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66章 入武昌

第266章 入武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对武昌城完成合围的当天中午,杨秀清便召集诸王来武昌城西南的白沙洲营地开会,计议接下来如何攻取武昌。
    “武玱城内的清妖无外援,困守孤城,我天军又有天父天兄庇佑,此为天时。
    武玱城已为我天军圣兵水陆四面合围,此为地利。
    常大淳、双福残暴不仁,视民如草芥,夜焚外城,武玱外城之民纷纷归附我天军,助我攻城,民心向我天国,此为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我天国,武玱一战,优势在我天国。
    我们兄弟几个齐心,定能一鼓作气,拿下武玱!”
    杨秀清先是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阐述了太平军当前的大好局势,提振诸王攻城的信心。
    “何时攻城?如何攻城?对哪个门进行主攻?哪些门为佯攻?四哥直接交代便是,我们兄弟几个,听凭四哥差遣。”韦昌辉发言道。
    不久前刚刚拿下常德府府城武陵的韦昌辉心情极好。
    现在除了西殿和南殿,各殿都有独立攻占府城级别的成功经验。
    武昌城城墙规格要比韦昌辉此前攻打的武陵城高,城内的兵力却比武陵城还少。
    辅殿一殿之力尚可攻克武陵,五殿合力,没缘由拿不下武昌。
    “东殿攻打武玱城西南的文昌门,文昌门方向为主攻。”杨秀清为东殿揽下了主攻武昌的任务,旋即又对其他殿做出部署安排。
    “南殿负责佯攻牵制东墙宾阳门、忠孝门一带的清妖。
    北殿负责佯攻牵制南墙望山门、保安门、中和门一带的清妖。
    辅殿负责佯攻牵制北墙武胜门一带的清妖。
    翼殿负责佯攻牵制西墙汉阳门、平湖门一带的清妖。
    都回去好生准备,犒赏士卒,明日辰时(7~9点)开始攻城。”
    杨秀清对武昌一战的准备,要比桂林、长沙两战要充分的多。
    各殿所攻打的城门,都距离各殿的驻地很近。
    想来是已经提前计划好了。
    “一鼓作气,拿下武玱!”
    诸王纷纷领命离开了东殿的白沙洲营地。
    回到距离武昌城城南四里外的北殿营地,彭刚将任务明天的攻城任务布置了下去。
    北殿已经占领了汉阳、汉口,一团和六团留驻汉阳、汉口。
    彭刚带来攻打的武昌城的部队只有教导营、五团、七团以及由武昌外城青壮难民组建的两个民夫营。
    含民夫在内也只有八千多人,不算多。
    饶是如此,这样的兵力也已经是武昌城城内守军的两倍有余,而且又是负责佯攻。
    完成杨秀清交代北殿的任务绰绰有余。
    “文昌门外的护城河早已干涸,又已被填平,东王还是老样子,把什么好事都留给东殿。”五团团长陈敢听完了杨秀清的攻城部署,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陈敢曾环绕武昌城城垣,观察过武昌城各墙、各门的情况。
    武昌城西南角的文昌门连护城河都没有,毫无疑问是最好打的一个城门,东殿摆明了是想拿攻克武昌城的头功。
    “东王怎么安排布置是东王的事,好生去准备攻城器械吧,尽量减少伤亡。”彭刚对陈敢说道。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反正北殿已经占了汉阳、汉口。
    北殿自成一体,北殿的高级军官多为彭刚的门生,也不在乎攻占武昌城的头功。
    攻武昌的头功,让给东殿也无妨。
    再者,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
    负责主攻的东殿能不能率先破门入城,也很难说。
    交代完明日攻打武昌城南墙三门的事宜,彭刚列了张清单,交给随行的文书李汝昭:“汝昭,你带着我的条子往汉阳走一遭,把条子交给彭毅,让彭毅备好清单上的东西送到我们的营地来,大战在即,总要让将士们吃好。”
    “属下遵命。”李汝昭弓身接过彭刚所列的清单,离开彭刚的帅帐,前往汉口。
    彭毅办事的效率很高,很快筹措到了彭刚所要的五千斤鲜肉,运送至武昌城南墙之外的北殿营地用于犒赏士卒。
    为确保攻城万无一失,太平军做了两手准备。
    一面为强行攻坚。
    一面为穴地攻城。
    围困武昌城的太平军兵力充裕,即使分兵穴地挖掘地道,兵力相对武昌清军仍旧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翌日辰时,各殿兵马如约准时从水陆两个方向对武昌九门发起攻击。
    太平军的炮兵阵地上轰然响起如雷贯耳的炮声。
    破膛而出的炮弹尖啸着向武昌城倾泻而去。
    炮击过后,四面八方的太平军将士向武昌城发起强攻。
    武昌城提督衙门内,被炮声吵醒的湖北提督双福面对从各门送来急报心乱如麻,方寸尽失去。
    进攻武昌九门的太平军人数都很多,压根没办法判断太平军的主攻方向。
    各门纷纷告急,留给双福的时间无多。
    电光火石之间,双福也只能赌一把,将武昌城内唯二的预备队,他的提标营派往最容易攻打,连护城河都没有的文昌门。
    双福的提标营作为武昌城内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也确实没有辜负双福的期望。
    提标营赶到文昌门附近,凭恃坚固高大的武昌城城墙,确实挫败了东殿的第一次攻势。
    负责攻打文昌门的杨辅清不得不收兵,准备整军再战。
    不料攻打东墙忠孝门,经岳麓山一战重拾信心,立功心切的南殿丞相胡以晃,亲率由南殿一千牌面所组成的敢死队,不计代价地奋勇强攻忠孝门。
    胡以晃身先士卒,顶着忠孝门上清军的枪炮,扛过清军的枪林弹雨。
    即使右臂中弹,胡以晃仍旧死战不退,咬牙忍着右臂的铳伤,带领五六十名胡家亲兵,攀梯率先登上武昌城城墙。
    忠孝门附近的清军兵勇见已经有长毛登城,惊呼:“长毛打进城啦。”
    旋即纷纷弃械四缒而逃,毫无战意。
    守卫忠孝门的清军兵勇败退得太快,以致胡以晃怀疑清军有诈,没有贸然追击。
    稳妥起见,胡以晃在接应了三四百名南殿敢死队队员登城后,这才带兵占领了忠孝门,一面清疏被清军封堵起来的忠孝门,一面分兵占领冯云山正在攻打的东墙宾阳门。
    及至正午时分,胡以晃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宾阳门。
    南殿将士纷纷由东墙附近进入武昌门。
    武昌城东墙宣告失守!
    太平军的胜利已成定局!
    东墙忠孝门、宾阳门失陷的消息迅速在武昌城守军中弥散传播。
    已经攻入武昌城内的数千南殿将士举刀高呼杀清妖,四处搜索追歼灭清军兵勇。
    很快,先是南墙、西南墙、再是西墙、北墙。
    武昌城九门,相继失守。
    上万各殿太平军登墙攻入武昌城内。
    武昌城守军吓得肝胆俱裂,四处逃窜藏匿。
    人生地不熟的客兵,穿着号衣四处躲藏,较为显眼,基本都被入城的太平军所捕获擒杀。
    倒是武昌本地的兵勇,最为狡黠,又谙熟本地情况,脱了号衣,换上寻常百姓服饰,装作草民,难以分辨是兵是民,暂时侥幸躲过了太平军搜捕。
    “殿下!武昌城已下!保安门已清疏完毕,请殿下入城。”
    下午三点左右,带着五团将士攻占了南墙保安门的五团团副萧茂灵兴冲冲地来到彭刚的帅帐内,邀请彭刚入城。
    萧茂灵是彭刚大舅萧国英的儿子,祖祖辈辈在平在山开山种蓝烧炭为业,没见过什么世面,至今为止还没进过省城。
    即将进入大名鼎鼎的湖北省垣武昌,萧茂灵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东王和天王还没入城,等东王的消息吧。”彭刚并不急于进入武昌城。
    北殿已经有了汉阳、汉口,等杨秀清的消息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武昌城作为太平军第一座打下来的省城,有很大的政治意义。
    进城于天国高层而言是相当严肃的事情,他们这几位王进城不能太过随便,要正式隆重,要讲排场,有排面。
    湖北的满城设置在荆州,不在武昌,武昌城守军的抵抗烈度很低。
    第二天中午,见入城的太平军便彻底控制住了武昌城内的局势。
    杨秀清遂下达了止杀令,同时重申军纪,城内清妖官兵不留,勿伤百姓,违者严惩不贷。
    待城内主要街道清理洒扫干净,地面铺上红布。
    文昌门外,诸王轿撵仪仗齐备,按照地位高低顺序,于锣鼓喧天声中,志得意满地招摇入城。
    诸王皆乘轿入城,唯彭刚骑马入城。
    如果不是身后的旗手扛着一面巨大的黄色北王方旗,彭刚恐怕会被错认成寻常的太平军军官。
    武昌百姓对太平军的入城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爆竹之声,满城不绝。
    城内街巷亦是巷巷挂彩,街巷两旁尽是双手高捧香炉,于门前跪迎太平军的武昌百姓。
    (本章完)
    (/bi/285614/1723737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