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167章 战后统计

第167章 战后统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夜色渐渐褪去,东方天际露出一抹鱼肚白。
    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最终以官军的仓皇败退,落下了帷幕。
    但对于义军而言,这绝不是一场值得庆贺的胜利,这是一场惨胜。
    中军帅帐里,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混着草药味,刺鼻又压抑。
    董二柱、邵勇、李老歪几个人,跟斗败了的公鸡似的,垂头丧气地围坐在一起。
    书办赵胜,手里正捧着一本伤亡名册,声音沙哑地向众人汇报战果:
    “根据降兵交代,此战官军约有三千之众,主帅是神木参将艾万年。”
    “清点战场后,初步估算,官军死伤约两千人左右,另外,降兵还辨识出了几具敌将尸首,分别是游击乔宏,艾万年亲兵队长艾晖.”
    “可以说,艾万年率领的三千官军,几乎被歼灭了大半。”
    “但是,我军伤亡依旧不小。”
    赵胜话锋一转,
    “据统计,此战我军阵亡六百三十一人,重伤四十三人,轻伤八十五人。”
    赵胜每念出一个数字,帐内众人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六百三十一个弟兄,就这么没了,这几乎是一个司的兵力了。
    江瀚所部,目前也仅有四千多人左右,共分五司,每司八百人左右。
    这是自他们起兵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仗,简直是伤筋动骨。
    死伤最惨重的,是官军的第一波偷袭。
    当时,一多半的人都挤在谷口,被官军用炮一轰,猝不及防下,不少人连刀都没拔出来,就被官军的炮子给轰碎了脑袋,又或者是被滚落的山石砸成了肉泥。
    还有些人慌不择路,想往外面冲,结果前面的人出不去,后面的人拼命涌,惊慌失措下,竟是被被自己人给活活踩死。
    邵勇的脸色最是难看,他麾下的精锐选锋是全军的宝贝疙瘩,死伤不小。
    为了端掉官军的炮阵,他们在未着双甲的情况下,顶着官军的箭雨和铅弹就冲了上去。
    虽然最后成功挡住了官军,但伤亡也有近两百多人,幸存的兵将几乎人人带伤。
    听着这一连串冰冷的数字,众人面面相觑,眼里充满了后怕与自责。
    尤其是董二柱,他现在回想起昨夜的激战,只觉得后背冷汗直冒。
    他一阵后怕,要是当时自个儿真的被艾万年给阵斩了,恐怕这一万多人,顷刻间就得做鸟兽散,任人宰割。
    “妈的。”
    李老歪狠狠啐了一口,声音沙哑,
    “这仗打得憋屈!”
    没人吭声,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仗会打成这样,说到底,还是怪他们自己。
    所有人的心思都在处置叛徒许可变身上,一个个都觉得官军主力尚远,放松了警惕,这才被钻了空子。
    这事要是让大帅知道了,该怎么交代?
    沉默了许久,董二柱缓缓站起身,脸上写满了愧疚:
    “这次被官军夜袭,全怪我。”
    “等见了大帅,所有罪责我一人承担。”
    他环视一圈,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
    “但是,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大帅还在河对岸,等着我们带兵回援。”
    “邵勇,你立刻从军中分出两哨人马,什么都别管,立刻去茅津渡,找大帅汇合。”
    “我等带着伤兵随后就到!”
    董二柱很清楚,队伍没了可以再拉,粮食没了可以再抢。
    可江瀚要是出了事,那他们这支队伍就真的全完了。
    而此时此刻,黄河南岸。
    江瀚正眯着眼,打量着不远处的一支官军。
    在他身后,数百精锐已经列阵完毕,人人刀出鞘,箭上弦,死死地守着身后那座浮桥。
    河风猎猎,吹得旗帜呼啦作响。
    对面的官军阵营里,陕州知州史记言的脑子到现在还是一片空白。
    他娘的,一觉醒来,城外的黄河上怎么就凭空多出来一座浮桥?
    史记言,字司直,当涂人,举人出身,从长沙知县迁升至陕州知州。
    此人虽是文官出身,却颇有胆略,知晓兵事。
    近年来,陕州境内流贼四起,而本地的弘农卫早已兵备废弛,不堪大用。
    史记言见状,干脆自掏腰包,散尽家财,招募了一批乡勇,甚至还请了少室山的武僧,前来训练乡勇,保境安民。
    就凭此举,史记言也算得上是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地方官。
    可他练的那些民壮,说白了对付小股流贼还能用一用。
    而眼前这帮贼兵,军容整齐,杀气腾腾,一看就是百战精锐,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史记言观察良久,见到贼兵人数似乎并不算多,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他当即带着人,火急火燎地赶往弘农卫,找到了指挥使张琛。
    希望他能立刻出兵,趁着贼寇立足未稳,带人赶走贼兵,并拆毁浮桥。
    可张琛一听,当场就傻了眼。
    他这弘农卫,虽然额定兵力有五千六百人,但现在也就只剩下九百多人。
    其中不少人,连拿锄头都他妈拿不稳,现在你让我带着这帮人,去跟那帮如狼似虎的贼兵打仗?
    这不是找死吗?
    于是,张琛当场就“病”了,捂着脑袋哼哼唧唧,说自己昨日偶感风寒,头痛欲裂,实在无法领兵。
    史记言听罢,气得差点拔剑砍了张琛,但张琛却脚底抹油,一溜烟地跑回了自己的宅子,闭门不出。
    张琛打定主意,只要贼兵不来攻城,自己绝不会出门一步!
    贼兵想过河?
    那就让他过呗!
    反正朝廷已经派了边军悍将前来围剿,到时候剿匪不力,那是他们这些边将的问题,跟我一个卫所指挥使有什么关系。
    到时候追究起来,就说兵力有限,守城有余,出战不足。
    无奈之下,史记言只能派人快马加鞭,去下游方向寻找左良玉的踪迹;
    另一面,他则是硬着头皮,带着自己训练的几百乡勇和部分卫军,远远地看着江瀚的部队。
    史记言打不过,也不敢打,但他必须摆出个样子来。
    无论如何,他也决不能让这帮贼兵,就这么轻易地从他眼皮子底下渡过黄河!
    (本章完)
    (/bi/285610/17237472.)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