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东拼西凑,有啥用啥
向鲁普雷希特公爵汇报完组建突击队的事儿之后,第二天相关的手续就批复了下来。
鲁路修.亨特上尉,即日起调任第6集团军第12师直属突击营副营长,并兼任A连连长。
该连由第12师原侦查连改编而来,保留了几乎全部原班人马——嗯,确切地说是只保留了人,而裁掉了一半的马匹。因为原侦查连是骑兵连,调整兵种后就用不到那么多战马了。
1914年的德军编制,一个标准步兵连应该有240人,下辖4个60人的排,每个排又下辖15人的步兵班。
从连再往上,一个营应该是4连制960人,再加上军官和营部总数一千人出头。
一个团有4个营,步兵部队4000余人,加上炮连和其他辅助单位,大约4200~4300人。
而一个步兵师是4个步兵团加1个炮兵团,标配18000余人。当时的德军中并没有常设“旅”这一级编制。
鲁路修这次建议搞突击营,因为时间仓促,所以他也不想在编制上搞很多花活,免得战友们一时适应不过来。
所以每个连队依然是240人、4排4班架构。
不过考虑到鲁路修之前带领的侦查连就已经是加强连了,还融入了一个通讯排,总人数已经超过了240人。要构建突击队还需要补充进来一些专业人手,人数肯定会严重超标。
所以最后,鲁普雷希特司令和卡尔师长都大笔一挥,特批给他单独扩编。
未来的第12师突击营,总编1200人,相当于外面的5连制加强营。但实际上BCD连依然是240人4排制,A连特批为加强连,480人8排制,相当于两个连。
好在鲁路修那个连,本来就有两名上尉——之前骑兵侦查连的副连长巴拉克,在尼奥波特战役中火线立功升到了上尉,但被鲁路修空降卡了位,至今还只能当副连长。
现在他们连下属有8个排,正好让巴拉克上尉帮他实际管一半,这样巴拉克应该也不会觉得屈才了。
其他中尉、少尉军官,应该还要补充进来几个。鲁路修走之前听公爵的意思,似乎是允许他在第6集团军的近期归队伤兵里,挑选合适的年轻军官充任。
而且补充进来的士兵,也会以伤愈归队的精干老兵为主,以确保突击队的战斗素质。
鲁路修得到这个授权时,心中也是暗喜:他可是穿越者,熟知未来的战史。
地球上二十几年后、在二战时大杀四方的名将们,如今普遍也就二三十岁年纪,基本上也就在尉官级别。允许自己从负伤军官或者友军提拔一级挑人,岂不是正好可以捡漏人才?
只可惜,挑选范围只能是第6集团军的基层军官,所以都是巴里亚系的,挑不到其他邦籍贯的年轻人才。
不过这也够了,总比没得挑好。
而且挑军官的事情,不用太急,因为距离伊普尔战役开打,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很多之前开战之初受过伤的军官,现在也还在疗养。
倒是组织暴风突击队所需的武器军备事宜,要尽快部署起来。因为武器的改良和制造都需要时间,这可比挑人慢多了。
当过项目经理的人都知道,要把周期长的工作排在前面,这样才能确保最后结项时各条支线进度跑起来差不多。
所以仅仅在布兰肯贝尔赫简单收拾了一下,鲁路修就申请提前休假回后方,帮助公爵殿下处理要事。
因为战局本来就稳定下来了,第12师原本也能撤到后方略作休整,尤其是之前一直高强度激战的第16团,更是需要至少一个多月的轮休——
昨天布国皇家海军派战舰来炮击布兰肯贝尔赫城,结果还被岸防炮反杀了两艘后,吃了大亏的布军总算是老实了。连针对该城的地面进攻都几乎彻底停滞。第12师陆续撤出防区,也不会有问题。
鲁路修不过是有急事,所以比其他坐火车回后方休整的战友先走一步罢了。
……
11月8日清晨。
位于布兰肯贝尔赫东郊十几公里的泽布吕赫港。
第12师16团的大部分残余官兵,都已经徒步退到了这里。
他们会在这里稍微放放风,等明天一早就有驳船接他们前往更东边80公里外的大城市安特卫普,再从安特卫普坐军列回国。
对士兵们而言,眼前这一阶段的战役已经结束了,需要好好喘息一番。立了功的将士,也都得到了勋章和嘉奖,基本还算赏罚分明。
只有鲁路修事务太繁忙没空等船等火车,所以集团军司令部特地调了一架飞机来泽布吕赫港接他。
跟他关系还算不错的一众军官,都去野战机场送行。
“巴拉克上尉,我不在的这些日子,连队的日常管理就靠你了。施魏因施泰格排长,克洛泽军士长,你们也保重。过阵子我们纽伦堡或者慕尼黑见,到时候再电报联系。”
“长官您也保重,您真是太辛苦了,刚休假就要坐飞机调去后方办事,我一回到巴里亚就去找您。”铁杆心腹克洛泽跟他狠狠地握手拥抱了一番,这才目送他上飞机。
而负责开飞机送他的,居然还是十几天前那位马克.殷麦曼上尉。或许是最近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双方的攻防烈度都降下来了,航空侦查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吧。
殷麦曼坐在驾驶舱里,叼着烟斗,扭头看到鲁路修翻身爬上飞机时,肩膀上闪耀着的上尉肩章,也是颇有几分羡慕。
“你果然前途不得了,这才十天没见,中尉又变上尉了。公爵殿下得多赏识你,还专门让我开飞机送你回国。
还说这段时间给我也休个假,别的没任务,只要载着你到处跑就行——我都要成你司机了。”
面对殷麦曼的吐槽,鲁路修倒也懂人情世故,连忙表态:“哪敢当你是司机,这不都是为公爵办事么。这次回去,可能要代表公爵跟一些军工企业接洽。
那些产业界的人,哪个出手不阔绰?只要我们代表军方提需求,再点拨点拨他们,还怕他们不投桃报李?兄弟,我记得你家里也不阔绰吧。”
殷麦曼闻言,一边发动飞机,一边低声嗤笑:“我父亲就是个普通技工,你也没必要嘲讽我的家世。”
鲁路修连忙澄清:“不不不,怎么会是嘲讽呢,我这是跟你敞开了说。回到后方,凭自己的本事合法搞点好处,有什么可回避的?
你父亲好歹还是个技工,我的父母却早就过世了,所以我才了无牵挂,从奥利奥跑来巴里亚服役。我在巴里亚连个住处都没有。”
殷麦曼已经发动了飞机,他也无暇闲聊,只是先专注起飞,升空后才感慨:“我还以为能被公爵赏识的,肯定多少有点家族底蕴,没想到你那么惨。那你家里完全没人了么?”
鲁路修搜索了一下肉身原主的记忆:“只有一个已经嫁人的姐姐,和一个刚成年的妹妹。我能读完大学,一半靠奥利奥当局的补助,一半靠姐夫资助。
我父亲生前是公务员,按当地政策,公务员过世时如果还有未成年子女的,可以领生活和教育补助到18周岁。”
殷麦曼:“那你这次回巴里亚,准备住哪?就住军队疗养院?你可是要跑来跑去办事的。”
对于这个问题鲁路修倒是毫不担心,他从兜里掏出封信在殷麦曼面前晃了晃,又赶紧收好,免得被飞机上的大风吹走。
“这是王储殿下给我开的介绍信,在慕尼黑或者纽伦堡的王室庄园可以任意吃住。去图林根的话,也可以凭介绍信住军方的疗养院,不过要自己给钱。不过殿下的秘书也给了我一笔差旅费,有五千马克。”
“五千马克?这次要在后方待多久?你应该付我车费!”殷麦曼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1914年,柏林一名熟练技术工人的月薪大约在300马克。如果是不需要工作经验的体力工,则是大约100马克。
一公斤黑面包大约需要30芬尼(0.3马克),一公斤纯猪肉香肠2马克。
也就是一个体力工的月薪大概够买50公斤纯肉香肠或是300公斤黑面包。
不过鲁路修刚刚为国家立了大功,给五千块差旅费也是完全应该的。
“可能会待上一个半月吧,至少一个月。”鲁路修知道殷麦曼是自己人,有些话也不瞒着他,
“原本公爵觉得,这次战役准备期可能也就二十天,准备月底就对伊普尔发起总攻。
但我临走前和卡尔少将等人一起分析了一下,劝说公爵延后计划,也去跟总参谋部商量一下。
比利金人覆灭之前,刚刚炸开了伊泽尔运河制造了泛滥区,要等水情稳定还得一段时间,那么泥泞的环境太不利于进攻了。
等到12月过半的话,天气就足够寒冷,一些地下水也会冻结,就没那么泥泞了。不过拖到年底再进攻也有一个难处,就是不能再穿秋装打仗了。所以趁着这次部队换防轮休,要给部队全部准备冬装,这又要时间。”
殷麦曼:“冬装的事情也要你操心?”
鲁路修:“冬装不用我操心,不过我还想趁机给战友们升级一下防具,就趁机一起咯。”
历史上法军要到1915年才发明钢盔,而德军要拖到1916年才有样学样造钢盔。
但钢盔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是鲁路修最容易干预的个人装备,当然要顺手搞一下了。
殷麦曼:“那你第一站先回哪里?直奔慕尼黑么?纽伦堡在更南边,应该会先路过慕尼黑。”
鲁路修:“不,去慕尼黑之前,应该会路过图林根吧?你先在图林根降落,后续再换车好了——对了,到时候你能顺便教我开车么?”
“一千马克,包教开车和假期全程接送。再加两千马克教你开飞机都行。”
“成交。”
鲁路修也很爽快,当即许了殷麦曼的报价。
殷麦曼顿感干劲大增,一脚油门,三小时后先到科隆,在那儿加油吃了个饭,又飞了三小时,就抵达了图林根。
下飞机时,已经有产业界的人在那儿等着接机了。
人群中一个地中海谢顶老头,一看到鲁路修翻身爬下舷梯,就带头凑过来跟他握手:
“是鲁普雷希特公爵殿下的特使鲁路修上尉吧?鄙人埃米尔.伯格曼。”
鲁路修听到对方的姓氏,就知道这是本地著名轻武器制造商伯格曼公司的负责人了。
“伯格曼先生,很荣幸见到您,这位是航空队的殷麦曼上尉。”鲁路修也连忙与之握手,还帮着介绍。
(本章完)
(/bi/285580/17237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