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想入非非的裴世子
金陵城的七夕很热闹,朱雀街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一墙之隔的厢房外,喊叫声此起彼伏热热闹闹的,但是厢房里头,裴珩和沈瓷却不是如此。
虽然他们俩一开始还有些生疏和尴尬,如今的气氛倒是温馨许多,好歹坐在一处说话的时候不用裴珩一直找寻着话题。
裴珩捧着那杯茶心满意足。
二人说了不少的话,裴珩对着沈瓷也没有任何的藏私,那些原本不明白的,如今都已经明白,她还趁机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很是心满意足。
沈瓷原本还担心和裴珩单独相处这时间会很难熬,谁曾想竟然这般的轻松,她不必绞尽脑汁的想着说出来的话是不是合适,她原本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就算问出了再多奇奇怪怪的问题,裴珩也并不会笑话,反而是耐心的解释。
时间就这般悄无声息的度过。
楚修筠四人离开之后,他们点的菜才陆陆续续的上来,沈瓷不知道他们去了何处,也不太清楚几人要什么时候回来,看着面前的这些饭菜有点发愁。
裴珩倒是全无心理负担,命人将多余的碗筷收拾到一边,只留下了两幅,招呼沈瓷一块儿吃饭。
沈瓷呆呆的看向裴珩,“…表哥和思怡她们还没有回来。”
“他们这会儿也不知去了何处,若是等他们要等到什么时候去?等他们回来了再给他们点一些就是。”裴珩可没有饿着肚子等人的习惯,他拿起一副筷子递给沈瓷,让她放宽心,“这菜若是放凉了岂不是浪费?”
裴珩说的话都在理,沈瓷原本也是金尊玉贵养大的孩子,稍稍一想就想通了,没有兀自的纠结着做一些感动自己的事情。
至于和裴珩一块儿同桌吃饭?
原本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他们也不是头一回一块儿用膳。
这一桌子的饭菜本也都是大家都爱吃的,沈瓷原本还有些忐忑,发现裴珩完全没有看她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松了一口气。
此处唯有他们两人,自然也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
他们几人一块儿出来的时候,哪一次不是闹哄哄的?
裴珩根本就没有劝人吃东西的习惯,这一顿饭沈瓷吃的轻松愉快。
“你若担心裴姝他们,我让人出去找找。”裴珩见她担心,便想着要派长鸣出去找,虽说他想和沈瓷单独相处,但裴珩见不得沈瓷这般着急,便想着让她安心。
谁知沈瓷听见这话连忙摆了摆手,“思怡她们也不是小孩子,有分寸的,何况还有大表哥在,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沈瓷其实也不是特别的担心,在金陵城里有大表哥和二表哥在,暗处还有不少家丁守着,也不会出什么事。
她会这般的坐立不安,实则是另有心事,沈瓷往外头看了看,没有说话。
裴珩见她不愿提及倒也不勉强,二人慢悠悠的吃完了一顿饭。
只是外头越来越热闹。
他们定的位置临窗而坐,打开窗户就能够看到外面的景色,那些热闹的声音也络绎不绝的传到沈瓷的耳朵里。
她的思绪被带偏,忍不住的支棱起耳朵听了起来。
眼看沈瓷越来越心不在焉,裴珩哑然失笑,语气温和的开口询问,“要不要去外头看看?”
裴珩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沈瓷有些疑惑的抬眸,像是有些意外。
裴珩却好似没有看见她眼中的疑惑,兀自的开始和她介绍起来,“今日城里很热闹,七夕灯会比起上元节来也毫不逊色。”
他和她说了不少热闹的场景,成功的引起了沈瓷的注意,裴珩对沈瓷并不陌生,楚修筠和楚景澄没事总爱提她。
裴珩也知道,沈瓷先前一直都待在府上并没有去看过灯会。
她今日会出现原本也是出乎裴珩的意料,但裴珩能够看的出来,沈瓷的眼中也有向往之色,并非是不喜欢,而是没有机会。
“不若一起去看一看。”裴珩的声音很是温和,温和的沈瓷都有一些恍惚。
裴珩没有说话,安静的等着她的回应。
沈瓷今日的确是想去看花灯的,想去看一看,父亲和母亲曾经定情的地方。
只是表哥和表妹都不在,有一些话她也不便对裴珩说。
毕竟,裴珩只是她表哥的表哥,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本想安耐住这些心思,可外头实在是热闹。
沈瓷飞快的抬眸看了一眼裴珩,想要拒绝,又有一些舍不得,整个人纠结的不得了,她没有掩饰,表情生动又有趣,裴珩淡淡的别开眼,担心自己再看下去会忍不住的笑出声来。
“河边还能够放花灯。”
裴珩轻声开口。
沈瓷眼中的挣扎之色愈发明显起来,“…我。”
“听说还可以看烟火。”
裴珩又说了一句。
沈瓷已经败下阵来,事不过三,再裴珩再一次问起的时候,沈瓷认认真真的点了头,听从了裴珩的建议,去外头看看。
裴珩心中满是欣喜和愉悦,他对七夕灯会也没有任何的兴趣,也并不想强人所难,不过是看出沈瓷有意,才会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如今看来,她果然是喜欢的。
他吩咐小厮留守于此,便带着沈瓷一块儿出了酒楼,沈瓷已经许久不曾看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原本还有一些拘谨,但一看见花灯所有的拘谨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人瞧着还算稳重,但脚步轻快,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许多。
裴珩险些要跟不上她。
朱雀街两旁的花灯都很漂亮,只是也没有沈瓷想象的那么多,裴珩就在她的不远处,可以清晰的看见她脸上的神情变化。
他有些疑惑的走了过来,“是花灯不好看?”
沈瓷摇了摇头,说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多,“我以为整条街上都会是花灯。”
原来还有不少卖香囊荷包的。
“等到来年上元灯会时,这里就都会是各种花灯,那时候会更热闹。”裴珩浅浅笑起,在沈瓷的身边替她解惑,告诉她今日毕竟是七夕,还有许多七夕的习俗。
沈瓷在一边听的认真,时不时的问几句话,这倒是让裴珩有些奇怪,“平江 ,没有这些吗?”
据他所知平江也不是什么小地方,那边繁华的很。
“每年七夕的时候,爹娘都要单独出门,他们不放心我一个人出去,又不愿陪我,所以都让我一人待在府上。”沈瓷说起这些的时候,语气还有一些埋怨,倒是和裴珩平素所见到的很不一样。
“我听父亲提及过,令尊和令堂的感情一向和睦。父亲说若是有什么事要求沈大人,还不如去求沈夫人来得快些。”
“在家中时,的确有不少人上门来求母亲的。”沈瓷笑着接话,但二人都没有细说。
“上元节也是如此,爹爹说他要带娘一起出去。”沈瓷浅浅笑起,毫不吝啬的同裴珩分享起自己心里珍贵的回忆,“爹爹说我们一家三口成日都在一起,但他很少能和娘单独在一起。”
所以,七夕节,上元节,还有母亲的生辰,爹爹总是会单独的陪着母亲。
沈瓷小的时候也不理解,甚至还为此哭闹过。
但爹爹就算再怎么疼爱她,在这件事情上也从不会妥协,她如今渐渐长大,才明白父亲和母亲之间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他们让沈瓷明白,她是被父母深深的爱着,期待着,来到这个世上的。
父母留给她的感情和回忆,足够支撑沈瓷走完余生的路。
裴珩没有说话,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他只需要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倾听即可,沈瓷有的时候会说起自己的父母,有的时候不会说。
几乎是想到什么,才会偶尔的说上一句。
若不然,她就一直看着花灯。
闲庭信步,走马观花。
裴珩也就这般陪着她。
这样的相处让沈瓷很安心,他们看了许许多多的花灯,有一些花灯需要解谜,沈瓷看了一眼谜面就收回了视线,倒不是猜不出,只是她在思索着这花灯要怎么提回去。
那些谜面对于裴珩而言自然不算什么。
但他不会自作主张,见沈瓷没有特别想要的意思,便没有开口。
只是她有时候在一个摊位前头停留太久,裴珩倒也会问一句她是不是喜欢,语气和面对几个妹妹时别无二致,也不会让沈瓷多想。
沈瓷却只是摇头,花灯好看,却也仅仅只是好看,说到底沈瓷还是嫌麻烦。
可沈瓷不知道,她会嫌弃麻烦是因为不够喜欢,只要足够的喜欢,她根本就移不开视线,也不会权衡利弊去考虑麻烦与否。
眼前的花灯便是如此。
只一眼她就被吸引住了,忍不住的停下脚步。
那花灯光彩夺目,很是耀眼。
不似一般的花灯用纸糊住,那是一盏琉璃花灯。
大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花灯不仅仅沈瓷看上了,来来往往许多的人都看上了,有些问店家要多少银子才卖。
店家却指了指上头的谜面,说要解谜才可以。
一众姑娘便围绕着那花灯看了起来。
沈瓷自然也过去凑了热闹,倒是裴珩还想着一会儿要去何处看烟花,在沈瓷去看灯谜的间隙,招呼长鸣到跟前,让他去找个视野开阔的地方。
可长鸣却没有立刻答应,“世子,属下还要保护你的安危。”
“你当金陵的城防是吃素的?今日这般热闹,兵部早就已经加派人手不会有事。”裴珩三两句话就将长鸣给打发。
快步的走上前去看沈瓷。
沈瓷望着那谜面,看了好一会儿,不得不承认自己才疏学浅。
这谜面并不简单,至少周围的人没有一个能猜得出来,一个个抓耳挠腮的,全无先前的自信。
沈瓷看了那花灯许久,将那谜面看了又看,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今日是七夕,这些姑娘们自然也不是自己出游的,有一些和楚映梦一样是和未婚夫一道出门。
还有一些是和哥哥一起的。
她们自己猜不出来,但是会求助旁人,看向了身边的兄长或是未婚夫。
于是没一会儿,就轮到所有人抓耳挠腮。
唯有沈瓷,还是倔强的站在那处,裴珩压根没去管那谜面,只是匆匆的扫了沈瓷一眼,见她没有被人挤到才稍稍的放了心。
至于那谜面,裴珩站在这个位置根本就看不到,他也没有要往里面去挤的心思,只是站在不远不近的距离关注着沈瓷的一举一动。
沈瓷又看了一刻钟,还是没有半点的头绪,她其实是想这么走的,但又不甘心。
这盏花灯,是她今日唯一喜欢的。
思及此,沈瓷仿佛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步三挪的走到了裴珩的身边,她抬眸看他,眼中的打算显而易见,“…裴…裴…裴…”
沈瓷并非是古板无趣的人,心思自然也是弯弯绕绕,她想着如今都求到人头上了,总不能还刻板的喊他裴世子。
可套近乎这种事儿,当真还是有些难度的。
但她实在是喜欢那个花灯。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沈瓷的心中也越来越着急,她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设,最后脱口而出的还是裴世子。
喊完了人之后便呆呆的站在一旁,似乎是在嫌弃自己没能好好的套近乎。
裴珩倒是不指望她能喊出什么不一样的称呼来。
无怪乎就是和映梦思怡一样,喊他表哥。
至多再前头加一个姓。
但无论是表哥还是裴表哥,都不是裴珩想要的称呼,最要紧的是,他并不想当沈瓷的表哥,所以这个称呼刚刚好。
日后若是要改,也好改。
“想要那个花灯?”
裴珩语气淡淡开口。
沈瓷顿时点头如捣蒜,她的脸不知什么时候红了起来,只感觉周围的温度特别的高,脸颊也热热的。
很是不好意思。
裴珩走过去看了一眼谜面,便提笔写下了几个字。
掌柜的这个灯今日已经挂了许久,他着实没有想过竟有人可以答出来,这会儿见裴珩答出,也是心悦诚服。
将花灯取下交到裴珩的手中。
裴珩拿到花灯之后就交给了沈瓷,他没有关注那花灯漂亮不漂亮,只是担心那花灯到底重不重。
沈瓷小心翼翼的接过,冲着裴珩真心诚意的道谢。
她的眼眸亮晶晶的,眼中是不加掩饰的欢喜,这笑容很是熟悉,以往他的妹妹和表妹们得到心爱的东西时,也是如此。
裴珩其实没有想到沈瓷今日会求助于他,他还以为她宁可不要这个花灯,也不会来同他提的,他想到这里心中倒是有不少的愉悦。
“还要不要再看看?”裴珩询问出声,他看了一眼街市,发现才走过了一半,“也许后头还会有更漂亮的花灯。”
沈瓷欣然应允。
其实手中的这个花灯已经让她很开心,但裴珩的提议她也非常的心动,想去看一看还有什么。
但沈瓷到底没能如愿,二人没走几步路,就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动静,她倏然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
“裴世子,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沈瓷皱起眉头,往边上走了几步,她怀疑是自己听错了,但又觉得没有听错,仔细的听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话。
“像是小孩子的哭声。”
裴珩没怀疑什么,也静下心来听了听,为了能听得更清楚些,二人远离了人流,走到了铺子的后头,远离了人群喧嚣,果然听见了小孩的哭声。
且只有小孩的哭声,并没有大人的呵斥声。
二人心中都有所担忧,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样的举动。
“好像是在那边,过去看看。”裴珩话音刚落就冲着声音的方向过去。沈瓷毫不犹豫的立刻跟上。
越往里走,哭声愈发的清晰。
终于在巷子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小孩,沈瓷将花灯举了起来,才发现那是个哭花了脸的小姑娘。
巷子里黑咕隆咚的,也不
知这小姑娘在这里待了多久,若非沈瓷手中有琉璃花灯,他们走进来时也看不清路。
周围没有人在,巷子也有些远,亏得沈瓷细心才听见动静。
小姑娘还在嚎啕大哭,她二人也不知要怎么哄孩子,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干巴巴的说了几句。
“小妹妹,别哭了好不好?”
“小孩,你冷静一点。”
二人不约而同的开口,听到这风格迥异的对话,忍不住的看了对方一眼,彼此虽觉得对方说的话有些问题,但这会儿也觉察不出所以然来,也没人会去计较。
只是小姑娘的哭声已经渐渐的小了,再哭下去只怕是要把嗓子给哭坏。
沈瓷心一横,将手中的花灯递给裴珩,随后蹲下身问起了孩子的母亲在什么地方。
小姑娘一味的摇头,说不知道。
问名字也说不知。
问为何在此处也不清楚。
沈瓷有点儿头疼。
“估计是和家里人走散的。”
方才沈瓷在哄人的时候,裴珩也没有闲着,仔细的观察了许久,这小丫头身上的穿戴并不差,养的珠圆玉润的,想来在家中也是极受宠爱。
至少可以排除是被遗弃的。
“那她爹娘一定很着急。”沈瓷眼中流露出不少怜悯,她看向裴珩,眼中似有些哀求之色,“裴世子…我们能不能帮帮她?”
裴珩其实很高兴可以从沈瓷的嘴里听到“我们”这两个字,虽然这话语里的内容让那个裴珩有些头疼。
但喜悦到底是比不悦更多的。
“我难不成是那么不近人情的人?”裴珩有些无奈道,“走吧,带孩子出去,一直待在此处也不是个事。”
“若能帮这孩子找到家人,也是好事一桩。”裴珩看了眼奶呼呼的小团子,忍不住的戳了戳她的脸,“今日遇到我们,也算这小丫头的造化。”
这么丁点大的孩子,若是被拍花子的看见,估摸着都要两眼放光。
沈瓷也明白裴珩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拿出手帕替小姑娘擦干了眼泪,同她说要带她出去找爹娘,小姑娘怯生生的点了头。
主动的牵上了沈瓷得手,裴珩站在她的左边,小姑娘想了想又伸出另一只手去拉裴珩。
二人皆是一愣。
但这会儿谁也没有去顾虑这些,他俩照着原路走了出去,原本还想去看的花灯也没了机会,他俩正在挨家挨户的问有没有人丢了孩子。
平素沈瓷觉得金陵城并不大,让她能够接二连三的碰见故人,但这会儿她却觉得金陵大的不得了,不过是想要找个小孩子的父母,却半点都不能如愿。
“大叔,你有没有见到人丢孩子的?”
“大娘,有没有人打听过来找孩子?”
沈瓷每一个摊位都问了过去,只是问过的人都是摇头,走了好一会儿都没找到小姑娘的父母。
倒是裴珩,不知看到了什么,下意识的顿住了脚步,连带着稍稍在前的沈瓷也停了下来,她转过身问道“怎么了吗?”
小姑娘也歪着头看他。
二人的神态有些一致,让裴珩有些尴尬。
他淡淡的别开眼,轻声解释了一句,“没事。”
他想编造一个理由,却又不想扯谎,索性闭口不言。
沈瓷和裴珩带着孩子一起走了许久,裴珩的右手牵着孩子,左手拿着的是沈瓷的花灯。
而沈瓷的左手牵着孩子,她着急的左顾右盼。
根本就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劲。
裴珩也不是看到了什么,只是觉得他们三人如今的模样,像极了带孩子出来看花灯的一家三口。
裴珩不想那么冒犯,可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根本不缺一家三口。
姿态模样都和他们一模一样。
沈瓷在专心致志的找着孩子的父母,殊不知裴珩已经想入非非。
尤其是裴珩看见在他们不远处的一个孩子走累了,撒娇让他爹爹抱,而身边的孩子也走累了对他伸出双手时。
这种想入非非就达到了顶点。
裴珩:“……”
他怕是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