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修)她对未来的夫婿并没有……
楚映梦在回府的途中,酒就醒了,她这会儿坐在马车里头回忆起自己说过的话,只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她有些哀怨的看着妹妹们,“你们俩怎么也不拦着我些?”
沈瓷有些愧疚,但楚思怡是半点愧疚都没有,听见姐姐这么说就忍不住开口呛她,“我们怎么没拦着你?表姐都问了你好几次要不要去歇一歇,你当时六亲不认的,我们就算想要拦着也拦不住。”
“我…”楚映梦想同楚思怡理论几句,但她根本没有什么立场,只能气恼的瞪着她。
偏楚思怡半点不怵她。
楚映梦这会儿只能安慰自己,好在她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若不然她当真不知日后要怎么面对表哥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楚映梦错过了去看裴姝的发簪,她根本没有机会知晓阿瓷的发簪是不是最特别的,好在楚映梦也没有过多的纠结,她想着总还有机会可以确认。
她因为今天的事情实在太耿耿于怀,一路上脸色几经变化,即便回到家中也没能冷静下来,一会儿想着表哥他们会怎么笑话她,一会儿又在想自己当时究竟是什么模样,越想越恼,忍不住拿手捂住自己的脸。
就在楚映梦正在想入非非的时候,门房却送来了永宁侯府的回礼,照旧是一个首饰匣子,楚映梦认出那是珍宝阁的匣子,她接过后就毫不犹豫的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支金灿灿的发簪,做成镂空的工艺,华丽又漂亮…
只是上头的样式,还是牡丹。
楚映梦将发簪拿在手中,只觉得有一些奇怪。
她本以为只有自己的如此,最终发现沈瓷和楚思怡的也都是牡丹。
这是她们几人拿到的第二支牡丹发簪。
“这回礼究竟是谁选的,大家都一样吗?”楚映梦有些纳闷。
但谁也回答不了她的问题,楚思怡压根没觉得这簪子有什么问题,她只要有礼物收,就都是开心的。
沈瓷根本不知这簪子是裴珩特意送来的,还以为就是普通的回礼,也没怎么当一回事。
三人里头唯有楚映梦心神不宁想入非非,她抓心挠肺的想要知晓表哥的心思,偏偏根本无从知晓,毫无头绪。
楚映梦抓心挠肺,却还是只能安慰自己来日方长,转眼几天过去。
到了裴氏和韩夫人见面的日子,两位夫人见了面,也没有假惺惺的说什么多余的话,对于一些事,彼此都心知肚明。
韩夫人和裴氏相谈甚欢,约好了下月初一块儿去青莲寺烧香。
等到韩夫人走后,楚映梦就拉着沈瓷鬼鬼祟祟的摸到了正院,沈瓷原本是不想来的,但根本拗不过表姐,只能随着她一起过来。
裴氏瞧见她们俩之后亲切的招呼人到自己的身边坐,“你们来的正好,我正好想让张嬷嬷去找你们。”
二人依次坐在了裴氏身边。
楚映梦看向沈瓷,示意沈瓷问些什么,偏偏沈瓷不在状态,什么都没想着问。
她只能自己上,“阿娘,韩夫人可是回府了?”
裴氏微微颔首。
楚映梦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表妹,支支吾吾的开始追问今日和韩夫人会面可还
顺利。
“自是顺利的。”裴氏见楚映梦满脸的纠结,倒也没有要卖关子的意思,同她们俩说起下月初要去青莲寺烧香的事儿。
“我已与韩夫人约定好了日子,到了哪一日,你们仨就随我一同去烧香。”裴氏笑着开口。
楚映梦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可她的模样却没见得有多么的高兴,同母亲寒暄了几句,就带着沈瓷一块儿告辞。
裴氏看着楚映梦那心浮气躁的模样,忍不住的同张嬷嬷一块儿看热闹,“我瞧着阿瓷和映梦的模样,只觉得分外有趣,要议亲的人全无心思,反而是映梦着急上火。”
张嬷嬷听见这话也忍不住的笑起,“想当初我们二姑娘自个儿议亲的时候,根本就不着急,依奴婢愚见,二姑娘会这般还是因为担心表姑娘。”
“是呀。”裴氏并非不知孩子们的感情,可当真正直面的时候依旧感慨,“她们姊妹三人的感情一向极好,我自是欣慰的。”
“若不是因为阿瓷,映梦如何愿意操这个心?”
裴氏乐得见她们姊妹感情和睦,但她心中隐隐还有一些担心,丈夫前几日和她透露大伯年末应当能携家眷一道回京,府上的大姑娘就要回来,也不知她们几个能不能和睦相处。
“夫人今日见了韩夫人,心中可还算满意?”张嬷嬷明知故问,她知道裴氏一定是满意的,若不然也不会约韩夫人一道去青莲寺。
只是张嬷嬷需要找个借口说话。
“韩夫人倒是同众人说的那样,是个平易近人的。”裴氏同韩氏今日才第一次见面,许多的事情也不知真假,毕竟人的性情最难琢磨,唯有长长久久的相处才能够窥见一二。
即便裴氏觉得韩夫人不错,但也不能保证她不是个会磋磨媳妇的恶婆婆。
“且再看一看。”裴氏并没有太过于纠结,她想的是让沈瓷和韩嵩见一面,若外甥女觉得可以,她们大人再商议之后的事情。
“倘若阿瓷对韩嵩无意,我们就另选。”裴氏对给沈瓷议亲这件事很是上心,只是架不住沈瓷淡淡的态度。
她到底有些摸不准。
倒是张嬷嬷半点儿不忧心,还劝主子放宽心,“表姑娘是个有成算的,夫人只管放宽心就好。”
“表姑娘素来表里如一,既说了让夫人做主,想来心中就是那般想的,夫人若是不信岂不是辜负了表姑娘的心意?”
“你说的是。”裴氏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又同张嬷嬷说起城东的铺子,“我瞧着地段不错,入手了几间,倒时候给三个丫头当嫁妆,让她们可以多些体己傍身。”
“夫人用心良苦…”
主仆俩便又细细的商议起铺子来。
沈瓷随着表姐一块儿离开正院,楚映梦拉着她的手回到自己的住处,在折腾了几日之后,楚二姑娘终于记起自己是个待嫁新娘的事儿,开始努力的绣着嫁衣。
但她的心依旧是不静的,绣了几针就忍不住问起沈瓷来,“阿瓷,母亲约了韩夫人下月初去青莲寺,估摸着到时候就能见着韩嵩,你心里头可有紧张?”
沈瓷正坐在一旁绕线,听见表姐这话倒也没有敷衍,很是认真的想了想,她说不清楚自己心中的情绪,便也没有要欺瞒,只是如实的开口,“我不太清楚。”
沈瓷对男女之情并没有那么多的期待,韩嵩对她而言,只不过是一个舅母选中的议亲对象,就算不是她,也会是张公子,李公子。
对此并无差别。
“不太清楚?”楚映梦听见这话忍不住的睁大了眼睛,“阿瓷,你就一点期待都没有吗?”
“就算不是韩嵩,你难道也不期待未来的夫婿?”
沈瓷似乎也觉得自己的回答太过于离谱,开始给自己找补,“也许见着人之后就知道是什么感觉。”
如今凭空的想象,实在是太为难自己。
楚映梦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还没她想明白,楚思怡就跑了进来,她自然也听说了母亲的打算,但这会儿过来可不是来问韩嵩的事情,只是想问姐姐们去青莲寺的那一日要穿什么衣裳。
在楚思怡的心里没有什么比出去玩来的高兴。
即便她已经知晓去青莲寺不过是一个幌子。
她尚且年幼,并没有那么多担忧,那日听哥哥们和姐姐那般反对,心中认为这事儿多半成不了,去青莲寺不过是走个过场。
转头就将这事儿给忘了。
“还有七八日,等临近时间再决定也来得及。”沈瓷温柔的安慰着表妹,楚思怡开开心心的点头,问表姐去青莲寺烧香要多久。
“若只需要半日,我们能不能约上裴姝一块儿去游船?好不容易天气凉爽了些,表姐,我想去坐船。”楚思怡拉着沈瓷的手不住的晃悠。
沈瓷倒是很想答应表妹,但烧香这个事儿,她自己也不清楚。
来金陵这几年,她除了去寺庙给父母点过长明灯,从未去烧香拜佛,对这些知之甚少。
“母亲尚未明说,但想来半日光景足够,你若真的想去游船,将夫子前些日子布置的课业完成,我就去和母亲商议,准你出去玩。”楚映梦这会儿很有大姐姐的风范。
三两句话就将楚思怡给安抚住。
楚思怡听到了想要的答复也不和姐姐顶嘴,开始无端端的献殷勤,软软的腻歪过来,“姐姐真好,姐姐我和表姐帮你一块儿绕线。”
楚映梦看着她墙头草一般的行径,忍不住的在心里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嫌弃的将人推远了些。
原本的话题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偏了去。
沈瓷对此并不在意,可楚映梦却没法不在意,她开始算计着时间,更是特意将此事透露给两位哥哥,指望着两位哥哥透露给表哥。
虽说楚映梦知晓,但凡裴姝知道了,表哥十之八九也会知道。
可楚二姑娘不想冒一点点的险。
即便她这会儿还没有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姑娘家凑在一块儿,总有无数的话可以说,裴姝收到邀请之后,心中的想法也和楚思怡别无二致,一直思索着那日究竟要穿什么衣裳出门,才不会觉得突兀。
裴姝不想太特别,也不想和姐妹们不一样。
楚思怡总算遇到了一个懂她的人,高高兴兴的和裴姝写信讨论起来。
沈瓷和楚映梦并未参与其中,沈瓷原本就对这些并不怎么上心,通常都是配合着表姐和表妹,楚映梦和沈瓷的情况不一样,若是从前她肯定也会加入讨论,甚至还会想着怎么打扮妹妹们。
可如今大姐姐的心里只有表妹的婚事。
这件事儿占据了楚映梦所有的思绪,其他的事儿自然顾不上,就连未婚夫都有些顾不上,为此季衍十分的哀怨。
楚修筠和楚景澄当然是和楚映梦站在同一边,月初的时候恰好书院休沐,楚景澄和楚修筠因为买了那金贵的砚台,本想着要在家中安然度过。
但显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兄弟二人一致觉得还是这件事儿更要紧些。
至于思怡说的游船。
兄弟俩面面相觑,想起自己那空空如也的荷包,一时之间说不出任何的话来。
但楚景澄脸皮厚,他愁了一会儿就不再发愁,“映梦和阿瓷都有钱,她们三个人,我们两个,她们人多,让她们付。”
楚修筠:“……”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弟弟,心说这样的话说出来,他难不成就半点都不心虚?
“景澄…”楚修筠忍不住的出声喊他,试图和他讲道理,“你是哥哥…花妹妹们的银子,是不是有些不大合适?”
楚景澄如今兜比脸的还要干净,哪里还顾得上这些?
他捂着耳朵开始掩耳盗铃,“哥,要不你就
当不知道吧。”
楚修筠:“……”
他也想当做不知道,但实在是做不出这种事。
楚景澄虽然想那么做,但好歹还记得自己是哥哥,于是楚景澄就将主意打到了裴珩的身上,他打算邀请表哥一道去,好歹得找个人来付船租。
裴珩实则早已经知晓姑母和韩夫人之间的打算,月初正好是他休沐的日子,便是楚景澄不相邀,他也会想法子一块儿去。
他同样也知道协律郎府上的打算,只是韩夫人打算先和姑母见面?再去见协律郎府上的四姑娘?
瞧瞧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更合适?
想法倒是挺好的,但凡事哪有那么想当然?
“将韩家要和忠毅伯府议亲的消息透露给孟家。”
“再将韩家要和孟家议亲的消息透露给季衍。”
未来的表妹夫最近还在京城,也是要办点事儿才行,裴珩冷静吩咐着,心中冷笑不已,协律郎孟坤不是很看好这个韩嵩吗?
既然这般看好,那就将人好好看着,莫要让他出来祸害人才是。
吩咐完长鸣之后,裴珩书房的灯又一连几日的亮了大半宿。
他既答应要给沈瓷誊抄本,便不能食言。
然而做戏也要做全套,墨痕太新也容易被人看出来。
裴珩仔细计算着书架上的这些游记数量,默默的计算着还能送几会,算完之后又开始想着是否要去皇城的藏书阁一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月初,沈瓷和楚映梦穿上了裴姝和楚思怡一致商议出来的同色衣裳,坐上了前往青莲寺的马车。
因着和主持提前打过招呼,今日青莲寺的香客并没有很多。
沈瓷即便知晓今日是来做什么的,但到了佛前依旧恭恭敬敬的焚香叩拜,并无半点焦急之色。
她敬畏神佛,可心中却到底没了信仰。
昔年她在佛前虔诚叩拜,父母依旧离她而去,她知这是意外,但到底意难平,那是留在她心底的伤痕,想不得,碰不得。
只要一碰就会鲜血淋漓。
楚思怡和楚映梦去求了签,询问沈瓷要不要一起去。
却没想到一向合群的沈瓷却笑着拒绝,“表姐,思怡,我不求签。”
沈瓷不想被签文困扰,平添诸多的烦恼。
楚映梦和楚思怡当然不会勉强她,姐妹俩高高兴兴的求了签去找签文。
这时候张嬷嬷快步走到了沈瓷的身边,请她到夫人的身边去。
裴氏和韩夫人约定今日让两个孩子见一面,裴氏的心思很简单,她不求沈瓷能多么喜欢韩嵩,可至少未来的夫婿总不能令人生厌。
沈瓷到的时候,韩夫人和韩嵩已经在了,她跟在张嬷嬷的身后,出现在几人的面前。
礼数周到的行礼。
这是韩夫人头一回见到沈瓷,见到她第一眼的时候,韩夫人只觉得这姑娘长得特别漂亮,容貌太甚,让人见了就移不开视线。
只是韩夫人见沈瓷身量单薄,觉得沈瓷太过瘦弱,担心她有什么不足之症。
裴氏招呼沈瓷坐到自己的身边,开始同沈瓷介绍起韩嵩来。
沈瓷见过韩嵩的画像,自然能清晰的将人认出来,她的态度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冷静的打招呼。
倒是韩嵩,有一些呆呆的,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沈姑娘。”
沈瓷缓缓点头,算是回礼。
二人坐在各自的长辈身边,也没有什么机会说话,多是两位长辈说话的,他二人偶尔回应一句。
沈瓷看似在发呆,听得倒是认真。
可韩嵩就不一样,他瞧着认真,但心思早已不知飘到什么地方去了。
沈瓷的态度很平和,不见半点浮躁,韩夫人看着她忍不住的点了点头,倒是个好性子的孩子。
韩嵩就愈发的安静了,只是最后的最后,他鬼使神差的问了沈瓷一句最近在念什么书。
沈瓷有些奇怪,但这问题倒不算冒犯,她便认真的答了,“和姊妹们一块儿念书,夫子最近正在教四书。”
实则她更喜欢看的是游记,但这些事她并不想告诉一个才见了一面的人。
今日不过初见,一切都还没有什么定数,裴氏自然不会让沈瓷和韩嵩单独相处,待目的达成之后,就带着沈瓷和韩夫人母子告辞。
等到人走远了,韩夫人才起身,看向韩嵩淡淡道:“我们也回吧。”
韩嵩搀扶着母亲往外走,虽瞧着同没事人一样,可知子莫若母,韩夫人如何不知儿子的态度?
这般魂不守舍,多半是上了心。
忠毅伯府的马车率先离开了青莲寺。
裴氏还要回府中处理庶务,沈瓷她们三人则去了酒楼同哥哥们汇合,等着裴珩兄妹俩过来。
她们租的游船是在午后,这会子想着先填饱肚子。
楚景澄握着空空的荷包,同妹妹再三确认这一顿不用他出银子之后,才敢大模大样的点菜。
楚修筠忍不住的摁住了额头,面上多是尴尬之色。
不多时裴珩带着裴姝一起出现,原本他们俩应该早就到了,谁知临出门的时候,裴姝却想起没有带荷包又折返了回去,这才晚了些。
人到齐之后,菜恰好也上齐。
楚景澄当属最激动的一个,要知道他已经连续大半个月没有好好的下一次馆子,这会儿自然是要吃够本的。
楚修筠忍不住在一旁劝。
裴珩记挂着要送沈瓷书籍,早早的将准备好的誊抄本垒成一摞交给她,“书房里堆积着太多的书,我公务繁忙暂时没有什么时间整理书架,只找出了这些。”
裴珩语气淡淡,却颇有些此地无银。
那一摞书一共有七八本,实则裴世子分外努力,他书架上那些孤本游记已经誊抄好了大半,他挑挑拣拣,选了这么些,并非裴珩不舍得,只是他不想那么一股脑儿全部带出来。
他想有更多的借口可以见到沈瓷。
“裴世子公务这般繁忙,就不用操心这些。”沈瓷不愿麻烦裴珩,尤其是听说裴珩还为此特意的整理了书架,就愈发的过意不去。
裴珩原本就是找了个借口,见沈瓷误会便不动声色的给自己描补,“架子上一直就有许多书籍,我原本也是要收拾的,却一直没有机会,长鸣笨手笨脚的交给他我也不放心,如今倒是个极好的机会,沈姑娘不必介怀。”
裴珩说的有理有据,且半点都没有为难。
沈瓷到底是信了。
她捧着那些书,浅浅的道了一声谢。
裴珩从不知晓原来自己还可以这般的容易满足,只要一句道谢,一个笑容,他就能够欣喜许久。
只是他心中有了贪念,想要和她有越来越多的交集,“这些游记是我早年看过的,如今也已记不太清,修筠和景澄都不大喜欢,我也一直没有找到同好…”
“沈姑娘若是瞧见什么有趣的,倒也可以同我说说,也许还能有不同的感悟。”
裴珩想,他到底还是贪心的。
并不满足只当她表哥的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