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214章 我会很快退出

第214章 我会很快退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好是2月20号。
    合肥稻香楼宾馆会客厅,“匚”字型的沙发排列,贵客满座。
    前世的京东方落地合肥,一片质疑之声。
    合肥政府投资过大,财政有发不出工资之虞,甚至后来还停掉了地铁项目。
    签约之时,省里无领导出席。
    在此后的好几年,合肥政府在一片质疑声中低调发展,直到产业发展带动着老百姓的收入快速提升,城市大变样,大家才开始感谢这一届政府。
    这一次,境况完全不同。
    31亿总投资,因为陈学兵的参与,合肥仅占8亿。
    另外,今天还有一份合肥与京东方的六代线投资的合作意向书签订,但具体投资金额和合作方式并未确定,仅透露合作意向。
    以第一项合作的惯性思维看来,合肥可能又是以小博大。
    领导们轻松又愉快,合肥摩拳擦掌,准备靠京东方和年底落地的格力打出一系列招商组合拳。
    省主要领导到场,财政厅,国资委,辖区大型企业,十几家省级电视台报社。
    人很多,现场却十分安静。
    大厅中央的长桌,王东生,陈学兵,新成立的合肥鑫城公司法人李晓峰提着笔在一份份文件上飞速签名。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预案》。
    本次发行的最终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包括董事会拟引入的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长征资本股份有限公司2名战略投资者,以及除战略投资者外的不超过5名其他投资者(最终发行对象由董事会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长征资本,认购金额不低于8亿元,同时认购数量不高于3.3亿股。
    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认购金额不低于8亿元,同时认购数量不高于3.3亿股。
    (认购价格初步商定为2.45元/股)
    这份协议的背后,还有其他协议。
    京东方A股本22亿,增加6.6亿股,接近28.6亿。
    长征资本出资8亿,持有3.26亿股,约占股11.4%,作为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按照新颁布的《大小非流通股股东减持管理办法》,大股东持股一年后拥有在股市出售5%的权利。
    合肥鑫城持股比例相同。
    协议生效一年以后,双方各自可以在股市出售5%,另外京东方承诺按照市场价90%回购5%,双方各出售2.5%。
    其他部分,可由京东方引进外来投资者进行协议转让。
    由长征资本与合肥鑫城签署收益权协议,该投资合约下,投资收益的30%由长征资本获得。
    另外,合肥鑫城投资的京东方股份由长征资本代持五年。
    光是构成这份投资合约的协议就有十几页。
    另外,还有一份不适合公布于外的股价对赌协议。
    只要京东方股价半年后上了6块,长征资本将拥有三名董事会席位,和一个财务副总裁的唯一提名权。
    签署完毕,哗哗哗的掌声。
    陈学兵与王东升和李晓峰握手,走到几位省领导的沙发下首落座,省领导那边是孙书记,另一边是吴市长。
    王东升则得到了更高的礼遇,坐到省领导那一列,接受亲切慰问。
    正式的场合,陈学兵只是中间人和投资人身份,肯定不适合坐主位,但吴市长把他的下首位让给了陈学兵,以表重视。
    气氛热烈,吴市长哈哈笑道:“陈总,这次我们是真正的风雨同舟了!”
    陈学兵也十分激动,京东方,后世的千亿大厂,掌握世界四分之一终端面板产能的业界顶流,自己竟要成为大股东了,并且手握22.8%的投票权,半年以后,掌握三个董事会席位。
    不过省里的领导在侧,安徽的主要媒体也在录制当中,自己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如此郑重的场合,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西装,坐姿周正,淡淡笑道:
    “我的资金一个月之内到位,那时候,希望吴市长的金剪刀已经准备好了。”
    “哈哈哈一定一定!”
    孙书记温和地语调发话:“陈总,这么快.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你和你的团队为合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合肥感谢你们,接下来我们要更加紧密的合作,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
    “书记,我这边的资金问题不大,更重要的是合肥要居安思危,好好利用这半年的时间把资金周转起来,顶住下一次投资带来的压力,安抚好民间情绪……不过你们也不用过于担心,资金方面,只要撑过明年上半年,我会为你们逐步解套获利,合肥手里有钱了,也可以逐步辐射周边的市县,带动全省发展,当好这个带头大哥。”
    今天陈总的发言格局相当高。
    因为有省领导在,发言即是全省格局。
    省领导的目光被吸引过来,朝着陈学兵笑着点点头,颇为感慨地说道:“小陈说得很好啊,咱们合肥开好局,起好步,接下来就是带动全局的发展,省里会全力支持!科学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同样离不开你们这批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我看小陈非常年轻,正如咱们欣欣向荣的民间资本,青春,活力,干劲满满,我们要坚决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你们长征资本在这样的重视下,也要做好民间资本的表率!”
    话声一落,周围哗哗哗的鼓掌,摄像机也缓缓运行,逐一推进领导和陈学兵的脸。
    领导的发言不止是希望,还有要求。
    寻常生意人要是能被这一级领导提要求,还被电视播出去,够吹一辈子。
    陈学兵饶是前世见过些场面,被领导这一顿夸,心里也乐得有点迷迷糊糊的,脸上开始收不住笑容。
    “请领导放心,我们股安集团与合肥,与安徽同发展,共进步!”
    “好,你这句话,我可听进去了!”
    又是一片哗啦啦的掌声。
    …
    陈学兵和王东生从会客厅出来,外面等待的,是更多的聚光灯闪耀。
    稻香楼是安徽的国宾馆,政府属性优先,今天省里开会,宾馆全封闭,未受邀请的媒体进不去,很多记者都等在外面。
    俩人一露面,外面就开始喧闹。
    “是他们吗?”
    “是,陈总!”
    “陈总!”
    “王总!”
    无数话筒递了过来。
    跟在后面的任颖此刻默念《董事长助理职责规范》,以单薄之躯从旁边冲上前拦住了一大票记者。
    很勇,不像第一次。
    陈学兵都看笑了,感觉自己恐怕很快要开始适应被记者蹲守的日子,冲记者们摆了摆手。
    “一个个来!时间比较紧,尽快问!”
    “陈总,听说你们是一家去年成立的私募基金,融资1.7个亿,这次投资8亿,这么大笔资金从何而来呢?”
    第一个问题就很没有边界感。
    “基金有保密客户资料的义务,不便透露。”
    “王总,听说你们之前还在跟深圳谈判,京东方这次在合肥一次签订两条生产线,和深圳的合作还在进行吗?”
    王东生听到这个问题,姿态多少有点昂扬起来了,感觉之前被深圳拒绝的阴霾一扫而空,不过还是拿捏了一下语气:
    “这个…合肥,是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这个…人文环境也很好,政府对于新兴产业,这个…科技产业方面都是非常重视,非常强烈的这个使命感,责任感…”
    一顿缓慢的彩虹屁,光夸京东方不提深圳,记者都等急了,又重新道:“深圳呢?还在合作吗?”
    这次,王东生摇了摇头:“很遗憾,没有了。”
    “第二条六代线产线多久落地呢?合肥投资多少钱?”
    防的就是这个问题。
    六代线投资大,一旦谈及,就会有许多非议。
    陈学兵立马手一抬:“还在谈,签订合同以后会向外界公布!下一位!”
    王东生立马闭口不言。
    对外口径这件事,双方约定,由长征资本来主导。
    记者们敏锐察觉到陈学兵的强势地位,开始询问有关长征资本的问题。
    “此次入股,合肥与长征资本会参与京东方的决策吗?京东方是BJ国资委企业,你们是否会和BJ市政府争夺京东方的控股权?”
    这个问题太他妈坏了。
    不答还不行。
    这次京东方上报股权融资的方案遭到了许多质问,还不得不签下一年后回购5%股权的协议才获得许可,下一步六代线他们还要搞融资,BJ国资委掌控力还得进一步缩小。
    不回答,说不定就要触动一些敏感的心。
    京东方还姓不姓京?
    “我们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控股!京东方只要取得成功,我们很快就会退出!”
    陈学兵表情坚定地说道。
    说完,也不再接受提问了,飞速领着老王离开。
    殊不知这句话,日后成为了一个梗。
    每当陈总说出这句话,就会有人惊呼:
    狼来了!
    ……
    下午,一切重归宁静。
    陈学兵订了回重庆的机票,不过在后天。
    京东方还有一些建厂施工工艺的问题需要确定,总投资合同可能有一些小幅度更改,要重新签字,暂时还不能走。
    这样大型的项目经常会出现这种问题,目前长征资本没有总负责人,法人还是他,如果不更换一个法人,大合同的签订还得他出面。
    事情很多。
    此刻,程丹婷和一个年轻人正襟危坐于陈学兵酒店房间的沙发上,等着他不断接打电话。
    “会开完了?怎么说?新华保险的人接触上了吗?”
    电话对面,是已经回到重庆的蔡志坚。
    今天是安徽定下的合同签订日,陈学兵没能回重庆开那场金融会,只好安排蔡志坚先回去了。
    陈学兵还交给他一个任务:接触新华保险。
    这家保险公司,据阚治冬说他们总部正在与一些上海的私募基金接触,打算通过这个渠道投资股市。
    如今的陈学兵,各种光芒加身,但身下还是一片虚浮,缺了一地厚厚的钞票让他垫脚。
    是时候启动钞之力七段了。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2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