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谈判之道
“吴市长,你知道,我们做空调,下一步就还有压缩机项目和一些配套,至少二十个亿,压缩机厂我们全资,不用你们的贷款,只要50个点退税,但这次你必须让我。”
“.”
“你要是把我逼走了,朱董就要换团队来谈了,到时候之前确定的细节又要重新谈一遍,他们是不敢像我这么不拘小节的。”
“真不行!太高了,10个点,我们补不起!”
“.行吧,吴市长,我拿出最大的诚意,57个点,我让三个点。”
“55!我给你想想办法!回去还得开个会!”
“那不可能,57最低了。”
锱铢必较的谈判教学现场。
不过涉及增值税,就算一个点也不少了,这是直接从毛利上收的,以百亿年产值计算,30亿毛利增值,家电销售增值税17%,五亿一千万增值税,每个点可就是五百万。
他来时听张旭说格力投产是两百亿年产值,如果所言非虚,每个点就是一千万。
三个点,三千万。
反之,合肥多出七个点,就得补贴他们七千万。
当然,如果格力能挣60亿毛利,净利润至少一半,最终交给合肥的所得税大概在六个亿左右。
格力是国企,在所得税上应该不会做手脚。
不过这份所得税还是央地分成,合肥最多拿一半,甚至是四成,两三亿里面抠7000万给格力,吴市长确实为难。
但把带动的相关产业加起来,有就业,有配套企业,合肥的获利可就难以计算了。
这就是大企业的谈判优势,尤其是做整机销售的上游企业。
谈判之道,是把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底线完美结合,7000万这个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再多一点,合肥必定拒绝。
陈学兵内心算着账,同时给自己这边的任颖和何月两位女同志使了个眼色。
好好学习。
俩人看得挺认真,何月年纪比董名珠小几岁,在学习她的话术,任颖则跟陈学兵一样,在算这笔账。
不过陈学兵转念一想,光学习好像也没什么用。
吴市长不可能对每个女人都这么容忍的。
陈学兵阅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一些前世风云人物的新闻,总会下意识关注一下。
董小姐,1990年36岁加入格力,至今十几年,这年头的地位已然很高了。
国内十大女性经济人物,十大营销人物,《财富》世界50名最具影响力商业女强人榜…
全国第十届人大代表。
最后这个身份,最关键。
这才是她跟一个市长平起平坐的底气。
“呃”
陈学兵还在思绪之中,旁边的吴市长忽然开口:
“陈总,我先让人给你开个房间,上去休息一下?我先跟董总聊聊,明早我们再谈。”
陈学兵听到这话,嘴角咧了咧。
这是要松口了啊。
“呵呵,董总不是说要请我们喝酒,盛情难却,一起聊聊嘛。”
刚才是董名珠不愿意走,现在是他不愿意走了。
董名珠可不是个客套的人,过来拉着吴市长就要往外走。
“走走走,到我们的商务车上谈,就在门口,会议桌已经准备好了。”
“诶?”陈学兵一抬手:“吴市长,退税百分之57,这事我可听到了啊!见者有份。”
“这。”吴市长尬住。
陈学兵刚来,大家连项目是什么都没聊清楚,刚才还真没防着。
这下,他有点后悔了。
董名珠见状不爽了:“我们这是40个亿的投资,凑什么热闹!”
她看陈学兵年轻的面庞,差点没说一句“小屁孩一边玩去”。
陈学兵一听这话,露出了微笑。
“董总,怎么,我们的投资,就一定比你小?”
“你什么项目.”
董名珠脱口而出,结果看到吴市长尴尬的神情,意识到对方的话可能不虚。
她忽然想起刚才吴市长说的话,逐渐凝眉,动作也停了下来,狐疑道:
“液晶项目?面板企业?你代表哪家公司来的?”
液晶面板不属于格力的供应序列,她不算熟,但也不至于一点不清楚。
向中国供应液晶面板的企业,基本都在台湾日本韩国。
这些企业不应该派两个大陆人来谈。
大陆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有一家。
“京东方?”
董名珠侧着头颇有气场地吐出这三个字。
陈学兵暗道果然是行家。
但也没表态。
干销售的,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陈学兵就算不说话,她也一瞬间确定了答案。
“京东方都自顾不暇了,他们还有钱建生产线?建多大的生产线?”
这句“自顾不暇”,让不明情况的吴市长看向陈学兵,眼神露出询问。
陈学兵晓得现在这个情况不撑起场面,后面就不好谈了,于是手插兜里,拽着空空如也的荷包轻笑:
“他们没钱,我们有。”
“吴市长。”董名珠也把手揣进了衣兜,转身走了过来,打量起陈学兵一行,而后悠悠道:
“他们到底是哪家企业的?一个面板厂,几十个亿的资金,可不是一两家公司办得到的,就这几个人来谈?你可要小心一点。”
维护现金流是她最重要的工作,她了若指掌。
几十亿的企业,周转情况好点,账上一般也就几亿资金,格力能投几十亿,那是背后有个供应商集资平台,数百家供应商的支持加上银行贷款。
她刚才听了吴市长介绍陈学兵的公司,虽没留下什么印象,但正是因为没印象,她才怀疑。
能掏出这么多钱的企业,如果不是国企,那在全国是排得上号的首富一流,她不该没听过才对。
吴市长的思绪也渐渐回到陈学兵这笔生意。
不过并不是怀疑,陈学兵的意图招商团已经传达给他了,资料他也大概扫了一眼,是董名珠理解有偏差。
“陈总他们是融资平台,带项目过来是让我们投资的,他们配资,帮我们落地企业。”
吴市长很想补一句不是几十亿,是上百亿的项目,但此刻双方开始互相打听对方的条件,他还是止住了话头。
“哦”董名珠这才点点头,又笑了起来:“你们政府还搞投资?这么大的项目,他们能配多少钱?”
果然,相互打听开始了。
这下是陈学兵不爽了。
“董总,问这么清楚,你们想参与投资?”
“呵呵,我是怕合肥压力过大,把家底抽干了,完不成答应我们的产业配套,吴市长,我们的项目是自有资金,京东方我可有所耳闻,他们在BJ差了一屁股账,现成的项目和不可预期的项目,孰轻孰重,你可要考虑清楚。”
两个超大项目,落在同一个地方,就算不是相同的产业,势必也会产生对政府的资源的争夺,如果京东方有能力自己跑来合肥投产,董名珠自然欢迎,做家电的和做面板的,在某些方面会形成合力的虹吸效应。
但京东方要合肥把家底拿出来投资,那就不一样了。
政府的政策,无论土地还是税收,说到底都是补贴钱,有限的资源,补了东边,就补不了西边。
吴市长自然是完全重视格力的,陈学兵这边连谈都没谈呢。
但从掌握的情报来看,人家这边条件也不差。
他这会很想像个渣男一般把两方拉开,各自聆听他们说对方的坏话,然后各自安慰一番。
但陈学兵已经意识到这是个拿到优势条件的好机会,压根不想让这场争论熄火。
产业落地条件大多数可是共通的,更何况液晶跟家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董大姐是干销售出身的,她跟合肥谈出的相关条件,陈学兵自认为不可能超过她。
直接抄一份作业多好?
而且这个投资里他是个撮合的身份,不好一上来就帮着京东方狮子大张口,如果自己掌握了一份友商的谈判模板,那就好开口了。
你给她的条件,不能不给我吧?
你没给格力的我们这么大投资,要一点也不过分吧?
拿到优势条件,完成利他因素,下一步的京东方也好谈了,势必能感觉到自己满满的诚意。
这份诚意,就由董大姐提供。
想定,陈学兵露出一个不服的微笑:
“既然董大姐觉得不放心,那就帮合肥参考参考嘛!咱们两家的事情一起谈,如何?”
董名珠深深瞪了陈学兵一眼。
我当你姨都够了,叫谁大姐呢?
但在她看来,格力这么大的投资,国内第三个生产基地兴建合肥,掌握合肥下一步的资金动向和工作重心,也是有必要的事情。
俩人眼神一对,一拍即合。
“好啊!也别浪费吴市长的时间,去车上,一起谈。”
吴市长当渣男的机会,没了。
但他观陈学兵脸上的自信神色,还不惧与咄咄逼人的董名珠一起谈项目,心里也升起了一股巨大的希望。
他其实也想知道陈学兵准备了多少配套资金。
这么有底气,是好事啊。
有董名珠帮他质问,他也省了很多事。
要是真能把这个项目也谈成,广东这一趟,可真是来值了。
仨人心里的某些心思在这一刻达到共鸣。
“哈哈.也好,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个诸葛亮,两位都是人中龙凤,跟我这个臭皮匠一起谈,我就沾个光!”
说罢,转头对着阚治冬甚为热情地道:
“阚总,我们合肥正在学习深圳和你们深创投的先进投资经验,而且现在全市都在积极号召金融工作者参与到我们的招商工作中来,弥补对市场认知的不足,你是金融,投资,和证券业务的多元化专家,经验丰富,我们孙领导听说你来了,让我一定要把你留下,给我们的招商团授授课,他本人最近也在研究政府创投,听说你们借鉴了硅谷经验,想向你请教你一些问题,怎么样,能否拨冗莅临?”
行业专家的地位就在于此,无论哪一级的领导,遇事不决总得虚心向其请教。
陈学兵听到这话,暗暗咋舌。
上下一心学金融,还真是伪装成政府的投资银行。
阚治冬倒是见过大场面,当年许多老政治家老前辈补过金融课。
他淡定地拂了拂手,道:“都是过去的经验,创投环境已经变化太大,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了,陈总在投资方面比我更有眼光,有什么问题可以找他咨询,我看你们已经掌握了通往成功最重要的创业斗志,只要坚持下去,别被一两次失败打垮就好,如果组建机构有什么规程问题,请孙领导与我电话沟通就行。”
短短三两句话,他已经听出对方的意图,是想全心全意跟深圳学习,搞一个类似深创投的单位。
甚至可能想聘用他。
但他三次为政府创业,申银,深创投,南方证券,历经十几年,得到的无非是名声和委屈,现在已经无心再去给别人当开山匠了。
吴市长听出拒绝之意,略感失望。
董名珠忽然开口:“阚总,南方证券的事情,解决好了吗?”
阚治冬略微错愕。
他刚才以为董名珠并不知道他,没想到对方突发此问。
“嗯…差不多过去了。”
董名珠却笑了笑,道:“我听到一些事情,你还是小心一点。”
她当然知道阚治冬和深创投,也知道南方证券,前两年南方证券业内第一,格力还曾打算请他们在股市代为承销债券。
不过刚才她跟吴市长谈条件,吴市长拿阚治东打岔,她也可以装作不知道阚治东。
现在大家准备坐下来谈,她又可以知道了。
她一句话,让阚治东的脸沉了下来。
陈学兵注意到了,不过此刻好像不是追问的时机。
南方证券的事情过去大半年了,也不该有什么问题才对。
几人走到走到门外,董名珠招了招手,一辆考斯特大巴启动,开到门边。
吴市长看了看时间,已经11点,挥了挥手,直接让其他人去睡觉了。
陈学兵也让何月安排就地开房间,蔡志坚和陈学兵对了个眼神,跟着上了车。
蔡志坚是绝顶聪明的那一类,没有完全了解情况之前绝不发言,今天这一路跟下来,他已经对股安的情况有了个全面的了解,只待去一趟深圳,看看集团的另一摊业务。
陈学兵一上车。
嚯!
我要买考斯特!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