。
    在医学院当小白鼠的那段时间,我曾经多次听到过山崩地裂的声音!”
    www.af9f1.icu。m.af9f1.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