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资产证券化
(图片仅供参考)
考斯特大巴。
木质地板,中央七人折叠办公桌。
两侧布艺沙发座椅,首席沙发背后的电视墙播放着格力制造的宣传片。
车上随行的人见人上来,立马打开了电视墙边的隔断门,是个冰箱和简易茶水间,烧水泡茶。
上车以后即使站着,依然感觉宽敞。
陈学兵瞬间感觉这玩意儿比MPV要香得多,空间大,改造起来想象力也大。
坐这车,才能吃着火锅唱着歌去鹅城啊。
还便宜,好买。
埃尔法的MPV,他打电话问过徐云峰,徐云峰说能买,但连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都拿不到,得去上海某家贸易公司订,这是全国唯一的3C认证公司,每辆加价40万。
加价的钱都够买一辆考斯特了。
“车上的空调电器都是我们格力的。”董名珠上车,甚是自豪道。
陈学兵笑着指了指那台电视。
“那个肯定不是。”
格力不做电视,他是知道的。
董名珠对这个杠精翻了个白眼:“我们是做白色家电的,电视我们是不会碰的。”
“白色家电?”陈学兵扬了扬眉。
旁边烧水的格力工作人员笑着解释道:
“空调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卫浴,这些注重耐用和稳定性的家电就是白色家电,这个市场是有品牌积累和技术壁垒的,外观设计简洁为主,早年设计基本都是白色,黑色家电是侧重娱乐体验的家电,电视影音设备游戏机都算,以前基本都是黑色外壳,是为了降低屏幕反光,防干扰。”
陈学兵闻言点点头,懂了。
“黑家电迭代太快,市场除了认牌子,还认那些看得见听得着的数据,分辨率,屏幕尺寸,影音效果,技术更新慢了市场不买账,白家电的技术看不见,你们有先发优势,易于打造护城河。”
董名珠侧了侧头:“护城河这个词不错。”
陈学兵笑着坐下:“下次董总开会要是用这个词,我可要收版权费啊。”
一帮人皆笑,唯有董小姐垮着个脸。
陈学兵又指着电视墙道:“吴市长,现在合肥没人做彩电吧?”
吴市长闻弦歌而知雅意:“有了液晶,彩电企业就愿意来?”
此刻,董名珠总算说了句公道话:“液晶屏幕在电视整机成本里占比太高了,主要是大陆的彩电制造商聪明,这么多年,把其他部件的成本都压下来了,导致屏幕成本占比更高,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二,台企电脑屏幕占比非常高,日韩屏幕主攻电视,屏幕这东西运输又存在一定麻烦,容易损坏,所以成本决定,电视生产放在沿海地区更划算。”
陈学兵内心点了个赞,有个专业嘴替真好。
吴市长一听,思维拓展开来。
“那有了屏幕,做电脑的厂家也愿意过来?”
“那是当然。”陈学兵就势展开:“电脑成本集中在CPU,显卡,屏幕,内存,典型的半导体产业,面板企业也是半导体,TFT(薄膜晶体管)和驱动IC都是半导体,产业关联度非常高,有了京东方,合肥就有了发展半导体集群的可能,如果董总的企业是一栋豪华别墅,那京东方就是一把万能钥匙,你们拿在手里,想开哪家,就开哪家。”
这个比喻绝了。
合肥,最擅长的就是开别人家的门!
不过有时候没有钥匙,只能翻窗进去。
或者直接踹门。
这段时间合肥招商团第一个瞄准的就是兄弟城市,安徽地界都被他们强行踹门闯进去翻了一遍,蚌埠卷烟厂,安徽铁道发展集团,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中铁快运…
能劝的都劝了。
搬至合肥。
芜湖呜呼了,蚌埠绷不住了,小兄弟们破口大骂。
有省里罩着,他们还是有底气的。
但去别人家,可不好这么闯啊。
出门抢劫不是,招商,总得有个名目。
于是他们合计了一下:咱们的美菱电器,荣事达,还是辉煌过的,引领过的。
名头有了:产业复兴!
这个复兴的过程中,要是还能往外扩一扩,也是极好的。
屏幕,半导体,这个好啊。
扩出去,那可就视野辽阔了。
吴市长刚开始心动,董名珠又是一盆冷水:
“产业是好,关键还要盈利,去年到今天的液晶屏幕价格有波动,液晶也不是面板的唯一方向,长虹现在在跟韩国欧丽安谈收购,做等离子电视,等离子亮度高,对比度和色彩鲜艳度也比液晶强,就是贵了点,人家真做起来了,国外厂商也不一定打得过,我们车上这台就是等离子,吴市长你看看视觉效果,是不是很鲜艳。”
长虹是在家电领域黑白两道通吃,黑的也做白的也做,是格力的对手,格力对他们还是比较了解的。
吴市长又又心动了。
好好好,这个也好。
陈学兵冷笑一声:“等离子是气体混合物,基础技术可不是半导体,顶多跟半导体加工刻蚀有关系,而且小屏幕非常难做,基本都在40寸以上,电脑不好做,手机不能做,只能做电视,可算不上万能钥匙,而且松下包揽了这么多专利,他们要赢,很难。”
聊起屏幕,陈学兵为了手机是下过苦功夫的。
等离子屏幕做不了手机,也是他不看好的关键。
董名珠立马反驳:“液晶要赢就简单?国外几十家厂商,国内就这一家。”
“所以啊,独苗啊!!”陈学兵重重感叹:“屏幕为什么这么贵?人家卡了我们的脖子,京东方孤军奋战,咱们能不支持吗?市长!”
说得都有点感动了,想擦泪。
他是真被卡过的,但凡京东方有能力跟三星拼一拼,哪怕是跟LG过过招,他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在派人到处接洽屏幕商。
差一代就差一代,就他妈支持国产。
关键差好几代,再怎么忽悠消费者,也没人买账啊。
吴市长倒不太感动。
但是他想了想,应该可以用这个理由感动中国。
他咂了咂嘴,翻看陈学兵的资料。
“你这个项目,通过了?”
“对,我和阚总做的。”
吴市长笑了一声:“陈总这是。”
“不算吧,聊了聊,想请我和渝富资本一起操作这笔资金,我拒绝了,从我的角度,还是想做好这个项目。”
不过抬高自己,还是有必要的。
旁边的董名珠听到这话,才开始有点心惊。
这年轻人也不年轻啊!
还拒绝过重庆?
这些东西能打听得到,吴市长也没有质疑,而是看向资金方向,叹了口气。
“一百三十亿以上我们从哪拿这么多钱?你答应政府,帮他们配资多少?”
这个数字,资料上并未明确。
陈学兵留了个缺口,也是想一步步抬高价格,拿到最好的条件。
“筹资渠道主要来自于双方所在地的银行,他们有个优势,就是政府引导基金项目,中央给了八亿,剩下的配二十亿,我来配七亿,达到三十五亿,拿这三十五亿去一比一贷款,配给京东方,剩下的流程就可以走通了。”
实际上压根没跟他谈具体配多少,怎么配,因为开会第一天黄市长就宣布把项目否了,这个配资方式只是他的粗略计算。
“你配七个亿,你有七个亿?”吴市长首先怀疑他的资金能力。
陈学兵微笑:“博时基金已经答应为我筹款五个亿,博时,你知道吧?全国社保基金合作机构之一……剩下两个亿,对我来说不是事。”
那就是七个亿已经落地。
吴市长听得有些许激动。
这是帮合肥办事,说白了,就是没人帮忙筹资,他们也得招商,这样的大项目,本来也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捞到一分,压力就小一分,项目就更划算一分。
七个亿,还能撬动银行几个亿,那就是十几个亿。
但听陈学兵的话音,好像还能筹。
他立马叹了口气。
“七个亿…我们可没有中央资金啊,得出28个亿?这么多钱,我们真没有。”
陈学兵内心骂娘。
前世你们市政拉着银行给京东方筹了60亿!后来钱不够,又给了30亿!
90亿都弄出来了,28个亿你没有?!
妈了个巴子,不老实,这人太不老实。
好在陈学兵早就给自己留了巨大的余量,从容不迫地靠在了椅子上,笑道:
“配资七个亿,是给了条件的,我作为基金方来操作这笔钱,除银行资金以外的政府注入资金,我要收1.5%的管理费,还有政府方总收益的20%,让我多配点资,也不是不行,合肥能出什么条件?”
吴市长立马皱眉。
按他这么算,除开银行,政府要出28亿,给他们1.5%的管理费,岂不是4000多万?
一年?
“咝…管理费,太高了点吧,一个项目两三年,你们管理费上亿了。”
“管理费可以免啊。”陈学兵立马道:“不过收益你们得给高点,25个点,并且退出时机和方式要由我来定。”
说罢,他给身旁的阚治东递去一个眼神。
稍安勿躁。
答应你的一半管理费,我会处理。
阚治东其实觉得把硬收益放弃了不智,但这小子所图甚大,跟陆晓春开了保底协议,肯定不是图这点管理费。
这是场豪赌。
陈学兵出钱,他出名而已。
出钱的把注都压下去了,他这个出名的,也只能跟上。
吴市长听到可以不要管理费,神色稍宽,而后抛出一句令人迷惑的话:“陈总,你来都来了,就给我交个实底,你到底能出多少?”
来都来了。
陈学兵想笑,你咋不说大过年的。
来了不是还能走么。
“行,我交个实底,还能筹五亿,收益我要30个点。”
这。
前七个亿,二十五个点收益。
后五个亿,五个点收益。
吴市长很想问一句:要不35个亿你全出了,政府帮你们贷款,只要一半收益呢?
或者,能不能只给五个点,只要后面五个亿?
当然,这是傻子的逻辑。
聪明人的逻辑是:对方一开始就锚定了30个点,并且本来就准备好了12个亿。
甚至更多。
“12亿.还是不够哇。”吴市长开始装穷:“二十几个亿,我们实在凑不出来,陈总恐怕还得想想办法。”
陈学兵感觉不能再退了。
合肥要是不在一开始就全力想办法,投资一旦超过130亿预算,根本承接不了任何意外。
他咧了咧嘴,笑道:“孙书记去年拆了1200万平米的城区违建,至少五六十亿的土地,那些地不会不打算卖吧?”
这又是一笔经济账。
合肥建筑大多低矮,平均容积率就算2.5。
那就是480万平方米的土地,7200亩。
地价就算低点,1200一平米,80万一亩。
57亿6千万。
实际上拆除7200亩,还会多出来一部分。
实际上,按照他了解的那些拆除地段,比如工商所门面房,省委西大门门面房,总工会繁华地段临街地价商铺,58栋无主别墅等
孙书记是个狠人,把各委部门的“家财”都给拆了。
这些地段可不是工业地,是正宗的繁华商业地,好歹是个省城,这部分地价应该远高于1200/平米,甚至是好几倍。
了解不了对方的底价,就不要随意谈判,陈学兵说五六十亿,合肥拿到的地就绝对高于这个价值。
吴市长也了解自己的“家产”,被说出来,多少有点心虚,但哭穷是他的传统艺能。
“那些地,有的是要补偿的,而且哪能这么快卖出去啊?”
“合肥没有城投公司?卖不出去,不会不懂抵押吧,吴市长,我除了是搞金融的,名下还有个建筑公司。”
明人不必说暗话。
94年分税制以后各地城投兴起,为的就是土地财政。
《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借债有限制规定,但土地卖得慢,政府又急缺钱,遂搞了这帮隔壁老王,以企业名义帮政府抵押土地背债。
除城投外,还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融资平台。
他们借的钱,称为:表外债务。
也叫隐性债务。
另一方面,政府也知道土地越来越金贵,不用卖出去,以此方法拿贷款搞基建,招商,环境好了,地价就该涨。
等政府挣了企业税收,给城投还了贷款,地价也上来了,地还在手里,可择良时拍卖。
经济向好的情况下,地价逐年上涨,这是个良性循环。
这个问题,又到了陈学兵精通的业务范围内了。
不过吴市长被戳破也丝毫不尴尬:“这个钱,就算我们找银行借款,也拿不了这么多,既然你懂,就知道银行贷款对地估价比实价低,还有比例,不到70%,而且我们的招商形势你也看见了,补贴众多企业,还有招商开销等,很多急用钱的地方。”
这次,轮到陈学兵叹了口气。
“吴市长,要搞这么大的项目,还是破釜沉舟吧.”
他想了想,合肥后世的发展突飞猛进,多背点债,压力也并不大,遂又开口道:“我觉得项目的贷款,你们应该找国开行谈谈,他们是政策性银行,对项目有扶持,至于你们抵押地块的那部分贷款,应该让本地的银行来承接。”
吴市长有些疑惑:“何意?”
“ABS,资产证券化,你有所耳闻吧?”陈学兵也不管他懂不懂,慢悠悠解释道:
“就是把能够产生稳定收益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过程。
“土地你们是抵押给银行了,但没卖啊,土地收益权是不是还在你们手里?
“这些年,土地涨了不少吧?
“把收益列个表,结构优化一下,做个收益预期,让地方银行帮忙把这份收益预期出售给客户,甚至直接吃下这份预期,你们折扣性地一次性获得未来几年的土地收益,买方分得剩余部分收益。
“这样一来,一份土地,你们拿到手的钱不应该是70%,而是一倍以上。”
陈学兵轻描淡写地说出一套模式,换来了车上人的震惊。
还能这么玩??
不过,震惊也有限。
毕竟资产证券化的手段以往也不是没有,比如高速公路的收费权等,他们只是震惊于土地居然也能这么玩。
不过吴市长的震惊,就不这么简单了。
因为:巧了!
这方法,他们已经打算用了。
而且是孙书记请了一大帮专家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给论证出来的。
这位陈总,居然随口就说出来了?!
那.那帮专家,有何用?
“陈总.你怎么想到的?依据是什么?”
“多一点国际视野,很容易想到,依据,到美国房地产市场里找就行了,我可以给你提供几个公司名单。”
陈学兵摆了摆手,对这种点子并不以为意。
他是一直使用金融手段来扩张的。
金融手段,不是简单的抵押贷款。
只说一个资产证券化,后世五花八门的方法也多的是。
引爆美国金融危机的次贷只是其中一种,PPP项目,不动产投资信托,乃至蚂蚁扩张那套消费金融模式,后世诸多资产证券化的案例,都在他脑中。
“关键,不在于点子,而在如何正确的使用。”
陈学兵抬起手指,淡淡地开口:
“第一,路径要正确,你们要把能压到国开行的贷款压力尽量压到国开行头上,地方上那些听你们话的银行才能留有余力,为你们操作这次证券化。”
“第二,造表的时候不能贪大,用多少就卖多少,卖出去的收益权,始终要分给别人一份,资金有成本,这套模式本来是好的,就怕源源不断的贪心,多次反复证券化,是绝对不行的。”
第三。
大家都认真听着,等着陈学兵的第三。
可久久没来,呼吸都停滞得有点难受。
许久,陈学兵似笑非笑地扫视大家。
“我又不是吴市长,也不是给政府开会,没必要强凑三大点三小点吧?最关键的,就这两点。”
一片松气声。
强迫症都差点被治好了。
随后,又是一片笑声。
吴市长略微感慨地摇摇头,长笑道:
“陈总,真是高手在民间。”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