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229章 此谎弥天!

第229章 此谎弥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袁术水淹襄阳,威震华夏的消息传来。
    这一刻,曹营众人终于知道庐江城中那些人在欢呼什么了。
    刘表败了?
    依袁军此前的战绩来看,这并不意外,可问题是怎么会败的如此之快?
    “刘景升!”
    出乎意料的是,令曹操此时最为咬牙切齿的,竟然不是袁术,而是刘表。
    他是真恨呐!
    他不恨袁术太强,唯恨刘表太蠢!
    当初派祢衡来求援之时便是,自诩准备了十万大军,无惧袁术,求援都派出祢衡这等恶心人之辈。
    可结果呢?
    十万大军一夜败亡,袁军尽取荆襄之势已势不可挡,逼得自己不得不采取速胜之策,假道南阳,进逼淮南。
    仅仅是如此,也还罢了,毕竟抢攻寿春之策一旦能成,足以重创袁术这个心腹大患。
    可现在呢?
    他还在这里费尽心机,要和庐江城里这无穷无尽的黄巾军鏖战。
    尽管荀攸已经言明庐江难破,他也仍然没放弃,还在努力想办法。
    偏偏他这里没放弃,求他过来救援的刘表居然先投降了?
    彼其母之!
    早知道你刘景升弱成这样,还等什么袁术?自己之前也别去打什么徐州,直接来荆州,荆襄九郡尽归我曹孟德得了。
    这一刻的曹操深感心累,只觉自己这一路走来真挺难的。
    当年和袁绍一起帮何进除宦官,结果何进身死,引来了董卓,不得不抛弃大好前程,刺董之后逃离洛阳。
    发矫诏会盟十八路诸侯讨董意气风发,结果联盟中道解散,自己孤军追击董卓,还落得全军覆没。
    前段时间打个徐州,白费半天劲,半点好处没有,自个家还差点被吕布所夺,结果被刘备捡了便宜,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徐州六郡。
    再看袁术呢?董卓之乱时,他早早得了个后将军的官职,跑去了南阳圈地。
    诸侯讨董后,他成了袁家家主,尽吞孙家兵马。
    前段时间又在颍川、梁国杀得自己节节败退。
    好容易这次以为刘表能和他有一番龙争虎斗呢,不说打赢,至少刘表也能消耗他一些实力吧?
    可谁能想到,所谓名称八骏,威震九州的刘景升,不过是外强中干,好似银样镴枪头。
    袁术刚打没两天,刘表就被攻破襄阳,直接降了。
    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曹操甚至都要怀疑刘表怕不是收了袁术给的好处,专门来坑他的。
    你说被袁术打了,要我救援。
    好,现在我千里迢迢冒大风险跑过来救你,转头你就投降了?
    这还打什么?
    你怕不是专门来送人头给对面刷战绩,送钱粮兵马的?
    为什么自己一路走来艰难困苦,换了袁术就顺风顺水,得荆襄九郡如探囊取物一般?
    等一下!
    这一瞬间,曹操脑海里好似有个念头炸开了般,头风病也不疼了,顷刻间头脑无比清明,因这个一闪而逝的灵感,他隐隐好似抓到了什么。
    从何进到讨董乃至于今的诸侯乱战,袁术的阴影好似伴随他一生走来。
    可他分明从未将这个目中无人的纨绔子弟放在心上,只以为他是冢中枯骨,必为自己所擒。
    可为什么?
    为什么眼下接连兵败的是自己,而那个从未被放在心上的冢中枯骨,却似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横亘在自己身前?
    换句话说,难道刘表真的就这么弱吗?
    果真如此,他也不可能于乱世之中活到现在,荆州亦早为他人所得。
    荆襄九郡都丢了,刘表跟袁术串通演戏就更无可能。
    排除了一切不可能之后,一个最不可能的答案,也只能是真相。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袁术他真的很强!
    不是兵马,不是家世,而是他袁术这个人,强的可怕?
    细数往事,一个令他不可置信,却又不得不信的念头浮上心头。
    曹操的脸色,一刹那间煞白!
    就在他脸色惨败,几次张口竟说不出话之际,曹营众人已是一片哗然,所有人都在为这消息而骇然失色。
    “什么?
    袁术决汉河之水倒灌襄阳,孙权败降,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荆州大半地界已尽数沦丧,襄阳已失,刘表受降?”
    “这不可能!袁公路岂有此等实力?就算是那鬼谋郭奉孝也不行。
    此前在颍川,还能说是郭奉孝提前设局布置,故意引人上当入局,所以能事事料敌于先。
    可荆州之战,绝不可能。”
    “是啊,荆州之战,实时发生,因时变化,凡人肉眼凡胎又岂能算尽?
    那郭奉孝先前在颍川之战所以能料敌于先,盖因其数年布局所做的准备,早已事先算尽变化,等着人入坑。
    此举大抵类似提前摆好了棋盘上的死局,随后将算好的棋谱路数告诉袁术,再等一个倒霉的有缘人罢了。
    可他再多的准备布局,此前颍川之战早已用尽。
    其人眼下遭我等算计,被阻于幽州,更有程仲德盯着。
    千里之远,沟通困难,仅靠书信往来,就能帮袁术算尽一切,短短时间覆灭刘表,其人当真是仙人手段不成?”
    正如这些言论所说,仅仅是当初的颍川之战,他们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甚至都用不着书信往来,当世顶级谋主提前算计好一切,给主公留三个锦囊,按时拆开就能破敌的境界,他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荆州之战就恐怖了,这玩意已经超出他们的想象范围之外。
    在颍川之战辅佐袁术大胜诸侯联军,用尽手段之后。
    人还远在幽州,根本没时间,也没机会布第二个局。
    仅靠着书信往来的滞后消息,就能指挥袁术打赢荆州之战?还打得刘表毫无还手之力?
    这是人能办到的事?
    也别鬼神莫测郭奉孝了,直接和外面的黄巾军凑一块,高呼:仙法通玄郭奉孝得了。
    “够了!”
    众皆哗然吵嚷之际,曹操脸色已然苍白如纸,他语气又惊又怒,好似为了宣泄脑海中那个疯狂的念头般,大声斥骂。
    “愚不可及!
    无可救药!
    到现在还看不明白吗?
    什么谋主奉孝,什么被公孙瓒绑在幽州回不来,都是骗人的。
    哪怕是太公复生,张良再世,也绝无可能隔着千里之遥,策定乾坤。
    我们都被过去的成见与固有印象给骗了,袁术他.不一样了!”
    一边骂醒众人,一边喃喃自语,曹操好似也借此想通了许多事情,过往的一幕幕在他眼前浮现。
    ”难怪志才死前遗言说袁营多出了一位绝世谋主,可却怎么也找不到这多出的一个人。
    因为根本就没有多出人来!
    人不能凭空多出来,但是身份可以重合。
    如果有一个人,既是当世明主又是绝世谋主的话,此前所有的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是啊,若郭奉孝果真如此重要,又怎么可能有人不把他带在身边?甚至对他身陷幽州,不管不问?”
    曹操眼底满是心有余悸之色,声音分明不可置信,语气却又坚定无疑。
    “操此刻回忆半生,只觉毛骨悚然!
    这分明就是一场足足布局了数十年的弥天大谎,袁公路他欺骗了当世所有人。
    他分明有着绝世谋主的智谋,却自小隐藏不露,甚至以任侠仗剑,来伪装自己。
    更是从小就表现得目中无人,纨绔无脑,让所有有识之士都觉得他这个袁氏嫡子,当世第一贵胄不是明主。
    可实际上,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示敌以弱,故意让大家不把他当回事吗?
    细思极恐!
    这分明是在扮猪吃虎,以四世三公嫡子的身份假装肥羊,暗中却要食人!
    诸位!想想吧,一个当世顶级的智者,从始至终假装纨绔,数十年隐藏在暗中,潜伏于身侧,是何等恐怖之事?”
    仅仅听曹操简单形容,众人看着袁术这段时间以来的显赫战绩,再想象着他可是打小就跟自家主公以及袁绍是发小玩伴。
    可却从小到大一直伪装成那副目中无人,不学无术的纨绔架势,从无一人察觉。
    果觉毛骨悚然,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空怀惊世之才,隐忍数十年如一日,简直惊世骇俗,骇人听闻!!!
    更恐怖的是,曹操越是回忆,越是觉得有理,一桩桩令人细思极恐的往事,自他口中娓娓道来。
    “如此想来,大汉天下会有今日社稷倾颓,九州分崩之局势,每一件大事都有他袁公路的影子潜藏,分明就是他在幕后操纵!
    当年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看似是我辅佐袁绍的手笔,可那时候的我与袁绍不过是西园八校尉,掌管京师附近一些兵马罢了。
    可当时的袁术呢?
    他已是虎贲中郎将,负责统领虎贲禁兵,主掌宿卫,是先帝身边的亲军首领,负责保卫皇宫和先帝的安危。
    他同样也跟在何进身边全程参与此事,甚至说如果没有他掌控的虎贲禁兵。
    无论何进想要诛杀宦官的谋划,包括我等在何进死后,想要打入皇宫,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可事后呢?何进身死,董卓进京,我与袁绍还在洛阳直面董卓的滔天凶威,没搞明白局势呢。
    他袁术已经第一时间升任后将军,逃离洛阳,跑去占了南阳这块九州膏腴之地。”
    嘶~
    众人闻听曹操此言,怎不头皮发麻?
    是啊!西园八校尉总共有八个,当年何进之事,哪怕没了曹操,也有袁绍,没有袁绍,甚至淳于琼之流也可堪一用。
    唯独时任虎贲中郎将,执掌皇宫禁军的袁术,是整件事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事后,除了董卓外,他又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甚至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在袁绍这个明面上何进之死,董卓进京整件事的主导者,都还在洛阳跟董卓比比谁的剑更锋利呢,他袁术就已经跑去南阳抢占地盘了。
    试问天下诸侯,有谁的反应跟他一样快?
    偏偏所有人都因为此前对袁术的固有印象,把他这么一个整件事的核心关键人物,自然而然的忽略了。
    这种料敌于先,抢占最大好处,明明算尽一切,却还要推个挡箭牌,假装不是他干的既视感。
    没跑了,这很袁术!
    纵观前尘今朝,当年的袁绍,岂不是和此前的郭奉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默默帮袁术扛下了所有,背尽了骂名。
    单只此事,就已经让众人惊恐莫名,而曹操接下来说的话,更是让众人心胆皆颤。
    “再看当初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又是这种熟悉的感觉。
    我们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盟主袁绍身上,可袁术这个负责诸侯粮草的副盟主,才是讨董必不可少的关键人物。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拿捏着诸侯粮草,我等十八镇诸侯百万大军,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不打,只在他一念之间。
    想想吧,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是因为什么事件,而有了解散的预兆?”
    众人咽了咽唾沫,答案不言自明!
    【袁术断了孙坚粮草!】
    “再想想吧,十八路联军讨董之后,我们得到的结果又是什么?”
    【诸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孙坚得传国玉玺,身死。
    孙家军尽入袁术掌中,传国玉玺亦为他囊中之物。
    洛阳袁氏满门尽灭,袁术为袁家家主,尽享四世三公之余荫。】
    满座群臣:“.”
    此时无声胜有声,满座群臣仿佛被堵住嗓子眼般哑然无声。
    恐怖如斯!
    袁公其人实在是太恐怖了!
    关键是这些事,居然从来没有人发现乃至于察觉。
    为什么?
    因为他从小到大的隐忍,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一副目空一切,纨绔子弟的做派。
    此谎弥天!
    数十年间,这样一个绝世智者,始终以一个纨绔子弟的身份,出现在大汉倾颓的各大事件之中,片叶不沾身。
    明明主导了一切,谋取了最大好处,却始终隐藏于幕后,不为人所知。
    甚至于近来,他已经逐渐展露自身绝世智谋,世人也不敢相信是他所为,再次因此前固有印象而为他所欺骗,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惨败。
    示敌以弱,扮猪吃虎。
    明明强的可怕,却偏偏要以一个纨绔蠢货的身份,出现在各大事件之中。
    汝是人啊?
    袁公的心是黑的吗?
    人心怎么能坏成这样?
    如果说当初的赵云,匹马单枪,于万军之中七进七出,是让世人在武力上感受到了非人的境界。
    此时此刻,经过曹操这一番“鞭辟入里”的艺术加工,世人第一次在智谋上,直观感受到了非人的恐怖。
    惊世智慧!
    袁公之智有大恐怖,岂是人力可敌?
    (本章完)
    (/bi/286452/17237409.)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