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识字的风潮
六月末,七月初。
大清早,王家人就开始张罗着新房的修缮,在原本的土屋院子附近又新建了大院。
工人们开始忙碌,夫人小姐们起床打扮洗漱,准备吃早饭。
下人们在厨房做饭,窦玉门刚从小姐的屋子里出去,就见一个丫头跑了进来。
“窦姐,这是今天的报纸,你收好,我去忙了。”
四九八把整理好的二十份报纸打包递过去。
窦玉门笑道:“好,在这吃了饭再去忙吧。”
四九八擦了擦头上的汗水,“不去,就早上卖的多,我先走了。”
小丫头说完就挎着布包出去了。
夏天天气炎热,大清早就热的人难受。
窦玉门带着报纸进屋,留了两份报纸,将其余报纸放在桌子上。
王明玉穿着清凉的丝绸裙子坐在屏风后面梳头,见状吩咐道:“等下给各方房送去,别等她们自己过来了,大热天都挤在咱们屋子里唠唠叨叨也的也烦。”
“是,小姐。”
窦玉门随口应了一声,坐在椅子上开始看报纸。
她不识字,不过好在小姐会教她识字,所以多少懂一些山农族的文字。
正看了没多久,就见大奶奶房怀蕊的丫鬟宝儿进来了。
“吆喝~还读起报纸来了,看得懂吗?”
宝儿调戏了窦玉门一句,又对着屋里客气道:“三小姐,奶奶让我来取报纸。”
“好。”王明玉简单回应了一句,又说道:“这地方太热了,还是国公府好些。”
铜宝儿拿起报纸看了看,迅速说:“三小姐,报纸上说洛阳大疫,到现在还没停呢,楚国公病故,其子袭爵。”
王明玉从屏风后面出来,走到桌子边坐下,拿起报纸开始察看。
【洛阳大疫,死者百万,每日以牛车托运尸体,日夜不息,哀嚎声不止,晋王代王楚国公上周病故,子嗣袭爵。】
死者名单都详细列了出来,都是一些洛阳城里有名望的人。
王明玉看到了一些熟人的名字,不禁感慨物是人非。
继续看下去,就看到了农业相关的骇闻。
【山东、河南、关中等处蝗蝻遍野,人马不能行,沟壑尽平,蝗飞塞天,声如风雨,所过赤地千里。
飞蝗过境,三日不绝,禾黍立尽。
饥民鬻妻女,幼女三斗粟,妻子一餐饭。
民捕蝗以为食,或掘草根剥树皮,有剖腹纳蝗而死者。】
【连年大灾,粮食减产,又逢大疫,洛阳米麦粟价腾涌,粟米十斤六千钱,暴涨两百倍。】
【幽州冀州青州受蝗灾影响,当地治安混乱,官兵胡作非为,勒索百姓十年之税南逃,千万民众疲于奔命,无法抗旱抗灾。】
【受战乱地区影响,山农郡麦子价格涨幅为每斤八钱,粟米价格提高为每斤五钱,禁止走私粮食去山外地区,抓到后参与者全部处死!】
王明玉看到本地粮食价格后就松了口气。
一两银子是一千钱,足足可以买两百斤粟米。
如果是在山外地区,吃饭问题在粮价暴涨百倍之后就会变得异常困难了。
王明玉继续看报纸,发现今年又热又旱。
死于酷暑,死于饥饿,死于兵灾强征,死于瘟疫。
就连山农郡里也有人死在了中暑,闷死在了屋子里。
极端的异常气候,让生存变得艰难了起来。
报纸上也说明了每个地区的麻烦。
中原地区是瘟疫,关中秦王管辖的区域是大旱。
春节的大雪给秦晋两地带来了大量积雪,但是黄土高原锁不住水分,水过去没多久就干了。
水旱急转,水深火热。
秦王晋王两个不是人的玩意儿也不管当地人死活,又强征暴敛致使本来就不怎么会种地的城里人朝着南方逃荒,土地更加没人管了。
华北地区的旱灾并不严重,主要是蝗灾和兵灾。
文朝下令所有人南迁,在迁徙的时候掌握权力的官兵就和土匪一样到处洗劫帮忙搬家。
两个蝗虫一起扫,让北方地区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中。
王明玉继续看着,越看越心惊。
【三月初,大名府县人有感灾年将至,集村人族人展开护粮、藏粮、保粮。】
【四月,土匪四起,偷粮、盗粮、杀人。】
【六月,冀州守军强征南迁税,入村征粮,贩卖至城中米粮商人处。】
【六月下旬,冀州各县官兵强征夏粮,因各自为政,无法统计。】
【山外地区混乱,白骨累累,有灾民打劫山农军向胶东地区运粮队伍,武王派兵镇压。】
【今后报纸将在农业、军事、山外新闻、山内新闻、民生五页之外,增设一页时尚版面,介绍时下流行的衣着打扮,报纸不涨价,依旧五文钱一份。】
“这是怎么了?等了半天,还以为你掉臭坑了,也不见回来。”
房怀蕊扇着扇子走进屋,对着丫鬟铜宝儿就数落了起来。
铜宝儿立刻道:“奶奶恕罪,今天报纸上登了好多事情,一时之间看的入神了,耽误了奶奶的事情,奶奶赎罪。”
房怀蕊好奇道:“我看看,又有什么事情了?”
铜宝儿开始在旁边讲解,因为房怀蕊的学习能力有些差,阅读比较费力,所以就大致把几个新闻的意思都说出来,这样房怀蕊自己看报纸的时候也能猜出大致意思。
就像是看过的电视剧里突然夹杂了一些英文,因为知道内容,很容易就知道英文的内容。
此时房怀蕊在耳边听到大致的内容后,再看报纸也就有了个方向,从大致的意思里筛选出可能的翻译,读起来确实是顺畅了不少。
整个山农郡的识字率正在提升,不论是农场种植园的男人,还是许多工匠家庭的男女老少,守城站岗的无聊士卒,都下意识地开始学习识字。
没有免费教育,也没有强制普及,但是伴随着和平发展,有了稳定的一日三餐后,识字率一定会上去。
一份报纸五文钱,工人每天的工资是三十文,巡城士兵每月的工资是一千文,守城士兵一千二百文,边防一千五百文,都包衣食住行。
田地固定,不需要攒钱买什么东西,拿来买报纸也不心疼,而且一份报纸可以一群人反复看,还可以拿来擦屁股糊墙烧着引火。
炼铁、制铜、印刷、造纸、火药、农业、收割机械、纺织……北极武的奴隶不光是能在干活之余吃饱饭,还有工资拿。
五十万人里只有十万人需要发工资,每月要发二三十万两的工资。
银子不够用的,铜钱也很困难。
好在金融体系很健康,一直都在有序的回收铜钱和银子,回收之后再发放,反复循环。
工人们制造的商品会贩卖给其余人,还有报纸和蔬菜瓜果,以及廉价的衣服被褥,羊毛毯子和窗帘,还有从外地搞来的盐和茶。
用粮食和肉换外面的茶盐,再卖给草原人和自己人。
因为人少,银子一直都够循环的。
(本章完)
(/bi/286218/17237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