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 > 145.第145章 郑芝龙

145.第145章 郑芝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145章  郑芝龙
    然而这两样对于彼时的大明而言,的确是能够救命的农作物。
    当听到这两样农作物能够亩产万斤,崇祯震惊的眼珠子都快要爆出来了。
    作为一名少年天子,崇祯并非后世人所想的那样困于深宫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农事一无所知。
    恰恰相反,崇祯很明白亩产万斤的农作物对于百姓、对于大明将会起到怎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听王安说到这两样东西,立刻激动的上窜下跳,“兄长你是说这两样农作物如今在福建广东等沿海有?”
    王安肯定的点点头,“有肯定是有的,但只有极少量的百姓在耕种,但只要有人在跟踪想要打听也不难。”
    “只是这两样作物也许在当地,有不同的名字,你只要记住这两样东西是这样这样的……”
    王安接下来详细描述了红薯跟土豆的形状外貌,甚至连他俩的味道都详细解释了一遍。
    崇祯立刻回头看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会意,立刻用心地将王安所说一字一句全部记在心中。
    说完红薯跟土豆,王安又叹息道:“不过农作物的推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便是大明的百姓全都中了毒,无条件相信朝廷的话去耕种红薯跟土豆又能如何,想要收获也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人的肚子都还是会饿的,所以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
    崇祯赶忙追问,“请兄长指教!”
    王安无奈的:“南粮北调!”
    彼时虽然全地球都处在小冰河时期的淫威之下,但是相对于大明,整个放东南亚地区的粮食产量却还是要相对好很多。
    尤其是暹罗、吕宋等地地处热带,再加上引进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的时间,比之大明还要早一些,所以粮食并不算太缺,甚至可以说相对富裕。
    如果大明能够重启海运,直接用海船将东南亚的粮食运到大明北方及辽东地区,不但可以解决粮食危机,而且海运也可以大大节约人力物力。
    只是这样又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明初大明的航海技术虽然领先全球,但在明末却已经光辉不再。
    而此时的海上马车夫,则是荷兰等欧州各国掌握霸权。
    如吕宋等粮食大国,此时更是掌握在西班牙等红毛恶鬼的手上。
    不过好消息是,这些番邦蛮夷认钱不认人,只要给银子他们连老妈都可以卖。
    然而大明没有足够的海船,也没有足够维持海上航行保证安全的力量。
    所以南粮北调看似简单,但却极难。
    眼见崇祯眉头紧皱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王安噗嗤笑了一声,道:“真是拿你这小老弟没有办法,也许有件消息能让伱开心一些。”
    崇祯闻言立刻喜上眉梢,连连追问道:“兄长既然如此说,必定有了办法?”
    王安哈哈一笑,道:“不过是你我二人说着玩罢了,你我远在江湖不在庙堂之上,说了又能如何呢,不过闲话罢了!”
    崇祯却是摆手,“有志者常在江湖,方显我等英雄本色!请兄长指教!”
    “好吧好吧,”王安一副拿你没办法的样子说道:“小老弟可听说过郑之龙?”
    崇祯眉头一挑,道:“可是那个叫尼古拉·一官的假洋鬼子?”
    王安点点头,笑道:“没想到小老弟你还挺见多识广的,连郑之龙的天主教名字都知道。”
    原来这郑芝龙小名一官,万历三十二年出生于福建南安的一个小官吏家庭,十七岁时在澳门跟着他舅父黄呈到过马尼拉,受到葡萄牙人的影响接受了天主教洗礼并取名尼古拉。
    外国人管他叫尼古拉·一官。
    后来郑芝龙跟随海外商人李旦经商,又因着李旦无儿无女,天启五年挂掉的时候,便将在台湾和日本的产业都赠送给了郑芝龙。
    等到了天启七年,郑芝龙手下已有数万饥民与七百艘海船,成为当时海上的一大巨寇。
    而且这个郑之龙颇会收买人心,福建沿海等地的百姓对其十分爱戴,每当官府前来缴寇的时候,都会有百姓提前通风报信。
    后来当时的福建总督熊文灿见郑芝龙势大想要剿灭已是不现实,于是便将郑芝龙招抚。
    熊文灿凭借着这个功劳被擢为两广总督并兼任广东巡抚,更是进一步升任兵部尚书。
    而郑志龙也成为了大明的海防游击,授五虎游击将军衔。
    只不过,熊文灿招抚郑芝龙要等到崇祯元年七月,而现在不过是四月。
    距离郑芝龙的正式归附,还有三个月时间。
    若是能够得到郑芝龙的力量,凭借他手下的上千条海船,想要将东南亚的粮食运到大明内陆,或通过海运运送到辽东则成为可能。
    只不过郑芝龙此人目光短浅,而且因为是商人及小官吏家庭出身,即为的唯利是图。
    之所以会接受熊文灿的招抚,也只是为了能够在南安老家过上安稳的锦衣还乡的日子,同时借助大明朝廷的官方背景,名正言顺的从福建迁民到台湾为自己开垦荒地,建立根据地罢了。
    这一点从南明时期,满清入关招降郑芝龙就可以看出来。
    他儿子郑成功都亲手给他写了一封语气很重的信“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
    更是声称满清狼子野心,必定不是真心招降,如果他爹一定要投降满清的话,郑成功也已经做好了身穿孝服祭奠父亲灵位的准备。
    然而他儿子都看得出来的东西,作为巨寇的郑芝龙却是看不出来,甚至还在幻想着投靠满清之后荣华富贵位极人臣。
    然而满清之所以招降郑芝龙,只是为了招降其子郑成功罢了。
    然而郑成功不肯投降,满清见养着郑之龙也是浪费米饭,便直接嘎了他。
    一代巨盗就此落幕。
    当然,这是后话。
    如今的大明,按照历史轨迹还有十几年的命在,郑芝龙的作用也就还存在。
    “也就是说,可以依靠郑芝龙的力量海运粮食?”
    (本章完)
    (/bi/284742/1723749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