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174章 老百姓的金融

第174章 老百姓的金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采访还没结束。
    陈学兵话落,旁边辛梦真捏紧有些泛白的手指又恢复了血色。
    刚才的话,太让人紧张了,这么激烈的言辞如果播出去,足以毁掉陈学兵的商业前途,没几个人敢与他为伍。
    记者也神色一松。
    这个采访又活了。
    刚才的话也太大胆了,她当然不会选择播出去,否则毁掉的还有她。
    结果搞半天,说的是老美啊。
    那没事了,你随便说吧。
    反正即使被人骂,也只是他的个人的观点,说不定还是个看点。
    想想这段采访播出,就放在专家观点的后面,有了强烈反差,观众的情绪被挑起之时,话风一转。
    美国金融危机?阶级矛盾?
    记者不禁笑了起来。
    她接着问道:“你是说美国房地产会导致金融危机?能具体说说吗?”
    “这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政策忽视,阶级矛盾,杠杆手段,影响力因素有很多。”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爆发,但祸根却早就埋下了,此时的美国房地产极度繁荣,其实正是盛极而衰的拐点,已经有大量房贷开始逾期,华尔街的金融掮客开始打包各种贷款资产包,成为次贷,危机的源头。
    华尔街恐怕早就发现了,只是高筑的债台坍塌之前,没有人觉得美国会控制不住。
    这次次贷金融危机,我国作为新晋最大出口国,动用了一半的储备外汇买入美债化解全球贸易危机,成为美债最大持有国。
    但这并没有换来美国的友谊,而是自己犯了低级错误而受到质疑的世界老大哥对实力逐渐崛起的东方的警惕。
    他前世就是从四万亿救市政策中崛起,见证了金融活水大量释放对房地产的飞速拉动,同时也经历了地方债爆发的阶段,建筑业的没落,对这件事的始末不可谓不熟悉。
    整个过程的是非功过很难评说,但在此过程中一定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2008年,是整个世界格局的拐点。
    他并不觉得自己能对这么宏观的事情产生多大的影响,不过是想多取得一些话语权,把环境改善一些,对家国大义和他想深耕三驾马车的小节都有益。
    前一世自己想干的大事,不就是这些事吗?
    而今天他的这番话,一句说的是犹太和昂撒对未来美国金融的垄断,一句说的是美国次贷的影响。
    往后十几年,这话的含金量会不断上升。
    只要播出,这段视频也许会被许多人拿出来反复膜拜。
    “你对于国内金融往后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因为前面惊世骇俗的言论,女记者给了他一个采访大佬才会有的待遇:在话尾提出建议。
    “金融知识普及吧,开启民智。”
    陈学兵毫不犹豫道:
    “我国金融将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迎来蓬勃发展,情况是喜人的,但相应的政策漏洞也会越来越多,金融是老百姓的金融,老百姓应该在这样的发展中得到好处,对发展前景和金融陷阱有一定的判断,不应该因为不懂金融而被一些不法之徒坑走多年攒下的积蓄。
    “我们作为金融人,不该一味构建高深词汇和行业壁垒,把金融做成一个让大家看起来神秘莫测的行业,金融人,应该把头低下来,做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的金融。”
    依然很犀利的发言,指向性很强。
    不过在情绪上,明显是积极正面的。
    并且金句频出。
    女记者见过世面,却也觉得这是她在近期诸多金融会议上做过最有价值的采访。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陈学兵。”
    记者拿出笔记本,记下了这个名字。
    “做老百姓的金融,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想跟台里提议,以这个题目做一期专题金融节目,可以吗?”
    陈学兵微笑着跟女记者伸出了手。
    “好,祝你成功。”
    ……
    听说有车送,林惠香也没来接,就在市中心的王宝和大酒店。
    不远。
    老上海眼里的市中心,就是黄浦、老静安、北徐汇、东长宁,王宝和大酒店和展览中心都囊括在内。
    张余中送他们的时候,给他们介绍了一下。
    王宝和是吃大闸蟹的地方,就在南京路隔壁的二马路,叫九江路,以前是洋行钱庄的密集地。
    上海解放前的华尔街。
    话说陈学兵喜欢的是没壳的肉,排骨海鲜也不错,但对大闸蟹这种精挑细选才能找到一块肉的河蟹无感,但张余中反复夸赞王宝和的蟹“老好切”,陈学兵也勾起了一丝好奇心。
    包房区域装修有些古早,长长的走廊,一边是雅座,一边是包房,像重庆那种打扑克的茶馆。
    进包房的时候,陈学兵嘴抽了一下。
    林惠香正在大战一笼包子。
    抬头的时候,满嘴流油。
    白瞎了一身白西装大波浪的女总裁打扮。
    “喂,你请客,客人都没到,你就先吃了?”
    先开口的是陈学兵,他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林惠香立马炸了。
    放下那只包子,指着陈学兵道:“看到没有?梦真,他说我!这还没进门呢,他就敢说我!让敬事房把他牌子撤了!换我的!”
    辛梦真笑了起来,拉了拉陈学兵的袖子道:“她就喜欢吃,看到好吃的她控制不住的,她平时减肥,吃饱了心情就好,一会少怼你不过惠香姐,你都吃了,一会怎么吃得下啊。”
    林惠香这才擦了擦手:“就点了两只蟹黄包,都没吃出蟹的味道呢,吃得下。”
    说罢,对着陈学兵昂了昂下巴:“我要吃的已经点了,你们要吃什么,自己点吧。”
    陈学兵咧了咧嘴,看向辛梦真:“她是吃东西这样,还是一直都这样?”
    辛梦真瞥了他一眼,眼光若有深意。
    “你第一次跟我说话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陈学兵骤然掀起回忆,冷汗都下来了,赶紧咳了一声,干笑道:
    “我对她可没意思!惯性,惯性,服务员,点菜!”
    “喂喂喂。”林惠香不爽地拍了拍桌子:“我对你有意思?你这话什么意思?”
    “没意思,没意思。”陈学兵连连摆手。
    她对自己但凡有一点点意思,也不至于这副模样。
    上次和联发科那位联发科的小卢总在一起的时候,她可是满脸带笑,说话都夹了半个音。
    话说,小卢总.
    “哦,我们厂子找联发科做方案的时候我没在,没有联系卢总,直接找了办公室,你帮我跟卢总说一声啊,挺不好意思的。”
    “你那厂子建起来啦?”林惠香这才抬头,随后又无所谓道:“他又不在乎那点提成,就是帮忙而已。”
    “我知道,这事还要谢谢你,不过你要真嫁入豪门,我真想求你办事,让联发科帮我们设计芯片。”
    陈学兵坐下,笑道。
    他真正的第一桶金,华强北的事情,确实应该感谢林惠香介绍的那位小卢总提供的消息。
    不过后来正版手机的芯片设计和代工,他一直没找过联发科,倒不是联发科没有芯片设计能力,人家现在的软件实力和代工厂都很齐全,只是正在盗版市场赚得飞起,光是现有的设计,生产计划都排到后年去了,不可能跟他合作另外搞什么多核芯片研发。
    盗版手机市场,是联发科最后的辉煌。
    后来醒过神来在多核道路上追赶,快到2020年才搞了个「天玑」系列,历经很多代终于赶上主流芯片性能,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要是对方真愿意放弃现在单核芯片的一站式交钥匙方案,走上SOC设计的路线,他确实可以捞联发科一把。
    随口一提,广撒网嘛,至少联发科是台湾半导体老二,以后也不会被光刻机限制。
    有时候未来的机会就是自己曾经随意埋下的种子,什么时候会捞自己一把,很难说。
    奈何林惠香听不懂,只是很随意道:“你找他帮忙,直接打他电话呗,他很直爽,能帮会帮的。”
    辛梦真却因为陈学兵的事情而关注芯片,有一些知识基础,知道这事没这么简单。
    设计芯片是上亿的生意,当下主流制程一次流片都要一两千万,制程越精密就越贵。
    闻言给陈学兵使了个眼色,询问他要不要帮忙。
    陈学兵笑着摇了摇头:“算了,等有空,我去深圳约一下小卢总好了。”
    反正林斌和美满在谈了,不行的话,等一代机发布以后,派一支香港团队去一趟台湾。
    现在确实难办。
    台湾今年一月才开放了港澳居民的入台证,大陆游客还去不了,尤其对芯片产业在大陆的限制严得可怕,今年二月才大规模搜查了台半导体龙头企业联华电子和其副董事长宣明智的住处,说他们“非法”投资内地,和舰科技董事长徐建华也在返回大陆工作之际被扣押,被限制出台。
    之前的中芯张汝京到大陆建厂,也是脱了层皮才逃出台湾。
    陈学兵想着,都想点根烟捐军费。
    奈何辛梦真在,想到那天在黄浦江边这丫头要学他抽烟,还是忍了忍。
    正好服务员拿着菜单来了。
    “你好,请问你们几个人?”
    “三个。”
    陈学兵抬手准备接过菜单。
    服务员却面露为难:“三个人啊.刚才这位女士点的菜有点多了,要不你们吃完不够再点?”
    陈学兵和辛梦真都看着林惠香。
    林惠香瞪着眼睛:“看我干什么?那些都是我要吃的,你们点你们的好了!今天我必须宰他一顿好吗?想吃的我都要吃完!”
    陈学兵指着自己,不敢置信。
    “你请我吃饭,我请客?”
    “我请我请。”辛梦真压下陈学兵的手,瞪了林惠香一眼。
    林惠香这才一副“算你错了,我原谅你了”的大度模样摆了摆手:
    “好了好了,喜欢什么口味,我给你们推荐好吧?”
    陈学兵拿着菜单咧了咧嘴:“谢谢,我不认字。”
    “我是怕你吃不明白好吧?”
    陈学兵头也不抬:“谢谢,我没长嘴。”
    这菜单确实贵,动不动就是188,288,还是位上菜。
    看得出来,林惠香是真心的。
    真心宰他。
    这份真心,很贵,加上他点的东西,结账的时候应该能超过三千块。
    不过很值,超过了陈学兵的想象。
    服务员拿来了一筐子蟹给他们看,示意这是他们店的食材,还特意解释了一下,腹部三角尖的是公的,八条腿都有毛,母蟹肚子是圆的,只有两个大钳子有毛。
    满满一桌子蟹,蟹肉瑶柱,蟹粉莲藕,特色清蟹粉,芝士蟹斗,蟹粉小笼包,蟹腿芦笋,蟹肉明虾卷.
    所有的肉,竟然没有带壳的。
    全是肉和黄,唯独六只清蒸的大闸蟹,服务员也站在一旁用剪子和蟹针挑出来放到一起,用勺子蒯点蟹醋蘸着,一勺勺舀着吃。
    大快朵颐,陈学兵都吃嗨了。
    前世真没体验过,这个做法的螃蟹,真他妈美味。
    “好吃吧?母蟹早熟,9月份成熟,公蟹晚一点,现在是最佳赏味期!我专门点了公蟹!有我这样的旁友,幸福伐?”林惠香抄着上海口音自得地道。
    “我只知道你这样的旁友很难养。”陈学兵嘟囔道。
    “好养好养。”林惠香笑嘻嘻:“对了,你们房子才170,买得好像有点小了吧?我那个房间多大?”
    陈学兵呛了一下。
    “什嘛??”
    (本章完)
    (/bi/286214/17237465.)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