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杨絮飘飘 > 12.西岸子的故事

12.西岸子的故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2.西岸子的故事
    东边有个东岸子,西边有个西岸子。西岸子在村子的老西边,地势比东岸子要高,但是地块比较平坦,村里人大都种小麦和玉米。狗娃家有两块地在西岸子。
    那里承载着狗娃最纯真、最美好的童年时光。每一段回忆,都如同西岸子田野里的麦子,金黄灿烂,散发着岁月的芬芳。
    在西岸子,收麦子是一家人最忙碌也是最快乐的时光。当麦子成熟的季节到来,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
    天还未破晓,静谧的村子里便传来了轻微的响动。狗娃一家人早早地就从睡梦中醒来,为这一天的劳作做着准备。厨房里,妈妈和婶婶们已经开始生火做饭,袅袅炊烟从烟囱中缓缓升起,融入清晨的薄雾里。爸爸和叔叔们则在院子里检查着农具,磨好了镰刀,将箩筐和绳子整齐地摆放好在平车上。
    狗娃和姐姐兴奋得难以入眠,早早地就穿好了衣服,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满心期待着这场与丰收的约会。姐姐拉着狗娃来到一旁,推出那辆有些破旧的自行车。那是一辆黑色的二八自行车,车身满是岁月的痕迹,车把上的皮套磨损得有些厉害,车铃铛也失去了往日的清脆,但在姐姐眼里,它可是宝贝。姐姐熟练地跨上自行车,然后拍了拍后座,对狗娃说:“走,咱们先回家准备准备,给大家做顿好吃的!”狗娃欢快地跳上后座,双手紧紧抱住姐姐的腰。
    “出发咯!”姐姐兴奋地喊道,用力一蹬脚踏板,自行车便向前冲去。一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吹散了夏日的燥热。姐姐一边骑车,一边哼着歌,那歌声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狗娃也跟着姐姐一起唱,他们的歌声洒下一路,引得路边的小鸟都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为他们伴奏。老远就看见姥爷和他的骡子已经到了地里,骡子被拴在杨树上,姥爷坐在地头抽着烟。随后爸爸一行人也都赶到,大家动手割开麦子了。每人占上三四列,带上草帽,甩开膀子,挥舞着银镰,割麦子的声音有规律的在田间响起,像是在演奏一曲收割进行曲,转眼间麦子就被割倒一大片。太阳渐渐地升高了,大家的汗珠不断地从脸上流下来,但谁也没有喊累。实在累了大家就到地头的树下喝口水,抽支烟,然后就继续劳作。狗娃和姐姐也帮忙收敛麦捆,够绳子能够捆住就另起一堆儿。割麦子的时光虽然枯燥无味,但在大人们的心里却包含着丰收的希望,他们有说有笑,田间不时传来爽朗开心的笑声。
    因为年纪小,爸爸让狗娃和姐姐先回家去,嘱咐他们回家烧点热水。姐姐和狗娃放下手中的活,来到地头骑上自行车,往家的方向骑去。
    回头望去,大人们依然顶着烈日在麦田里忙碌着,身影在麦田里显得有些渺小,但他们忙碌的样子却充满了力量。平车上的绳子随着车子的晃动轻轻摆动,像是在和他们挥手告别。
    “咱们快到家啦!”姐姐喊道。因为回来时,一路下坡,所以特别快,在姐姐的歌声中狗娃抬头望去,熟悉的房屋已经出现在眼前。他们加快速度,赶回家里,准备为辛苦劳作的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
    回到家后,狗娃和姐姐一头扎进厨房,帮着妈妈和婶婶准备饭菜。姐姐淘米煮饭,狗娃则在一旁洗菜。就在这时,狗娃突然瞥见角落里放着一箱瓶装橙汁,那是爸爸前几天特意买的,为的就是让大家在收麦子时能解解渴、提提神。狗娃蹲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多想美美地喝上一口!
    狗娃脑海中灵光一闪,要是能在大家劳作间隙,给他们送上清凉的橙汁,那该多好啊!于是,狗娃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拿出一瓶橙汁,轻轻放进随身的小背包里,满心期待着给家人们一个惊喜。
    再次回到麦田时,大人们已经在烈日下忙碌了好一会儿。爸爸和叔叔们挥舞着镰刀,动作娴熟而有力,汗水不停地从他们的额头滑落,滴在脚下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妈妈和婶婶们则在后面熟练地捆着麦子,她们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对丰收的喜悦。
    狗娃在一旁看着,心里既心疼又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终于,在大家稍作休息的时候,狗娃迫不及待地从背包里拿出那瓶橙汁。
    “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快来喝橙汁啦!”狗娃高举着橙汁,欢快地呼喊着。
    爸爸直起身子,用搭在肩头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走过来。他接过橙汁,拧开瓶盖,却只是轻轻抿了一小口,然后把橙汁递给妈妈,说道:“这橙汁甜,留着慢慢喝,我喝点自带的水就行,干活儿出汗多,还是水顶用。”
    妈妈也只是浅尝一口,便把橙汁递给叔叔,同样说道:“我也喝点水就好,把这好喝的橙汁多留着点。”
    叔叔和婶婶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只是象征性地喝一点,大部分橙汁又被放回了狗娃的背包。
    起初狗娃有些失落,满心期待大家能尽情享受橙汁,可后来狗娃渐渐明白,大人们不是不喜欢,而是想把好东西留给孩子们。此后,每次去麦田,带上那瓶橙汁成了狗娃的习惯,它就像他们之间的温暖纽带,承载着家人间相互关爱的情谊。
    姥爷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和那头骡子之间,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深厚情谊。姥爷和狗娃家不是一个村的,每次干完活儿他都不吃饭,牵着骡子就回去了。
    听姥姥说,每天,天还未破晓,姥爷就轻手轻脚地起身,怕惊扰到家中的其他人,却脚步匆匆地走向牲口棚。他熟练地打开栅栏门,骡子像是感知到主人的到来,亲昵地喷着响鼻。姥爷从一旁拿起草料,温柔地放进槽里,嘴里还念叨着:“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劲儿干活。”喂完食,姥爷又打来清水,看着骡子畅快地喝着,他脸上满是关切。
    农忙时节,姥爷和骡子更是形影不离。收麦子时,姥爷总会早早地把骡子套上特制的农具,那是一种用来翻地和运输麦子的工具。姥爷一手扶着把手,一手轻扬鞭子,并不真的抽打,只是在空中虚晃,嘴里吆喝着:“驾,走嘞!”骡子便迈着稳健的步伐,拉着农具在麦田里来回穿梭。
    姥爷深知骡子的脾性,它虽然耐力十足,但也需要适时休息。每劳作一段时间,姥爷就会牵着它到田边的树荫下,解开缰绳,让它自在地啃食青草,还会用毛巾仔细地擦拭它身上的汗水。
    奇怪的是,姥爷每次带着骡子干完农活,总是先把骡子照顾妥当,才肯吃饭,喝上姥姥晾好的一大碗凉开水,再吃上一个馍馍,如此而已。有一回,狗娃忍不住问:“姥爷,您为啥不先吃饭呀?”姥爷笑着摸摸狗娃的头,眼里满是温和:“孩子,骡子跟我辛苦了一天,我得先让它吃饱喝足、舒舒服服的,我这心里才踏实。”那一刻,狗娃才真切地明白,在姥爷心中,骡子早已不是简单的牲口,而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是家庭的一份子。
    在姥爷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下,骡子长得健壮又精神。它总是很听姥爷的话,只要姥爷一声令下,便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劳作。它们一同在西岸子的土地上,留下了数不清的辛勤足迹。如今,姥爷已经离开了他们,但他和骡子的故事,却像西岸子的麦田一样,在狗娃记忆里扎根生长。每次回想起来,那画面依旧那么清晰,满是温情与力量。
    中午时分,太阳变得更加炽热,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点燃。大人们拉着装满麦子的平车陆续回到家,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衣衫也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身上,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满足的光芒。
    妈妈和婶婶们走进厨房,又开始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阵阵饭菜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狗娃和姐姐帮忙摆好桌椅,将饭菜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却美味的饭菜,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爸爸一边吃着饭,一边给大家讲着他小时候收麦子的趣事。他说有一次收麦子,不小心被镰刀割破了手指,却还强忍着疼痛继续干活,结果被奶奶狠狠骂了一顿。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妈妈则在一旁轻轻嗔怪道:“就你会吹牛,割破手指还笑得出来。”
    妈妈不停地给狗娃和姐姐夹菜,关心他们有没有累着,要不要多吃点。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慈爱,让狗娃心里暖暖的。
    吃完午饭,稍作休息,一家人又再次来到麦田。姥爷拿着一把小铲子,在田边修整着田埂,防止泥土滑落。同时,他还时不时地给大家送来清凉的茶水,让他们解解渴。狗娃和姐姐继续帮忙搬运麦捆,大人们则继续收割麦子。
    狗娃和姐姐抬着一捆麦子,摇摇晃晃地走向平车。姐姐突然脚下一滑,差点摔倒,狗娃赶紧用力扶住她。他们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虽然有些辛苦,但他们的心里却充满了快乐。
    大人们的笑声和说话声交织在一起,在麦田里回荡。大家齐心协力,虽然烈日炎炎,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直到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了美丽的晚霞,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他们才终于把所有的麦子都收割完了。看着装满麦子的平车,一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回家的路上,平车缓缓地行驶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天的辛勤与收获。狗娃和姐姐跟在平车旁边,时而跑前跑后,时而听大人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微风轻轻拂过,带着麦子的清香,让人感到无比惬意。那一刻,狗娃觉得一家人在一起,无论多么辛苦,都是幸福的。
    每当狗娃想起童年时收麦子的场景,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怀念。那些与家人一起在麦田里劳作的日子,是狗娃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狗娃对西岸子最深刻的记忆。
    西岸子的故事,就像一首悠扬的田园牧歌,在狗娃心中久久回荡。它见证了狗娃的成长,也见证了一家人的团结和亲情。那些关于姐姐的自行车、姥爷的骡子、麦田里的橙汁以及一家人收割麦子的故事,将永远珍藏在狗娃的记忆深处,成为狗娃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bi/284916/3663949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