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班师回城下马威
“朱兄弟确实很不错!汤指挥荐才有功,列入个人考绩。德济,朱兄弟暂时补入你们队,你得尽快教他熟悉军中制度和旗鼓信号,务必要用心带。”
胡德济跟随石山有些时日了,见元帅如此嘱咐,对这个新来的和尚多看了两眼。
“俺一定用心!”
“去吧。”
每个人都有多副面孔,朱重八也不能免俗。
在儿时玩伴汤和面前,他是霸气十足、不拘小节的大哥;
面对石元帅的接见考校,他则是应对得体,敏锐慎言的稳重汉子。
只是,待考校完其才能确定去向后,朱重八却有些后悔了——俺今日是不是谨慎过头了?
胡德济亲自带着朱重八前往辎重营,领了全套军服和武器装备,一路上讲了不少红旗营军规制度,朱重八都牢牢记在脑子里。
但回到行军队列中,朱重八还是有些心不在焉。
有了汤和这个“参照物”,朱重八本以为自己投军,就算不能直接混到指挥使,怎么着也能做个队率,结果石元帅问了一番话,就把他丢给毛都没长齐的胡德济,做个大头兵!
这,是不是哪里搞错了啊?
朱重八很想寻汤和问问,但乙四营的行军序列在后军,隔着中军教卫营足有三四里。
之前跟随胡队率到后军领军服军械时,其实远远地看到了汤和,那小子正骑在马上,明明看到了重八哥朝自己吹胡子瞪眼,还回以“俺看好你”的眼神,气得朱重八恨不得当场赏他两脚。
当然,朱重八也只是想想而已,“军法森严”可不是开玩笑,石元帅要是治军无方,随便来个人就委以重任,还允许他肆意殴打上官,朱重八还不敢放心投呢。
问题是俺老朱岂是庸碌之辈,汤小三起步就是指挥使,凭啥俺要从大头兵做起?
“诶,新来的,俺看你好像有心事,是不是想着为何会进教卫营?”
朱重八大惊,扭过头,就见右侧的高大袍泽正看着自己坏笑。
“你哪里看出俺有心事!”
朱重八矢口否认,那人却是个自来熟,仿佛没听出重八语气中的刻意疏离。
“嘿嘿,俺看兄弟双眼有神,脚底生根,会不会拳脚武艺?俺俩打一架,你要是赢了,俺就教你;你要是输了,以后俺就罩着你,如何?”
那说话的袍泽身高足有六尺,肩宽背厚,步伐沉稳,太阳穴鼓胀,手指关节粗大,朱重八就知道这厮不简单,暗自吃惊石元帅麾下藏龙卧虎,随便一个小兵就有如此气场。
朱重八自幼家贫,直到出家前就没吃过几顿饱饭,仅有中等身材,但炯炯有神的双眼中暗藏着无惧生死的彪悍,其实并不怕与人约斗。
但他现在一脑门的心思,哪有闲心陪这厮打架?
“胡队率已经告诉俺了,军官须得先通过教卫营学习。再说,俺干嘛要跟你打架?”
“嘿,你是不是怕了?”
朱重八算是看出来了,这厮就是好斗武痴,当即扭过头去,懒得理他,那人却还要纠缠。
“俺们不私斗,军中可以较技,等回了城,俺们就——。”
“冯国胜,你嘀咕啥呢!”
冯国胜兵败投降的时间不长,但性子耿直又好武艺切磋的名声却已经传了出去,刚来第一天就跟胡队率切磋过,此刻被胡德济发现了也不虚。
“朱兄弟知道俺会些功夫,约俺回城后切磋呢。诶,重八兄弟,你倒是说句话呀!”
朱重八:……
胡德济天生好体魄,也只能在拳脚和刀法上镇住冯国胜,枪棒骑射则远远不如这厮,对其也颇为头疼,但元帅明言把冯国胜交给他,就是教其熟悉军中制度和旗鼓信号,学好了就会外放。
“你要是不想外放的话,就尽管斗吧!”
“不斗了,不斗了。队率,你看今日天气不错诶,俺们行军这么辛苦,回濠州城了,元帅会赐下酒水吧?”
经历了冯国胜邀斗小插曲,朱重八的心态倒是放平了一些——石元帅麾下人才济济,俺要想出头,须得更加努力啊。
他娘的,汤小三的运气咋就那么好!
聿——
朱重八正胡思乱想间,忽见一名令骑靠近中军停下,那骑士跳下马,就跑向大纛位置。
“元帅,刘长史率城中官民出城迎接大军凯旋。”
石山倒是不意外刘兴葛会动心思搞这些,只是以李武爱热闹的性子,特意派队率黄四文过来汇报情况,这凯旋仪式怕是有些不太寻常。
“有啥不妥?”
黄四文瞟了眼石山身后的朴道人、冯国用等人,面色有些古怪地道:
“李指挥说,排场有些大。”
石山已经能够想象是怎样的大排场,但这事不宜交给李武处理。
“嗯,我知道了,你回去通知李指挥使,继续按计划行军回城,不必理会刘长史他们。”
“俺晓得了!”
鲁钱河一战,红旗营取得辉煌战果。
石山却以濠州刚被夺下尚不稳定为由,将元帅府一众文官留在城中抚民理政,这帮人没能亲临前线分润功劳,再不借着迎接大军凯旋做点文章,就真的沾不上此战的光了。
随着基业做大,文武争功的现象基本无法避免,只要不影响大局,石山一般不会干涉。
未时时分,濠州城已经在望。
城南,乌泱泱一片,全是夹道喜迎大军凯旋的濠州官民,石山大略数了下,其总数怕不得有六七千之多,顿时皱起了眉头,终于知道李武说的排场有些大是多大了。
石山骑在高头大马上,老远就看到刘兴葛身后,临时清理出了一片空地,地上铺着稻草和木板,以隔绝踩化的脏雪水,其上坐着十来个彩衣女子,各抱琵琶、洞箫等乐器。
“停!”
隔着还有近一里地,缓缓行来的大纛突然停下,石元帅大驾不再前进,欢迎大军的百姓队形已经排好,不便再调整,刘兴葛赶紧派经历司经历夏茂过来询问情况。
“元帅!下官等可是有所疏漏?”
“今日这场仪式,所费几何?钱粮由何处支取?”
夏茂强作镇定,按照之前准备好的说辞,回道:
“城中大户感佩元帅大破鞑虏,使濠州万民免受兵灾,自发组织凯旋仪,所有钱粮公中一文不出。”
“哦?”
石山马鞭指向远处黑压压的人群,冷冰冰地道:
“看不出来,濠州大户居然还有如此号召力,天寒地冻,能让这么多百姓赶到城外等半天?周十二死哪儿去了?是被你们绑了?还是吃了大户好处,放任百姓出入城门不管了?”
夏茂膝盖一软,当即噗通跪下。
濠州红巾军元帅府架构残缺,刘兴葛这个元帅府长史没有半分兵权,为了组织这场活动,刘长史亲自找留守的乙二营指挥使周十二协调,才能放开曲阳门,安排这么多百姓出城。
可是,真要细究起来,却是犯了忌讳。
夏茂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被吓得停止了,额头顿时滚落豆大汗珠,缓了数息,才敢接话。
“周指挥就在城内维护秩序,前军也都按元帅吩咐已经进了城。元帅,大户确实是自发——”
石山当然知道这些大户自发前来迎接自己凯旋,红旗营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定远士子都知道主动投靠,若是濠州士绅大户还没有半点表示,那他们就不配继续享用自己占有的社会资源。
“你们许了百姓什么好处,才驱使他们化雪天出城受冻?”
夏茂很想说百姓也是自发出城迎接元帅,尽管有不少百姓确实是自己跟出来看热闹,官府也提前准备了姜汤和杂面饼分给他们,但石山刚发了脾气,他可不敢再触霉头,一咬牙报了一个数。
“每人十斤杂粮,五文钱。”
“起来吧,动不动就跪!成何体统!”
石山依然面无表情,语气却缓和了一些,接着道:
“既是答应了百姓的好处,本帅也已经率大军回来,天寒地冻,就不要让他们继续等了,现在就把钱粮发到百姓手中吧。”
“下官这就去办。”
夏茂如释重负,转身就往回跑,自己先躲过了元帅的怒火再说,至于随口报出的钱粮如何兑现,让刘长史和方知事头疼去,谁让他们主动挑起这事!
刘兴葛比夏茂沉稳干练多了,听完夏茂的陈述,他就知道今天的问题出在哪儿——石元帅并不反对举办凯旋仪式,只是不喜滥用民力,更忌惮他们有滥用民力的能力。
这中间其实有些误会,但不重要,石元帅本意就是要借机敲打,刘长史也用不着解释,赶紧解决问题,把凯旋仪式办下去才是正经。
夏茂被元帅一吓,开口才这么点钱粮,马上要过年了,之前就已经有救济孤贫百姓收买人心的计划,反正今日开销全有大户赞助,却能为石元帅收买人心,还能趁机核查城中丁口,自然不能太过小气。
刘兴葛当即与几个身价最大的大户一合计,很快就凑齐了赏赐所需钱粮,然后,安排几个元帅府新招募的属吏为他传话“扩音”。
“元帅大破鞑虏,与民同享战利。特令——城中百姓无论男女长幼,皆赏杂粮二十斤、钱十文、肉半斤,以庆新春。明日由各里、坊发至各家,若有克扣,可到州衙击鼓控诉!”
今日出城的百姓每人原本分到两个杂面饼,等了小半天,终于等到这个好消息,顿时沸腾起来。
“元帅仁义!”
“元帅仁义!”……
喊声由小到大,震落城头上的积雪,也传到了中军队列中。
朱重八离石山有些远,并不清楚之前具体发生了什么,仅能从夏茂的服饰和神色,猜出个大概。
“乖乖,元帅真是好手段!”
(本章完)
(/bi/286662/17237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