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威尔士
凝视地图揣摩许久,拉格纳叫来西奥武夫,让他担任维格的副手,身为麦西亚公爵,这人的地盘与威尔士接壤,适合担任辅助工作。
离开营帐,西奥武夫建议多招些人,维格点头:“既然王室全额承担军费,我计划扩充至四千人,用绝对的实力碾压对面。”
经过两个多月的征战,他的直属部队缩水至一千四百,瓜分完战利品,愿意继续作战的只剩一千。
算上西奥武夫在自家领地动员的民兵,维格打算再招募两千人。
随后,两人乘船沿泰晤士河抵达牛津,哈夫丹和他的四百多败兵在此休整。
领主官邸隔壁的房屋,里面萦绕着一股浓郁的草药气息,哈夫丹躺在床上闭目休憩,左臂缠着一圈厚厚的绷带,床边侍立着两个女仆。
“怎么回事?”维格驱散女仆,询问此战的详细战况。
看到两人的身影,哈夫丹明白他们是来接替自己的工作,无精打采回应:
“没什么可说的,我和埃塞尔沃夫率领两千五百人进山剿匪,敌人没有正面交战,一直在用弓箭袭扰,某天突然发动大规模夜袭,我趁乱突围,左臂被人射了一箭。”
“夜袭?对面有多少人?是不是埃塞尔沃夫故意泄露情报,勾结威尔士山匪?”
面对维格的一系列问题,哈夫丹依旧提不起精神,“夜晚视野昏暗,我看不清对面的具体人数。埃塞尔沃夫这人挺仗义,如果没有他出手援助,恐怕我已经被威尔士人射死了。”
这小子真有意思,被人坑了还帮着说好话。
维格止住放声大笑的冲动,叮嘱对方安心养伤,随后前往普通战士的营房,向他们打探敌人的战术。
提及山匪,战士们心有余悸,有个军官总结道:“弓箭,从头到尾都是弓箭,四处乱飞,稍不留神就被射死。”
从维格、西奥武夫的眼神中察觉到不信任,军官让人取来十副缴获的紫衫弓,长度约为1.5~1.8米。
“二位大人,他们的弓箭手极其强悍,每分钟可射出六支箭,若不经瞄准,每分钟可以射出十二支箭,射程、威力、精准度碾压我方弓箭手。”
维格捡起一副紫衫弓尝试拉动,发现磅数出奇的大,寻常人等恐怕很难拉开,再结合军官给出的信息,他推测这种紫衫弓应该是后来“英格兰长弓”的原型。
作为中世纪英格兰的标志性兵种,长弓手既能直瞄射击,也能在队列后方进行抛射,杀伤力惊人,优势显著,但缺点同样突出。
维格召来被关押的三十个威尔士俘虏,仅凭第一眼就识别出人群中的五名长弓手——脊柱扭曲,左臂明显大了一圈、右手指关节粗大。
“训练一个长弓手需要多久?”
从翻译口中得知维京人的问题,年纪最大的长弓手骄傲地昂起头颅,“五年掌握基本射术和体能,顶尖长弓手需要十年以上训练,看你们傻头傻脑的样子,估计二十年也学不会。”
听完翻译的转述,维格轻轻点头,这人说的没错,训练长弓手极其费时。1363年,英王爱德华一世颁布《射箭法令》,要求全体男性在周日练习射箭,不得从事其它的体育活动,违者重罚。
借助严苛的法令,英格兰得以拼凑出一支训练有素的长弓兵,效果显著,但不适合目前的处境。
许久,他发出一声长叹:“长弓重箭,威力不俗,可惜十年时间太漫长了。”
返回自己的营区,维格挑出一支小部队,让他们押送财物、马匹返回泰恩堡,把库存的所有十字弩带过来,“转告卡德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铁匠铺所有产能用于生产十字弩,直到威尔士战争结束。”
随后,他写下一封长信,找拉格纳索要至少六百副铁甲。
“你要这么多铁甲干嘛?”
对于西奥武夫的疑惑,维格解释自己的战术,用重甲弩手和威尔士长弓兵对射。
这个灵感来自中世纪最受欢迎的雇佣兵——热那亚弩手,他们装备铁甲、十字弩,背着一面巨盾,作战方式有两种:
一,背对敌人装填,然后转过身射击。
二,利用一根结实的木棍,把巨盾立在地上,弩手躲在后面装填、射击。
“用弩手对付长弓手?”
西奥武夫对此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把工作重心放在筹措补给。等到七月份,军队、辎重陆续到齐,维格组织弩手进行训练,耗费三个星期,训练出八百名可堪一用的弩手。
此外,军中还有五百多名弓箭手,维格给一部分人换上铁甲,顺便建造数十辆手推车,手推车的前方竖着大盾,用于掩护弓弩手向前推进。
集训期间,他抽空向小商贩们打探消息,得知威尔士地区最大的两家势力是波维斯王国、格温内斯王国。
前者位于威尔士东部,和麦西亚接壤,后者位于威尔士西北部。维格计划优先打垮波维斯,然后进攻格温内斯,利用这股威势逼迫其余贵族投降。
作战会议上,他对指挥官们颁布两条方针:结硬寨、打呆仗,以及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根据我一路以来的作战经历,底层贫民对领主的忠诚度有限,只要外来者没有侵犯他们的财产,大多数贫民并不在乎换个老爷。”
为了减少军中的劫掠行为,维格命人向伦底纽姆送信,请求拉格纳拨款给全体士兵发工资。
“剿抚并用、使用重甲弩手对抗长弓兵、给所有士兵发军饷,”
对于属下的一系列奇思妙想,拉格纳大感头疼。
目前,伊瓦尔返回都菲林,继续处理爱尔兰地区的乱局,日复一日,永无尽头。贡纳尔负责和法兰克人交涉,短时间内脱不开身。
除了这两人和维格,其余贵族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当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拉格纳也可以亲自征讨威尔士,这种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容易导致国内政局不稳。
唉声叹气许久,他最终接受了维格的方案。
(本章完)
(/bi/286656/17237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