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实力对比
十一月初,伦底纽姆郡长派人考核各镇的民兵训练,令人意外的是,卢顿镇竟然达到合格标准。
熬到集训结束的那一刻,人群响起抑制不住的欢呼。按照传统,平民每年有四十天的无偿劳役,但他们更愿意从事其它任务,而不是这种枯燥劳累的军事训练。
民兵解散,弗罗德拿出一小袋银便士,给教官们发放工资,打发走这群人,整场集训终于结束了,他的生活恢复平静。
当天晚上,奥丝特拉向丈夫提议,“王后送来许多生活用品,托人传话,让我们空闲时返回王宫住几天。”
“熬过民兵集训,接下来都是空余时间。”弗罗德厌倦了乡村生活,决定带着妻子回城散心。
王宫后花园,弗罗德看见两个弟弟正在放风筝,走过去闲聊,弗雷随口抱怨道:
“最近陆军学校增加许多新生,短期培训班的学员也翻倍了,用餐期间,食堂总是挤满了人,害我抢不到最喜欢的炸鳕鱼。哥,给我点钱,学校门口小吃摊的鳕鱼味道不错,我以后打算在校门口解决午饭。”
弗罗德从口袋抓出一把银便士,引得弗雷大声叫好,三弟葛瑞克也吵着要钱,弗罗德只能再掏出两便士把人打发走。
他暂时忽略两位弟弟,思维迅速运转,“陆军学校扩充规模、十二个郡开展民兵训练,父亲还想着扩充陆军?”
弗罗德走向维格的办公室,后者正在阅读一份文件,然后拿起羽毛笔,在墙壁的巨型地图画上一个标记。
察觉王储的困惑,维格主动解释:“萨克森最近闹得很厉害,与哈茨山脉的银矿有关。
早在公元三世纪,哈茨山脉出现零星的采矿场,开采铜矿和铅矿。查理曼征服萨克森后,当地的采矿规模有所扩张,但仍然以铜矿为主,直到去年发现大型银矿,引来附近诸侯的觊觎。”
弗罗德:“这是一个好消息,希望法兰克因此爆发内战。”
维格肤觉,“近些年,秃头查理和他的侄子们保持克制,假设遇到纠纷,他们不再召集军队开战,而是用谈判解决问题。
原因很简单,在他们心中,我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威胁,超过伊比利亚的摩尔人和东欧的各部落。
不列颠只有二百六十万人口,却要面对整个法兰克世界的敌意,幸好王家海军掌控制海权,否则法兰克联军早上岸了。”
这时,弗罗德的目光转移至北欧,维格明白他的意思,依旧摇头叹息:
“经过连年战乱、以及大量移民涌入不列颠。北欧实力大损,挪威、瑞典、丹麦加起来,总人口只剩八十多万。
上次战争,哈夫丹率领的北欧联军与卡洛曼兄弟决战,在此之前,我击败过卡洛曼兄弟,即便如此,北欧联军依旧打不过卡洛曼的残兵。你最好别对他们抱有太多期望。”
打发走王储,维格处理剩余公文,陆军部提交的报告显示,十二个直辖郡,九十个镇,民兵考核达标的镇只有四成。
陆军部的考核标准如下:
民兵呈四列纵队短途行军,脱队人数不超过半成、
民兵在列阵完毕的情况下,骑兵冲至二十步距离,民兵没有出现溃逃、
民兵展开进攻横阵,对着木靶发起枪刺冲锋,在规定时间内,刺倒超过七成的标靶。
此外,侦察骑手、长弓手存在单独的考核,情况稍好,合格率达到五成。
报告末尾是陆军部的评价,即便考核达标,民兵仍需要一个半月的进阶训练,方能编组成步兵团,承担各种作战任务。
“集训制度顺利推广,后备兵员的问题得到缓解,目前紧缺的反而是军官。”
维格翻看陆军学校的教学大纲,这是他当年亲自编写的方案,找不出值得精简的地方,无法缩短教学时间。
中午,维格和家人们吃过午饭,返回办公室继续处理文件,近期事务繁忙,他连睡午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下午三点,维格看完最后一份文件,开始接见访客,耐着性子倾听贵族、商人们的各种诉求。
两个小时过去,一位来自新大陆的船长走进办公室,维格印象中见过这人,“托利尔船长,比约恩的近况如何?”
船长接过国王递来的甘蔗酒,介绍新大陆的情况。
经过连续不断的移民,比约恩在新大陆的一处河口建设定居点,拥有上千居民,按照原住民的习俗,定居点被命名为魁北克。
魁北克的核心产业是贸易,维京人逆流而上进入五大湖区,贩卖铁器、纺织品、玻璃珠,向当地人采购毛皮,然后运回不列颠销售,从中获取超过十倍的暴利。
“三桅帆船可以进入大湖区吗?”
船长摇头,“进不去。中途存在浅滩、急流,大型帆船无法通过,只能用传统的划桨长船,个别区段不适合航行,需要在陆地上拖拽船只。
对了,有个疯子吃多了野生蘑菇,竟然提议开凿运河、疏浚河道,方便大型船只进入五大湖,哈哈,简直是在做梦!”
客人的酒杯空了,维格干脆给他开了一整瓶甘蔗酒,继续询问,“除了五大湖,你们有没有探索其它区域?”
托利尔继续话题,魁北克派遣过两艘双桅帆船南下,第一艘触礁了,第二艘沿着海岸线向南航行,在某处河口停靠休整,顺便与当地人贸易,当地人称那里为马萨诸塞。
深夜,维京人遭到原住民的暗算,船员死伤大半,只剩二十来人,勉强把船开回魁北克。
经历这些,比约恩暂时没了南下探索的欲望,他正在积攒战马。骑兵对付缺乏训练的原住民,具备碾压性的优势,比约恩计划凑足五十人规模的骑兵,然后再考虑对外扩张
听完,维格的语气略显遗憾,“可惜了,假设你们派遣船只南下,说不定能够遇到海军的探险船。”
托利尔面露疑惑,“您的探险船为何不走原来的航线?”
(本章完)
(/bi/286656/17237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