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重组股安?!
黄领导带他们到了旁边的房间,出去跟秘书耳语了几句。
秘书走了,他却没有马上进来,在走廊上等待。
等了足足20多分钟。
其间,黄领导没有进来跟他们说一句客套话,就杵在走廊上,气氛在沉默中变得严肃。
说他目中无人吧,又是他在外面站着,自己等人坐着。
直到秘书回来,他才拿着一份资料走进办公室。
秘书也给陈学兵一行人手分发了一份资料。
“看看吧,这是我派人调查,提交给市委市政府的京东方资料,我们放弃京东方的原因,就在上面。”
黄领导说着,走到旁边沙发坐下,也自顾自的看起手里的资料。
陈学兵观其厚度,明显跟自己等人拿到的东西不一样。
自己手里的资料很厚,他手里的很薄。
大家认真翻阅。这份20多页的资料,包含了全世界世界TFT-LCD生产线的先进世代,国内价格行情,和京东方目前的发展状况。
陈学兵是最早看完的,仅用了五分钟,他就看出了端倪。
上面用好几页纸论述了如今最先进的夏普8代线和6.5代线的差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京东方很好,但是我们可以再等等。
“黄领导,你的意思是要等他们具备7.5到8代线的技术,再投资?”
黄领导摇了摇头,说话比资料上直接很多:
“是落后最先进生产线半代以内,如果他们有了8代线,世界已经有了9代线,甚至9.5代线,那都是不合格的。”
陈学兵皱了皱眉头:“他们在国内已经是先进生产力了,甚至是打破了「国内无液晶」的垄断,这种技术能力,还有什么好等的?”
“当然要等。”黄领导拍了一下沙发扶手:“否则贸然上马,拉出一个产业集群,如果京东方失败,就是对配套的中小企业不负责任。”
陈学兵呵然:“等他们都成了世界先进生产力,还有重庆什么事?京东方还会来吗?”
“会的,只要我们愿意争取。”
黄领导笃定说着,露出老狐狸的微笑:“京东方属于BJ国资委下属企业,在BJ已经拿到了超量支持,不可能再投入了,上海和深圳都在接触夏普的8代线,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全国没有几个城市可供他们选择的。”
陈学兵气结。
果然,人家是有内部消息的。
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法辩。
10年以后,人家确实来了,还是渝富资本投资的。
但那时敢为人先的合肥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人家拿出了倾家荡产的魄力,成了芯片产业园标杆,IC产业一步步从无到有。
而重庆只是个赶二班车的,相关产业并未向重庆靠拢。
他为了争取而极力挺着的身子松垮下来,叹了口气。
怪不得在高科技竞争力方面,四大直辖市一直没有标杆产业,工作大而不强。
头颅昂得太高了,等闲的产业看不上眼,等人家做起来了再去拉拢,为时已晚。
关键是BJ上海好歹有高等学府和经济政治地位的虹吸效应,储备了诸多科研人才资源,天津历史基底极其雄厚,还勉强受BJ辐射。
人家是有底气的。
而重庆呢?
此刻,旁边的阚治冬看出了陈学兵的不满,笑着轻拍了拍他的腿,道:“既然资金都有了,不一定非要跟着重庆干嘛,先去和京东方谈谈,谈好了,我再给你介绍几个地方的领导,慢慢谈,总有办法。”
老阚也是个要面子的人,眼看谈不拢,立马来了个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陈学兵苦笑一声,摇摇头。
他没时间慢慢谈。
前世合肥投资京东方,赚了百亿,还赢了发展。
但时间太长了,十几年的光景。
京东方发展,以建线投产极快著称,以他做的调查来看,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一年时间他们就能落地生产了。
而这场股市盛宴,是绝佳的套利机会,顶点就在2008年之前,如果尽快谈成,谈好18个月以内,最好是一年以内的退出条件,就能赶在股市顶点逢高退场。
至少要把他募资的那部分资金退场。
至于政府的资金退不退,退多少,退完以后要不要拿着利润与京东方进行下一步合作,那是政府的决定。
他毕竟是做基金,拿的是投资人的钱,除了考虑京东方和地方产业的发展,还要让投资人尽快受利才行。
这么算下来,他的时间根本没有几个月,必须要敲定投资受股合同,股票限售期限才能开始起算。
否则拖晚了,等到股市浪潮过去,几年之内都没有高位出清的机会。
本来以为重庆这边板上钉钉,时间完全足够,即使吃不上大头,退一步跟渝富合作,喝口汤也行。
结果人家坚决不打算玩了,准备存个档,以后再慢慢玩。
可他哪有时间等?
他现在需要一个头铁的地方政府进行深度、快速的合作。
合肥看来真要去一趟了。
陈学兵的思绪不过转瞬之间,黄领导却注意到了一条阚治冬有意透露的关键信息,发出询问:
“资金?你们有多少资金?”
陈学兵回神,发现黄领导感兴趣的眼神,打算最后一搏。
“黄领导,我不是空手来谈的,博时基金已经答应为我在上海筹资五个亿,如果市政府跟我合作,我可以保证,达到与政府资金的一比一的民间配资。”
“一比一?你们私募基金融资,现在能达到这么大的规模?”
黄领导在上海工作多年,接触的私募基金不少,对私募的发展和规模很了解。
这东西最早就是一帮人为了进交易所百万级别的大户室而把资金伙起来,到了本世纪初才有了相关法案专门管理,成了代客理财。
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认为基金这种东西肯定是有公信力和约束力的,他却很清楚,完全没有,私募募资纯粹出于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道德信任。
信任障碍,就是私募规模的一道天堑。
他认识不少上海的私募管理者,深知其融资的艰难。
但也正是因为之前的了解,他听说这个项目与私募基金合作时,并没有对私募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解,导致产生了一些盲区。
陆晓春赶紧轻咳了一声:“帮陈总融资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有项目和政府资金的参与,二是陈总基于阳光私募的一些条件。”
这话他可得说清楚,免得政府方面产生误解。
这可是有陈学兵的保底条件和自有资金在里面的。
他说着跟陈学兵进行眼神交流,陈学兵也晓得他谨慎,点了点头,让他宽心。
黄领导立马又把手里的资料又来回翻了两页,看到了一些关于“阳光私募”的内容。
这才表情舒缓开来。
“第三方监管,透明化.现在已经有这种东西了”
陈学兵逐渐入了他的眼,他缓缓点头,下定了决心,合上手里关于股安集团的资料,走出办公室。
又是寂静。
大家面面相觑。
但这次没一会,黄领导便回来了,身后还跟着渝富的董事长何志亚。
重新落座,黄领导看向陈学兵,开口道:
“陈总,你们股安集团,打不打算重组?我让渝富资本收购你们49%的股权。”
这突兀的话,如同一道惊雷。
房间里的人都炸懵了。
连陈学兵都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
黄领导笑了笑,把手里资料啪地拍在沙发扶手上,如同一道惊堂木,给大家醒过了神。
“不要觉得重组就是坏事,有的重组是为了逃生脱困,那是办丧事,有的重组是为了超常规发展,那是办喜事,还有的正常的企业,为了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一加一大于二,甚至大于三,也可以重组。”
“渝富资本就是为了资源重组诞生,现在缺乏民间资本的桥接通道,我看你的团队不错,接下来重庆金融的发展将是工作重心,我们要在为一千多家小微企业清债的过程中弥补一些不起眼的要素市场。”
“比如小贷公司。”
“我仔细研究,这些市场并不适合国资委企业去做,创新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引入民间力量,我们可以不控股,但是要有决策权。”
“这对你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
“如果你们并入渝富资本旗下,京东方的事情,以后也可以由渝富资本和你们共同去做。”
话落,他微笑看着陈学兵。
能被政府收归麾下,给予核心业务,绝对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陈学兵却听得脸部微微抽动。
巨大机会
小贷公司
根据黄领导的前情提要和他掌握的关于渝富资本的信息,他知道这个“小贷公司”肯定不是后世那种“小贷公司”,而是这次渝富资本一次性打包处理一百几十亿元,上千家企业银行债务的协助性企业,大概是要通过百万级以下的小额贷款,把其中一部分中小企业扶持起来。
但。
49%的股权?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陈学兵一直试图合作,但听到这番话,他不禁摇摇头,放弃了最后一丝幻想。
“黄领导,你的渝富资本,恐怕还没有能力收购我,另外,渝富资本目前也没有能力操作一家上市企业的投资。”
话音未落,旁边的阚治冬再次拍了拍他。
说话不要冲动。
谈不拢就走,没必要交恶。
何志亚听闻这句话,看向黄领导,微微摇头。
黄领导的身子也靠了下来,眼里的淡淡笑意消失不见。
“不要自视甚高,也不要说气话,你知不知道渝富是家什么企业?”
陈学兵笑了笑。
他没有说气话,也不打算说气话。
“当然知道。”
“2003年,你跟工行协商,把他们在重庆的坏账一口气冲销,以27亿买下本金97亿,利息60亿的坏账。”
“工行同意了。”
“然后就有了渝富资本,你们给了渝富10亿资本金,以「存一贷二」,向国家开发银行贷了20亿,贷款抵押物就是这笔坏账。”
“渝富,现在是全市众多企业的债主,手里握有若干企业手里的抵押地块,这个模式,只要经济不断向好,地价不断升高,渝富就会越做越好。”
“但这并不代表渝富有能力处理一家上市公司。”
“渝富现在完全靠银行,拿下那笔负债以后,已经没有任何资本金能够注入,它只要投资,就必须把获得的股权转手质押给银行,而上市公司的股价是波动的,大家都看得见,一旦股价大幅度下滑,触发银行平仓线政府能不能给渝富追加保证金?能接受多少风险?会比我们的民间配资资金更有底气吗?”
陈学兵之前一直在调查渝富的底细,此时和盘托出,发出连连质问。
短暂的沉默。
却并没有迎来尴尬。
黄领导重新露出笑容。
“这些问题考虑不到,我们还办什么资管公司?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银行也不会强制平仓渝富的,协商一下,让银行耐心等上两三年,不是问题。”
黄领导言谈间充满了自信,而后用教育地口吻对陈学兵笑道:“重组一家企业,一定是有权力的人操刀,没有权力的人只能空想,其次,不能搞阴谋诡计,胡搅蛮缠,一定要让重组的几个方面共同受益。只有我们,才能在不施一计的情况下让大家乖乖听话,达到一个让各方满意的结果。”
他是个谈判的高手,很清楚自己的绝对优势。
但这番话,却完全没法说服陈学兵。
陈学兵拍了拍腿,起身。
“领导,你这话说的是官场,不是市场,而我从商以来一直信奉一个原则,就是坚定的走市场,不走官场,我绝对尊重市场我想您和我的思想症结就在这里,今天是我来得唐突了,提前没考虑到这些,耽误了黄领导的时间,抱歉,告辞。”
他郎朗说罢,不再顾及对方脸色,礼貌性地点了点头,便走出办公室。
身后传来“诶,诶?”两声,好像是渝富董事长的惊声。
任谁也没有想到,陈学兵的离开竟然好像是把黄领导给训了一顿。
还没有给对方反驳的机会。
经过旁边那间正在商讨怎么分钱的会议室时,陈学兵发现里面望来的若干道诧异眼神。
陈学兵忽然意识到,刚才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两个房间挨着,而他说话的声音有点大了。
但他刚才是在为他这样没有背景的商人发声,真的没法控制情绪。
第一个反应过来,快步追出来的是任颖,有些焦急。
“董事长,你把领导都得罪了,以后怎么办啊?”
陈学兵心中闪过一丝警惕,呵呵笑了一声。
“搬家吧,免得人家惦记我,长征资本搬到深圳去。”
“啊?那工程公司呢?刚接的业务,走不掉啊!”
陈学兵脚步迟滞了一下,抬手看了看时间。
这个问题,他打算离开之前,不是没有思考过。
本来他计划年后到彭水,跟县政府进行一场有上装表演,拿下那个水泥厂和蚩尤城的整体开发,推动工程公司从原材料掌控到大项目开发的全方位发展。
但现在茂田的轨迹好像已经和前世不同,要被渝富资本入股了。
那就让他入吧,回头再想法跟渝富谈。
时间紧迫,他现在也没精力管这些了。
京东方才是大头。
“那些都别管了,收拾一下,咱们去一趟安徽。”
“啊?”
“安徽,合肥,多带点衣服,我们可能要去很长时间。”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