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复虹县如陷泥沼
淮东元帅府。
年逾六旬的逯鲁曾甫一到任,顾不得连日赶路劳累,稍加洗漱,就立即召集众将议事。
“本帅以文资御武事,又不熟徐、淮地理,深恐有负圣恩,枉费朝廷钱粮。今日升帐,专为讨论剿灭徐州乱贼方略,诸位还请畅所欲言。本帅当择善而从,必不会因言罪人。”
逯鲁曾姓逯名鲁曾,乃怀庆路修武县汉人,天历二年(1329年)进士及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
其后,历任御史台椽掌机密、太常博士、监察御史、枢密院都事、刑部员外郎、宗正府郎中、辽阳行省左右司郎中,佥山北道肃正廉访司事、礼部郎中。
别看逯鲁曾一身儒袍,不带半点杀气,甚至因年老体衰,加之连日奔波,气色还很有些差,但其人前些年在朝堂,不知弹劾扳倒了多少蒙古重臣,绝对的狠角色。
众将皆不敢轻视,当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推举其中一个胆子大的袍泽答话。
“逯元帅,徐州贼军已据三路十二城,总兵力十几万。俺们手下儿郎倒是个个敢战,但朝廷不拨战甲弓弩,光靠儿郎们血勇拼杀,怕是破不了城。”
朝廷此番调动围剿徐州贼人的兵马主要有三部,其具体部署和作战任务如下:
北线,知枢密院事月阔察儿统率济宁路官军,清剿丰县之敌,并于黄河一线设防,堵住贼军再次北上为祸腹里的路线。
东线,淮东路元帅逯鲁曾统率征募的盐丁,剿灭攻入淮安路的贼军,堵住贼军东进通道。
南线,淮东道宣慰司同知彻里不花统率扬州路官军,清剿定远之贼,堵住贼军南下通道。
其余各本地兵马,严守原有防线,防止贼军趁隙流窜。
待三部兵马各自完成第一步任务,再收缩防御,步步紧逼,直到彻底剿灭徐州贼人。
乍一看,三路人马的任务差不多,但东线至少要收复五河、虹县、灵璧、宿州四城,才能攻入徐州城下;而南线只需收复定远、濠州、宿州三城,北线则更少,仅需收复丰县即可。
问题是南、北两线大军战力如何先放一边,却都是有正规朝廷编制的官军,兵甲齐全,保障充足;真正作为攻坚主力的东线兵马,却是五千临时征募的盐丁,自不会有朝廷严禁民间私藏的弓弩战甲。
逯鲁曾做事干练,早想到了这个问题,答道:
“此事无需担心,本帅已经请得朝廷准许,暂调淮安路杂造局兵甲,断不会让将士们单衣破城。”
去年,淮安路官军屡战屡败,兵甲损失颇多,其后为了防止贼军突入,紧急扩充了部分兵马,调用了不少兵甲,杂造局所剩存货已经不多。
不过,淮东路元帅府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淮东路义兵元帅府”,本就是为了平灭徐州红巾军临时添设,任务一旦完成,各部义兵就会被遣散,任务期间朝廷一般不会提供装备。
义兵头领本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逯还真能为手下儿郎拨发装备,顿时喜出望外,拜道:
“元帅为儿郎们作主,淮东儿郎敢不效死命!”
逯鲁曾很满意众将的表态,自出京后就一直揪着的心稍稍放松了些。
如果说至正十一年下半年是贼乱四起,诸事不顺的话;那至正十二年遍地烽烟的开局,就更让大元忠臣义士扼腕痛心,恨不得将时间拨回上一年,趁着天下未乱,解决诸多隐患。
逯鲁曾就是这样的忠臣,其人科举正途出身,为人方正,敢于直言。
初任御史掾史时,有监察御史弹劾中丞相显夫傲慢,同僚中虽有不服,却皆不敢言,唯有鲁曾出面反驳监察御史“以私情妨碍公务”。
迁任监察御史期间,逯鲁曾就曾弹劾太尉答失海牙、阿吉剌,右丞巩卜班,刑部尚书兀突蛮,监察御名吉当普,院使哈喇完者、月鲁不花,郎中吕国诚等人。
皇帝从其奏,尽皆罢黜以上重臣,一时间朝堂肃然。
逯鲁曾这种性格,在如今的大元朝廷,自是与诸多同僚格格不入,而备受排挤,虽是三朝老臣,在朝廷和地方皆有丰富的任职经历,仍止步于礼部郎中。
但其人却依然只忠于王事,不问前程。
此次平乱,众臣皆避之不及,唯有逯鲁曾勇于任命,不顾病体残躯,接下了淮东路剿贼重任。
还未到任,淮东道宣慰司同知彻里不花就给逯鲁曾出了个难题,要求淮东路义兵配合南线兵马先破濠州,再合兵攻打徐州。
淮东道宣慰司管辖扬州、淮安二路和高邮府,以及真州、滁州、泰州、通州、崇明州、海宁州、泗州、安东州等八州,确实有权给淮东元帅府下令。
逯鲁曾虽无统兵经验,却也感觉此举不妥。
颍州贼军为何难制,还不是因为官军不能有效合围?朝廷每次集结重兵,贼人都能选准薄弱部位突破,一旦四处流窜,官军就不得不分兵堵截,然后又被贼人找准机会很咬一口。
平贼没什么窍门和捷径,只有老老实实构筑包围圈,再步步紧逼,坚决不给其腾挪的空间。
逯鲁曾为官这些年,扳倒的重臣多了去,并不惧违抗彻里不花之命,但考虑到地方和朝廷掌握的信息有差别,若先灭濠州之策有理,他也不是不能配合彻里不花,决定还是先听下部将的意见。
“我部当下可收复虹县和五河两城,先打哪一地,诸位可有见解?”
徐州红巾军控制的淮安路城池,就虹县和五河两地,众将对此早有研究,当即各抒己见。
“虹县,神保大王年前才攻破过此城,城防残破,便于儿郎们练手。”
“五河,五河有淮河运输辎重,先破五河,再打虹县,出兵距离也会更近。”
“濠州贼军增援五河,可比俺们从泗州出兵的距离近多了,又是顺流顺风,不妥不妥。”
众将各执一词,争论不下,唯有义军万户田丰不发言,直到逯元帅的目光投来,田丰才行礼,道:
“末将去年曾和濠州贼军交过手,其部号为‘红旗营’,军制、服饰也与徐州贼军大为不同。
此后,末将便询问了徐州逃出的流民和溃兵,还审讯了几个贼军俘虏,才知道濠州贼军虽然出自徐州,对外也宣称自己是红巾军,但早已另立旗号,与徐州贼军再无瓜葛。”
去年底的五河之战,田丰曾在贼军追击下,成功掩护泗州官军主力撤退,由此一战成名,他虽然没有明说先打哪一城,但其提供的贼军情报却非常有用。
逯鲁曾联想到贼军去年底先是虹县逼退神保,接着返回五河打退官军进攻,随后挥师西进攻下濠州的战斗经过,再结合田丰提供的情报,想到其中的关键点,道:
“虹县贼军属于哪一部?”
田丰暗赞逯元帅果然敏锐,答道:
“末将派人潜入虹县打探过,五河贼军曾向虹县输送过粮食,但虹县贼军却又不似五河贼军有统一服饰,好像是又立一部,只是跟濠州贼军关系更近。”
“田万户果然用心,难怪能打赢贼军,很好!”
逯鲁曾心下大定,很快就定下了决心,起身,道:
“诸将听令!”
众将赶紧站直了身子,认真听令。
“速点本部兵马,今日换装,明日一早拔营,直取虹县!”
“末将等领命!”
……
虹县。
自红旗营撤回五河后,邓顺兴就整顿兵马,安抚乡人,待局势稍稍稳定,便带人主动潜入睢宁县境内,扫除沿线村社,驱逐村民抢夺粮食,辟出近百里绝地,以防官军再次经此路线南下。
因人力物力不足,邓顺兴没有尝试修复遭受神保军破坏的城墙。
其人还伐尽汴水北岸林木,主动收缩防御,将大半人口集中到汴水南岸,并村入堡,打的注意就是一旦官军大举来犯,就背靠五河,且战且退。
十余日前,石山派信使送来近期官军可能异动的情报,邓顺兴就做好了南下准备。
当青阳站守卒传回发现官军前锋信息,邓顺兴便没有多做犹豫,迅速转移城中仅剩的人马和物资。
临行前,其人亲执火把从城北开始纵火,城中残存屋舍在撞木下轰然倒塌,连汴水石桥亦被凿断。
翌日,淮东军至,却见虹县已是一片焦土:
残垣覆倒,埋尽井灶。
断垣泼满粪秽,恶臭弥空。
连根焦黑梁木斜插废墟,如招魂幡林立。
残烟从地缝里丝丝渗出,恍如鬼城吐息。
逯鲁曾命人策马环城三匝,竟寻不到半堵完壁可以扎营。
(本章完)
(/bi/286662/17237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