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自嘲?
灯一暗,窗外免费的灯光,五彩斑斓。
“噔。”
俩人碰杯。
陈学兵看着窗外,端着杯子轻轻摇晃的样子很悠闲,脸上有一抹满足的笑意。
“看起来有些人是在炫耀嘛。”辛梦真也笑:“炫耀你的漂亮办公室?”
陈学兵并没扭捏,耿直地点了点头,笑道:“我们见面不是茶馆就是公园,要不就是你家,跟老年相亲似的,好不容易有个自己的地盘,当然要炫耀一下了,要不等你去了上海想起我的时候,觉得我就是个重庆土老帽。”
他知道辛梦真大概会去上海,清华北大她大概是考不上了,而交大和复旦都在上海。
辛梦真嘴角浅浅的梨涡泛起。
“什么土老帽,好癫啊你。”
说罢,又看着眼前宽阔的空间,抿了抿嘴道:“不要妄自菲薄,你是我见过最厉害的同龄人,不要着急证明自己,你一定会发光的。”
她知道陈学兵挣了许多钱,虽然最近几个月“辛梦真的小店”一直是陈学兵这边在操作,但那个店,她时不时就会上去看看。
光这一个店,销量至今就达到了110多万。
二三十万的利润,对她家这样的情况来说确实不多,但他的启动资金才多少?
他还有其他的店呢。
她还知道陈学兵在深圳开厂。
不过她也知道,那个厂,至今还没开起来,他一直没去联发科下单。
前不久林惠香打电话给她,说陈学兵就是个吹牛大王,说什么开厂,就是想在她面前装阔,让她千万不要被骗了。
她不开心,但也并没有解释。
强者并不需要什么解释,只会默默努力,她和陈学兵都是一样。
但今天她看到这个办公室,想到背后的昂贵租金,才会说出这样担忧的话。
陈学兵确实挺有压力,不过他的压力和这间办公室毫无关系。
听到这话,引起了一些感慨,抬起酒杯,跟辛梦真碰了一下,喝了一口。
“时间太紧太快,想把每件事情都做好,有时候却不得不暂时放弃一部分,做好最重要的那些…不过好在高考以后我就松绑了,不用再跟卷子较劲,今天找你来,算是庆祝,祝我重生,干杯。”
他刻意说着“重生”这种敏感词,算是释放积攒已久的压力。
一边读书,一边管工地,深圳还同时操控着一场巨大的赌博,这段神经绷得挺紧的,他在工地上常常想喝点啤酒,晕乎乎的才好睡着。
辛梦真发现他眼里的疲倦,有些心疼,也抬起酒杯大喝了一口,又轻眯眼睛,“嗯啊”地咂吧了一下,道:
“很快就好啦,这段时间学得怎么样?”
“还行。”
陈学兵咧嘴道:“不过我的家教今天陪我去看考场,发现前面是个南开中学的,让我尽量抄他数学,最近辛辛苦苦学了几个月数学,还挺不想抄的,考上了也不硬气,也不好意思跟你炫耀了。”
辛梦真听到陈学兵说“努力学数学,想跟她炫耀”的话,眼里有笑意流动。
“你报的那个大学,现在有把握吗?”
陈学兵摊摊手:“反正一二三志愿都报了重庆交大,舍命一搏呗,搏不了我也彻底解脱了。”
辛梦真顿了一下,劝道:“沉默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抄。”
“你觉得我该不该读大学?”陈学兵忽然道。
辛梦真想了想,点头。
“嗯,我爷爷跟我说过,中国只有第一代商人才是农民,再往后是投资兴业的时代,对创始人的学历、资历会越来越看重,你的创业经历已经是亮点,有机会上个好大学的话,别放弃。”
圈层。
陈学兵对这个话题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你那个点读机,怎么样了?”
提起这个,辛梦真脸上比喝酒时更快泛起了红晕,自顾自拿起酒瓶倒了一些,抬起杯子道:
“我爷爷说扫描仪技术还不太成熟,但他认可了这个想法,把这个创意加入了集团的研究生产备忘录,他说等我大学以后,会安排我去一家上海的基金公司,帮他管理一笔投资。”
辛梦真停顿了一下,和陈学兵碰杯。
“谢谢你。”
“私募啊。”陈学兵扬了扬眉,而后悠悠笑道:“不用谢我,这是你爷爷的决定,那你以后可是上海滩的金融大佬了,玩一级还是二级?”
基金以募资来源的公开/非公开,分为公募和私募,公募基金因其公开融资的性质,信息十分公开,对从业人员资质要求非常严格,不是在读大学生能进的。
毕竟投资基金的基民们都不会同意一个大学没毕业的学生玩他们的钱。
辛梦真她爷爷能把她安排到基金,那就是私募基金无疑了。
私募其实就是以前股市里的舰队,一帮有钱的聚起来炒股票搞投资,钱聚拢到一起,有个资金优势,赚钱的机会也多一些。
这种基金不能公开发行,连广告都不能打,初期建立全靠投资大佬们给面子,普遍入行门槛在一百万以上,管理规模最低都过亿,投资占比较高的大佬还能把家里的亲戚安排到里面渡个金。
每支私募基金都有一个主投方向,首先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就是投公司,二级就是投股票,其次,还会有一个主投的行业方向,基金机构的薪资待遇很高,人并不多,精力有限,深耕某一两个行业市场的信息调研,才能更好的赚钱。
陈学兵随口一说,却让辛梦真好奇得不行。
“你怎么什么都懂啊?基金你也知道?”
陈学兵露出笑意:“这点东西算什么?学校是你的战场,出了社会可就是我的战场了,我懂的东西,在这儿跟你说到高考也说不完,以后慢慢学吧。”
辛梦真死死盯着陈学兵,半晌,无奈又没好气地道:“知道你喜欢上网,但我也喜欢上网啊,你…是不是有什么独家网站?”
关于陈学兵为什么懂这么多,她早就问过陈学兵,陈学兵只说是上网。
但如今的互联网信息都是十分散碎的,想学什么专业知识都要耗费大量的搜索时间,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去买本书。
她觉得陈学兵一定是找到了什么好网站。
陈学兵听到这话,笑了:“网站没有,不过我有一家全球最大的付费知识平台,只要你进入其中,就有无穷的学习动力。”
辛梦真眼神一亮:“什么?”
陈学兵把脸一侧,嘴角扬起:“亲一口,我告诉你。”
辛梦真不说话了。
气氛短暂的沉默后,她抬起一只手,手指并到一起,在陈学兵脸上啄了一下。
“快说。”
“这也算?”陈学兵瞪着眼睛看向辛梦真,却发现她脸上泛起红晕,都到了两颊,似真的亲了自己一口般。
这…
也行!
少女的手指害羞一啄,更胜成熟时的深吻。
陈学兵回味了一下冰凉的触感,才咳了一声,道:“全球最大的知识付费平台,当然是咱们的A股。”
“炒股?”辛梦真有点惊呆。
陈学兵摇头笑笑:“可不是炒什么股都行,必须炒咱们的A股。”
人家的股市都太稳了,唯有A股才有这么迅速的题材轮动。
今天才学习了Chatgpt、AIGC、数字虚拟人、CPO光模块、算力、液冷服务器和4D毫米波雷达,明天固态电池、减速机、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座舱又涨起来了。
中国股民都在以最虔诚的态度学习,追逐每一个涨停板。
拉1个涨停,a股股民就能跟你聊什么是超导。
拉2个涨停,股民就能帮你疏通超导全产业链。
拉3个涨停,股民就敢反驳科学实验结果。
敢拉翻倍,股民就能手把手教科学家怎么制作出超导材料。
本来是来赌个博,结果读了个博,从母猪出栏率学到人口收益率,上市、重组、停牌、退市等等流程,研究得比上市公司高管还要透,甚至通过一张分时图就能判断机构来了还是跑了。
钱赔了,但是人升华了。
像陈学兵这样能在里面打滚十多年没亏本还小赚的,更是其中翘楚。
他有时候会觉得重生太早,因为前世炒股晚,对这个年代经济的了解不如后世,如果是2010年以后,他起势会比现在快十倍。
不过,这个时代有青春,他尚能享受只因提前成熟、不花一分一厘就能收获的崇拜感,正如此时此刻。
等到辛梦真二十几岁,或许不论什么样的谈吐见识,也很难在她心里引起波澜了。
“第一志愿是复旦还是交大?”陈学兵忽然问道。
“复旦。”
辛梦真回过神说道。
陈学兵笑了笑:“交大也不错,金融系所在的安泰管理学院走的是少而精,EMBA排名很高,中欧商学院名义上也是交大的,金融界的知名校友不会少。”
辛梦真对此当然有了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随后又挑起眉尖:
“你不是不关心大学排名吗?”
“为了你,看看。”陈学兵自以为深情地道。
辛梦真却有些怀疑。
“EMBA,工商硕士总裁班?你为我看这个?”
陈学兵轻咳一声:“随便看看。”
辛梦真明白了什么,饶有兴致地撑在小小吧台上,托起下巴道:“知君志不小,一举凌鸿鹄。”
陈学兵看她酒已喝完,脸有坨红,也靠近吧台,近距离和辛梦真对视着笑道:
“都到赠诗环节了?那我也送你一首吧,持将五色笔,夺取锦标名。”
俩人的脸距离很近,就是一口就能亲上去的距离。
辛梦真没有躲,只是双手趴在了桌上,头也靠在臂弯,看着窗外的繁华夜色,眼神有些迷茫。
“陈学兵,我要走啦,可我…不知道对你什么感觉,有时候好像爱情,有时候又不像。”
陈学兵知道她这句话是关于那场高考恋爱之约的回答,沉默了一下,有些自嘲地笑道:“可能是我还不够好呗,没让你心动。”
四十岁的人,总不会因为一句模棱两可、类似拒绝之言而伤心欲绝,只会说点故作洒脱的话。
辛梦真却晃了晃脑袋。
“不是我,是你,我觉得是你没有心动。”
陈学兵哑然。
“怎么才算心动?”
“你看,你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能不郑重呢。”
辛梦真说罢,抬起头认真凝视着陈学兵,想从他眼里看出什么,但只看到了平静如水。
陈学兵好像知道了她的意思,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试图辩解道:
“我只是…”
支支吾吾半天,也不知道怎么作答。
他只是太老了,终日为了生活奔波,忘了怎么谈恋爱,还他妈觉得自己能当情圣。
这一瞬间,他也觉得辛梦真不是最适合他的。
反之亦然,他也不适合辛梦真。
人家什么都不缺,只是伸手想要一份简简单单的热烈,他却装都装不出来。
四十岁的心态,摸爬滚打,早已自私过头,爱无能了。
辛梦真咬了咬嘴唇,起身道:
“没关系,等你想清楚再说,在此之前,我们还是朋友。”
陈学兵看着她的背影,久久沉思。
……
高考就这样来临。
6月7日,晴。
火炉城市名不虚传,太阳下,知了的声音更多了三分燥热。
“幺儿,莫紧张…妈和弟弟都在门口等你,好好考!”
考场门口,于春燕比陈学兵紧张得多,她在一本《读者》上看到一篇《高考时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十件事》,其中一条就是“提供情感支持”。
她把陈学兵的文具袋检查了一遍,又憋了半天,拉着陈学兵支支吾吾道:“妈妈爱你!”
“咝…”陈学兵脚趾头都抓紧了,浑身都在起鸡皮疙瘩,又不好拂了老妈的雅兴。
好在周围的父母都在对着孩子酸言酸语,刚才还看到一个男人拉着孩子的手老泪纵横。
这年头,孩子的高考是绝大多数家庭最重要的事,两口子想离婚都得等到孩子考完再排档期。
陈学兵晓得老妈的紧张,又看着逐渐高升的太阳,只能道:
“等啥子等?我又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你回家给我冰块西瓜,给我做点好吃的,我回来要吃。”
“行,行!你要吃啥子,妈都给你做。”于春燕正念叨着,发现儿子已经往考场里走,赶紧又大声喊道:
“幺儿!这两天不能吃西瓜呦!谨防拉肚子!”
……
陈学兵闭目养神,静等发卷。
答卷前的状态调整,任颖已经给他培训过无数遍。
等拿到语文卷子,他迅速翻看了一下默写,阅读,作文题,以便考试中途思考。
还好,默写五个题,有三题会,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废了,完全没印象。
阅读太长,只略微扫了一眼几个问题的内容。
作文,这个有意思了。
竟然是两个题。
一个是《筷子》,200字。(10分)
一个是《自嘲》,600字。(50分)
《筷子》,这题基本有个标准答案,就是写团结一类的,200字,也就当个阅读大题做了。
《自嘲》。
有些小众的立意。
陈学兵做题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篇作文的内容。
其实任颖给他培训过许多种议论文的格式,这个格式最公式化,也最好写。
名人名言开头,名人事迹提出论点,排比来一段,反证又来一段,最后再搞一段名言,字迹工整,别搞出错别字,差不多就是48分以上的水平了(总分60)。
但他看着这个题目,忽然不太想议论何为自嘲。
他想自嘲。
记叙文…怎么写来着?
叙事有头有尾,调理清晰,设置意念,吸引读者,避免平述单调。
他的前一世,算单调吗?
陈学兵笑了笑,提笔下书:
《自嘲》
39岁的第一个夜,我整晚都睡不着。
(本章完)
(/bi/286214/17237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