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268章 这不是天方夜谭

第268章 这不是天方夜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翌日,陈学兵正在赛格57楼两间大会议室改装的“手机装配测试实验室”观摩测试,忽然接到一通电话。
    黄领导打来的。
    “你们搞这么大动作,怎么没跟我说一声?”
    “什么动作?”陈学兵明知故问。
    “艾总编打电话来找我确定展讯跟重邮的技术进展,提到了你们新款手机的事情,他们对那款手机赞不绝口啊,夸得我都不敢相信。”
    陈学兵愣了一下,但没接后面的话茬:“写一篇报道而已,还找你问情况,不至于这么谨慎吧?”
    “人家这是准备好好夸一夸你,艾总编也想和你约一个手机发布会后的独家专访,提前跟我打了个招呼,晚一点,《经济日报》科技版的主编会打给你。”
    “哦”陈学兵扬了扬眉。
    人家这是把自己当成黄领导的人了。
    “还有,阚治东跑到BJ去找社保基金,说重庆和合肥的政府引导基金方案是你们长征资本运作的,找社保基金要十个亿,理事会打电话到重庆来询问我哦…你们要办一个3G产业基金?”
    这话,出乎陈学兵的意料。
    老阚七月中旬就回重庆忙这事去了,但他没想到动作这么快。
    联系社保基金和中央汇金这种单位,他原本想着没有半年,根本不会有眉目。
    “额…”陈学兵插着腰道:“领导,这也不算吹牛吧?重庆那笔八亿怎么下来的,您比我清楚啊…您没说我们坏话吧?”
    黄领导也不答,只是自顾自问道:“你们准备搞多大的盘子?投资什么?”
    “这笔钱有大用,要投到上海。”陈学兵立马断了对方的念头:“如果你们要参与投资,我倒是可以保证,肯定会赚钱。”
    这钱怎么运作他已经定好了,一半拿来投芯片,另一半进股市运营,保障收益率。
    这是国家队的资金,肯定不能赔的,而且是他第一次跟国家队合作,这件事他不能砸了招牌。
    等到牛市过去,再把股市里做大的资金撤出来,继续投进芯片。
    至于先投哪家,后投哪家,他也有了规划。
    黄领导沉默了一下:“上海…展讯?”
    “不是,是一家外资芯片相关的企业,关系到整个3G行业的技术基础。”
    他这么一说,黄领导也就作罢。
    说来说去,股安毕竟也是重庆的企业,跟他又有这么多合作,陈学兵在科技投资的动作越来越大,现在还开始布局芯片基础行业,对重庆相对封闭的高科技产业环境来说是个对外联系的出口。
    “那你那台手机,什么时候给我过过眼?”
    陈学兵也爽快起来:“还在撮合最终方案,等定下来了我送您几台!”
    “嗯你引进的胖东来超市口碑也蛮好,我听说有几个厂子最近有了起色,工资也发出来了,信托牌照的事情,等你忙完了回重庆,我帮你办。”
    “那太感谢领导了!这事我得准备多少钱?”
    陈学兵高兴之余,又对牌照的价格有点担忧,毕竟现在开始接手展讯以来,屁股后面已经不知道拖了多少个尾巴了。
    华为合资的事情,马上就要开始谈判,产业基金如果有了着落,自己也要垫一大笔钱进去,奇点这边也要花很多钱,光广告费都要准备几千万甚至上亿。
    “你要控股,最少准备一个亿吧,新华信托欠了几个亿的债,市政府和法院商量了一下,打算花两个亿把这块牌照剥离出来,由渝富重新成立公司接手,新华信托原来是国资,新公司最好还是有国资参与,你要给渝富留下至少20%的股份,剩下的你想参与多少就参与多少,你吃不下的部分,也有其他公司有意向接手。”
    陈学兵听到这话,盘算了一下。
    什么必须有国资参与,多少有点扯淡,前世很多信托牌照都被民企公司买下来了,黄领导大概是看自己着急忙慌要牌照,又琢磨不出自己想干什么,想留个后门,让渝富跟着自己挣点钱。
    今年全国信托资产也就三千多亿,如果均分68家,也就五十来亿,两亿一张牌照,拿五十亿的资金的使用权,能干什么,黄领导肯定是想不到的。
    但这个市场容量从明年开始每年以两三倍的速度扩大,五年就要超过10万亿,17年巅峰超26万亿,成了房地产行业的大爹。
    以长征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有块牌照在手,高峰期少说能从这个市场拿到万亿级以上的份额。
    一万亿,每年能挣多少钱啊?
    以信托理财的少量固定分红模式,挣到的大头都是他的。
    虽然大多是贷给自己的公司发展,挣钱还在自己公司。
    但还是会有一些管理费和直接投资的。
    让渝富拿20%,他真有点舍不得。
    “渝富拿10%吧。”陈学兵觉得渝富少量参与,背后有块国资的牌子也是好事,“渝富也不能白忙活一场,请他们帮我把这块牌子拿下来,两亿的出资我包了,渝富这10%,就算辛苦费。”
    黄领导听到陈学兵开口就要两亿全包,笑道:“我看你比尹明善,罗韶宇他们还有钱啊,今年能不能看到你上福布斯,写一段年轻富豪的传奇故事,给重庆争个光?”
    尹明善陈学兵知道,力帆摩托的董事长,重庆人。
    罗韶宇他还真不清楚,想必也是重庆的富豪。
    这个话题,陈学兵只是付之一笑。
    以这两年的股市情况,榜单前列的基本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股市撑起来的泡沫太高了,而且因为股改设立大小非而无法大量减持。
    用金融术语来讲,这叫浮盈。
    明年正好在福布斯和胡润发榜之前迎来股市最高峰,登顶的碧桂园接班人杨惠妍也是80后,只比他大几岁,1300亿资产,成为了之后几年都无人可超越的千亿传奇。
    爱多VCD创始人胡志标97年以2.1亿标价拿下央视广告标王,当时27岁,身价27亿。
    这些是不是年轻富豪?
    可又能带来什么呢,潮水褪去,也没几个人能记得。
    走上人生顶峰,而后圈层又不断下落的感觉他太清楚了,是无穷无尽的噩梦和不想见人的孤独。
    所以他至今的生活仍然简朴,没有工作原因也不会刻意去交际谁,更没有进入那些觥筹交错,声歌弥漫的富豪圈子。
    论资格,他早就够了。
    也不是不喜欢。
    几个阶层朋友聚聚会,打打高尔夫,看外面的人削尖了脑袋想进来,以俯瞰的角度欣赏人世间最真实的丑态,指点江山,随意撩拨他人的命运,每天都是新鲜的人和事,荷尔蒙点燃到极致,那种感觉也太快乐了,谁不喜欢?
    他太喜欢了。
    所以他更加谨慎。
    想到这里,陈学兵觉得自己这两年做得还不错,嘴角勾起一抹微笑,道:
    “我是搞金融的,要把自己包装起来当个纸面富豪,上个榜,太容易了,有什么意义呢,等到哪天我不想上也得上了,再去给重庆争这个光吧。”
    那边大笑:“哈哈哈小小年纪,你活明白了,保持这个心态,我看你还能往上冲一冲,30岁之前超过黄光裕。”
    陈学兵干笑,感觉这可不是什么好话。
    也许是那边发现了他更大的潜力,多寒暄了两句才挂了电话。
    他沉思一阵,摒除了一些快乐的杂念,打给阚治冬,询问产业基金的情况。
    “比较顺利!”阚治冬回复道:
    “重庆和合肥都夸了你!”
    “你的基金收益有目共睹,一半进股市保短期收益,一半投资芯片产业图长期发展,这个模式,社保基金也比较认可。”
    “社保这边如果能拿10亿,中央汇金拿10亿问题就不大!”
    “不过,收益我们拿不到太高啊!只能拿30%!而且要从民间吸引对等资本!另外还要有15%的自有资金!”
    陈学兵这一算,社保和中央汇金20亿,如果都是同等要求,自有资金就要三亿。
    还得找银行和券商发20亿产品,渠道费就要好几千万,还不知道有多少投资人会买账。
    “这样吧,你打听一下现在银行那些百万级门槛的理财产品最高给多少利息,咱们给多一点,看看能不能从银行的储蓄池抽个水,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可以接手,直接给他们几个点的息差,导向我们这边。”
    他说完,又试探性地问道:“这么干,没问题吧?”
    阚治东哈哈一笑:“有什么问题!咱们两大国家金融机构在后面,有的是公信力,你怕什么!不过钱可不能乱花啊,这次社保要直接监管账户,投资股票都有要求的,30亿规模以下的公司不能投,3G相关的一级市场投资,也不能投初创期公司,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基底……你也不要觉得苛刻,有社保这套监管,中央汇金和其他投资人你不用费太多口舌,即使投资失败,也就只负自有资金这部分责任,这是好事。”
    阚治东还想跟陈学兵解释一下这种大资金要通过强监管避免无限责任。
    陈学兵却咧嘴一笑:“当然是投大企业!小规模企业咱们自己就投了,拿国家的钱干什么?股票我也有办法,就投大标的,好进好出!”
    “呵呵,也是,你要投京东方的六代线吧?这钱够不够?”阚治东知道这事,问道。
    “花不完。”陈学兵说道:“智能机时代一来,京东方就要发财了,海量的预订单砸到4.5代线,他们的银行授信就会扩大,6代线投资,我们准备10亿就够了。”
    这件事他没有告诉王东升,也不宜让他过早知道。
    等他整合了华强北的资源,将作为他下次投资的谈判资本。
    这是一个巨大的链条,他得一环一环的解决,在掌握绝对优势之后再进入下一环。
    “那剩下的.你准备投哪?审核程序之前肯定要报投资计划,你得让我有个底啊。”
    陈学兵略作沉吟,说道:“ARM,一家外资公司,在伦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同时上市,市值20亿美金,他们的中国总部在上海,我准备投这家Arm中国,他们的指令集是设计手机芯片的基础,你可以告诉社保理事会,这笔投资不会亏,首先分红巨大,等过个两三年,我还可以用至少双倍的价格接手,但谈判的时候,社保要给我站台。”
    ARM指令集是他搞自主芯片必不可缺的一环。
    指令集这东西,就像乐高,可以帮设计师打包功能模块直接使用,不必从一个个电路怎么拼装成一些小功能做起,完全改变了芯片设计的微观乘数。
    没有这个东西,纳米级的芯片设计几乎断崖式上升,设计出来也没意义,因为芯片世代可能都更新好几代了。
    它也是EDA这个画图软件运行的基础规则,而且特别贵,比EDA还贵。
    当初买软件的时候ARM还没有中国公司,找的是代销商,EDA是论终端数量卖,ARMv6架构则是公司授权,买的最低的IP核版本,前期授权费谈了很久,最终定到400万。
    而且这400万买的是IP核的前期授权,只能基于Arm的标准coetex-M内核进行开发,只能设计外围模块。
    如果设计出成熟芯片量产,每块芯片还要付给ARM百分之2的版税。
    而要设计自主内核,就要买ALA(架构许可协议),按照当前的价格,要一次性支付800万美元左右。
    推出新的架构,想升级换代,还要重新支付全额费用购买。
    至于完全有自主修改权的授权,那就是天价了,前世2019年华为买下ARMV8的永久授权,外界猜测,可能花了10亿美元。
    所以陈学兵基于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芯片界都没有成熟的智能手机芯片设计团队的情况下,给IP部定的框架是先设计一款基于ARM内核的芯片,等到第一款芯片出世看看效果,如果不行,就再淘汰一代,把团队磨炼成熟,再向自主内核进发。
    等到整个团队有了灵性,人员充足了,再琢磨开发自主指令集的事。
    他已经准备好要养IC部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之前把IC部开支单独列出,不计入奇点业绩。
    综此种种,ARM指令集多重要,多挣钱,可想而知。
    不过目前还没到ARM真正开始挣钱的时候,目前的手机CPU芯片大多用的是德州芯片开发的一个针对多媒体手机的OMAP系列芯片,大多中小手机厂连芯片设计部门都没有,更谈不上使用软件的事。
    ARM挣钱的开关,还捏在奇点和苹果的手里。
    智能机时代的开启,就是自设计时代的开启,ARM腾飞的起点线。
    陈学兵一向居安思危,如果发生技术封锁,没了ARM,他就只能等过几年RISC-V开源指令集发布以后,接近从零开始开发指令集生态。
    说实话,即使RISC-V现在摆在他面前,他也不太想用。
    既然有现成的,何必为难自己的团队?
    这40多个亿就是启动资金,要帮他搞定自主芯片设计到生产的整个步骤。
    这不是天方夜谭,是市场的力量。
    (今晚尽量恢复正常更新)
    (本章完)
    (/bi/286214/17237366.)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