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崇祯霸道 > 第180章 不动如山按部就班(下)

第180章 不动如山按部就班(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太极率建奴骑兵在朔州、马邑、山阴等地疯狂劫掠,大同镇军民貌似受不了了。
    那八百里加急奏折发到京师,内阁貌似也坐不住了。
    韩爌竟然亲笔写下票拟,建议调派洪承畴总督宣大和太原、偏关二镇,集结大军去将皇太极赶走。
    朱觉还是不动如山,压根就没搭理这些家伙!
    他其实是在等吕直回来。
    次日上午巳时许,他都把奏折批阅完了,却是哪儿都没去,就在玉熙宫正殿大堂里盯着地图发呆。
    没过多久,吕直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怎么样,辽东镇春耕搞完没?”
    现如今辽东镇那边的田地太多了,劳力严重不够啊,特别是大凌河和双台子河之间、双台子和大辽河之间,还有海州卫和盖州卫之间。
    这三片区域的田地加起来那都有一千多万亩了,问题,这三片区域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万呢。
    孙传庭还不能如同建奴一般,拿着鞭子抽得这些人没日没夜的干。
    他还只能派辽东镇步卒和京营将士去帮忙,帮人家耕地种田。
    这家伙,不论男女老幼,平均每口人要种十多亩地,那真不是一般的累人。
    吕直那都忍不住感慨道:“陛下,那边地太多了,孙大人将能调去帮忙的将士都给调去了,这会儿都还没忙完呢。”
    这都快七月份了,还没忙活完?
    朱觉闻言,不由微微皱眉道:“伯雅没看《农政全书》吗,稻麦生长那都需要时间啊,这会儿种下去,今年还能熟吗?”
    呃,是我没说清楚。
    吕直连忙解释道:“陛下恕罪,这是奴婢没说清楚,孙大人知道稻麦生长需要时间,是故,稻麦是先种下去的,这会儿都种完了,他们是在忙着种那两百万亩土豆和红薯。
    听闻土豆长成也就需要三个多月时间,红薯长成也就需要四个多月时间,先种红薯再种土豆,应该还来得及。”
    哦,是在种土豆和红薯啊。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他们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种完?”
    吕直回想道:“红薯种了十多天,好像已经种完了,土豆才开始种,估计还需要十多天。”
    土豆长成才需要三个多月时间,个把月种完也没关系啊。
    朱觉琢磨道:“伯雅不派人去帮忙,那些军民应该七月份也能把土豆种完吧?”
    吕直连连点头道:“辽东将士和京营将士不帮忙也就能慢个几天而已,七月份肯定是能种完的。”
    那就行了。
    朱觉闻言,果断道:“你去传朕口谕,命伯雅集结人马,准备收复盖州卫、复州卫和金州卫一线,毛文龙那边若是能拿下镇江堡,让毛文龙同时出手,去攻打镇江堡。
    你跟伯雅说,让他放心大胆的打,皇太极这会儿还在大同镇转悠呢,建奴骑兵最快也要二十多天才能赶回去,这还没算传讯的时间,若是算上传讯的时间那最少得三十多天。”
    这一下,辽东镇瞬间便炸开锅了。
    孙传庭又如同发了疯一般,直接集结了四万骑兵、四万车兵、三万步卒和一万火枪手,疯狂朝盖州卫扑来。
    他这人马足有十多万,而盖州卫的守军总共才不到三千!
    这家伙,太可怕了,十多万人马那是漫山遍野,铺天盖地啊。
    城里城外的建奴那都吓得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撒丫子就跑,甚至就连粮食和家什什么的都不要了。
    毛文龙也如同发了疯一般,尽起手底下两万多人马和大小渔船战船数十艘,疯狂扑向镇江堡。
    镇江堡这会儿也就是个堡垒而已,里面人全塞满也就能塞进去千来号人,更何况,那里面不可能塞满人。
    堡垒里的建奴那也吓得直接撒丫子跑路了,压根就没抵抗。
    这倒不是他们怕死,不敢抵抗。
    关键皇太极都下了密令了,感觉打不过就赶紧跑啊,保住命才是最要紧的。
    孙传庭知道建奴骑兵不在,那真是放心大胆的率军往南一通猛冲,压根就不带犹豫的。
    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的建奴守军加起来都还不到一万呢,那里敢抵挡十余万明军的锋芒。
    复州卫和金州卫的守军那也跟盖州卫的守军一样,看到铺天盖地的明军冲过来,那是撒丫子就跑,根本就不敢抵抗。
    毛文龙胆更大,这家伙拿下镇江堡之后也就留下不到一万人马驻守,紧接着他竟然又率两万人马往西面一通猛冲,疯狂收复失地。
    孙传庭毛文龙传来的战报,那也连忙率军跟在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逃出来的建奴后面一通撵。
    两路大军,东西并进,不到二十天时间辽东南部竟然就被他们给收复了,建奴那都被他们吓得窜进了大分水岭,疯狂往定辽右卫方向窜去。
    时值七月,京师正是热浪滚滚之时,朱觉那也很少往外跑了,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待在玉熙宫主殿大堂之中,等着辽东的战报。
    这人往外面跑习惯了,还就是有点坐不住,尤其是酷暑难耐之时。
    他还算好的,皆因皇城里就有冰窖,每到冬天宫里的太监都要在太液池收集足够的冰块以供他和一种嫔妃消暑之用。
    平民百姓就不行了,乃至宫里的太监宫女那都只能用扇子扇风来消暑。
    他坐不住了就开始琢磨消暑的法子了。
    这年头消暑还就只能靠冰块,空调和冰箱什么的那是不用去想了。
    冰块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挖冰窖,储存冬天里的天然冰块,另一种就是硝石制冰。
    这会儿大明还没找到什么大的硝石矿,硝石那基本都用来造火药了,用硝石大量制冰那就不现实。
    他还只能从天然冰块入手,让人多挖点冰窖。
    至于怎么用冰块消暑,他倒是有法子可想。
    这天下午未时许,宋应星便命人将他要的风车给送来了。
    他要的风车还不是那种利用自然风带动的大风车,也不是后世那种带着三个叶片的风扇,而是农户家里用来清除谷物中的颖壳、灰糠及瘪粒等的农具。
    这种风车上面是进舂过的谷物大斗,下面出来的则是米,颖壳、灰糠及瘪粒则被风车叶轮鼓出来的风吹的从一侧扬出。
    他还让宋应星改了一下,上面直接改成了装冰块的铁皮斗,中间加装了一排铸铁管道引冰水往下流,底下则是接水的盆,水满则打开最下面的漏斗用桶接走。
    这就是个简单的空调了,他直接命人将出风口对准他坐的地方,随即加上冰块,命人摇动手柄,那嗖嗖的凉风便吹过来了。
    一开始风还不太凉,待那冰块渐渐融化成冰水顺着铸铁管子流下,那风便如同寒风一般,吹得人透凉,好不舒爽。
    他颇有些得意的抬手道:“若愚、承恩,你们过来试试。”
    刘若愚和王承恩闻言,连忙来到他身边。
    好家伙,这风好凉啊!
    王承恩那都止不住惊奇道:“陛下,这风车用的冰块才不到平时的一成,竟然如此凉快!”
    你们那是摆地上任由冰块自己散发凉气,宫殿这么大,自然需要大量的冰块,且那冷气大多被墙面、立柱、横梁乃至地面什么的给吸走了。
    这是集中的冰块散发出来的凉气往人身上吹,那自然费不了那么多。
    朱觉颇有些得意道:“这冰风车着实不错,坤宁宫来上几个,东西六宫也各来上一个,让她们都凉快凉快。
    你跟手下那些挖冰窖的太监说,让他们卖力点,多挖点冰窖,明年夏天朕命人多打造点冰风车,他们也都能在酷暑里吹到这难得的凉风了。
    我们还可以让京营将士在护城河、通惠河,乃至温榆河、永定河附近多挖点冰窖,冬天多储存点冰块,到时候这冰风车和冰块都能拿来卖钱呢,他们赚冰块的钱,朕赚冰风车的钱。”
    这东西有钱人肯定都想来一个乃至来一堆。
    刘若愚和王承恩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
    他们正享受着凉风呢,吕直突然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
    你回来的正是时候。
    朱觉看这家伙满头大汗的摸样,直接招手道:“热坏了吧,来,吹吹风。”
    我也能跟您一起吹风吗?
    吕直看了看站朱觉身旁的刘若愚和王承恩,连忙小心的站了过去。
    哎呀,好凉啊!
    这冰凉的风一吹,直接吹得他打了个哆嗦。
    朱觉见状,微微笑道:“怎么样啊,伯雅和文龙都打到哪儿了?”
    这个都忘说了。
    吕直连忙道:“陛下,孙大人和毛将军已然在原黄贵堡附近汇合了,建奴都被吓得跑进大分水岭,往定辽右卫方向逃窜而去,辽东南部已然彻底收复了。”
    很好!
    皇太极,你还跟朕耍猴?
    朕看你还能耍多久。
    朱觉琢磨了一阵,随即指着跟前的地图细细交待道:“你跟伯雅说,派四万骑兵去定辽右卫南面十余里扎下大营,随便打造点攻城器械,装出要攻打定辽右卫的摸样,但不要真派车兵和步卒去攻打。
    建奴若是从大同镇往回赶了,骑兵就退回镇江堡一线。
    他们今年就将镇江堡扩建一番,然后修复大分水岭这几个山谷出口的堡垒,先稳住,不要急,建奴在山地里作战可是相当厉害,定辽右卫哪怕能拿下来也别忙着去打,明年我们看看情况再说。”
    吕直连忙拱手躬身道:“奴婢记住了。”
    说罢,他就待告退。
    朱觉却是抬手道:“你也别急啊,先吹吹凉风,把汗收了再走也不迟。”
    (本章完)
    (/bi/283048/17237459.)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