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04章 进入汉中

第204章 进入汉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江瀚派出的斥候终于找到李自成时,他正带着部队,在蓝田、临潼一带四处打劫富户呢。
    这队斥候一路从陈仓走来,当真是九死一生。
    他们在茫茫秦岭中翻山越岭,躲避着官军和野兽,跑了好几百里地,全靠着沿途百姓的接济和指点,才终于找到了李自成的队伍。
    得知江瀚大军已经在陈仓站稳脚跟,并且派人来找他,李自成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便下令收拢队伍,准备西进与江瀚的主力会师。
    对此,新降不久的刘宗敏有些不解:
    “大哥,咱们如今兵强马壮,在这商洛山中逍遥自在,有必要去寄人篱下,听人号令吗?”
    “咱们这支队伍,可都是大哥你自己一手拉扯起来的。”
    李自成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无比严肃,他沉声纠正道:
    “兄弟,你这话就说错了!”
    “咱们这支队伍,从根子上说,就是江大帅的队伍!”
    “你以为我那老营三百多精锐,是从哪里来的?这都是临行前大帅特地拨给我的。”
    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刘宗敏,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如今是江大帅麾下的哨长,如今你来投奔于我,自然也是归于大帅麾下。”
    “这一点,你务必牢记,日后万不可再有此想法!”
    “再说了,咱们这点人马,充其量也就是小打小闹罢了,真要干大事,还得跟着人家。”
    刘宗敏从未见过李自成如此郑重其事,心中一凛,也立刻抱拳应道:
    “是小弟糊涂了,自当如此!”
    由于没了邓玘的追兵,李自成干脆也不再躲藏,直接带着队伍出了秦岭,大摇大摆的从西安府,一路赶往了陈仓。
    “大帅!闯将回来了!”
    陈仓县衙内,江瀚正独自坐在大堂内,看着舆图上的陈仓故道发愁。
    入蜀的路线都定好了,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带路,江瀚都快愁死了。
    如今听闻李自成回来了,他精神一振,立刻起身:
    “快,请闯将进来!”
    不多时,一个身形精悍、黝黑干瘦的汉子大步走进了县衙,正是李自成。
    他见了江瀚,没有半点迟疑,当即便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末将李自成,参见大帅!”
    此刻李自成的心里,对江瀚的敬佩又上了好几个台阶。
    这一路上,李自成可是早就听斥候说了,当他在秦岭里苦苦支撑的几个月里,江瀚不仅攻破了九边重镇的宁夏镇城,而且还宰了庆王。
    就连副总兵曹文诏,都被生擒活捉了,听说还绑回来明正典刑,斩首示众。
    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
    当初曹文诏在秦岭里,可是把自己追的上蹿下跳的,谁成想刚调到宁夏不久,转头就将被江大帅给宰了。
    “都是自己人,不必多礼”
    江瀚连忙上前,把李自成给扶了起来,拉着他坐下,
    “这几个月,倒是辛苦你了。”
    江瀚看着李自成那张饱经风霜、凭空老了好几岁的脸,便知道他在山里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尤其还带着一群饥民百姓。
    李自成闻言,仿佛找到了知音,对着江瀚大倒苦水。
    他把这几个月如何在绝境中求生、如何训练新兵、如何与官军周旋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江瀚听完,不免摇了摇头,感叹道:
    “你也真是不容易。”
    “不过好在总算是熬出头了。”
    一番寒暄过后,便到了说正事的时候。
    江瀚开门见山:
    “我打算即刻发兵,从陈仓故道进入汉中。”
    “闯将你久在山中,可有这条道路的详细情报?”
    李自成点点头,他入山之初,便已将陈仓道的情况摸了个遍。
    他起身走到舆图前,详细解释道:
    “大帅,这条道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大散关到凤县,此段约一百六十余里,多为山地,我军携带辎重,日均可行二十至三十里。”
    “这里并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点,关键只在于攻破大散关。”
    江瀚点头示意他继续。
    “第二部分,便是连云栈道。”
    “栈道自凤县东北的草凉驿,一直延伸至沔县,全长近五百里。”
    “其中煎茶坪一带可供我军驻扎,咱们可以在此地集结整队,攻破凤县。”
    “在凤县休整补给一番后,就能进入连云栈道。”
    “途中,还要攻破留坝县,之后会遇上武休关,那里的峡谷极其狭窄,最窄处仅容三马并行……”
    李自成事无巨细地介绍着栈道的具体情况,江瀚听得是眉头紧锁。
    怪不得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光是听这番叙述,他都能感觉到行路艰难,不敢想象带着大军走上去,又会是何等景象。
    李自成见状,连忙宽慰道:
    “大帅也不必太过担忧。”
    “路就在脚下,来往汉中的商帮都能走,咱们的兵,比他们更吃得苦,小心些便是了。”
    江瀚点了点头,下令道:
    “既然如此,那就晓谕全军,整编队伍,三日之后,兵发汉中。”
    他不能再等了。
    根据最新情报,洪承畴带着大军,已经在灵台县附近驻扎了下来,距离陈仓,最多不过五六天的路程。
    三日后,大军兵临大散关下。
    此关虽然已经不复南宋时期的雄峻,但依然扼守咽喉要道,守军虽然不多,但仍旧能以一当十。
    对此,江瀚并未选择强攻,而是命李自成率领三百精锐,伪装成一支从关中运输布匹的大型商队,以重金贿赂守关士卒,得以混入关内。
    当夜三更,李自成所部在关内突然发难,他举火为号,率部从关内发起了袭击。
    早已等候多时的江瀚大军,如潮水一般涌向大散关,仅仅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便成功将这座入蜀的第一道门户拿下。
    夺下散关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等大军踏上了通往凤县的栈道,江瀚才真正体会到了何为“蜀道之难”。
    栈道在悬崖峭壁间盘旋,狭窄处仅容一辆马车勉强通过,一侧是万丈深渊,云雾缭绕,令人头晕目眩。
    江瀚麾下的将士,虽然转战各地,也钻了不少山川密林,但他们也没见过这么难走的栈道。
    行进之间,不时就有士卒因为脚下湿滑,或者一时失神,连人带车惨叫着坠下悬崖,连尸体都找不回来。
    更要命的是,许多路段的木质栈道早已年久失修,腐朽不堪。
    平时走一些商帮倒还能勉强支撑一二,可这九千大军连绵数十里,沉重的辎重马车接二连三的通过,压得不堪重负的栈道“咯吱”作响。
    好几次,部队正在通过栈道时,脚下的木板竟轰然断裂,十余名士兵连同马匹瞬间便被深渊吞噬。
    为此,大军不得不停下脚步,并找来辎重营的工匠,修复栈道。
    这帮工匠们仅仅绑了根麻绳在腰间,便冒着生命危险,悬在空中,紧急抢修栈道。
    几个人轮番上阵,忙活了大半天,才终于修好了栈道,让大军继续通行。
    况且,这一段路上,并没有太多的平坦地带,能让数千大军安营扎寨。
    很多时候,士卒们只能白天赶路,晚上坐在栈道上席地而眠,忍受着林子里的蚊虫鼠蚁。
    就这样,大军在山里一路走走停停,时而要披荆斩棘,时而要填补塌方。
    原本一百六十里的路,竟足足走了将近十天,才疲惫不堪地抵达了凤县外的煎茶坪。
    煎茶坪是清姜河河谷上的一个垭口,有一处平缓地带,可以供大军临时修整。
    根据《凤翔府志》记载,此地乃汉高祖刘邦曾引兵驻马煎茶于此。
    当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让他统领十万大军从汉中沿陈仓道袭取关中。
    时值七月,酷暑难耐,汉军在秦岭山中行军数日,盘爬至山顶垭口,已是饥渴难忍,口舌生烟。
    于是刘邦便命令军队在树荫下休息,侍卫们在近旁探得一眼深泉,清澈见底,水流涓涓向外溢出。
    刘邦见水心喜,忙让士兵起火,取水煎茶,一解大军渴饮。
    这就是煎茶坪的由来。
    但江瀚此刻却没有取水煎茶的雅兴,他一面命麾下将士原地扎营,一面找来李自成等人,就着舆图,商议如何攻取凤县。
    当夜,大军四面合围,猛攻凤县。
    久不闻兵戈之声的秦岭腹地,终于被震天的喊杀声惊醒。
    尽管凤县上下官员全力抵挡,但江瀚手底下可是有将近九千多锐士,根本不是一个小小凤县能挡得住的。
    不到两个时辰,凤县便宣告被破,知县、县丞等人自刎殉国。
    拿下凤县后,江瀚第一时间便派人安抚百姓,可他却发现,城中的人口并不算太多。
    大部分都是往来汉中的商帮在此休整。
    为了避免走漏风声,引得明军警觉,江瀚顺手就把这批人给劫了,并且把商队里的管事们都宰了。
    拿下凤县后,江瀚便让麾下士卒好好休整了三天,放松放松,接下来还有几百里路要走呢。
    三日后,大军继续南下,从草凉驿踏上了连云栈道。
    所幸,这条道路经过朝廷多次整修,主体部分大多是土石结构的碥路,走起来比之前的木质栈道要舒服太多。
    许多地方颇为宽阔,足以让大军从容通过,再也不需要将士们肩扛手挑的带着辎重翻山越岭了。
    八月底,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顺势攻破了留坝,打开了虎头关、鸡头关,并一举占据了汉中府的北面门户——褒城。
    至此,江瀚带兵从陈仓出发,前后花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成功进入了汉中府。
    行军路上,因为酷暑、失足、以及强攻关隘而损失的兵力,足有六七百人。
    并且,还有不少士卒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而这,还仅仅是入蜀的第一段路。
    想要从汉中真正进入四川腹地,还有更艰难的米仓道、金牛道,在等着江瀚的队伍。
    (本章完)
    (/bi/285610/17237435.)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