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扫元 > 第125章 大战方歇话联姻

第125章 大战方歇话联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石山送走刘兴葛,就带着朴道人、冯国用等人往军营赶——乱世立足,掌控大量社会资源的士绅大户只是其次,坚定支持自己的将士及其家小才是根本。
    “元帅,元帅!”
    没走多远,方仲文的声音就从背后传来,石山停下,有些疑惑地看着一路小跑过来的方仲文。
    “方知事,什么事这么急?”
    “不是急事,是美事,大美事。”
    方仲文跑得一脑门汗,却是满面春风,稍稍缓了口气,笑道:
    “长史须得避嫌,有些话不好直接跟元帅讲,下官是个局外人,今日厚颜当回月老。”
    方仲文一开口,石山就知道他此番所为何事,暗道这厮真是老油条成精,苦活累活能躲就躲,却不放过任何可以积攒人望的好机会。
    但这事还真得他才好点破,当即故作不解地道:
    “有啥事长史不好说?”
    方仲文整了整有些凌乱的衣冠,道:
    “元帅如今基业小成,是不是该考虑成家了?”
    人主无私事,石山早就明白自己的婚姻也是政治交易,必然要通过联姻巩固基本盘,但今日刚敲打完濠州士绅和麾下旧官僚,马上就提联姻之事,他的脸皮还没这么厚。
    “大战才歇,将士正需抚慰,我成亲之事,用不着这么急吧?”
    “元帅!”
    方仲文见石山没当回事,正色道:
    “元帅之前没有稳定地盘也就罢了,如今已掌控四城,一言而决数万军民生死。兵凶战危,元帅身边又无亲族,万一有个长短,让下官这些依附元帅才能活下去的文武何处可依?”
    方仲文的话没错,刀枪无眼,谁都不敢保证每次大战自己都不会出意外;就算不上阵,这个时代,缺少各种抗生素和特效药,一场微不足道的小病同样能要人老命。
    势力领袖若没有大部分部属能认可的接班人,面对这些不可测的风险,确实很难让部属安心。
    “我在益都路尚有亲族,只待有了可信的渠道,就会派人取来。”
    石山当然知道乱世中亲族的重要性,但濠州至益都路山高水远,沿途又不太平,只接一两个人没啥意义,拖家带口全部接过来,途中的风险就太大了。
    而元廷对地方的掌控低效的可怕,很多义军头领到死,元廷都只知道他们的诨号而不知真姓名,石山和李武造反后也都改了名,并不担心元廷短时间内能查到自己根底而祸及家人。
    “亲族可为帮衬,能防叵测之徒心生妄念。”
    方仲文不确定石山是在装糊涂,还是对此事不够敏感,索性挑明了讲:
    “但元帅若有不测,只有子嗣方可继承大位,元帅迟迟不定婚事,军心难安,民心难附啊。”
    石山不得不佩服方仲文这张嘴了,不知道的,还以自己治下军心民心是这厮安定的!
    “方知事的意思,莫不是要我向刘长史提亲?”
    联姻确实是一个办法,但跟谁联姻却是大问题,主母之选,必须慎重。
    “元帅误会了。”
    方仲文清楚石山这样的强势主公,最忌下属圈定了答案让他作选择,赶忙解释道:
    “元帅基业做大,自然是要三妻四妾,开枝散叶,何必限定在哪一家。
    元帅此番携大胜而回,城中有不少良善人家都想送女子侍奉元帅。只因长史尚有爱女待字闺中,各家担心抢了长史风头,皆不便开口。”
    你这老油条才到濠州多久,居然连各家不便开口的事都知道,了不得啊!
    话题貌似又回到要向刘兴葛提亲上,实际却有差别,石山很快就品出了方仲文话中隐含的意思,暗自摇头,这厮真是被旧官场腌入味了,一身的坏毛病!
    不过,有些活还真的需要这等人才办得好——以后还得盯紧点!
    “行。那就麻烦你替我探探长史的口风。”
    “下官这就去办。”
    方仲文雷厉风行,说完就立即转身准备回去,却听石山似是不经意地说了句:
    “既是联姻,咱也须得问下将士们,看看哪家有合适的姊妹?”
    这种事自然不能由石山亲自出面问自己的部将,其身旁的冯国用才入伙,尚不熟悉军中派系和中高层军官跟脚,也不便接话,朴道人当即会意,道:
    “贫道虽是方外人,偏喜红尘事,可否为元帅代劳?”
    朴道人并不守清规戒律,酒肉女色皆是不忌,石山曾劝过他还俗成家,他却以“贫道本是红尘逍遥人,此间事了自会回山,何须再留羁绊”为由拒绝,当真是个奇人。
    “那就有劳真人了。”
    西北大营。
    “十二,你搞什么鬼!”
    石山还在军营外,就看到周十二跪在辕门处,脱了上衣,背上绑着两根刺条,已经冻得浑身乌青,营内还有不少将士正探头探脑朝这边张望。
    “俺糊涂,有负元帅重托,没守好城门,请元帅责罚!”
    石山借机敲打刘兴葛,是为了明确文武界限,周十二只是被刘兴葛牵连,不宜深究,赶紧快步上前,割断其身上的绳索,扔了刺条。
    “胡闹,你告诉我,自己犯了哪条军纪?我为啥要罚你!”
    “俺——”
    周十二升做指挥使统领数百人几个月,早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锐字营牌子头。
    红旗营指挥使除了他周十二出自正儿八经的徐州红巾军,其他都是元帅元从,当初跟着闻四九出城,使命就是监控石元帅,在其后的红旗营独立和劝进中,他的表现也不够积极。
    周十二之前一直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大军出征定远,元帅让他代掌濠州防务,还有些沾沾自喜。
    这大半个月的留守没有白辛苦,站在更高的视角看问题,周十二才明白自己的处境有多尴尬,之前的几次关键抉择的反应又有多迟钝,本想着待元帅回来后好好表现一番。
    岂料,石山还在城外,就因刘长史擅用民力而发了脾气。
    刘长史有没有被元帅的雷霆之怒吓着,周十二不知道,他是真被吓坏了,尤其是曾兴带乙一营过来换防时的眼神,仿佛看一个待斩死囚。
    想到常铁头曾用过负荆请罪这招,求元帅原谅犯事的焦虎,周十二也不知道行不行,跟着学了。
    只是,他太实诚。
    焦虎犯事那时天气虽凉,却还没到下雪的时候,而且常铁头绑好了焦虎,就立即带到县衙去寻石山,这期间的时间极短。
    周十二却连元帅什么时候回来都没打听,回营安顿好了部属,就脱了衣袍跪在寒风里,若不是石山罢了士绅宴及时赶回营中,周十二怕是要冻晕在外面都等不回石山。
    周十二很想解释自己并无异心,可面对石山的询问,却是哑然。
    石山已经解下了自己的披风,裹在周十二身上,将其扶起,安慰道:
    “十二,你用心做事,我都看在眼里。石山能有今天,靠的是你在内的众兄弟鼎力扶持。兄弟们纵有错,自有军纪论处。哪能凭我一己喜怒,就定兄弟们的罪?”
    元帅给自己吃了定心丸,周十二赶紧表态。
    “元帅,俺这辈子跟定元帅了,元帅让俺生俺就生,元帅让俺死,俺绝不敢皱眉头。”
    石山拍着周十二的后背,故作不悦地道:
    “又说甚胡话!石山的兄弟,就该轰轰烈烈,只要不犯军纪和以后咱们的国法,没有亡于战阵,就能安享富贵,怎能因我一句话,就死得稀里糊涂?
    不说这些了。来,跟你介绍一下。这是新任帅府从事中郎冯国用冯先生,以后军略上若有不懂之处,你要多向朴军师和冯中郎请教,可不要再做糊涂事!”
    朴道人和冯国用都是不掌军参谋,却经常伴随石山左右分析军情,谋划机要,石山要周十二多向二人请教,请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举释放的政治信号。
    周十二本就不笨,哪还不知道有了这层关系,自己从此再不用担心跟脚问题。
    “军师,从事中郎,俺愚钝,还请你们多多提点!”
    冯国用抚须颔首,朴道人笑道:
    “军中儿郎皆传周指挥好学,咱们都在元帅麾下,以后多多探讨。”
    等三人见完礼,石山问:
    “你自己在这儿等我,营中将士呢?”
    “乙二营没出战,儿郎们没敢讨酒喝,都在营里待着。”
    石山点头,道:
    “你回去穿好衣甲,选两队将士,协助乙六营巡营,勿要让将士们酒后闹出大事。”
    “末将领命!”
    军队是杀气和血性男儿汇聚之所,即使有军纪严格约束,平日也少不了口角和厮斗,酒壮怂人胆,醉酒后闹事的就更是多见。
    但每逢大胜,该赏的酒水还是得赏。
    枯燥的集体生活、压抑人性的军纪约束、高频率的行军和作战,都很容易积累情绪和压力,上位者若不能给将士们合力的宣泄渠道,就会触发营啸之类不可控事件。
    石山每次大赏全军发放酒水,不仅强调了注意事项,还安排营、队轮值,确保就算有人发酒疯,也不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没想到,才回到中军,就听到教卫营营地中一阵喧闹。
    ……
    ps:码到凌晨近三点,也没码完。下一章稍晚一点发。请见谅!
    (本章完)
    (/bi/286662/1723751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