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常遇春义降强人
“还有没有人?赶紧的,一起上!”
五九寒冬,“苦役营”代指挥使常遇春却赤着上身,露出一身精壮的腱子肉,朝自己的部属发起挑战,只是,全营近四百人,除了已经被打倒在地的十来人,竟无一人再敢吱声。
“好!”
常遇春本就身高臂长,光外形就颇具威慑力,瞬间放倒挑战者的手段更有“说服力”。
“既然你们不敢再上,那就要听俺的!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身份,犯了什么事,现在都是俺的兵,就一点要求——俺冲你们就冲,能不能做到?”
“能——”
“苦役营”士兵被明确下次攻城需他们充当敢死队,这段时日又饱受修筑城池之苦,士气极低,虽被常遇春打服,这声回答却还是有气无力。
常遇春知道自己今日已经立威,想要取得将士们的信任,只能靠日后的实际行动,却仍不满足其士气低下,当即双眼圆瞪,暴喝道:
“一个个像三天没吃饭的娘们!能不能大点声?!昂——”
最后这声吼已经不似人声,更像择人而噬的洪荒猛兽咆哮,吓得众“苦役营”将士一个激灵,唯恐被常遇春拖出去暴揍,个个涨红了脸,回道:
“能!”
西征大军由奋武都尉吴六斤统领,为确保军令畅通,石山给其加了镇抚之职(戍守五河县的孙逊同样授予镇抚),并派从事中郎冯国用随军出征,协助吴六斤处理军政要务。
全军共有奋武营、乙二营(指挥使汤和)、乙六营(指挥使孙德崖)和“苦役营”(代指挥使常遇春)四个营和三百补充兵,另有辎重营一部和部分随军输送钱粮的民夫,总人数约三千五百人。
石山需坐镇濠州城中处理军政要务,逐步放权让部将统兵征战也是既定策略,可毕竟是首次由下属统率大军征战,他仍有些不放心,出征前给吴六斤提了不少要求。
比如:强调攻陷城池只是第一步,收服人心,建立稳固治权才是最终目标,要求吴六斤在民政上要多听取冯国用的意见,但在处理顽抗义师的大户时,则要杀伐果断,以绝后患。
又比如:练兵是为了打仗,打仗也是练兵,乙六营和“苦役营”皆出自定远,不经血火,难退底色,此战要多发挥他们的作用。
红旗营治下诸多势力中,以楮兰站丁为基础的荣军社羁绊最深,吴六斤由底层站户一步步做到一路大军主将,对石山也最为忠诚,却也有自己的想法。
吴六斤参与了鲁钱河之战,怎么可能不清楚定远义军是什么成色?
孙德崖的乙六营好歹经过精选,士气虽然低下,有奋武营压阵,至少还能做点事情。
“苦役营”本就出自被裁汰定远义军,身体素质差不少,还因为闹事被罚,充作敢死队,纯粹是消耗守军兵力和体力的炮灰,不能指望这样的队伍有什么战斗力。
因而,当常遇春只身入“苦役营”,以拳脚“说服”部属时,吴六斤只是冷眼旁观。
这一旁观,顿时看出了门道。
别看常遇春咋咋呼呼,好似没啥心计的莽夫,却无师自通,颇有一手御下之术。
此人重新调整了“苦役营”组织,任命之前挑战过自己的手下败将为队率、什长,理由是这些人“有种”,比其余“屁都不敢放一个缩卵货”要强。
大军开拔后,常遇春本有马匹,身为指挥使,也可骑马,却一直跟麾下袍泽步行,期间还不时鼓舞士气,在其带领下,原本死气沉沉的“苦役营”竟然渐渐有了些许活力。
此刻,常遇春却骑马赶来寻吴六斤。
“吴镇抚,前面就是大洪山,俺们今晚反正要在这附近宿营,刚好山里有伙强人,没少下山祸害俺们怀远乡人,让俺带兵剿了他们,也好给‘苦役营’儿郎涨涨士气。”
濠州到怀远不足百里,大军走快点,两日就可抵达,出征并未考虑后方转运粮草,也不用担心途中的山贼截道,吴六斤本不想节外生枝。
但常遇春又是提到山贼“祸害乡人”,又是“涨士气”,却让他有些动心,“苦役营”敢拼命,其他各营就能少些伤亡,除掉了“祸害乡人”的山贼,也有利于收服定远人心么。
“强人有多少?你要多长时间?”
常遇春知道吴六斤已经心动了,只是担心自己耽误时间,道:
“只有百十人,这一带俺最是熟悉,只走一个时辰,若能找到山贼老巢,也就一个照面的事。找不到就撤,不会耽误明天的攻城。”
得知山贼只有百十人,吴六斤反而担心这伙强人已经跑路,根本不敢与红旗营将士力敌。
“你想带多少人?”
常遇春显然也考虑到了这问题,果断应道:
“就带五十个,多了走山路不便,耽误时间,还会吓跑强人。”
吴六斤见识过常遇春连珠神射的英姿,并不担心其人会在百十个强人手里吃亏,道:
“今晚在大洪山东北面扎营,你现在就回去挑人走,剩下的队伍暂由冯从事代管。若是天黑了还不回来,俺可不会派人去寻你们。”
“得令!”
常遇春当即就带着冯国用打马返回“苦役营”,还未靠近,就大喊道:
“前面大洪山有股强人,头领跟俺有些交情,往日没少受他接济。俺现在得了石元帅赏识发达了,须得带好兄弟指条明路。你们谁愿意跟俺进山吃酒,劝俺兄弟下山投奔石元帅?”
“俺!”
“俺!”
“俺也是!”
明日就要抵达怀远,敢死队可是要打头阵,指不定啥时候就死了,死前还能跟常指挥“进山吃酒”,这么好的事,那还不抢着上!“苦役营”将士瞬间就被点燃了激情。
要死卵朝天,今日至少能吃顿好的!
“你们都去可不成,俺兄弟家当薄,可经不起这么多人又吃又喝。俺只要三十个,腿短的别来,看到前面那棵大枣树没?先跑到树下的俺才要!预备,跑!”
常遇春三两句话就将一帮敢死苦役忽悠得撒丫子狂奔,冯国用抚须点头,暗道元帅真是知人善任,此战怕是真能让“苦役营”抢了先登。
“哈哈哈!行了行了,你们这些短腿驴,想吃肉都赶不上腥。好了,你们跟着冯从事,到了地头先扎营,等俺带些残酒冷肉回来赏你们。”
常遇春最终只选了四十二人,拿着长短兵器,打着自己旗帜,就进了山。
大洪山中,山贼探子早发现了山下有数千兵马由此经过,慌忙回寨报给大头领刘聚,刘聚手下就不到三百人,哪敢招惹这等规模的大军,当即就命喽啰紧闭寨门,所有人不得外出。
其人正祈祷山下的人马只是路过,千万别来找自己的麻烦,便听探子回报“有一彪人马已经进山”。
“他们有,有多少人?”
“不到五十个。”
刘聚抓起一旁的酒壶,就准备砸向那办事毛糙的喽啰,又舍不得这终日离不了的宝贝,骂道:
“你他娘的,能不能先报人数,再报动向!再探!”
这队人马应该就是上个月占据濠州的义军,叫甚红旗营,听说才打赢了官军,此番估计是要打怀远,进山问路?山下又不是没人家,总不能真来寻俺老刘的晦气吧?
刘聚心里愁,抱起酒壶灌了一口,咂摸两下,又想到红旗营若是打下了怀远,自己的日子恐怕更难过,这下又更愁了。
“唉!”
不多时,又一波探子返回,带回红旗营兵马已经到了二梁山的消息。
翻过二梁山,就能看到山寨寨门,这伙人进山后就没走冤枉路,完全是直奔自己山寨而来!
刘聚顿时明白别人就是来找自己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再不敢有侥幸心理,赶忙点起两百人马,下山去会一会那股来意不明的红旗营兵马。
“是你!”
两队人马在山腰处相遇,刘聚隔着老远就感觉对面统兵官有些眼熟,顿时大惊出声。
“哈哈哈,就是俺!”
几日前,常遇春欲要到定远投奔石元帅,途经大洪山,正遇到打劫成功返回山寨的刘聚等人。
刘聚见常遇春生得威猛异常,山寨又正缺强力打手,便要“提携兄弟过好日子”。
常遇春孤身一人,假意答应其要求,待到山寨寨门在望强人放松警惕时,突然发难打倒刘聚,还抢了他的坐骑,扬长而去。
刘聚吃了大亏,当时就当着喽啰们的面发誓“再见到此人,定要他好看”。
结果,今日真见到这威猛汉子,刘聚却瞬间萎了——常遇春背后是红旗营,俺招惹不起啊!
“这位兄弟,俺好歹送了你好马,也算有些交情,能否放兄弟一马?”
常遇春打定主意要拿到先登怀远城之功,光靠手下这帮衣甲不全的“苦役营”将士,掩护他的登城的弓弩手都凑不齐,今日必须拿下大洪山山贼,如何能许刘聚耍滑头?
“大头领说的甚话!俺如已经是石元帅麾下先锋官,今日拜山,一是感谢大头领送马之义,二是‘提携兄弟过好日子’,整日待在这山里,有甚前途,赶紧收拾行囊,随俺下山!”
话说到这份上,刘聚知道这大洪山真待不住了,可才过几天逍遥日子,现在就投红旗营受人节制,又有些不甘。
“兄弟,得饶人处且饶人,俺这寨子好歹也有千百把人,真打起来,你们怕是也讨不到好。”
“人多有啥用?”
常遇春懒得纠正刘聚虚报的人数,指着远处山崖上,道:
“大当家看那山崖上野柿子树树梢上的柿子,你说俺能不能射下来?”
刘聚暗自心惊,山崖上就一株小树,树梢上就一颗孤零零的小柿子,倒是很好辨认,但常遇春相距那株树怕不是有百来步,这要是能射中,还得了!
常遇春却不等刘聚回答,就已经下马,取弓搭箭,只听一声暴喝:
“去!”
箭离弦时,恰一阵山风掠过,常遇春却似乎早预判了山风影响,那箭似长了眼般,划出诡异弧线,将柿子钉在崖壁上,刘聚惊得嘴巴张得老大,好半天合不拢。
“如何?你那寨墙有多高?可挡得住俺的箭矢?”
刘聚想起当日被常遇春一招放倒,今日又见如此神射,方知对方真要下杀手,自己恐怕早已毙命,赶紧下马。
“服了!俺服了,求兄弟提携!”
(本章完)
(/bi/286662/17237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