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维京:冰海霸主 > 第121章 贸易协定

第121章 贸易协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深夜,柔软的天鹅绒大床上,贡纳尔独自啜饮波尔多的上品葡萄酒,觉得这种生活挺不错,至于剑桥那块破地方,就让它自生自灭吧。
    恍惚间,他联想到维格提出的贸易协定。
    这个要求并不稀奇,伊瓦尔、伦纳德、乌尔夫,几乎每个贵族都找自己购买战马,少则十余匹,多则上百匹。
    如今不列颠地区对于战马的需求很大,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即使贡纳尔不卖,有的是贵族愿意卖。
    但关键在于,他没有足够的货源!
    “我一个人吞不下这笔钱,必须找个有能力的合作伙伴。”
    次日,他找到外交大臣朗贝托,两人屏退随从,在塞纳河畔边走边聊。
    之所以选择朗贝托,除了人脉丰富,最关键的是他胆量够大,什么钱都敢赚。
    当年,“秃头”查理派遣援军前往威塞克斯。见识过骑士冲锋的威力,埃塞尔沃夫提议采购马匹,朗贝托欣然答应,凭借这项生意大赚特赚,可惜他的秘密被情妇无意间泄露,不得已交出赃款换取赦免。
    如今,再次面对采购战马的提议,朗贝托稍有迟疑,最终还是接受了。
    “公爵阁下,您负责向不列颠贩卖马匹,收取他们的银币以及货物,事先提醒一句,建议只收取以下几类物资。”
    朗贝托斟酌着说出几个名字,包括:铁锭、锡、毛皮、琥珀、腌鱼,这些货物产自不列颠或北欧,适合在西法兰克境内销售。
    贡纳尔补充:“还可以卖些葡萄酒过去。以后不列颠方面的生意交给我,西法兰克境内的事情交给你,双方利润五五分成,共同发财。”
    考虑一阵,贡纳尔挑选了三个主要贸易对象,维格、伊瓦尔、乌尔夫。
    维格和伊瓦尔深陷战争,对于战马的需求量大,而且两人分别占据了北境和爱尔兰,有足够的收益购买马匹。
    乌尔夫的领地肯特位于不列颠东南角,与加莱隔海相望,一些中小规模的订单干脆交给这家伙,让他负责中转。
    至于埃塞尔沃夫和西奥武夫,这两位公爵财力雄厚,可惜身份尴尬,不敢大肆采购战马,以免引起拉格纳的猜忌。因此,他们被贡纳尔归于“有潜力的交易对象”,日后有机会再进一步合作。
    最后是拉格纳,身为不列颠至高王,他算是最优质的客户。然而,自从贡纳尔投靠了西法兰克,始终没有想好如何面对这个老朋友、老上司,只能暂时搁置。
    两人沉默一阵,朗贝托再度开口:“战马的价格定为多少合适?”
    “稍微低一些,每匹三磅白银,防止订单被布列塔尼、鲁昂、亚眠、佛兰德斯等地抢走。”
    望着塞纳河北岸的繁忙集市,贡纳尔思绪万千,他原本打算开价四磅白银,考虑到众多的竞争对手,只得稍微压缩利润,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谈妥一切,朗贝托发出感叹:“金钱引发觊觎,事后陛下追究起来,恐怕还得交出一部分利润给王室。”
    “无所谓,能赚钱就行。”
    经历三十多年的人生,贡纳尔如今只相信自己的力量。“秃头”查理确实对他不错,但并不能消除他心中浓烈的不安。无论身在何处,始终有个声音在不断低语,蛊惑他不断积攒实力,面对未来可能遭遇的各种威胁。
    “就这样吧,我明天返回卡昂,给维格、伊瓦尔、乌尔夫写信,让他们提前筹备货款。”
    十月初,伦底纽姆。
    维格率领车队穿过北门,负责看守城门的士兵不敢得罪公爵老爷,粗略检查一遍货物后宣布放行。
    抵达王宫,此地尤为冷清,他询问右侧的一名宫廷侍卫:
    “陛下在哪里?”
    “城南码头。上个月王家造船厂建造一艘新式货船,船匠们操纵她前往北欧试航。今天早晨返回泰晤士河口,陛下率众前去迎接,庆祝‘哥德堡’号的首航归来。”
    前往码头,维格发现此地挤满了人群,验明身份,他来到王室所在的栈桥。
    “陛下,这是今年的贡赋。”
    接过清单,拉格纳注意到上面仅有三样货物:呢绒、锡锭、铁锭,顺手塞给身后的帕斯卡,缓缓说道:
    “我听说了北境的战事,打得不错,短短数月解决了敌军主力。只可惜你遭遇和伊瓦尔同样的窘境,明明打了胜仗,非但没有赚到财富,还得到处找人借钱。”
    维格:“情况还行,撑过两年,等到财政逐渐宽裕,我一定优先归还您的借款。”
    察觉封臣仍在嘴硬,拉格纳很是无语,把目光转移至泰晤士河中心的货船。
    此刻,哥德堡号正在演示自己的操纵性能,她拥有比普通维京长船更大的船身,长约二十五米,宽约六米,船体采用搭接式结构,数层橡木船板交叠,看上去仿佛屋顶瓦片,接缝处填充着焦油、毛毡,防止海水渗入船舱。
    甲板中央立着一根高约十余米的桅杆,船帆面积很大,能够承载更多的风力,提高顺风航速。
    不久,哥德堡号靠岸,维格踩着木板上船参观,这艘船的货舱分为上下两层,船艉加盖了方形艉楼,大致可以载重百吨。
    “从形制上看,这艘柯克船与大航海时期的船型类似。换而言之,柯克船经过数百年的演化,从一根桅杆进化到三根桅杆,最终诞生了适合远洋贸易的三桅帆船。”
    抚摸着橡木船身,维格检查船舷两侧的12个方形桨孔——逆风时,需要二十四名桨手划动橡木船桨。
    相比之下,维京货船同样需要二三十名桨手划桨,载重量却仅有十余吨,淡水、食物挤占了货物的空间,增加了航行成本。
    按照他的设想,柯克船的载重量更大、抗风浪性更强、宽大的风帆提供充足的动力,无需大量浆手划桨,会在短时间内风靡整个西、北欧。
    想到这里,维格询问船匠有关柯克船的造价。
    船匠回复:“五十磅白银,船型越大,造价还会进一步提升,甚至可能超过百镑。”
    (本章完)
    (/bi/286656/17237518.)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