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明靠山王,崇祯认我当大哥 > 119.第119章 八大皇商

119.第119章 八大皇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119章  八大皇商
    再加上皇太极已经出兵攻打多罗特,虽然被明廷及时救下,但两者之间的仇恨也是结的死死的,很难有化解的可能。
    因此多罗特与建奴已成为死敌,即便朝廷不与拉拢,多罗特也绝对会死心塌地的为明廷守住后经通往蒙古的要道。
    相较于大明来,多罗特与皇太极算是死仇。
    不过朝廷需要的并不是让多罗特去送死,而是真的能够为朝廷守住蒙古,因此提高多罗特部的战力就成了迫在眉睫之举。
    开启互市,提供多罗特所急需的盐铁等各类资源就成了势在必行之势。
    而此时官面上的互市已经断绝,布洛特一旦获得互市的权利,必定会有其他蒙古诸部前来巴结,以求从多罗特手中购得盐铁等资源。
    多罗特只要不傻,就能利用这一权力与其他蒙古部落结成同盟,不但能够提高自己在草原上的影响力,同时也能为下一次黄台吉攻打察哈尔之时,为自己拉拢到援军。
    而且在此之前,朝廷之所以决定停止市赏的主要动机,一是朝廷已经无力承担市赏当中“赏”的开销。
    二来,也与崇祯发现建奴经常借用蒙古诸部的名义,通过互市光明正大的从大明购买各类盐铁茶叶,甚至是铁料、火药等军用物资。
    在崇祯看来,这简直就是资敌!
    而多罗特部与黄台吉如今已是结下死仇,自然不可能将物资转卖给黄台吉。
    帮助黄台吉,就等于加速自己的灭亡,多罗特不可能蠢到这个地步。
    所以朝廷大可以放心的与多罗特展开互市。
    得到王安的分析,崇祯顿时放下心来,笑道:“如此看来,愚弟可以派出人手与多罗特展开交涉,贩卖药材过去了。”
    崇祯本意是做戏做到底,假装自己询问朝廷与多罗特互市,是为了自家生意。
    然而,王安却是冷笑道:“贤弟还是老老实实的与辽军做生意吧,边贸这种事可不是咱们家能做得起的,一个不好小命都要丢进去。”
    崇祯眉头一蹙,虽然自己并不是真的要跟多罗特做生意,但听王安的语气这边帽里的水似乎很深。
    出于一个皇帝的敏感,崇祯当即追问道:“兄长何出此言,咱家在辽东也颇有人脉,显示要获得官面上的许可并不难!”
    王安闻言大笑,不免有些嘲讽道:“想要获得官面许可自然不难,但你获得民面的许可了吗?”
    “明面?”崇祯不明所以,“明面不就是官面吗?”
    王安见状,立刻就知道崇祯想歪了。
    摇头冷笑道:“我说的这的明可不是大明的明,而是刁民的民!”
    “这……兄长你说的我更糊涂了!”崇祯不解道。
    王安继续冷笑看向北方道:“这天底下但凡是暴利的生意,早就被利益集团所垄断。”
    “就像江南的盐商,就以山陕徽三地盐商为主,相互间与乡党同族之谊互相抱团,外人想要插手极为艰难!”
    因为一直旁听的关系,魏忠贤的脑子早已乱成了一团浆糊,然而听到这段话还是不住的点头表示赞同。
    王安继续说道:“盐业如此,边贸也是如此。”
    根据《清实录》记载,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前(1618万历四十六年),当时在辽东抚顺就已经有一批来自山东山西以及辽东本土的商人狼狈为奸,向后金出售各类资源,这其中甚至包括铁器盔甲等军用物资。
    而《清实录》记载,努尔哈赤对这些商人“皆厚给其资,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与努尔哈赤做生意的商人,努尔哈赤不但付给他们远超正常行情的价格,还要每人给一张写有七大恨的策反信让他们带回国内。
    不仅如此,大明还勾结蒙古诸部,利用他们手中可以与大明互市的便利,直接派人伪装成蒙古人,与大明的商人购买物资。
    最猖獗的时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光明正大的进行交易。
    光明正大到什么程度,不止与他们进行交易的商人知道对方是建奴而非蒙古人,就连口岸的监管官员都对此心知肚明。
    即便后来崇祯上位,宣布“尽革其赏”,建奴已经不能光明正大的利用蒙古族布的名义从大明获得物资,这些商人还是可以通过各种走私渠道,将建奴所急需的盐铁等物贩卖到辽东。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一嘴毛文龙也是这渠道之一。
    商人们通过贿赂诸如毛文龙这般的边关守将,将朝廷明令禁止售卖给建奴的物资运送过去。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到后来这些与建奴进行交易的商人出现了拔尖者,垄断了与建奴交易的渠道。
    而这些拔尖者,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八大皇商,山西八大家!
    可以说,没有这些人对建奴的支持,后经绝对无法崛起的那么快。
    他们的贡献大到什么地步,后金入主中原之后,这些人甚至被当时的顺治皇帝邀请到皇宫中的便殿吃饭!
    而且这八大皇商的名头并不是后世人或者时人给他们起的“荣誉称号”,而是顺治亲封的!
    可见,即便是建奴也对这些所谓的八大皇商的贡献十分认可。
    如果要问八大皇商为何崛起如此之快,并且能够垄断与建奴和蒙古人的边贸交易,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地缘优势。
    大明的九边重镇,其中有四个要么位于山西境内要么就离山西很近,晋商与蒙古人的互市存在着天然的便利。
    其中明末朝廷特许的边贸城市张家口堡,更是离山西只有一步之遥,左边土默特右边喀喇沁。
    原本是朝廷与蒙古诸部进行互市的重要口岸,却被八大皇商打造成了与后金进行交易的重要外贸口岸。
    而八大皇商更是凭借着边贸生意积累了千万家财,试问如此暴利的行业,外人想要加入简直是难如登天。
    等王安说明崇祯祥要做边贸生意为何是痴心妄想之后,崇祯又再一次的做出了王安所熟悉的表情。
    (本章完)
    (/bi/284742/1723752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