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杨絮飘飘 > 8、泡桐树

8、泡桐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8.泡桐树
    在狗娃记忆的深处,有一方充满生机与欢笑的天地,那是屋门前一排绵延向东、足有一里地长的泡桐树。它们像忠诚的卫士,年复一年地守护着狗娃的童年岁月,见证了那些无忧无虑、充满惊喜与冒险的日子。泡桐树与屋侧的白杨树垂直衔接,交织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海洋,构建起一个专属于狗娃的童年乐园。每一片叶子、每一道树皮的纹理,都藏着狗娃成长的印记,承载着无数美好的回忆。
    父亲对树木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情,在房前屋后种下了不少泡桐树。那些泡桐树,形态各异,有的笔直挺拔,像意气风发的少年;有的枝干弯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就连门边的厕所旁,都有一棵泡桐树倔强地生长着,它毫不介意生长环境的简陋,努力地向上伸展着枝叶,像是在向世界展示它的顽强生命力。而屋后的自留地里,更是种满了泡桐树,远远望去,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乐章。
    那天,狗娃和邻居小伙伴们在屋后玩耍,不经意间抬头,竟在屋顶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株仙人球。它在瓦片的缝隙中倔强地生长着,浑身长满尖刺,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一股子别样的生机。小伙伴们一下子来了兴致,纷纷叫嚷着要把它挖下来,带回家里栽种。
    那时候的孩子们,年少无畏,根本没考虑爬上屋顶的危险。他们找来家里废弃的木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靠在屋墙边。狗娃和几个胆子大的小伙伴自告奋勇,率先往上爬。木梯在孩子们的攀爬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每上一步,都感觉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仙人球的诱惑实在太大,孩子们还是咬着牙继续往上。
    好不容易爬上了屋顶,站在瓦片上,脚下微微发软,心里又紧张又兴奋。狗娃和小伙伴们小心翼翼地朝着仙人球的方向挪动,眼睛紧紧盯着它,生怕一不小心就踩空了。到了仙人球跟前,才发现它比在下面看起来更大更扎眼。孩子们没有工具,只能用手一点点地抠着周围的泥土。仙人球的刺时不时地扎到他们的手,钻心的疼痛让孩子们忍不住倒吸凉气,但谁都没有退缩。
    经过一番努力,孩子们终于把仙人球挖了下来。捧着这个“战利品”,狗娃和小伙伴们欢呼雀跃,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小心翼翼地爬下梯子后,大家围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要怎么把仙人球种好。有的说要找个漂亮的花盆,有的说要每天给它浇水。
    之后的日子里,狗娃和小伙伴们又在屋后的泡桐树下找到了新的乐趣——抓蚂蚱喂鸡。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泡桐树茂密的枝叶,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树下的草丛长得格外茂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孩子们发出邀请。草丛里藏着许多蚂蚱,它们蹦来蹦去,时不时地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和孩子们捉迷藏。
    几个小伙伴手持自制的小网兜,轻手轻脚地走进草丛,眼睛紧紧地盯着草丛里的动静。一旦发现蚂蚱的身影,孩子们便立刻屏住呼吸,慢慢地靠近,然后猛地挥动网兜。可蚂蚱们十分机灵,常常在孩子们快要靠近的时候,“嗖”地一下跳开,消失得无影无踪。但狗娃他们并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
    有一次,狗娃发现了一只又大又肥的蚂蚱,它正静静地趴在一片草叶上,似乎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狗娃小心翼翼地靠近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心里暗自祈祷:“千万别跑,千万别跑。”就在他觉得时机成熟,准备挥动网兜的时候,旁边的小伙伴突然打了个喷嚏,把蚂蚱吓得一下子蹦了起来。狗娃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扑了过去,结果不但没抓到蚂蚱,还摔了个狗啃泥。小伙伴们看到狗娃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狗娃也忍不住跟着笑了。
    经过不懈努力,孩子们终于抓到了不少蚂蚱。他们兴高采烈地跑到鸡舍前,把蚂蚱一只只地丢给小鸡们。小鸡们看到美食,立刻围了过来,你争我抢,吃得津津有味。看着小鸡们欢快的模样,狗娃和小伙伴们的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
    落花时节,是泡桐树最具诗意的时刻。微风轻拂,泡桐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梦幻的花雨。淡紫色的花朵,带着淡淡的清香,铺满了地面,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花毯。狗娃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在这个时候,穿梭在落花之中,追逐着、欢笑着。他们会比赛谁能接住更多的泡桐花,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捧在手心,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有时候,孩子们也会把泡桐花串成花环,戴在头上,互相欣赏,然后像一群骄傲的小公主、小王子,在泡桐树间走来走去,想象自己是童话里的主角。
    玩累了,狗娃和小伙伴们就会跑到父亲种的泡桐树下休息。泡桐树的叶子又大又宽,像一把把绿色的大扇子,为孩子们遮挡住了阳光。他们躺在泡桐树下的草地上,看着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斑驳阳光,感受着微风的轻抚,惬意极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细碎的光影,在地上形成了一幅幅奇妙的图案。孩子们会指着那些光影,想象着它们像什么,有的说像小兔子,有的说像小花猫,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有一次,孩子们在泡桐树下玩捉迷藏。狗娃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自认为绝佳的藏身之处——一棵泡桐树粗壮的树干后面。他紧紧地贴在树干上,大气都不敢出,心里暗自得意,觉得肯定不会被找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渐渐安静下来,狗娃只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突然,他感觉脖子上一阵刺痛,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扎了一下。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摸,紧接着就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原来是一只蜜蜂,不知道什么时候停在了他的脖子上,可能是被他不小心惊动了,狠狠地蛰了他一口。狗娃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差点叫出声来。为了不被发现,他强忍着疼痛,一动也不敢动。直到游戏结束,小伙伴们找到他时,才发现狗娃被蜜蜂蛰了。大家围过来,有的关心地问疼不疼,有的跑去家里找肥皂水给他清洗伤口。那一刻,虽然脖子上很疼,但小伙伴们的关心让狗娃心里暖暖的。
    夏天的午后,阳光炽热,整个世界都被烤得发烫。泡桐树巨大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天然的遮阳伞,为人们带来了一片清凉的天地。大人们会搬来竹椅、竹床,在泡桐树下躺成一排,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拉着家常。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有的在跳皮筋,有的在丢沙包,有的在玩弹珠。狗娃最喜欢的,就是躺在竹椅上,听爷爷讲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老人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随着微风轻轻飘荡,带着他走进一个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有时候,狗娃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睡梦中,还能闻到泡桐树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
    在泡桐树的陪伴下,狗娃和小伙伴们的夏日时光更加丰富多彩。父亲会在泡桐树下支起一个简易的秋千,用两根粗绳子绑上一块木板,一个简单又好玩的秋千就做好了。孩子们轮流坐在秋千上,其他人则在后面用力地推,秋千越荡越高,他们的笑声也越来越响亮。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带来丝丝凉意,那一刻,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有时候,孩子们还会在泡桐树上挂上自制的鸟窝,希望能吸引小鸟来这里安家。每天清晨,狗娃和小伙伴们都会被小鸟清脆的歌声唤醒,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送给他们的最美妙的礼物。他们会仰望着鸟窝,期待着小鸟的出现,想象着它们在窝里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除了玩耍和听故事,泡桐树还是狗娃他们探索自然的好地方。他们会仔细观察泡桐树的叶子,发现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像手掌,有的像扇子。孩子们还会研究树干上的纹路,猜测这些纹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对于泡桐树,他们也充满了好奇。狗娃发现泡桐树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每年都能长高一大截。他会在泡桐树的树干上刻下自己的身高标记,看着标记一点点升高,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有一次,孩子们在一棵泡桐树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这可把他们吓坏了。大家远远地看着马蜂窝,既害怕又好奇。为了避免被马蜂蛰到,父亲小心翼翼地用竹竿把马蜂窝捅了下来,然后用火把它烧掉了。看着马蜂窝在火中化为灰烬,狗娃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但那之后,每次经过那棵泡桐树,孩子们还是会心有余悸,忍不住抬头看看,生怕还有马蜂的“余党”。
    秋天,泡桐树的叶子渐渐变黄,一阵秋风吹过,叶子纷纷飘落,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狗娃和小伙伴们会把落叶收集起来,做成各种各样的书签。他们用彩笔在书签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互相交换。这些书签不仅是孩子们友谊的象征,更是他们对秋天、对泡桐树的美好纪念。而泡桐树的叶子也不甘示弱,变成了金黄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孩子们会在泡桐树下收集落叶,然后把它们堆成一堆,在上面打滚、玩耍,享受着秋天带来的快乐。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庆祝这个丰收的季节。
    冬天,泡桐树变得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这并不影响狗娃他们在树下玩耍。下雪的时候,泡桐树就像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美丽极了。孩子们会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院子里。有时候,大家还会把雪球扔到泡桐树上,看着雪球在树枝间炸开,雪花四溅,心中充满了快乐。泡桐树在雪中也别有一番韵味,光秃秃的树枝上挂满了雪花,像是一幅水墨画。狗娃和小伙伴们会在泡桐树下摇树干,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感受着雪花落在脸上的冰凉触感。雪花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衣服上,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变成了一个个“小雪人”,互相看着对方的模样,笑得前仰后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狗娃渐渐长大,离开了那片充满回忆的泡桐树。但无论他走到哪里,童年的泡桐树始终在他的心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它们是他童年最忠实的伙伴,见证了他的欢笑与泪水,陪伴他度过了一段无比美好的时光。每当狗娃想起那些泡桐树,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温暖和感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如今,屋门前和屋后的泡桐树已经早就被砍伐了。但在狗娃的记忆里,它们永远是那么高大挺拔、生机勃勃。那些关于泡桐树的点点滴滴,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他童年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永不褪色。狗娃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遥远,童年的泡桐树都会一直陪伴着他,成为他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bi/284916/41256608.)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