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187章 甘州群牧所

第187章 甘州群牧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曹文诏等人被拖在秦岭的崇山峻岭当中时,江瀚已经兵分两路,绕道平凉府,攻破了萧关。
    萧关,自古便是拱卫关中的四大要塞之一,以雄险著称,按理说本不该如此轻易被攻破。
    但如今的萧关,早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当初洪承畴为了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扫平匪患,从各边镇处抽调了大量的精锐兵马,准备尽数投入山西战场。
    而为了填补边墙的空虚,他又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将萧关这等内层关隘的守军调往边境,以防备蒙古人扣边。
    这便给了江瀚可乘之机。
    大军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轻易破开了萧关,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清水河流域。
    江瀚此行的第一个目标地就在这里,甘州群牧所。
    “大帅!前方十里,便是大营城!”
    一名塘兵飞马回奔,滚鞍下马,声音洪亮地禀报。
    “知道了。”
    江瀚淡淡地应了一声,猛地一勒缰绳,稳稳地停在了一处土坡上。
    他并未急着全军前压,而是取下马鞍旁悬挂的千里镜,凑到眼前,细细窥探着不远处的大营城。
    视野之中,一座孤零零的夯土城池,如同一头土黄色的巨兽,静静地横卧在清水河畔的平原上。
    城池看起来灰蒙蒙的,满是被风沙与岁月反复打磨的痕迹。
    这便是大营城,如今的甘州群牧所。
    甘州群牧所位于固原镇以西二十里,紧靠清水河,水草丰美,自唐宋以来便是天然的牧马地。
    江瀚对它的历史略有耳闻。
    大营城始建于北宋,传说与杨家将老令公的大营有关,故名大营城。
    宋夏交锋时,这里曾是前线的军寨之一,后来大宋战败,无力西征;
    无奈的宋人只好在此地设置官马市场,用布、帛、茶等物资,向周边的吐蕃、回纥、党项羌等部族大量换取马匹以补充军用,这就是所谓的“茶马贸易”“绢马贸易”。
    大营城也因此改称养马城。
    及至明初,为了解决马匹紧缺的问题,太祖皇帝朱元璋特意在大营城的旧址上设立了甘州群牧所。
    并且朱元璋还将其第十四子朱楧封为肃王,置藩于兰州,并将甘州群牧所划给了肃王一系。
    透过千里镜,城池的防御细节被江瀚看得一清二楚。
    大营城的夯土城墙远比寻常的城池要高大厚实,目测有三丈多高,墙体陡峭,寻常的云梯根本别想轻易搭上去。
    城南与城北,皆设有半月形的瓮城,虽然看不清其内部纵深与结构,但想必也不是轻易能冲进去的。
    城池的西北、东北角,各设有一座角楼,能将城外方圆数里的动向尽收眼底。
    城外还有两道引自清水河的护城河,如同两条玉带,将整座城池包裹其中。
    其中,最让江瀚感到棘手的,莫过于城池附近的几座烽火台。
    要知道,这里离固原镇只有二十里的距离,只要狼烟一起,恐怕固原镇援兵顷刻间就能赶到。
    固原镇本就是三边总制府所在,就算如今三边总督带兵出征了,城中留守的兵力也应该不少。
    “不好打啊。”
    江瀚看着眼前的城池,不由得叹了口气。
    “瀚二哥,怕个鸟!”
    董二柱催马上前,咧着大嘴,满不在乎地笑道:
    “不就是个土城嘛,咱们十几门重炮一字排开,轰他娘的就完事了!”
    说起短兵相接的拼杀,柱子或许不太擅长,但论起攻城拔寨,他麾下的炮营就是绝对的主力,他的声音自然也大了起来。
    一旁的邵勇和李老歪两人倒是谨慎了不少,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两人都认为,以己方的兵力与火力,攻下大营城本身并没有太大难度。
    经过仔细观察,两人发现城里的守军并不多,而且根据军中一些甘肃籍士兵的情报,这里的守军向来不和。
    其中一部分是恩军组成的牧军,另一部分则是本地的屯兵。
    (恩军是指流放到此地充军的罪囚)
    但还是那句话,真正的麻烦并不在城内,而是在那几座烽火台。
    一旦城头的烽火台燃起狼烟,固原镇的援兵不消一个时辰便能赶到,到时候恐怕大军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可思来想去,江瀚还是决定先打一场再说。
    围点打援,把固原镇的兵马引出来就是了。
    这大营城,他势在必得!
    只要能拿下大营城里的战马,江瀚麾下骑兵的数量,至少能提升一倍。
    要知道,甘州群牧所鼎盛时期,每年养马足有万余匹,就算如今马政萎缩,几百匹总该有吧?
    陕西这一带的群牧所有三个,一个是安东群牧所,分属于平凉府的韩王;
    第二个是宁夏的宁夏群牧所,分属于庆藩;
    第三个就是眼前的甘州群牧所了,属于兰州的肃王。
    江瀚准备攻取其中两个群牧所,将麾下骑兵的数量,一举扩充到两千人左右。
    只要手握两千精骑,他就有把握围歼曹文诏麾下的关宁铁骑,而不是每次都让这厮给跑了。
    “传我将令!”
    念及于此,江瀚的声音陡然拔高,开始布置起作战计划。
    “李老歪!”
    “你即刻率本部两千精兵,绕到大营城的东面,在援兵的必经之路上设伏。”
    “我这边先做佯攻,等狼烟一起,估计固原镇就要派人来援了。”·
    “得令!”李老歪点点头,随即点了兵马,准备前去东面布防。
    江瀚的目光又转向董二柱和邵勇:
    “柱子,你带炮营随我攻城,把重炮都给我拉上来,摆在城墙两百步开外,听我号令行事。”
    “邵勇,你把骑兵散出去,先守住北门,千万不能让城内的守军把马给我放跑了!”
    “是!”两人点点头,齐声抱拳领命。
    军令一下,各部人马便开始为攻城做准备,一张大网将甘州群牧所给紧紧围了起来。
    城外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瞒不过群牧所里的守军。
    大营城内,愁云惨淡,人心惶惶。
    牧监叶子恒背着手,在角楼上来回踱步,面色阴沉如水。
    早在数日前,萧关被破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
    叶子恒当即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是贼寇的下一个目标。
    毕竟自己治下的群牧所,战马的数量可不算少。
    虽然说大明的马政早已萎缩,但甘州群牧所依靠着肃王,去年好歹还养了有近两千匹战马。
    年前给肃王府上贡了一千匹,现在还剩一千多匹。
    这些可都是专门从土默特部买来的蒙古马,都是上等的战马。
    意识到处境不妙后,叶子恒当即便派人快马加鞭,赶往了二十里外的固原镇,向固原总兵杨麟求援。
    希望他能加派兵力,协助守城。
    可他接连派出去了四五波传令兵,却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好不容易才盼回一个,带回来的只有冷冰冰的三个字,“再等等。”
    听了这个消息,叶子恒人都傻了,等什么?等死吗?!
    没办法,现在只能靠自己了。
    “传令下去!”
    叶子恒猛地停下脚步,对身边的亲兵嘶声道,
    “今日起,兵分两部,一部由我亲自带队,另一部由副监带队,两部昼夜巡逻,不得有半点疏忽!”
    叶子恒打算亲自上阵,带着二把手副监轮流巡逻。
    他很清楚,这种时候,必须由他这个最高长官亲自上阵。
    要是换了下面的兵将去巡逻,怕是贼兵能直接摸进城里,砍了他的脑袋。
    群牧所里的这帮卫军,成分复杂,可谓是一盘散沙。
    其中一部分恩军,实际就是发配到边疆充军的罪囚及其家眷。
    这帮人对朝廷不说恨之入骨吧,至少也是心存怨望。
    指望他们为大明死战,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帮人不临阵倒戈,跟着城外的贼寇一起造反,叶子恒就谢天谢地了。
    另一部分,则是本地卫所仅剩的五六百屯军。
    这帮人,在边地混了十几年,早就成了老油子,想让他们为了王府的几匹战马去拼命?
    拉倒吧。
    “叶头儿,又叫咱们巡逻啊?”
    一个屯军百户揣着手,嘴里哈着白气,懒洋洋地抱怨道,
    “这天寒地冻的,依我看,这城干脆就让给贼兵算了,咱们犯不着拼命。”
    “就是,弟兄们肚子里都是清汤寡水,没半点油腥,哪有力气折腾这个?”
    (本章完)
    (/bi/285610/17237452.)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