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第118章 互市的可行性
第118章 互市的可行性
这一个您字出口,魏忠贤感觉无形中一股冷气迎面而来,冻得他浑身打了个哆嗦。
赶忙头如捣蒜,道:“是是是,其实咱家根本不喜欢这套宅子,只是怕我那不肖子孙卖的价格高了,不忍王小哥吃亏所以才想出双倍价格买回来罢了!”
“不过既然小哥如此喜欢,咱家自然也不会夺人所爱!”
说着,魏忠贤拉提王安一只手,就像邻家和蔼的老爷爷一般,柔声说道:“正所谓好马配好鞍,美人配英雄!”
“这样别致幽静的宅子,自然应该配王小哥这般淡泊明志的名士才对……”
说到最后,魏忠贤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
因为王安这样一个生意人,怎么也够不上淡泊明志,更遑论名士了。
崇祯见状不禁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然而这却让王安陷入了极大的困惑之中。
自己昨天想了半夜,更是因此而心碎纠结了一整晚,难道都只是因为一个误会?
魏忠贤如此轻易便放弃回购这套宅子,难道说并不是如自己所猜想的那般,这宅子里埋藏有魏忠贤的宝藏?
如果是这样的话,想想自己昨晚纠结了一整晚还真有点丢脸……
果然,还是想多了啊!
不过王安很快又陷入了新的遗憾之中,双倍回购诶……
两三天便能翻倍赚,有这种好事似乎也不错?
不过现在自家小堂弟已经为自己开口了,魏忠贤也已经答应放弃回购,自己要是这个时候再跳出来说愿意出卖,似乎多少有点不合适。
想到这里,王安又有些遗憾的砸了砸嘴。
且不提王安如何的来回纠结,宅子的事情终于是在崇祯的促进下尘埃落定。
满意的冲魏忠贤笑了笑,崇祯想起自己这次来的正事,朝王安开口问道:“但今天只尽革市赏这事儿兄长是知道的,不过愚弟最近听闻陛下有意重开互市……”
不等崇祯说完,王安便不屑道:“你消息还挺快,不过这事的确是真的。毕竟当是一个辽东就已经压得大明喘不过气了,而蒙古诸部都是吃惯喝惯的,大明这一下尽革市赏那些蒙古人岂能答应?”
“单是一个林丹汗,就够大明受的了,所以这重开市赏是势在必行之事。”
历史上,崇祯上位之初便下令尽革市赏,然而随着林丹汗等蒙古逐步带头闹事,以此为借口频繁劫掠大明边关。
没几年大明便不堪其扰,于是乎崇祯便又决定重开市赏。
崇祯闻言虽然感觉有些丢脸,但心中却是不禁暗暗点头。
因为事实的确如王安所言,尽革市赏之后蒙古诸部频繁闹事,九边重镇屡次告急让崇祯的确有些不堪其扰。
只是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此时的崇祯虽然有重开市赏的念头,却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面子咬牙硬撑了几年。
不过此次崇祯提起此事,倒是与闹事的蒙古诸部无关,而是因为与多罗特部订立盟约答应与其互市之故。
崇祯不知自己此举是否正确,虽然王安曾经说过多罗特部与大明较为友好,而且也是大明防止建奴借道蒙古入寇中原腹地的屏障。
崇祯只是觉得自己下令“尽革市赏”才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时候在开启互市担心天下人说他朝令夕改。
咱崇祯皇帝没别的优点,就一个好面儿!
不过他始终记得,王安说过朝廷若能扶植多罗特部,将会为大明在草原上竖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而想要扶持多罗特部,开启护士为其提供盐铁茶粮食,甚至是军械铠甲都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就凭多罗特部的五千兵力,即便有大明的出兵支持,也无法快速崛起。
虽然有些尴尬,但崇祯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倒也不是如兄长所说全面开启互市,只是听闻朝廷有意特许多罗特部与大明互市,所以愚弟想请教兄长,这互市能否长久,愚弟要不要在这里面掺和一脚?”
崇祯借口自己也想在这互市中掺和一脚,再从王安的建议中判断这互市能否长久结果如何。
然而王安闻言却是吃了一惊,反问道:“只与多罗特部开启互市吗?”
得到崇祯肯定的答复,王安不禁有些迷茫。
历史上虽然崇祯的确重开市赏,但却没有这么快,而且也没听说哪个蒙古部落获得了大明的“独家代理权”。
不过王安很快释然,史书终归不是一部事无巨细的流水账,也许有些细节没有记录在案也是正常。
更何况王安虽然热爱历史,对明史尤为热衷,但也不敢说自己是砖家,终归有些东西是会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的。
释怀之后,王安果然如崇祯所预料的那般对与多罗特部重开互市发表了看法:“与多罗特部互市是可行的,而且还可以侧面提高多罗特部在草原上的实力,不过………”
王安猛然想起,这个时间点多罗特部不是应该已经被皇太极剿灭了吗?
朝廷要跟鬼开互市?
将疑问说出,崇祯也是一愣。
光顾着询问互市的看法,倒是忘了王安早就说过,多罗特部将会被黄台吉消灭。
一下子,有些支吾其词起来。
只说是听说黄台吉的确派兵攻打多罗特,但是正好被锦州驻军洪承畴出兵救下了。
再详细一些,崇祯一下子有点编不出来。
然而王安又很快自我消化了,因为王安早就猜测现在的崇祯很有可能也是穿越者,又或者他的身边有穿越者在为他出谋划策。
这段时间以来,已经出现了不少于原本历史所相悖的事件,王安也已经算是见怪不怪。
想到这里,王安叹息一声无精打采道:“这个多罗特部是如何存活下来的,且不去管他。”
说罢,王安继续分析起朝廷与多罗特部开启互市的利弊。
在王安看来,多罗特部隶属于林丹汗八大鄂克托之一,本身与黄台吉就是对立关系。
而且,从多罗特数次绝杀黄台吉派往喀喇沁的使者就能看出,多罗特对建奴的态度极不友好。
(本章完)
(/bi/284742/17237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