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 第103章 异想天开

第103章 异想天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军明事后反复琢磨,想明白张华这案子的隐情后,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暗道大人还真是损。
    这么阴损的手段都能想出来,今后自己在大人跟前还是老实点为好。
    要不然,被算计死了,最后还感激大人都说不定。
    不过转念一想,大人文武双全,跟着他,也就不用担心被敌人算计。
    之后在李景孝跟前效力,也积极和谨慎了三分。
    ——
    几天后左镇抚司衙门里。
    修炼一天的李景孝看了看手表,已经快4点了,带着二福等人去真武观坐诊。
    给五六个病人看完病,贾蘅趁着上一个病人出了珍室,端着一杯热茶进来说道,“老爷,珍大爷来了。”
    李景孝点点头,示意贾蘅让下一个病人等会。
    起身出了诊室,带着贾珍去了中院。
    边喝茶,边听贾珍说起了张华的事。
    尤二姐那边已经退婚了,而且退婚后,邻居没人觉得尤老娘有错。
    张华坐监已经是必然,总能让娇滴滴的亲女儿,浪费五六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去等张华这种人。
    贾珍这次是真佩服李景孝。
    当然,心里隐隐也怕他。
    武力高,脑子又这么厉害,贾珍是真怕得罪了李景孝,自己被坑死都不知道他在害自己。
    对着李景孝抱拳说道,“贤弟还真和老太太这几天说的一样,和当年东西两府的老太爷一样。
    战时既能冲锋陷阵,又能运筹帷幄,确有统帅一军之能。”
    李景孝笑着摆摆手。
    论聪明才智,李景孝自问,真不见得比古代的进士厉害。
    更别说,那些能被史书记载的名臣、武将。
    能中进士的,那是万中选一。
    全大周十几万读书人里,每三年才取300进士。
    难度比天朝的国考都难。
    大概也就国考考进部委级别单位的人,才能比肩进士。
    那些高考省状元,在李景孝看来,顶多就是乡试中举的解元郎。
    当然,要论智力,李景孝觉得还是后世的高考状元厉害些。
    而要是论眼界和变通能力,一心专研四书五经的读书人,肯定没自己高。
    至于贾珍特意提起‘统帅一军’的事,大概是贾家知道,自己没能力重新占据祖上京营节度使的职位。
    在王子腾这个荣国府二房舅老爷,和自己这个孙女婿之间选择的话。
    贾家大概率会偏向自己这个更年轻,又有爵位,实力也厉害的孙女婿。
    李景孝皱眉想了好一会,暗道贾珍特意提起贾母几次三番夸自己,会不会是一种暗示?
    贾珍也不打扰,但心里却难免紧张了起来。
    好一会,李景孝心里一动,这才笑着说道,“珍大哥,可是王家舅老爷,近来有意从地方上调回京城?”
    贾珍一愣,下意识点点头。
    这下李景孝心里就有底了,笑着又说道,“顺带着,王家舅老爷还谋划着,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请你们贾家帮忙运作、运作?”
    贾珍吓的差点就跳起来,没想到自己仅仅只是一句试探,李景孝就想到了这么多。
    而且居然还真被他猜对了。
    对李景孝那是既佩服,又带着一股子,被他看穿、看破的无力感,和智商上被碾压的恐惧感。
    李景孝要是知道贾珍在想什么,肯定会笑出来。
    不是自己智商近乎妖孽,而是知道很多结局。
    有了结果,再往前推理,难度其实很小。
    贾珍缓了好一会,心情才平静下来。
    叹息一声说道,“贤弟,你也知道,宁荣两府从我父亲那一代开始,就已经走文举之路了。
    不是我贾家不知道科举更难,实在是我等不肖子弟,没一个有练武的天赋和吃的了练武的苦。
    而且祖上打拼出来的家业虽然大,可东西两府的老太爷心里很清楚。
    天下太平后,哪有战功可立?
    而且说实在的,也舍不得家中子孙上战场。
    还不如谋求转变,走科举之路。”
    要说贾家没忧患意识,李景孝是不信的。
    贾敬中了进士,贾珠十几岁就是秀才。
    只是贾家在谋求改变时,却忘了皇家不见得愿意看到武将出身的勋贵家族,不学兵法、不练武。
    跑去和寒门争夺科举的名额。
    顺带着,勋贵走科举之路,也得罪了文官士大夫集团。
    要是大家都这样,地方上的地主乡绅们,还怎么和勋贵抢科举名额?
    而且将来有战事,冲锋陷阵的人,总不能是文官吧?
    大周可不是宋明,文官完全压制武将的事,大周可没有。
    不过太平年月,武将的话语权,确实比不上文官。
    但对皇帝和朝廷来说,读书人多的是,不缺勋贵家的子弟去做文官。
    反倒是能带兵打仗的武将,才更难得。
    所以太上皇直接赏赐了贾政,工部六品主事的官职。
    这么多年过去,贾政也才从六品,升职到正五品的员外郎。
    在李景孝看来,其实已经是在警告贾家了。
    再说,你一个勋贵,还是一门两国公的显耀门第。
    本身就占据了那么多的资源,还去和天下耕读世家、寒门子弟抢资源、抢职位。
    换成李景孝是在朝的文官,也会联合起来在贾家身上踹几脚。
    这叫屁股坐歪了,犯了众怒。
    等到贾家被抄家,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和风光,贾兰成了没落贵族,反倒成了皇帝拉拢人心的旗子。
    不仅顺利走上科举的路子。
    结果贾兰也确实考上进士,官位还不小,能给他亲妈李纨争取诰命身份。
    这么一想,李景孝忽然觉得,贾家其实从第二代开始,决定子弟走科举之路时,就注定了会没落下去。
    甚至就连其他勋贵,同样不愿意看到贾家改变立场,跑去文官那边去。
    更不愿意贾家真的靠着科举之路,今后的日子过的比他们好。
    李景孝想了这么多,顿感人心复杂。
    但贾家的资源既然贾家子弟用不上,那自己这个女婿肯定不能眼睁睁看着,贾家的人脉全便宜了王子腾。
    端起茶碗喝了几口,看了眼贾珍,暗道想要贾家的人脉关系,话却不能明着说。
    装作无奈的样子,叹息一声说道,“珍大哥,小弟过完年才16,再怎么努力,10年内,也基本上不可能坐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这可不一定”,贾珍既然来的时候,就和荣国府那边商量过,自然想好了如何给李景孝铺路。
    “京中已经在传明年鞑靼极可能南下,以景佑的本事,立功并不难。
    若是刺杀鞑靼主帅成功,封侯都有可能。
    再不济,以你在医术上的本事,随军救治中下层的将官和那些悍卒。
    稳定军心、士气,战事若是胜利,贤弟的功劳也不会小。
    有了这份实打实的资历,将来的路就好走多了。”
    李景孝想了想后,觉得去一趟辽东确实值得试试。
    直接冲击鞑靼大营,那是傻子。
    但主帅抵达预定战场时,大部分都会带着人看看周围的地形。
    一旦敌军主帅登高而望,对自己来说就是绝佳的机会。
    即便人家不出来,那就埋伏在鞑靼人南下行军路上。
    几万人的部队,长度几十里都正常。
    沿途也肯定有适合下手的地方。
    再不济,自己有物品栏,盯着粮草烧了也是大功一件。
    等鞑靼人仓惶撤退,杀几个千户、万户,甚至是王子什么的,也不是没机会。
    贾珍见他点头,脸色一喜,继续说道,“要是你刺杀成功,顺利逃走后,带着三千骑兵顺势冲杀。
    击退鞑靼人,再效仿汉霍去病,长途奔袭打进草原追击或者拦截后撤的鞑靼人。
    一旦击垮鞑靼南下大军,即便你只有十六七岁,也足以封‘世侯’爵位。
    而且圣人和陛下为了平衡,肯定会让你回京任职。
    要么是殿前司副都统领,要么是禁军统领。
    蛰伏几年,鞑靼重启战事,若是朝廷兵马能稳住战局还好说。
    否则必然会命你带兵北上,一战再立新功,京营节度使九成九就是你的了。”
    李景孝听完就翻白眼,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纸上谈兵的例子不要太多,真到了战场上,没腿软就不错了。
    还今天立这个功,明天又获得新战功。
    简直比吹牛都不靠谱。
    而且人家霍去病不仅是汉武帝的亲戚,还从小跟在汉武帝身边亲自培养。
    不仅用起来放心,也是汉武帝没法自己亲自上战场的替代品。
    霍去病越厉害,等于他汉武帝教导的越好,变相的等于汉武帝也厉害。
    可换成自己,20岁不到封侯,皇帝不像防贼一样的防自己,那都是心胸开阔,有明君之像。
    以李景孝这几个月道听途说,还有和隆德帝接触的几次,对隆德帝了解,这位就不是心气大的皇帝。
    更别说隆德帝能上位,是因为前太子造反失败。
    有这种经历的皇帝,怀疑一切才是正常做法。
    说不定坐在龙椅上,想着想着,就偏激起来。
    总觉得有人会造反。
    李景孝看着自己把自己说的亢奋起来的贾珍,没好气的说道,“行了,还20岁不到就封侯。
    我连如何扎营、如何摆阵、如何行军都不懂。
    说那么多,全是废话。”
    “不是”,贾珍急了,起身快速说道,“为兄可是为你好,这一步步的计划,加上你的本事,和贾家在军中的人脉,成功概率至少八成。”
    李景孝却不说话,指着客厅大门指了指,然后端起茶碗,既然不喝也不放下。
    所谓端茶送客,说的就是李景孝现在的样子。
    贾珍张张嘴,还想劝几句,但李景孝干脆闭上眼睛,贾珍只能无奈叹息一声。
    对着李景孝抱拳说道,“好吧,想那么远,确实没什么用处。
    万一明年春天,鞑靼人不南下,还不知道得等几年。”
    说完,摇摇头,神情有些失望的走了。
    李景孝看着贾珍的背影,不由骂了一句。
    想拿老子当棋子,也不想想,你贾家哪里有资格和本钱当棋手。
    就算要卖命,老子不会找皇帝?
    而且真立功了,皇帝会有赏赐,哪里还需要你贾家上下走动、跑关系?
    说不定,越是跳的欢,皇帝越忌惮。
    这种例子,从古至今可不少。
    再说,想走动关系,自己完全可以银子开道。
    李景孝不由骂了句,‘一家子异想天开,没脑子的蠢货’。
    真以为贾家还是宁国公贾代化、荣国公贾代善的时候啊。
    所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看不清形势,继续做着一门双国公的梦,活该被抄家。
    李景孝骂骂咧咧好一会,这才稳住了心神,继续坐诊看病。
    心里不痛快,回家后,脸色难免有些不好。
    秦可卿第一个发现自家男人脸色不对,忙对景熙打眼色。
    这才笑着上前,帮着解开披风,抓着李景孝的手坐在罗汉榻上。
    景熙得到提醒,也看出大哥心情不好,拉了拉景玥和景容,又对秦种打眼色。
    姐妹三个和秦钟顿时不敢说话了。
    好在李景孝虽然不爽,却不会在媳妇和妹妹、小舅子身上发火。
    坐下喝过茶,忽然发现屋子里太安静。
    抬头看向景容,见小姑娘畏畏缩缩,这才反应过来。
    笑着说道,“好了,衙门里的事繁琐,耽误了大哥修炼,这才心情不好,和你们没关系的。”
    景容见大哥笑了,立马又欢快了起来。
    走到李景孝身边,爬到罗汉榻上,讨好着说道,“大哥累了,我给你捶背好不好?”
    说完,也不等李景孝答应,就自顾自的在他背上敲敲打打起来。
    闹了一会,景容自己也忘了捶背的事,在李景孝几次说力道小了。
    干脆对着李景孝的后背,打起了真武长拳。
    又踢又锤,最后自己玩的不停哈哈笑。
    李景孝转身把小姑娘抓到怀里挠痒痒,逗的景容求饶,这才放过她。
    众人见他高兴起来,这才放心下来。
    晚上,宝珠和瑞珠那叫一个温柔体贴。
    李景孝的心情总算真正恢复过来。
    拿到100点经验。
    搂着两个丫鬟等她们都睡了,这才小心起床,去卧室搂着媳妇睡觉,一边修炼闪电奔雷拳。
    但李景孝这边安稳下来了,贾家那边就有些气氛不怎么好。
    www.cb3fe3k334.sbs。m.cb3fe3k334.sbs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