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328章 大佬入川

第328章 大佬入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翌日,交通厅会议室。
    一群人入场,大佬云集。
    陈学兵笑声爽朗。
    “王董,你们五粮液最近势头很好,看来长征资本这个股东,还要多当一段时间了。”
    “呵呵,陈总,2200万股,2.3%,还是少了,要是真看好,就多持有一点嘛,你们更看好的恐怕是茅台吧?我见你们都是第四大股东了,比香港中央结算公司还要靠前。”
    执掌五粮液大权的王国春与陈学兵握手,虽皮笑肉不笑,但态度不乏郑重。
    也由不得他不郑重,长征资本月初重仓进场,上了股东名单,名单公布以后,五粮液的股价便快速上跳18%,从13.08到了现在的15.43,一百几十亿的重盘口,跑得竟比大盘还要快七八个点,茅台几百亿的盘子,更是从53块到了69块!整整30个点!
    这份影响力,非同寻常。
    陈学兵只是轻笑:“你们和茅台都是消费板块的龙头,并不存在高低之分,只是茅台目前体量大一些,流动性好一些.真喝酒,我还是喜欢喝五粮液。”
    干金融的,干到他这个地步,要拉拢谁自是很容易,一番话,王书记笑容便明朗起来。
    “那我可要送你两瓶50年款的年份酒尝尝!”
    后面两位重庆发改委和交通委的处长啧啧称奇,听说这位王总可是五粮液的老书记了,连宜宾的副市长代表国资去五粮液干董事长,都一直被他压一头,没有话语权。这位可不是好相与的人物,来的时候也是一脸严肃,竟被这位年轻的陈总三两句话便换上了笑脸。
    再看重庆力帆股份的二掌门尚游,也主动过来握手打起招呼。
    “陈总!咱们都是重庆老乡!到时候.”尚游低声耳语两句,而后露出笑容——“您可要多支持!”
    “力帆是重庆的出口大户,如今从摩托车领域向汽车转型,我们一直在关注,如果走到上市,IPO这一步,我们一定支持。”
    陈学兵记得力帆上市还有几年,虽然走势一直不大好,但做起承诺也是无比爽快。
    几千万也算支持嘛。
    有些投资,不一定要奔着钱去,重庆的力帆摩托和宗申三蹦子还是很有国际影响力的,在相关供应链上也有一定的统治力,又有老乡之谊,他现在进军特种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低头不见抬头见。
    尚游听到这话自是大喜,想着回去能跟董事长汇报一个惊喜,客气寒暄起来。
    下一个与陈学兵打招呼的,是去年正式接班四川长虹的赵勇。
    这位以前也是副市长,任职绵阳,而后接手国企,与五粮液那位董事长算是同道中人,对五粮液的王书记那套抵制国资接手的做派当然不太满意,一直等王国春走开了才过来。
    “陈股东,你好啊!”赵总很有派头地微笑:“看样子,你们长征是要做大家的股东了!”
    长征也投资了长虹。
    但陈学兵选择投资长虹的逻辑十分特别。
    ——长虹是支玄学股。
    这家公司自90年代上市起,次次牛市都有它,上个世纪还是彩电销售冠军,A股蓝筹第一股。
    每次牛市来临,游资们把一切版块炒了个遍的时候,就会想起这支名字吉利的容量股——还有长虹啊!
    一路长虹!还是曾经的总龙头,牛市都来了,它必须火啊!
    老百姓都知道这个品牌,辨识度高,对吧?
    长虹就这样前期靠实力,后期靠名字,一直未被股市遗忘,每次牛市虽然蹦得不高,但两三倍总是有的。
    陈学兵买它,纯属是因为手里的钱太多了,投了一大圈,实在找不到有印象的牛股了,索性把最后的四个多亿投到长虹这个百亿容量股,算是保个底。
    这一投,也成了小股东。
    “赵总,我们可是重仓长虹,你们得争点气啊,跟着日本人后面吃等离子的瓜落,可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很快要支持京东方6代线,你们现在弃暗投明,还有翻身的机会。”
    陈学兵对这位90年代总龙头的掌门人并不客气,因为这位今年宣布的“20亿美元投资等离子计划”,跟49年从蒋没啥区别。
    去年还在支持深圳的“聚龙计划”打算投资京东方的六代线,结果今年年前就跟吃了迷魂药一样,转头义无反顾投向了等离子战线。
    他作为股东,也有资格批评:“东芝索尼都撤了,这么封闭的业态,赵总可不要执迷不悟。”
    长虹若是此时调转枪头,还是能支持京东方发展的。
    准确来说,是两相裨益。
    陈学兵话不客气,连“执迷不悟”这种词都说出来了,在场的气氛都为之一滞。
    “哦?陈总不是因为投资了京东方才说这些吧?”赵勇立刻转变态度轻笑起来:“不过我们倒是对陈总的手机宣传颇为敬佩,一部国产手机,竟然能宣称应售六千,然后砍刀四千元,我们要是有陈总这样的销售,年营收说不定能提升三成,欢迎陈总到长虹来指导。”
    赵勇可不是嘴弱之辈,郎咸平去年炮轰长虹MBO(管理层收购),他今年就特地买了张郎咸平讲座的门票,和郎咸平当众撕逼。
    陈学兵并未在意,他用词较重只是觉得赵勇这人有些一意孤行,闻言,也知道这位怕不是一两句话劝得回头的,背着手严肃道:
    “你们明年的等离子生产线最好还是开个股东大会重新决议一下,我也会找绵阳政府商量的。”
    长虹是早期以市场化入市的,流通盘居多,大股东绵阳国资委也只持股23.22%,长征现在都是排名第二的持股人,剩下的都是微小股东,能听就听,不能听,他有的是市场手段。
    赵勇看他似有思量,内心猛地跳了一下,想起眼前这位可不是跟郎咸平一般只会骂几句的角色,长虹要是真被他盯上,绵阳政府可不一定拿得出钱保他的决策权。
    他语气几乎立马就弱了一些:“陈总,我们董事会还是虚心、对社会股东负责的!有什么意见.可以私下交流嘛!”
    陈学兵叹了口气,见大家都在看他们,还是给这位留了个面子,抬手对着长桌道:
    “先开会吧,咱们会后再聊。”
    赵勇重新微笑:“有些事情还真要跟你请教一下!”
    气氛又活络起来。
    重庆来的两位处长将一切看在眼里,又是咋舌。
    今天来的都是日均发运量超千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公司,四川的五粮液、长虹、攀钢、成飞等,都是巨头企业。
    重庆则是长安、力帆、宗申、长安,川维物流等,除了长安,规模比四川的小一些。
    而且会议是由四川这边主持,川地来的人规格比较高,都是一把手,重庆跟他们来的都是二把手或三把手。
    黄市长没亲自来,是想着今天就算有什么事针锋相对了,事后也还可以通过提高对接级别来转圜。
    但这么一来,气势上就要弱了一些。
    而这位陈总一来,两个百亿企业拉一个打一个,力帆也甘当小弟的模样,企业方面的带头局面一下就拿捏了。
    黄市长选的这位领头羊,真是选对人了!
    四川方面自然也注意到了。
    鲜副厅长此前和陈学兵已经打过不止一通电话,走过来和陈学兵颇为熟络地寒暄了几句,而后把陈学兵拉到了会议室门外讲小话。
    “你们市里派你来当这个中间人,之前我说那个.青白江专用线的事情.你跟重庆的领导商量没有?”
    陈学兵沉吟了一下,摇头:“这个事情我不好说,恐怕还要等会议进一步升格,你们双方领导来谈吧?”
    今天的会议主题是“成渝物流通道建设专题协调会”,真正的各项决议,应该是“两地XX领导小组会”,至少要黄市长那个级别入川来谈,他只是先头部队。
    其实他是想帮四川想办法解决青白江这四个亿民间融资,换个相互支持的局面。
    但又不能以他的名义来办,否则重庆肯定不爽。
    他还在犹豫怎么开口之中,只能试探性地表达态度。
    “鲜厅长,我觉得成渝不是谁依附谁,而是整合资源,形成足以与沿海港口群竞争的内陆国际物流通道。”
    这事不是他表个态就有用的,所以态他可以随便表。
    “你这样看问题,我们很欣赏。”鲜副厅长笑了起来,却又摆了摆手:“这件事情,有人愿意出资了,所以我们今天就准备提出,和资阳中转站的事情一起落实下来。”
    陈学兵眉头略微一松。
    四个亿可不是小数目,居然有人愿意出资?
    那.他资金压力也能小一点。
    “一会你不要反驳就行了,你只聊你的投资事宜和资阳中转站的事情,青白江的事,我们今天要形成一个合作备忘录。”鲜副厅接着说道。
    陈学兵明白他们是要趁着谈资阳中转站的事拿个先手,思索了一番,交换了一个条件:“行吧,那我们准备接手都文高速和213国道服务区的事情”
    “发改委和建设厅的人都在,你不是还有房地产项目吗?拿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吧。”
    先头部队的碰头是没有预演的,说商量,就真的是现场开会商量。
    陈学兵也只能点头。
    “好吧。”
    十分钟后,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官员和企业领导,气氛沉静,带着几分审视的严肃。
    这已经是平常老百姓听闻不到的会议,陈学兵虽见过很多这个级别的人物,但还真没一起开过会,内心略带紧张,又很是兴奋。
    蔡志坚、毕亚雄、阚治冬三人反倒都对这样的会议气氛很是习惯,一个参加过建行上市,一个国家级水电项目负责人,一个第一代证券教父,都见过更大的官方场面,坐在陈学兵身边,气场不弱。
    鲜副厅长作为主管部门负责人,开场点题,强调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背景下,成渝物流通道提质增效的紧迫性。
    很快轮到股安发言,陈学兵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走到会议室前方的投影幕布旁,以他习惯的方式演讲。
    “股安的投资计划,核心在于「破障」和「织网」。”
    “不久前,我们承接了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基地的融资计划,旨在打造辐射全国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资阳中转仓库,这不是简单的仓库,而是集公铁水转运、分拨、通关服务于一体的共享仓,它连接重庆水港与成都陆港,是成渝一体化的关键齿轮,需要川渝两地开放运输班线政策,统一信息接口标准……”
    公家的事情,陈学兵点到即止。
    “我们股安建设深入参与了这个计划,接下来要在成都经济圈打造卫星城,深入契合地践行和推动两城经济圈发展,在成都、绵阳、德阳……”
    “213国道服务区集群和都文高速,我们不仅要修路补路,更要提升这条生命通道的韧性与价值,六个综合服务区将是现代化物流网络末梢的毛细血管,也是应急保障点,特许经营权是撬动的支点,我们承诺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并承担相应路段维护责任……恳请省厅支持经营权试点。”
    “阿坝文川,作为通往西北走廊的门户,这里需要一个小型、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居住与物流支撑点,它与交通项目捆绑,旨在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这样的报告,并没有什么技巧可言,无非就是把事讲清楚,属于什么规划,投资几何。
    “我们准备的初期投资,是一百亿。”
    讲完这句话,民企代表们有了一些细语交流。
    怪不得,人家能坐民企首座!
    入川投资一百亿!
    大佬不愧是大佬。
    重庆方面也与有荣焉。
    “好!”
    有人突兀地喊了一声,鼓掌鼓得噼里啪啦。
    大家都循声望去。
    陈学兵也骤然发现,就在他刚才专心发言时,这个会议室里多了一个身材健硕的中年。
    会议长桌已经没有座,那人就坐在靠墙的椅子上,似个看客般随意地翘着二郎腿,手里还点着根烟,脸上的笑意极为灿烂。
    陈学兵打量着那人,皱了皱眉。
    四川的民企代表表情也和他差不多,而且很是一致地把座位往前挪了挪。
    他怎么也来了?
    人的名,树的影。
    瀚龙集团刘瀚出现在这里时,很多人表情都不自然了。
    “我讲完了。”
    陈学兵已经知道鲜副厅长说的四亿投资来源何处,内心也有些吃了苍蝇的感觉,说完便下了台,回到自己的座位认真打量起对面领导的脸色。
    靠。
    你要是被威胁了,就眨眨眼!
    (本章完)
    (/bi/286214/1723730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