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运去英雄不自由
“邵六哥,听说石镇抚连破三城都只用了一天时间,这般英雄人物该能开三石强弓单手能拉奔马吧,那可不得比俺家元帅还要高大?”
“邵兄弟,你们当初攻打虹县,真的是一次就攻下了啊?”
“哎呀,镇抚是不是没有副元帅和万户大,俺们到时见了石镇抚,该咋行礼?”
“你个夯货,还想着咋行礼!若是石镇抚知道俺们都是副元帅和万户,会不会不见俺们啊!”
前往濠州的路上,张天佑、孙德望等人不停聒噪,邵荣初时还有耐心回答,后面干脆板起脸,懒得敷衍。
自从离开虹县赶到定远,邵荣就与石山断了联系,本以为自己这边干得不错,日后说不定还能接济“红心营”一二,谁料石山那边的动作更大。
取五河、退神保,现在又攻下了濠州,连营名都改成了红旗营,正式脱离徐州自立,从此摆脱掣肘,广阔天地任他施为。
反观邵荣这边,好不容易协助郭子兴起事,才攻下定远,却因为石山先取了濠州,郭子兴等人失去了进取方向,竟整日窝在定远城中搞内斗。
……
当日,惊闻石山率兵围攻濠州,郭子兴一时热血上头,就想立即统率定远义军北上,一路裹挟青壮,拼着重大伤亡,也要赶走石山夺下濠州。
当然,这个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
濠州对定远的意义太重要了,绝对不能丢,之前还担心定远这点人打不下濠州,既然有人已经顶了上去,那就参与濠州之战,待夺城后分一杯羹。
反正定远城中五部义军无所事事,孙德崖等人还抱成团与他相斗,这日子已经够糟心了,只要能夺下濠州,就算多石山这一部人马,情况应该不会变得更坏。
若能引得石山与孙德崖等人相斗,那就更好。
可惜,想法很好,行动的第一步就卡住了。
孙德崖、俞二等头领见识少,甚至不知道突然冒出来的石山是何方神圣,更不清楚红旗营兵力多寡战力如何,却知道合定远五部义军之力,也不敢直接攻打濠州。
石山独自率军围困濠州,说明其部实力远在定远义军之上。
他们不了解石山的为人和秉性,只能以己推人,自己正率大军攻城呢,全无交情的别部义军突然跑过来,说是“助战”,你敢信?
要么,杀其头领,吞并其部属;
要么,给头领封个小官,就让这些人充做炮灰蚁附攻城,正好消耗守军实力。
因而,任凭郭子兴好说歹说,孙德崖等人就是不敢立即出兵。
好在这些人还没被权力彻底冲昏了头,总算知道造反没有回头路,同意在郭、孙、俞、鲁、潘五头领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开仓放粮,各部同时招募青壮扩充队伍。
孙德崖的理由是濠州墙高沟深,守军又多,石山这外乡人不熟濠州地理,城中好汉轻易不会做他的内应,红旗营只能强攻,再是兵强马壮,没个把月时间别想破城。
趁着红旗营和濠州官军鏖战,他们抓紧招兵买马,等攻守双方打得精疲力竭,定远义军再入场,凭借破城之功和更多的兵马,稳坐头几把交椅。
不得不说,孙德崖的提议很诱人。
但郭子兴对比邵荣带来的二十四人实力,认为石山能派邵荣协助他,其麾下兵马只会更强,隐隐觉得留在定远观望局势,并非明智之举。
他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太久。
次日,李武率骑营赶至定远城下,朝战战兢兢的守军喊话,说是红旗营已将濠州团团围住,诚邀各地豪杰共举大事。
实话说,骑营虽然在五河整编后更换了装备补充了战马,军势有所恢复,但训练不足,无论是冲锋中的阵型变换,还是对敌我距离的把控,都略显生疏。
但在才起事的定远义军眼里,城下分明是虎狼之师,骑营历经血战,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高昂士气和浓重煞气,就连邵荣见了也暗自心惊。
孙德崖、鲁大等人暗暗评估骑营实力,想到本部在行军中遭遇红旗营骑营突袭的恐怖场景,便忍不住打寒颤。
郭子兴本就对派到自己身边的邵荣心生警惕,越发怀疑石山的实力和动机,根本不敢放李武一行进城,只能眼睁睁看着骑营耀武扬威后离开,白白堕了本方士气。
经此一闹,莫说孙德崖等人,便是郭子兴也熄了立即进军濠州之心。
两日后,红旗营兵马再次来到定远城下,这次只有一个小队,宣告濠州已破,石镇抚诚邀定远豪杰到濠州协商联手对抗鞑子之事。
孙德崖等人还在争论,红旗营是否真的这么快攻破濠州,还是设计诱使他们赶往濠州充当炮灰攻城,郭子兴却已经接受了自己痛失濠州的命运。
定远城小粮少,非立业之基,又摊上这一帮只会扯后腿的“帮手”,任你千般英雄,也只能是龙困浅滩,无半点施展才能的可能。
正如石山当日劝邓顺兴入伙时所说,乱世博富贵的机遇虽多,却是稍纵即逝,郭子兴就感觉自己错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机遇。
郭子兴祖籍曹州,其父少年时游历定远,因精通相术,说人祸福无有不中,渐渐有了名声,娶本地富户家盲女为妻,得了不少嫁妆,以此为本钱,逐渐做大家业。
郭父生三子,郭子兴是老二,出生时其父为他卜卦,曰“吉”。
这样的家庭环境长大,郭子兴自幼就相信命理之术,认定自己能成大事,但也正因为相信命术,一旦遭遇挫折,就很容易颓废认命。
濠州被石山所得后,郭子兴就给自己卜了一卦,没人知道这次卦象如何,但从那以后,郭子兴就常叹命乖运蹇,终日借酒浇愁。
邵荣多次求见,郭子兴都置之不理,就连养女的劝谏也听不进去。
如此,又过了几日,种种迹象表明濠州确实已经易主,南面的庐州路也传来了“彭祖家”起大军,即将攻克路治合肥的传闻。
南北两面都是越发红火的起义军,唯有定远这帮人困在这里等死,城中的气氛逐渐微妙,一些小头目对造反大业失去了信心,偷偷卷了钱财脱队。
官军尚未进剿,定远城中就弥漫着失败的情绪,再不采取措施就要散伙,孙德崖等人终于坐不住了,相邀前来,劝郭子兴尽快启行北上,与石山协商联手抗元之事。
郭子兴此时如何敢前往濠州?
若将队伍留在定远,只带少许人进濠州,被石山扣押了都没人帮他说理;
可要是带着自己的队伍走,这点人又根本不够看,还要把定远让给孙德崖等人,若是在石山那边过得不痛快,想回来都没条退路。
思来想去,郭子兴还是觉得人多才能势众,提议放弃定远,所有人一起前往濠州投奔石山。
孙德崖等人也知道定远难守,但他们更担心自己受不了石山的约束。
邵荣可是说过,红旗营军纪甚严,平日不让饮酒,破城后还不让劫掠,他们可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去赌石山敢不敢砍。
众人僵持不下,只能采用折中方案,各派一个代表,郭子兴派出的是妻弟张天佑,孙德崖则是胞弟孙德望,其余三个头领派出的代表也差不多。
并由出自红旗营的邵荣相陪,先去濠州探明了石山口风,再作打算。
邵荣其实也有了怨气。
他当初在“红心营”已经坐稳指挥使位置,为了缓解“红心营”压力,也为了帮石山摆脱萧县佬掣肘,才来到定远协助郭子兴举义。
结果,邵荣前脚才协助郭子兴取下定远,石山后脚就抢占了濠州。
你想要濠州,直接取就完了,何苦先送俺来定远,害得俺老邵里外不是人!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邵荣终于到了濠州。
离城还有很远,红旗营斥候就发现了张天佑一行,问明其来意后,两人打马回城通报,另三人为定远使团带路,以防止他们乱跑。
途中,斥候告知众人石山已登元帅位,倒是免了他们为如何行礼而烦恼。
濠州城外已经成了大工地,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些出徭民夫好奇打量张天佑等人,却未招致监工鞭笞怒骂。
入了城,抬眼就看到城门处悬挂的人头,以及写有“残民害民者诛”的安民告示。
城中没有三五成群聚饮闹事的义军兵卒,西北处军营隐隐有训练的呼嘿声传出,让习惯了占据城池后就纵兵狂欢的张天佑、孙德望等人颇有些不适应。
因大量民夫参与挖土烧砖、清淤开河的城防建设,街面上的百姓夜不多,见到巡逻的红旗营将士虽也主动让道,却没人惊慌乱跑。
市肆居然正常营业,基本看不到遭受战乱波及的痕迹,“本应该”被义军征用的粮食也能在粮铺限量售卖,更离谱的是红旗营将士采买居然还要付钱!
郭子兴等人拿下定远的时间,要比红旗营攻破濠州早两天,但至今仍混乱无序,对比之下,濠州简直可以称得上军民相携。
石山就在南城墙上检查工程进度,站的高,老早就发现了张天佑等人,看到他们四处张望看稀奇,却没有下城招呼定远来使,只是命朴道人领他们到馆舍休息。
郭子兴等人小家子气,明明是弱势一方,又有求于己,却不敢亲自来濠州会盟,既然你们不急,那就先晾一晾。
倒是邵荣,作为郭子兴的左右手,这个时候应该在定远城中协助后者练兵,却被派来了濠州,让石山有些意外。
显然,郭子兴并不信任邵荣,借出使之名将其支开。
不过,这对石山来说,却是个绝佳的机会。
当初,石山困于虹县一地,只能屈从于徐州红巾军的集体意志,优先选择继续攻伐淮安路,必须给自己找一个外援,郭子兴几乎是当时的必选项。
派邵荣协助郭子兴起义,本是一步闲子,尽管形势变化太快,石山很快就攻破了濠州,已经不需要郭子兴这个外援了,但邵荣这步闲子并没有白下。
定远是濠州南面门户,须得尽量稳住,最好是能控制在自己人手里,邵荣在定远扎下了根,将在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应该先见一面。
(本章完)
(/bi/286662/17237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