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人在半岛,开局策划造反 > 第249章 小姜的墨宝

第249章 小姜的墨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近年来,随着龙哥对寒国开放的旅游政策。
    大量寒国游客涌入这片大好河山。
    魔都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自然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
    不过近期魔都又多了个外号:寒果人的耶路撒冷!
    只因带寒最初的临时正府。
    就是在黄浦区马当路306弄4号成立的!
    所以许多来魔都的寒果仁,基本必来此朝圣。
    由于时常有寒果仁在这里感慨落泪。
    该旧址也被称为‘寒果人自己的哭墙’
    身为寒子官方层面之人。
    宋乐诗一行开完座谈会,首先就来此参观‘朝圣’
    “开果的先驱们多么不容易啊!我们这些后辈,应当以此勉励,为发展带寒多做贡献!”
    宋乐诗站在遗址前,对小姜等人这样说道。
    ‘带寒冥国临时正府遗址’就是栋平平无奇的建筑。
    如果没注意到标志标牌,一不小心走过了都很正常。
    堂堂带~寒冥果,第一个正府居然是在别国建立的。
    这事儿放谁家都是件难过的事儿。
    而偏偏有某些脑子不正常的寒果人。
    对此发出逆天言论:
    ‘这足以证明魔都当初是我们统治的城市!’
    ‘他们应当把魔都还给我们!’
    ‘虽然魔都比不上首城,但还是不错的!快点回归带寒的怀抱吧!’
    怀着复杂的心情。
    寒方访问团挤进狭窄的遗址内。
    参观了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的出来。
    反正除了小姜以外,其他人都感慨颇深。
    此时也有部分寒果游客在这里。
    但因为小姜他们参观,都被拦在了外面。
    见到一行人总算出来了。
    他们纷纷打招呼。
    能在异国他乡遇到自家官方高层,这些游客很是激动。
    宋乐诗和小姜跟同胞们聊了一会儿。
    便在一声声‘带寒冥固,葱桑!’中,乘车离开了。
    接下来,还要参加龙寒文化交流会。
    此活动是魔都文化厅主办。
    地点选在一家位于长江边上的饭店。
    别看它距离市中心有十几公里。
    可也是魔都规格最高的馆子之一了。
    龙方定在这里举行交流活动。
    估计也是想让寒果来宾们看看长江的壮阔吧!
    很快,一行人便乘车抵达了这里。
    “这家饭店很有龙哥特色呢!看来今天主要交流的可能是饮食文化.....”
    下车之后,李明珠看着眼前的建筑道。
    这是一栋伫立在长江边的独立楼房。
    装修是那种复古风,就像影视剧里的古代酒楼一样。
    “鼎香楼?”
    姜允成抬起头看了眼上方牌匾。
    觉得这个名儿有些熟悉。
    “欢迎各位贵宾到来!”
    此时等在门口的文化厅长一行,已经迎了上来。
    双方互相客气了一番后,便一起往饭店内走去。
    进入最大的一间名为‘观江阁’的饭厅。
    此时这里也有不少人等待在此了。
    “夫人、将军,各位来宾,我来给大家介绍下...”
    文化厅长笑着引荐。
    这位是国画大师秦老、那位是文学泰斗张老
    反正这屋子里,除了记者和工作人员外。
    都是龙哥文化界的重量级人物。
    宋乐诗和姜允成一一跟他们握手。
    翻译也在旁忙着帮助两边寒暄。
    主人客人都齐了,大家稍坐片刻。
    便开始了今天的文化交流活动。
    说是交流,其实主要是向寒方展示龙哥国学。
    国画大师秦老铺开一张宣纸。
    提笔便一气呵成,画出了一幅水墨画。
    画上显示的,是两个在大树下对坐饮茶的人。
    很明显能看得出来,二人分别身穿汉服和潮显族服饰。
    其表达的含义,自然是龙寒友好。
    “真是精湛呐!”
    “大师就是大师!”
    宋乐诗和小姜这样赞道。
    秦老道了句谢,张老又出手了。
    他也提起毛笔,在画的空白处写下两行字:
    ‘一衣带水,源远流长,和睦相交,肝胆相照’
    这两句,表达了对龙寒友谊的祝愿。
    他写完之后,寒方众人都鼓掌称赞写得好。
    这个倒不用翻译,因为寒子上层人基本都学龙文。
    而由于今天没带什么寒果文化界人员。
    宋乐诗便自己出手。
    写下了那句古代朝显诗人许筠的名句。
    ‘国有中外殊,人无夷夏别。落地皆弟兄,何必分楚越。胆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这也是表达友邦和睦之意。
    “宋夫人的字,颇有颜体之风啊!”
    这次轮到龙方人员称赞了。
    张大师今天也是兴致起来了。
    见氛围至此,又叫人铺了张宣纸。
    即兴作词一首,赞扬了寒国这些年取得的发展成果。
    寒方看了之后,更加满意和高兴了。
    所谓商业互吹嘛,既然对方都热情至此了。
    寒子这边也要投桃报李才对。
    可人家这是即兴创作,他们也不好照搬旧诗词来搪塞。
    不过没事,小姜会出手。
    只见他抬眼看了眼窗外的景色。
    今天难得的天气晴朗,此时已近黄昏。
    残阳斜斜,伴随火烧游云缓缓西坠。
    江水滔滔,映衬赤金晚霞东流入海。
    此情此景,让小姜瞬间有了灵感。
    于是叫刘亚仁铺上宣纸,也留下了自己的墨宝:
    观江
    赤水滚滚载斜阳,东流入海待月光。
    渔舟唱晚空自游,金乌灼云染西窗
    夕阳余晖映两岸,冬月此景唯南疆。
    黄河之滨枯木白,北国已然着银装。
    这首诗意思表达得很明显。
    是在借南北同季节景色的反差。
    来赞叹龙哥疆土之广阔
    “好诗!好诗啊!”
    不管小姜写得水平如何。
    在这样的场合下,龙方文化人们也都立即鼓掌夸奖。
    这里的气氛愈发和谐了。
    记者们都是带着任务来的,纷纷不停的拍起了照来。
    第二天,龙寒交流会上的内容便被报道了出来。
    网友们踊跃留言:
    【我嘞个豆啊,小姜还会写七律呢!?】
    【这有啥好奇怪的,之前的寒国总桶来访,不也留下过字画之类的吗?】
    【小姜可以的,既有文化还接地气,今天我才刷到视频,看到他在夜郎吃路边摊。】
    【诗词本来就是我们寒果人发明的!姜将军当然会写了!】
    【不只是是诗词,连龙文也是起源于我们寒果。】
    【屋力姜江棍真是了不起!既能领导军队,又有这样的才情!也只有我们带寒能出这样的人才了!】
    www.cb3fe3k334.sbs。m.cb3fe3k334.sbs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