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王朝1627 > 第43章 菜,就多练!

第43章 菜,就多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雨水顺着殿檐滴滴答答地落下,在青石板上砸开一朵朵细小的水花。
    乾清宫内,一片静谧。
    徐应元、高时明、王体乾、田尔耕四人,安静地垂手侍立在御阶之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御案之后,朱由检眉头深皱,正在审阅伍长们递交上来的考卷。
    ……
    不多时,朱由检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最后一份试卷。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将那份卷子略一思忖,便放在了左手边那堆明显矮上一截的卷宗之上。
    做完这个动作,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向后靠在龙椅上,只觉得身心俱疲。
    眼睛快要瞎了。
    这是朱由检最直观的感受。
    穿越至今,他批阅的奏疏、题本,不敢说是名家之手,那也至少是字迹工整的馆阁体。
    而眼前这批出自勇卫营伍长之手的试卷,则让他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大明朝最真实的民间文化水平。
    那叫一个……群魔乱舞。
    首先是字迹,谈不上任何书法,简直就是狗爬,不,说狗爬都是抬举了,有些字迹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仿佛随时要从纸上越狱而出。
    更有那放荡不羁的涂改,一坨一坨的墨迹,让本就不甚干净的卷面更显狼藉。
    其次,是俗体字,或者说简体字的大量运用。
    “禮”写成“礼”,“個”写成“个”,“體”写成“体”……
    更关键的是!
    同一个字,还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简化写法,突出一个随心所欲。
    大明虽然书同文,同的只是繁体字。
    民间自发演化的俗体字,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朱由检批阅之时,全靠着汉字的象形特点和上下文连蒙带猜.
    这感觉自己根本不是在阅卷,而是在做一篇篇完形填空。
    最后,便是白话文的大量使用.
    这倒是让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感到了一丝亲切。
    但抛开这些卷面上的“不拘小节”,这些伍长们在答题内容上所展现出的东西,却着实让朱由检感到惊讶,甚至是惊喜。
    思想题的回答最为正常,几乎所有人都义正言辞地表示,若是上官胡作非为,定要举报揭发。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勇猛的憨憨,下笔就是“俺必将这厮当场拿住了,解去与万岁爷发落”,让朱由检看得忍俊不禁。
    但他也只是看看就罢,真要是不做监管,这些底层出身的将官们,吃起兵血来和勋贵出身的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而韩信击龙且的这道战略题,则最是出乎他的意料。
    答案五花八门,简直是一场民间智慧的大赏。
    最常规的“蓄水半渡击之”,居然已经算是平平无奇。
    有提出佯败诱敌,在密林处设下伏兵的。
    有建议埋伏精锐,然后派人送女装去激怒龙且,逼他愤而渡河的。
    甚至还有个脑洞大开的,说要效仿孔明,在河对岸摆出空城计,活活吓退龙且的大军。
    朱由检越看越是眼熟,到后面几乎啼笑皆非。
    难怪后世传闻,建州奴酋长最喜读三国。
    看来小说归小说,那是真教东西啊。
    这大明底层武官与奴酋努尔哈赤,莫非是共读同一本兵书的吗?
    至于最后的后勤题和战术题,反倒如他所料,糟糕得一塌糊涂,能给出清晰可行方案的,寥寥无几。
    就连他颇为看重的孙应元,单从这场考试来看,也未见得有何惊才绝艳之处。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
    嗯,他就是那个提议送女装给龙且的聪明蛋。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笑出了声。
    沉吟片刻,他收敛了笑意,目光看向徐应元,声音平淡却清晰地开口:
    “勇卫营,即日起分设三部,共三名千总,全都空缺待定。”
    “每部下设二司,共六名把总。孙应元,任第一司把总,其余五名把总之位,同样空缺待定。”
    “每司下设十队,共计六十队。队官之职,便由这些人充任。”
    说罢,朱由检抬起手指,遥遥一指左手边那堆“劣中选优”的试卷。
    徐应元躬身向前一步,双手拿过试卷,声音沉稳:“奴婢遵旨。”
    ——是的,把总以上全员空缺,仅任命孙应元一人,就这还是后世青史加成的原因。
    道理很简单。
    仅仅是一场校场比武,一场乱七八糟的御前考选,就涌出来千总、把总。
    如果这些人德不配位怎么办?
    如果他们往后立下更多功劳怎么办?
    那些在九边用命搏杀的队官、精锐,入了京又会怎么看?
    要知道三年一次的武举进士,得中后也不过是授卫所镇抚而已。
    赏罚需有度。
    这不是什么帝王心术,这只是最基本,最正常的管理学常识罢了。
    朱由检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继续发问。
    “营中盔甲、战马、营地等事,进度如何了?”
    徐应元立刻回话。
    “回禀陛下,营地已起了雏形,勇卫营三千余人,昨晚已先行入驻。”
    “完备的营房,则还需十日方完工。”
    “盔甲、兵械皆已从兵仗局调拨腾换为最新打造的一批。”
    “只有战马较为紧张,眼下从原先四卫营、勇士营中将确有马匹共一千二百一十三匹先行拨用。”
    “其余缺额,还需再做调拨或采买才能凑齐。”
    朱由检沉吟片刻,再次下令。
    “从明日起,所有勇卫营将士,严加操练,每五日中,二日阵型,三日习武。”
    “所有队官以上军官,每日校练之后,入宫读书。”
    他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过来人的“恶趣味”。
    他想起了后世那句让无数莘莘学子闻风丧胆的口号。
    三年高考,五年模拟。
    全都给我卷起来!
    “后续,每月一考,文化、武艺、军略皆在其中。”
    “考试不合格者,直接退回当伍长,再从伍长中重新选任队官。”
    徐应元对这场变革的开始一无所觉,只是点头应是:“奴婢遵旨。”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越过徐应元,落在了王体乾和田尔耕的身上。
    “抄家之事,办得如何了?”
    俗字,又称破体字。基本上是平民省笔画、印刷错误后沿用等原因造成。
    社会中流传、影响太过广泛了,甚至有科举时不小心写了俗体字的。
    大家可以理解为简体字,唯一的区别是简体字由大师做了规范,哪怕简化其实也是有一些讲究的,而明清俗体字,就完全是平民生态催动的了,没有严格标准。
    所以朋友们,如果你们穿越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啊哈哈,到时候记得把握住。
    ——
    奴酋稍长,读书识字,好看《三国》《水浒》。——黄道周
    ——
    弘治十七年、定團營操法。每五日之內、二日走陣。三日演習武藝。《大明会典卷134》
    ——
    今天二更,稍晚还有
    
    
    (本章完)
    (/bi/285462/17237596.)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