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经营一家国企
“你要的爱~不只是依赖~
“要像个大男孩,风吹又日晒,
“生活自由自在~”
1月25日。
一月中旬变成了下旬,深圳依然阳光照耀。
股市在这天进行最后的冲高,盘中达到1260。
明天开始,便是长达十天的休假。
要过年了。
杨青玥哼着小歌,收拾她的小房子。
把两个房间的床单被套洗出来晾晒,等到回来的时候,床上就会有好闻的阳光味道。
陈学兵在沙发上慵懒地靠着。
这几天杨青玥虽然一直出于辛梦真的那层关系没有和他发生什么亲密动作,但相处得很舒服,忙时杨青玥就玩自己的,闲时便陪他聊天看电视,抑或活力满满的领着他出门溜溜。
他享受这种知冷知热的陪伴。
此刻,他接着一通来自美国俄亥俄州晚上9点的电话。
对面的时差正好是12个小时,还在1月24号的晚上,有着一丝与陈学兵精神奕奕所对称的疲惫。
“IDIAP(达尔摩尔感知人工智能研究所)的实力远超过咱们的想象,他们的总部在瑞士,主要研究是公共安全领域的图像分析与方向,跟欧盟JRC(联合研究中心)有合作,他们的技术确实跟微软和苹果的感知技术有交叉,但美国这家小研究所只是他们的一个学术分部而已,并不掌握这项技术。”
“没别的办法了吗?”
“只能再去一趟瑞士。”林斌叹了一声:“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这些,早知道就不该接这个活。”
接触IDIAP那位早年研究出多点触控数码服务台的教授,本来是台湾工程师许文风接下的任务,后来林斌这个美国人加入,又要去美国找Marvell,这项任务就顺理成章到了他头上。
“如果缺人,我给你增派人手过来,多点触控技术我们必须掌握。”
“呵呵,不用了,如果我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你愿意花多少钱?”
林斌的语气忽然轻松起来。
陈学兵眉头一皱:“你有办法?”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嘶…林总,你可是我们公司副总,拿股份的那种!这也谈钱?”
“呵,你上周在公司开会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啧,你听我解释!”陈学兵丝毫不慌:“公司最近进来这么多高管,要是人人都能过问核心技术,以后还怎么保密?我只是拿你当个挡箭牌而已!你都不能碰,别人自然也不能碰!”
林斌沉默了一下。
“陈总,你要明白,我的美国身份目前来说对公司有绝对的好处。”
陈学兵叹了口气:“我知道。”
“这个钱,不是我要,是Marvell要。”林斌终于说出了办法:
“多点触控需要同时检测并处理多个触点的输入信号,核心是传感器布局和信号处理算法,实时处理多信号需要高性能处理器支撑,必须不断简化算法才能实现稳定性。
“简单来说,关键在于两点,技术是一方面,降低功耗才能投入使用是另一方面。
“Marvell在研究降低嵌入式系统功耗的过程中曾把这个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经验,我向他们提出了诉求,他们表示可以帮我们研发触控芯片,并且整合到我们的片上系统,但不同意出让技术,只能以每份13—15美元的价格卖给我们。”
“他妈了个巴子。”
陈学兵听到这个价格都坐起来了。
太他妈贵了。
他虽然不知道触控芯片价格,但知道一颗功能芯片的成本价。
几毛钱。
这玩意没有边际成本的,研发出来以后可以无限生产。
你要卖老子一百多块。
技术是该有溢价,但这都溢到天上去了,卖药研发成本这么高,都不敢这么赚。
“这技术又不是什么尖端,苹果收购那个软键盘公司,两个创始人就把技术搞出来了,能有多难?能不能再谈谈?”
“有得买还是知足吧,没这个东西,你的交互生态根本没有基础,而且你的猜测如果是真的,苹果也要发布手机,还用上了这个技术,他们一定所图甚大,我们的产品一旦和苹果公司形成同质化…Marvell的总部在硅谷,苹果也在,按照苹果的竞争收购习惯,我们下一代产品,很可能买不到这项技术。”
林斌见得多了,态度比较冷漠。
陈学兵摸了摸额头,内心涌起一股无处可撒的火气。
“Marvell的条件先答应,让他们进入研发,瑞士也还得去,两条腿走路。”
林斌的声音又疲惫起来:“我也是这个意思,行程已经安排好了,下周就去……你运气很好,Marvell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他们可以收人民币,否则这项芯片进口,你要准备一笔天价的美元。”
“哼,那是他们运气好,赶上好时候了。”
人民币正处在走向升值的过程中,去年1:8.3,现在已经8.1了,今年搞不好就破8,他们在汇率上还能挣一笔。
不过外商有货币零费率归国的特权,陈学兵要美元,却只能去香港市场高价兑换。
“台积电那边什么情况?能不能高良率量产?”
“他们从去年就开始秘密试产了,现在把消息放到美国,应该已经不是问题,不过台积电的产能需要争取,Marvell之前的合作者一直是日本尼康,跟台积电没有往来。”
“65nm,只有台积电?”
“只有台积电。你应该听说过阿斯麦尔的浸润式光刻机是台积电林本坚的思路,水介质是把尼康成熟技术157纳米波长缩短到132纳米的根本原因,多重曝光以后,157纳米的一半就是现在的80纳米,132纳米的一半是台积电的65纳米,阿斯麦尔那台优先跟台积电合作的132纳米浸润式光刻机,就是65纳米唯一的解法。”
“那就让Marvell想办法吧,我们要65纳米,这是高价触控芯片的前提,硅谷这么叼,他们肯定有办法。”
林斌笑了:“你跟我说酸话没用,他们也听不到。”
陈学兵咧了咧嘴:“会让他们听到的,据我所知,美国还是华尔街说了算。”
“我真心希望华尔街能听你的,哪怕一句也好。”
“骑驴看唱本。”
俩人互相不服不忿地牛逼两句,挂了电话。
陈学兵重生以来很少这么跟人置气,尤其是下属。
不过他的气,并不是针对林斌。
一个功能芯片,卖他妈一百多块。
保守估计第一代卖二三十万台,那是多少钱?
上次开会,他还让卢韦冰压低供应链成本,没想到转头他就不得不挨了一刀。
而且这只是第一刀,以后还会有更多的。
道,麒麟,这些中国式的描述代表着他对产品的期待,但如果不摆脱内部的天价外国芯,他挣不到什么钱,高昂的定价里将充斥着流向国外的利润。
设计得再好,做得再高端,干的还是低端产业链,拿的是打螺丝的钱。
还他妈不如干盗版呢。
陈学兵拍着双腿站起来,搞国产替代的决心更甚以往任何时候。
“我要去安徽了,一会就走,就不送你去口岸了。”
杨青玥略带错愕地回头。
陈学兵昨天接到一通电话,好像说什么投资项目约他去谈,本来说过两天才走,反正年前也谈不完,想多在深圳待两天再去。
她挺开心的,还计划今天收拾收拾房子,下午一起去吃个饭,就当提前跨年。
忽然就火急火燎。
“昂!好,你去吧!我一会也去香港了。”
“新年提前快乐。”
陈学兵说罢,走回房间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新年礼物。
一台数码相机。
杨青玥刚开心两秒,突然啊的一声:
“我还没给你买呢!”
陈学兵微笑。
“不用买,这是你的新年礼物,也是我的,你把香港的新年烟花拍给我看看,就是新年礼物了。”
老男人的周到,便是魅力所在。
杨青玥终于放下矜持抱住陈学兵,在他脸上啄了一口。
“好,我一定把最美的香港拍给你!”
中午,陈学兵召集人马,匆匆飞往合肥。
飞机上,陈学兵、蔡志坚、魏志行、萧海东、任颖五人,各拿着一份合肥发过来的内部资料细细审阅。
合肥通知他们过去商谈,是昨天下午的事情。
陈学兵本来打算直接去,但蔡志坚提议,既然合肥在这段时间已经跟京东方接触,不如让合肥请京东方把过去几年的财报发过来看看,了解一下被投企业的内部状况。
今早,一份还未发布的05财报和往期财报便从邮箱发过来了,侧面证明合肥跟京东方谈得不错,京东方也比较积极。
今天其实也是陈学兵留给蔡志坚审核年报的时间。
不过现在匆匆成行,大家也只能在路上边走边看。
萧海东是集团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魏志行之前也是泰康保险资产部门的财务律师,都对财报和财务工作有各自领域的敏感度。
何月之前是特钢的行政办主任,对国企制度十分了解,至少能在接待细项上帮得上忙。
这也是陈学兵出来时把他们带上的原因。
蔡志坚就更不必说。
普华永道是世界上最专业的财报机构之一。
这几天他已经回了一趟香港,办完离职手续,开始全心投入集团的总裁工作,并且通知了他的团队离职后到合肥汇合。
体现专业性,是作为投资掮客不被合作双方甩下的重中之重,此行合肥,陈学兵助手团队很充足。
不过,此刻大家看着京东方的年报,担忧的都是另一个问题。
这财报要是放出去,怎么贷款啊?
主营业务收入134.6亿,扣非净利润,负15亿6999万。
净资产33亿7785万。
总资产20亿9225万。
现金比率不足10%。
现金流量负值。
去年主营业务收入124亿,利润1.6亿,前年主营业务收入111亿,利润4000万。
萧海东频频看着陈学兵,奇怪他为什么对这家企业这么有信心。
29亿1500万总股本,节前A股3.03元的股价,B股1.53港元,股市的总市值78亿,就算不考虑市场利润下滑带来的亏损,无论从资产价值还是业务增长来说都远远不成比例,股价严重被高估了。
他要是这家企业的财务总监,把账本烧了也不会选择发出来。
事实上京东方也打算想尽办法推迟发布这份年报,如果他们不是走内部渠道,这份年报得等到四月底才能看到。
陈学兵只能感叹他们运气好,正好在低谷之时遇到了一波大牛市行情,主流情绪就是疯狂高估。要是熊市,财报一出来就是泥沙俱下。
市值蒸发伴随的就是融资难度增加,财务成本上升,甚至从监管层面阻止他们扩张,防止融资暴雷。
现金流好的企业可以不在乎股价,就像格力董总平时都是昂着头走路,但京东方这种靠借钱发展的,股价一旦跌落,就是从齐天大圣直接打成猿猴,银行不止把金箍棒给你收走,豹纹短裤都给你扒了。
“他们这份财报,你怎么看?”陈学兵拿起资料对着蔡志坚扬了扬。
“太实诚了。”蔡志坚摇摇头:“可以看出他们在财务上不成熟,投后管理会比较麻烦,必须派出一个专业的团队帮他们。”
“你想得太长远了,就说这份财报,能不能帮他们优化一下?这个发出来也太难看了。”
蔡志坚略微沉吟。
“能,费用资本化,在建工程不转固定资产,增加存货量,重新认定金融资产分类…虚拟买卖固定资产合同,把非正常损益虚增。如果他们的情况和我估计的差不多,至少能把他们的负资产减少30%,还可以把一部分经营亏损算到非正常部分。”
“国企,还是含蓄点,搞太凶了人家有顾虑,只算合理美化范围内的就行。”
“20%。”
这个答案,陈学兵略微点了点头。
京东方这家企业,他前世看过的报道太多了,股市上也关注过他们。
产业研究人士称赞它是中国液晶面板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旗手,另一方面,曾经连年巨亏的“烧钱”过往,四处融资,从不分红,群众甚至主流媒体都骂它骗钱,铁公鸡。
若不是政府青睐有加,管理层心智坚定,坚持研发,熬出了春天,恐怕被埋葬的时候要伴随着一片骂声,还有一大堆的责任。
崛起的过程太艰难了。
念头及此,他升起一个想法。
间接管理。
经营一家国企。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