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212章 闪电合作(上)

第212章 闪电合作(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2月15号,元宵节刚过三天。
    一个中年男人对空姐点点头,提起一个憨态可掬的笑容,下了飞机。
    笑容虽然灿烂,心情却像被暴雨淋过。
    就在新年之前,他还和深圳副市长吃饭喝酒,共谈未来。
    上个周股市波动,深圳还在打电话关切京东方的财务状况。
    才几天,深圳就单方面通知他,深圳将与夏普合作,放弃聚龙计划。
    “董事长,合肥方面不简单,他们一边跟夏普谈合作,一边暗地联系我们,现在不知道跟上广电有没有联系,我们和他们谈判,可以积极主动一些,不要让他们发现我们还有第三选择。”
    副总刘晓东走到他身边,低声道。
    上广电,拥有第二条国产五代线,前年10月正式投产。
    他们背靠上海国资委,在国际竞争中与他们几乎是一模一样被打压的命运,京东方内部一致认为他们与京东方应是感同身受,BJ上海合作建立六代线,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只是上海方面更关注利润,去年日韩台围攻五代线生产的主要屏幕型号,17寸电脑显示器面板的价格一下降了50%,32寸以下的电视面板价格也骤降,上广电对六代线的态度比较消极,认为就算继续升码六代线,六代线涵盖的37英寸电视面板同样逃不过被围堵降价的命运,只有处于跟日方同样的高代线,才能有真正的发言权。
    京东方只能一边劝,一边叹一口气:国产不易。
    但王东生叹完了气,又把这口气吸回了肚子里,化为一口志气:
    兽人永不
    不是。
    国人永不屈服!
    “上广电说的是对的,只要我们在他们8代线的顶端炮火覆盖范围以内,就势必要遭受打击,这是一场赌博,我们现在的情况很差,不能投入太多筹码,晓东,你也要注意,谈判的时候不要轻易松口,现金是我们的生命线,一分钱都不能再出了,只要还能给员工发工资,我们就能活着。”
    俩人互相告诫,一行人走出乘客通道。
    有人在外面接机,而后客气地把他们引到门口。
    门外,陈学兵抱着双手站在吴市长旁边,看到京东方一行人出机场大门时集体皱眉的表情,竟有一种自己家被人嫌弃了的感受。
    “吴市长,这机场真该修修了,实在没钱,把外面路弄宽敞点,搞点绿化也好啊。”
    “新桥国际机场已经立项省级特大工程,规划非常大气,省里正在协调资源,快了,最多后年就要正式开工,开工仪式一定邀请陈总去参观。”
    合肥的班子总能戳到陈学兵的心窝,给予尊重,政商平权这一块,让他相当的满意,短短半个多月,他无数次动了建设这里,长居此地的念头。
    “行啊,到时候我捐点钱,争取参与剪彩。”
    “那可太好了!到时候一定给陈总准备一把金剪刀!”
    “呵呵,吴市长还是赶快准备吧,我看很快就能用上。”
    俩人小声谈笑着,迎上了过来的京东方队伍。
    “王总!”吴市长十分热情地与王东生握手。
    陈学兵则稍露笑容:“久仰。”
    握手顺序代表着身份,吴市长第一,同行的卢市长第二,显得异常年轻的陈学兵第三,让王东生有些迟疑。
    “王总,我们通过电话,我是长征资本的陈学兵。”他主动表露身份。
    王东生的表情变化了好几个层次,最后化为一个恍然大悟的笑容:“哦!陈总,你真是.把京东方搞死了!”
    看似玩笑,握手时却用了双手,起码使了八分力。
    陈学兵单手淡然受下。
    “王总如果不是过于倔强,京东方的股价现在应该在三块以上。”
    上一个交易日,京东方收盘价两块六。
    王东生听得牙痒:“要是没有这样的倔强,京东方怎么能活到今天呢?”
    陈学兵呵呵一笑,并未回答,只在自己的节奏上说话:
    “不过你既然来了,我说过的话还算数,从今天开始,京东方的股价你就不用操心了。”
    王东生心想不是你捣乱,我就没操心过。
    这下好了,两亿六搭在里面,股价还一蹶不振。
    “哦?陈总真有这样的能力?那我们的钱,还能不能回来?”
    “那是自然,王总兜里没钱,也不好在合肥建厂嘛。”
    “哦!拭目以待!厂子能不能建成,主要还得看合肥的实力!”
    见面伊始,两边就攒起了火药味。
    京东方的一帮人也清楚是谁把他们搞到如此被动的境地,都提了一股劲,打算在谈判桌上好好厮杀。
    一到地方,懵了。
    就住招待所。
    吴市长走了,陈学兵和政府的工作人员给拿来了房间钥匙,交给他们时冲王东生一笑:
    “这儿离政府比较近,夏普的人来了也住这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们也好和他们谈条件。”
    话语之露骨,让京东方的人集体愤怒。
    刘晓东挺身而出。
    “陈总,请我们来,就是为了刺激夏普?合肥政府就这么做事?”
    “当然不是,请你们来是为了合作,夏普是对手,京东方是队友,不过我希望咱们能简化流程,尽快达成合作关系。”
    王东生感觉从股市跟这个家伙遇上,到合肥耍阴招搅合谈判,再到今天的见面,总有种被操控的无力感,他逐渐凝起眉头。
    “什么意思?”
    陈学兵也没啰嗦,递过去一份合同资料。
    “建线条件,我已经帮你们跟合肥谈过一次了,不过合肥这边资金目前有缺口,我们商议以后,打算先帮你们建一条4.5代线,生产手机屏幕,摆脱京东方在国际大屏幕竞争导致的亏损困境。”
    这句话一出,王东生和刘晓东对视了一眼,互有疑惑。
    谁透露的消息?
    低世代生产线,他们确实商量过。
    面临如今的围堵命运,只有两个方案,要么向大了做,要么向小了做,突破不了高世代的围堵,还能在小屏幕里求生存。
    但商量这事的时候开的是小会,在场就核心高管四个人,最后的商议结果也是先搞六代线。
    他怎么知道?
    “生产小屏幕,我们的五代线也可以做,最近还接了不少订单,为什么一定要4.5代线?”王东生试探道。
    陈学兵摇头呵呵:“肯定不行,现在的手机小屏幕强调高分辨率和轻薄性,像素要求极高,需要更细密的电子线路控制像素点,你们那条五代线是为了做大屏幕建的,生产出来的小屏幕我买来看过,都是淘汰产品,进不了中高端市场,必须专门建一条线,并且调拨一个团队来研专门研究生产,4.5代线的基板尺寸也更适合生产5英寸以下的屏幕,3.5-5英寸,会是近几年的大趋势。”
    王东生开始表情郑重,听到话尾又笑了笑:“看来陈总是行家啊,不过主流趋势3.5-5英寸,这个说法,我这个行内人也是第一次听,不知陈总是哪里调研来的结论?”
    “行内人不止王总一个,我就是做手机的,王总未必比我专注,你如果做,等你建线完成,我保证每年至少给你20万块,3英寸以上的屏幕订单。”
    20万块。
    王东生下意识算账。
    4.5代线基板玻璃730*920mm,切割三英寸,除去边框损耗.200块左右。
    算上良品率80%,160块。
    20万块,就是1250块基板玻璃。
    也不多啊。
    建个厂子,要是没有三十万块基板玻璃的年产量,就算是产能浪费。
    不过京东方的3寸屏一块120多块钱,两千多万的订单,苍蝇再小也是肉,他也没忙着反驳,只是问道:“陈总不是做金融的吗?还做手机?”
    “工厂就在深圳,很快会注册品牌,王总有兴趣可以去看。”
    厂子现在太小,月销量虽然近万,但大部分不是他产的,陈学兵不欲解释。
    华强北手机屏幕主要来源是专做模仿规格的中小山寨厂家和回收手机的拆机件,抢了这些大厂家不少饭碗,他这个山寨大王的身份也不便透露。
    王东生打开资料第一页,漫不经心道:“小屏幕,我们倒是可以做,不过投资,我们可是真没钱,既然陈总对我们做了了解,我也直说了,贷款都很难,我们没有资本金,除非.你们能接受定向增发,为我们凑足资本金。”
    他看似随口说出的条件,其实是京东方最关注的部分,现在BJ的银团贷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就是因为当初建五代线的资本金太少,贷款比例过大,经过商议,他们决定第一次启用股权融资的方式建厂。
    这话一出,陈学兵笑了。
    “你看第三页。”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26.)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