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五十六章 快把钱拿走

第五十六章 快把钱拿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现在这个年头,苏联人的娱乐生活其实也不怎么丰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计划经济最大的弊端在于会对娱乐产业进行压制。

    因为计划是一种很理性的事情,而娱乐又是一件很感性的事。有计划的娱乐,听起来就是一种很不靠谱的事情。

    所以当莫斯科将要举办中国食品展的时候,很多人抱着凑热闹的心情准备去看看。

    反正也不要门票,就当看个热闹就好了。不过为了搞这次展览会,李强和大使馆的其他同志就忙得够呛。

    展会的各种柜台他们先向胜利百货商店租用了一批。

    为了让整个展会看起来更加热闹,整个大使馆的人都行动了起来。

    比如说大使馆里跟着来苏联的一些战士都是身经百战,其中还有不少是练家子出身。

    所以这群战士们不得不在展会开幕当天表演各种中国功夫来助兴。

    比如一个练过硬气功的战士在展会开业当天,展现了单掌碎三砖和冲拳断木的绝活。

    还有两个战士从前是沧州八极拳门下的师兄弟。

    后来因为抗日加入了八路军。因为手底下功夫过硬,政治觉悟高。

    所以成为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战士。

    他们各打了一套八极拳的演招,两人还合击打了一套八极拳练习中的套招。

    对于现在还没见过什么中国功夫的苏联人来说,这些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

    仅仅是开展前的几个展览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而李强来苏联可不仅仅是带来了各种饮品和食品。

    他走之前李锐可是将一批胶卷和唱片都交给了他。

    “曾参赞,只能辛苦你了。你去苏联除了帮我们国家搞外汇做贸易外。如果有空的话,最好能帮着宣传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化。

    现在虽然看起来未必有多大用,但是长久来看却是我国以后在国际上能否取得大国地位的重要帮助之一。”

    李强也看了李锐让他带来的各种音像制品,他觉得都算得上是精品。

    只是不知道是中宣部哪些同志搞得,居然搞得这么好。

    莫斯科展览中心内的一个小型分会馆是这次中国食品展的举办地。

    这个展览馆是莫斯科展览中心几个分馆中最小的一个。

    但是今天这里却人头攒动,通过真理报和莫斯科广播电台,很多莫斯科人都早早来到展览馆这边凑热闹了。

    星期五的人流量还不明显,因为大多数苏联人星期五还是需要工作的。

    所以今天接待的主要是使领馆的工作人员。

    他们先是观看了中国战士的硬气功表演,又看了套路对练。

    十几个国家的使领馆参赞们都连连鼓掌喝彩。

    别看他们身居高位,他们是真的没看过有人能单手劈碎三块砖。

    爱沙尼亚的一名参赞有些不信邪,捡起被战士劈碎的砖头试验真假。他狠狠一拳砸了下去。

    “啊!我手断了!”这位狠人老哥用了五分钟就结束了今天的访问行程,他需要去医院看骨科了。

    另外十几名使领馆成员和苏联商务部的同志有些想笑。

    但是又不好意思笑出声,大家都憋着挺辛苦的。作为这次展会的主办人,李强自然是地主,要为这些使领馆人员和苏联商务部的同志介绍他带来的各种食物。

    今天虽然有使领馆成员和商务部的官员来参观,但是展览并没有做成内部封闭式。

    它依旧面对民众开放。只不过星期五,人不算多罢了。“各位,我们山海关汽水厂的可乐大家都喝过了。除了可乐之外,我们还生产了其他口味的汽水。”

    李强将另外三种现在作为主推口味的汽水拿了出来。

    分别是称橙子口味、葡萄口味、柠檬口味三种汽水。

    放在后世就是众人所熟知的美年达橙子、美年达葡萄和雪碧。

    因为考虑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可乐的口味。

    果味的碳酸饮料更受女孩子的欢迎。所以为了抓住市场,山海关汽水厂也生产了这三种口味的汽水。

    果然,这三种和可乐完全不一样风格的果味汽水引起了一众使领馆成员和苏联商务部同志的好奇。

    要知道东欧可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盛产水果。

    除了少数地区之外,以目前的物流情况,其实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没有真正吃过橙子和葡萄。

    在场的都是高官,自然不会说没有吃过橙子和葡萄。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知道自己的国民有没有吃过这种水果。

    尤其是苏联商务部的同志喝完这个饮料之后眉毛都扬起来了:“这个葡萄汁可真好喝!太浓郁了,放了不少葡萄吧!”

    其他代表们也为这浓郁的果味饮料而赞叹,更让他们赞叹的是李强报出来的售价。

    “二十戈比,统统二十戈比。和可乐一个价格!”“这么便宜?!”苏联商务部的同志震惊了。

    因为苏联也自己生产果汁饮品,而且果汁饮品还是市面上的抢手货。

    不管是蓝莓树莓混合果汁还是苹果汁,都不是很好买到的。

    因为苏联的果汁里面真实果汁的含量往往能达到一半以上。

    有的甚至能达到百分之八十。最多是勾兑一些糖水和防腐剂进去。苏联本身又不是水果生产大国,水果基本依赖进口。

    果汁的价格自然是居高不下。尤其是葡萄汁,这年头有谁舍得把葡萄榨汁喝啊。

    都是拿去做利润更高的葡萄酒了。

    所以二十戈比的价钱真是震撼的众人说不出话来。

    白俄的官员低声说道:“二十戈比?你们卖这个真的赚钱吗?”

    “我们中国人做生意讲就薄利多销,哈哈。”李强不了解饮料是怎么生产的,所以只能打个哈哈过去。

    他并不知道,这些果味饮料里但凡有一滴真实果汁都算他输。

    真要拿葡萄榨橙汁,然后调配出这样的口味,成本怕是就要二十多戈比了。

    拿来卖,怕是要卖到四十戈比一瓶才有钱赚。

    而除了葡萄、橙子、柠檬三种口味的汽水引起了商务部同志们的关注外。

    中国方面生产的各种膨化食品也让他们感到惊喜。

    一颗土豆能卖多少钱?如果是从中国出口到苏联的话,怕是免费送人家都不要。

    因为人家西伯利亚有的是土豆。

    可是把土豆变成薯片呢?一颗土豆可以制作两袋薯片,一袋薯片可以卖十戈比。

    “我们生产了原味薯片、番茄味薯片、法式红烩薯片、烧烤味薯片……”在李强的介绍中,一众官员来到膨化食品部分。

    琳琅满目不同口味的薯片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薯片可以有这么多种口味的吗?

    为什么我们只吃过撒点盐的那种呢?对于这些高级官员来说,这些从未见过的膨化食品都能颠覆他们的认知。

    而对于普通的苏联民众来说,这场来自中国的食品展览会简直就像是一场天方夜谭。

    他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居然能有如此多好吃美味的零食一起涌现。

    莫斯科的市民即将陷入一种痛苦,因为当他们尝试过这些食物,而又在市面上买不到时。

    他们只能痛苦的嚎叫:“中国人快点把我的钱拿走!快!把薯片给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