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267章 麒麟

第267章 麒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黄市长第二天就给了他经济日报的艾总编的电话,说已经打过了招呼。
    但这个采访,他没有立即安排,而是询问林斌台积电的样片的事情,而后让林斌差人去了一趟美国。
    见证奇迹的时间,已经差不多到了。
    五天后,去美国的奇点技术员带着两名Marvell技术员和十几套Marvell封装完毕的SOC片上系统返回国内。
    (参考图)
    IC部,物料部,软件公司,奇点各个部门的精兵强将都被抽调进了一个实验室。
    所有人都很紧张,又精神抖擞。
    又是整整五天的软件集成和硬件级调试。
    8月16号这天,卢韦冰冲进董事长办公室。
    “董事长!你快试试!第一台!”
    他神神秘秘摸出一台银色版本的样机,放在陈学兵面前。
    “SOC模块的验证已经初步完成了!目前查出来的兼容性问题不多,大多可以通过更换物料解决,接下来就是整机验证,咱们可要准备花大钱了!”
    整机验证,就要定BOM(物料清单)了。
    这段时间收集的物料样品很多,来自各个厂家的不同方案,等进行反复拼装验证,最终确定最优的兼容性和价格搭配方案以后,就要锁死所有的供应链产能。
    到这一步,就要给所有确定下来的供应商付定金了,有的还得提前付全款。
    陈学兵一时没说话,拿起面前的机器反复端详。
    4.2英寸的屏幕,冰冷光滑的机身,恍如隔世。
    他打开屏幕,把一个个软件点开,操作。
    好半天,他脸上慢慢洋溢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使用了两年老人机的他,忍不住在心里和这台手机说话。
    “老伙计,真的很久没见了。”
    他运气不错。
    整个试验过程中,最怕的就是SOC出问题,这里一旦出问题就是长达几个月的返工调试,接下来的整机验证反倒有一定的容错率。
    这套物料就很不错,配合运行比较流畅。
    只要有一套物料适配到这种程度,已经足以说明:麒麟手机,成了!
    这台样机的问世,代表着他掌握了许多事情的主动性。
    “最快速度冻结BOM清单!”
    陈学兵手掌重重拍在桌面,下令:“给你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内要开始试产验证!”
    “试产,钱.”卢韦冰摊起一只手,勾了勾。
    首版高端机型,试产个300套,问题倒是不大,关键是锁订单,工厂买机器.
    不给个两亿三亿的,怎么产?
    陈学兵挥了挥手。
    “钱我会给你,对了,最近人民币可能有升值,外币结算的要避免汇率联动条款,咱们从汇率上搞不好能省一笔。”
    两天后。
    赛格大厦57楼奇点科技会议室。
    14:15,采访前。
    空调出风口嗡嗡作响,却压不住室内弥漫的燥热。
    会议室上方悬挂着一块“技术无国界,市场定生死”的书法横幅,摄影记者对着那里拍了几张照。
    任颖第三次调整录音笔的位置,小声提醒摄影记者:“等你们审核发布以后,采访音频和一些照片我们可能会发到网上,待会儿陈总说到专利那段,请你们抓个特写。”
    《经济日报》首席科技记者周明皱了皱眉,道:“我们有新闻网站,会发布的,可能还会剪掉一些内容。”
    “明白,我们会根据你们发布的内容剪辑音频的。”
    十分钟后,陈学兵穿着白衬衫进入会议室,跟周明握手。
    “欢迎,麻烦你们跑一趟。”
    周明笑了笑,注意到这位年轻董事长卷着的袖口露出一块卡西欧电子表,坐下后等机器开机,便笑着问道:
    “陈总身家亿万,还戴这么朴素的表。”
    陈学兵回头看了一眼,意识到采访已经开始了,抬手看了看,笑道:
    “我也是跟风,其实没戴几天,前段时间看我们的工程师戴了这块表,听说可以电波校时,全球同步,买这个算是爱好吧。”
    “陈总是技术发烧友。”
    “对。”陈学兵点头:“其实我主业是做金融,因为自己的爱好和一些对科技的想法创办了奇点,做我们自己的手机。”
    周明看了看周围,感叹道:“陈总为这个爱好花了很多钱啊,还入股展讯,做了大股东?”
    “技术需要,我也很喜欢展讯的创新理念当然,不可否认,我认为展讯未来能为我赚很多钱。”
    闲聊完毕,周明进入了正题:
    “陈总,信产部今日发文强调‘技术发展需避免资本裹挟’,而你呢此前言论被部分媒体解读为‘用市场绑架标准’,您如何回应这种定性?”
    陈学兵拿起一份《RM邮电》。
    “文章我看到了,不过我认为里面说的‘资本’是指投机者,而奇点科技这一年半挣了不到一个亿,研发投入却已经超过三亿,展讯科技呢,从归国创立开始不断融资,获得的所有资金全部投入了研发,我们才是为技术买单的人,看重的是未来科技产出的收益,相反”
    他从报纸下面抽出一份2005-2006年的大唐财报。
    “他们过去两年拿了12.5亿的贷款及补贴,6亿多的经营亏损,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4736万元,研发投入的比例,不到我们两家公司的三分之一,如果说我们两家公司是资本,那唯一像资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经营状况和投资潜力确实好过他们许多,我们更有财务规划,在公平的竞争中,我们能研发出更好的技术活下来,而他们会被淘汰。”
    周明立马深入问话:“你说的公平竞争,是指什么?”
    “去除不应有的技术垄断。”陈学兵没有多言。
    这个回答,是面前这个记者帮他设计的。
    《经济日报》是受了领导的指示来帮忙的,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要由记者来提出,陈学兵被动回答。
    “我注意到这并不是你的一家之言,有很多更为激进的观点认为TD产业化的进程缓慢这个问题直接与核心专利方的配合度有关?”
    问题来了。
    陈学兵叹息,而后正色:“作为亲历者,我不得不说这是对的,产业化决心喊了几年,产业化,到底是什么?”
    他说着,指了指墙上的横幅:“是市场。”
    “展讯芯片为什么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实现TD芯片研发量产?因为我们把90%的开支用于研发,而某些持有核心专利的伙伴,却更热衷于专利诉讼而非技术落地。”
    “举两个例子。”
    “展讯前年提出联合开发多模块芯片时,对方要求收取每片芯片2美元的专利费,还有终端商的诸多专利授权费——这直接扼杀了TD千元机的可能性,低端机没有了,那怎么扩大3G市场呢?我们不得不向核高基项目申请补贴,以每台补贴180元的代价免费升级市场上的2G多功能手机,但在我们升级了30多万台手机的时候,他们以专利未付费为由,中止了我们的升级活动,我们都不挣钱,也不知道怎么给他们专利费”
    陈学兵憋了许久,终于把核高基补贴这个大招甩了出来。
    ——大唐中止的3G升级,是GWY和科技部补贴的项目。
    他一直没说,就等着在一个权威媒体上说出来,给大唐上点强度。
    说到这里,周明赶紧递眼神。
    可以了,爆料适可而止,再说不让播了。
    就刚才最后一句也得剪掉。
    “既然TD产业链的瓶颈主要在专利成分和市场接受度,那在您看来,国际厂商参与进来他们最关心的会是什么?是技术门槛,还是商业回报?”
    陈学兵沉吟一下,道:“其实两者是绑定的,技术开放性决定商业可行性,比如TI(德州仪器)最关心的是我们的多模芯片能否兼容他们的DSP设计,否则他们就需要额外开发TD版本,导致成本失控;而博通更看重专利池的透明度,他们需要明确知道每卖出一部手机,到底要分给多少家专利方。”
    “嗯,我们注意到近期国际通信商对TD牌照发放时机争议颇多,担忧中国的市场壁垒,您作为TD产业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如何看待这种焦虑?”
    陈学兵露出微笑:
    “首先必须明确,TD,从来不是闭门造车,从2001年国际电联接受TD成为3G标准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是全球通信产业链的一部分,当然,它的技术本身有制约,通信效率赶不上WCDMA和CDMA2000,所以更需要一个开放的研发环境。
    “不过欧洲有自己推崇的WCDMA,美国有自己的CDMA和WIMAX,中国作为最大市场,完全有理由支持自己的标准。
    “中国政府也从未要求‘唯一标准’,相反,我从任何高层论调里看到的都是鼓励差异化竞争,我相信未来是三网并存,只是鼓励政策略有差距。
    “中国强推TD市场,这是必然,但真正的挑战不在市场准入,而在于如何让所有国际参与者和本土企业,都能在TD生态中找到共赢点。”
    陈学兵一番话,首先推翻了那套“TD即是大唐”的论调,强调TD技术需要开放环境才有机会追赶其他标准,而后开始安抚海外通信商。
    周明翻了一下面前的笔记本,接着深问。
    “陈总,你说的参与,是什么意思?国际厂商如何参与?”
    “我们不是官方,给不了具体参与的渠道,只能提几条建议,以及我们愿意在TD国际化中承担的责任。”
    陈学兵举起三根手指,道:
    “建议就是:技术共享,市场开拓,风险共担。
    “技术上要开放,展讯愿意以身作则,向任何企业授权成熟的TD模块设计,另外解决一些个性问题,比如TI要兼容,我们把TD基带做成可插拔的IP核,合作伙伴能直接用现有技术集成,博通要专利打包谈判,展讯就去帮他们统一费率,再按固定比例摊给合作方。
    “通过这样一些方案,降低他们进入TD行业的成本。
    “市场上,我们欢迎国外品牌贴牌参与TD手机合作,参与TD供应链和市场利益分配。
    “另外3G市场应该欢迎外资进来投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这一块涉及的工业类目非常庞大,我看还是收益居多,所以我们旗下的长征资本正在努力跟社保基金和中央汇金沟通,设立TD国际化产业基金,投资相关的企业,包括外资落地企业。”
    周明神色怀疑。
    “你觉得国外厂商真能在TD市场上挣到钱吗?”
    “那当然。”陈学兵确定道:“TI(德州仪器)和NEC、博通,可以和我们共同研发TD—WCDMA,或者TD—CDMA2000的双3G甚至三3G模块芯片,松下,诺基亚可以通过展讯技术进入TD手机市场,爱立信,软银,阿尔卡特—朗讯,甚至通信技术停留在2G时代的摩托罗拉手机,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技术进入基站市场。”
    这些表态比较宽泛,真正的重点是向管理层表达态度:TD要走向世界,我们的管理经验比大唐成熟的多。
    今天这场对话,要体现展讯的制度和理念全方位优于大唐,去掉一些上层谈判的冗余,之后再去证明技术。
    另外对外商的态度是要保持开放的:想吃肉,尽管来,即使是TD市场,也有你们的份。
    当然,表态是一码事,实操就是另外的条件。
    周明缓缓点头,道:“我注意到您提到了大多数国际厂商,却没有提到高通哈。”
    “高通?”陈学兵笑了一声:“他们和我们刚才提到的友商有什么区别?2005年六家国际厂商联合向欧盟申诉,指控高通在专利授权中存在不合理收费和专利捆绑,他们才是国际大流氓,某位友商…不过小流氓而已,我们绝不会与这样的对象合作。”
    高通借他的手攻击TD,他是一定要撇清关系的。
    而且这个对象,主导CDMA2000,垄断WCDMA,大家都吃他的瘪,是个很好的攻击对象。
    能体现展讯的硬气,骂他们,也没人会有意见。
    老子又不搞CDMA,怕个毛?
    就骂高通!
    关键的部分说完,周明开始升华主题:
    “TD如果在中国成功,是否有机会走向海外?”
    “当然!”陈学兵自信回应:
    “TD的智能天线和频谱效率优势,特别适合新兴市场。
    “而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地区,频谱资源紧张,运营商对低成本组网需求强烈,TD的组网成本比WCDMA低30%,这对发展中国家极具吸引力。
    “我们也在对相关技术深化,现在已经取得了许多技术突破,绝非高通工程师在华尔街媒体说的这么不堪,甚至将远超他们的想象。
    “这一点,三个月之内便会得到验证。
    “未来TD不仅是中国标准,更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3G选择。”
    把高通的论点拿出来鞭了一下尸,陈学兵觉得采访差不多了。
    周明却愣了一下,补充了问题:“三个月,这么快?”
    陈学兵微笑:“对。”
    周明还待问什么,他却挥了挥手,表示采访结束。
    而后,从兜里拿出了一款银底暗纹的手机,放在桌上。
    “周记者,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刚好,我们的「麒麟」手机刚做出了第一款样机,可以给你看看,3G技术,最终要落到产品上,我们的技术,已经有了一款最好的载体。”
    表明态度是一方面,展示实力,是另一方面。
    不给点猛料,人家这么大个副B级党媒,能听自己随口咧咧两句就给自己站台?
    周明的目光已经被那块4.2英寸的大屏幕死死吸引住了。
    他拿起来细细端倪,这样的手机,是他从未见过的。
    陈学兵示意他摁动旁边的电源键。
    “手指在那个解锁框划一下就可以开机了。”
    “哒。”
    陈学兵看到周明的脸随着屏幕亮光的映照而呈现“发现了新世界”般的异彩。
    “上面的软件,手指按一下就可以打开”
    十几分钟后,周明意犹未尽地重新打开相册,对着里面的一张高清图片伸出了两指。
    放大,缩小。
    旁边的摄像机,从采访结束到现在,根本就没有停止录制。
    摄影师则端着机器近距离拍摄,眼神牢牢注视着镜头里的画面,都忘记了控制取景器的构图。
    “这台手机.你们准备卖多少钱?”
    周明知道肯定很贵,但作为科技记者,也是技术发烧友,他愿意为这样的产品付费。
    “还没定,不过BOM成本很高,接近3500块。”陈学兵夸张了一点。
    实际上总成本3200多,里面加入了一些苹果第一代都没有的东西,比如陀螺仪。
    加上Marvell的天价芯片,综合成本可能超过苹果一代整整一倍。
    周明更加咋舌。
    “物料成本接近3500,那不得卖七八千啊!”
    陈学兵轻笑。
    物料成本其实并非固定,等明年,有些供应价格会降一点,等他们卖得越来越多,供应商也会考虑给点折扣。
    把供应商打骨折是个缓慢的过程。
    不过他并未解释,只是看了看摄像,提醒道:
    “周记者,关于手机的录像你可以给你们领导看看,不过报道上就别登载了。”
    “额。”周明顿了一下:“我我不提及外观,也尽量不提及功能,只说一些使用的感受可以吗?”
    这样的一款手机,太伟大了。
    他作为记者,拿到这样的一手资料,怎么能忍住不说?
    连刚才陈学兵的发言,他都想好好修饰一下了!
    岂止是「所言非虚」?
    这简直是一个「完全谦虚」的企业家!刚才采访只说展讯,这样的手机,他怎么能忍住只字不提呢??
    “嗯”陈学兵思忖了一下,点头道:“行吧,反正我们也要联系广告了,你表述得好,我在正式发售之前送你一台。”
    “成交!”周明听到这话,手指在麒麟侧键的暗纹上摩挲一下,终于舍得放开,站起身与陈学兵重重握手。
    陈学兵把人送到电梯口,正好兜里的手机震动。
    拿出来看了一眼,是阚治冬的短信。
    “本周收盘,沪指正好1600点。”
    他脸上的笑容渐渐降下。
    转折点,就要到了。
    (本章完)
    (/bi/286214/17237367.)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