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五十五章 大幕拉开一角

第五十五章 大幕拉开一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李强的要求下,一场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副食品展览即将拉开帷幕。

    中国大使馆方面尽可能的挤出了本就不多的外汇,在莫斯科租用了一间市区内的展馆。

    并且李强通过自己当年在苏联搞无线电认识的人脉。

    搞定了现如今在真理报和莫斯科广播电台工作的老同事。

    让他们为这次食品展写一写报道,做一些宣传。说实在的,这场展会办的很匆忙,布置的展台和产品数量其实并不是很多。

    而且还花了不少外汇,大使馆内有一些成员还是颇有微词的。

    因为中国现在的外汇很宝贵。但是李强很清楚,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那位李主任的宏大规划其实与自己不谋而合。

    如果仅仅依靠山海关汽水厂自己的产量来积累资本,在扩充产能。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向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申请低息贷款甚至无息贷款,然后以未来的商品进行抵债。

    这才是中国轻工业快速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先拉来投资,为自己的道路铺就基石。

    就算是简陋寒酸也要办。现在一瓶可乐在苏联售价二十戈比,山海关汽水厂的全部生产成本是三戈比。

    运送到苏联的运费和仓储,每瓶的成本是三戈比。

    还有四戈比是留给苏联零售渠道的利润。

    也就是说一瓶可乐可以为国家创造的直接外汇高达十戈比。

    一瓶可乐看上去不多,但是如果这个数字扩大呢?如果是一千万瓶,一亿瓶、两亿瓶、甚至是五亿瓶呢?

    那就是一千万卢布,两千万卢布,五千万卢布!

    如今全中国的外汇储量加起来也仅仅只有几百万卢布外加四十万美金罢了。

    一千万卢布已经可以在苏联购买一条拖拉机生产线。

    两千万卢布已经可以购买一座中小型化工厂的全部设备了。

    李强来的时候翻越了很多那位年轻的李主任给他的资料。

    年轻的李主任非常郑重的对自己说:“一切都拜托你了,曾参赞。新中国能不能两条腿走路,这份担子就要沉甸甸的压在你的肩膀上了。”

    李强感觉到了肩膀上的压力,同时李锐给他的资料也带给他信心。

    因为根据资料指出,在1949年仅仅是联邦德国一个国家,一年的可乐消费量就突破了八千万瓶的销量。

    1950年,预计联邦德国的可乐销量将会突破一亿四千万瓶的大关。

    同时那位李主任还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未来五年可口可乐在联邦德国的销量分析图。

    在他的做出的预测中,联邦德国的可口可乐销量将在1956年达到一个新高度,年消费量将达到八亿四千万瓶。

    而联邦德国只有曾经德国的一半大小,人口不过五千万。平均到整个德国,几乎是每人每年消费十七瓶可乐。

    李强对李主任的销量预测图没有全信,因为他觉得不可思议。但也没有不信,因为李主任的分析都是有理有据有经济观点作为支撑。

    当然,李强并不知道,这位李主任开会前是专门翻找了相关的历史资料。

    他很清楚1956年联邦德国一年确实消费了8.4亿瓶可乐。而李主任对整个华约国家的可乐消费量做出了预估,以华约的人口和市场,一年三十亿瓶的销量才能勉强让可乐这一种单品市场饱和。

    不要认为这个数字夸张。后世苏联时期一年可乐销量只有2.16亿瓶很大原因是可乐需要用美元买。

    这极大制约了可乐在苏联市场的销量。

    让可乐成为了只有一部分人才能享用的高档货。

    而李强等人听到李锐的预估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三十亿瓶?!利润那就是整整三亿卢布啊!

    把现在全中国的生猪、活鸡、活牛、钢铁全送来苏联卖也卖不到三亿卢布啊!

    如果真的能把这个巨大的市场吃下来,那就相当于一年可以为中国引进三十条拖拉机生产线。

    十五座中小型化工厂。

    二十条包含子弹等完整生产体系的枪支生产线等等。

    可乐的暴利远超这个时代的人的想象。

    即便放在后世,碳酸汽水依旧是所有食品中天字第一号的暴利。

    后世九十年代是可乐是三块,到了三十年后的2020年依旧是三块。

    而三十年间,中国人的收入从三四百长到三五千,翻了十倍不止。这足以窥见可乐的暴利了。

    而随着生产力和收入的提高,李锐完全相信,可乐的销量只会不断走高。

    德国人均年消费十七瓶可乐就是终点了吗?

    不!德国人对可乐的需求会上升到人均年消费180瓶。

    而苏联在解体后,俄国人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对可乐的消费依旧保持旺盛。

    俄罗斯人每年人均消费可乐超过五十升,而这个销量只有东欧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一半。

    李锐作为后世之人很容易看清可乐中蕴含的巨大财富。

    但是想全额要拿到这笔财富那就需要尽快的扩大产能。

    把渠道铺满华约国家。

    趁着冷战铁幕将口可口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巨头挡在社会主义国家外面的大好时机,尽快建立能和它们分庭抗礼的世界级饮料巨头。

    在李锐的计划中,山海关可乐最终是要走出国门,走出社会主义阵营杀向资本主义世界,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他们的心脏地带杀的刺刀见红,刀刀见血的。

    李强看完李锐的对山海关可乐未来三十年的长远规划,他不得不感叹那个年轻主任的雄心壮志。

    为了祖国,李强决心就算是豁出命去,也要在这次展览上为苏联和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展现这些食品的美好,拉到足够多的贷款。

    好迅速扩建包括山海关汽水厂在内的国内其他汽水厂。

    为了未来每年几亿卢布,甚至是更多的外汇,李强决定拼了!

    他发动了自己曾经在苏联的一切人脉关系,尽可能的为这场展览会造势。

    于是这场预定于十天后的展会早早的就被许多苏联人知晓了。

    他们都知道莫斯科展览中心将于下周五开始举办为期三天的中国食品展。

    而莫斯科也是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大使和商务参赞最集中的地方。

    他们也纷纷收到了来自中国大使馆的邀请。

    大家已经知道了中国可以生产可乐,而这次他们要举办一个食品展览会?

    他们又能玩出点什么新花样呢?

    可乐在这个世界的利润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

    它的暴利其实一点都不逊色与医药和高科技。

    因为购买它饮用它是来自于大多数人DNA中本就铭刻的对于甜的无穷渴望。

    1950年,正是全球饮料界一超多菜的格局。一超指的是可口可乐。

    多菜指的是其他所有厂。包括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如果没有在1959年以后进入苏联,垄断华约国可乐供应,它是无法成长为世界第二强饮料公司的。

    而现在,来自中国的山海关可乐将先他一步占领这片广阔的蓝海市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