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帮帮老白男
1950年,上海的市长是陈毅。上海这样一个城市,还真的必须要是陈毅这样的老将军才能镇得住。
现在的上海也是乱象丛生,解放军在这里灭烟扫黄都遭受到不小的阻碍。
陈毅有的时候都想要不干脆杀个人头滚滚好了。
但是这种想法也就是很生气的时候发泄时想一想罢了。
真的把上海杀个人头滚滚就怕整个上海都不稳了。
和上海的这群资本家打交道,陈毅也经常是被搞的一肚子火。
这帮人还真以为还在民国呢?去年年末的时候,上海打了一场金融战,把一群投机倒把搞两白一黑的不法商人搞了一批。
这样上海才算是安稳了一些。最近上海也在搞这些资本商人。
中央那边已经有掌握青霉素生产突破能力的科学家了。
那个叫做张为申的科学家已经悄悄进入了上海青霉素工厂,开始对青霉素工厂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据说已经开始小规模生产了。
而且据说那个名为曙光厂的最高保密机构已经流出了许多药品配方。
甚至很多是西方国家都没有的。
上海这边有些厂子经过改造后可以直接生产这些药品。
这让陈毅很高兴。因为他之所以要和一帮资本家继续打交道,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这帮人手上有联系西方买办的渠道。
新中国成立,手上各种东西都缺,尤其是药品急缺。听说今年江西又闹吸血虫病了。
治疗吸血虫病的药物中国也无法生产。
只能是通过这些商人和西方的买办们进行购买。
还有治疗小儿百日咳的药,还有治疗白喉的疫苗等等。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陈毅就是在不喜欢也要捏着鼻子和这些资本家打交道。
而现在曙光厂那边传来了很多好消息。
大多数常见药物都已经在曙光厂那边经过了技术验证,可以开始小规模生产了。
只要能大规模生产,那么陈毅就可以彻底甩开那些资本家,不用看他们的脸色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新中国缺乏药品的生产线,想要大规模生产还需要时间。
但是这已经让陈毅很开心了。
因为他还是懂这些药品的技术价值的。
生产药品最难的就是找准配方,只要配方找到了,相关的生产线总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到时候哪怕是集全中国之力,总是能把中国急缺的药品生产线先搭建起来的。
“要是能在多点外汇就好了。可以直接和国外先买现成的药品生产线和设备。这样我们的发展就能更快了。”
陈毅坐在办公桌后看完一份文件后忍不住感叹道。
哒哒哒,敲门声响起。“请进。”陈毅的秘书,解放军战士小王走了进来。
他进门后先敬了个礼:“报告。”
“有什么事呀。”陈毅和颜悦色的问道。
“市长,有一名叫做石中的商人说想要见您。他说是有关于赚取大量外汇的事情。我收到消息不敢耽误,就问问您要不要见他?”
陈毅听到石中的名字后觉得有些耳熟,然后想了想。
诶,他不是那个已经在渔网里的医药商人了吗?
陈毅配合中央在上海搞了场针对医药贩子的钓鱼执法。
也不能叫钓鱼执法吧。
总之就是国家出钱收购一批肯定用的上的战略医疗物资。
包括青霉素、酒精、双氧水、生理盐水、纱布、止血棉等等。
这些东西以后抗美援朝一定是用得到的,先囤货总比到时候临时去找要好。
这些订单放到上海来找这些资本家们来买。
如果他们只是单纯的赚取合理范围内的利润,也不囤积居奇也不以次充好的话,那么一切都好说。
这些钱给他们赚了也就赚了。共产党人也是讲诚信的,只要你们在法律规则下规规矩矩的照章办事,我们也不找你们麻烦。
但是你们要是搞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故意涨价等等行为的话。
那就不要怪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铁拳打到你们身上了。
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选择,看他们愿意在新中国当一个堂堂正正的商人,还是想要继续当民国的资本家。
不过现在看来很多人都挺让人失望的。
给了他们一条路走,他们不走。非喜欢走捷径。陈毅已经掌握了很多情报了。
包括王康年、石中在内的很多商人都以各种方式以次充好,还想对政府公职干部进行腐蚀。
这些都在陈毅的掌握之中,所以他实在是想不通石中是怎么会想到来找自己的。
不过思虑一番后,陈毅还是说道:“那就让那位石先生进来吧。”
石中在小王的带领下来到了陈毅的办公室,陈毅倒是好奇这位石先生是想玩什么花样。
“小王,给这位石先生泡个茶。”陈毅转头看向石中道:“石先生,我这里只有普通的绿茶,不介意吧。”
两人简单的寒暄了一阵,小王用茶杯送来一大杯浓茶后,陈毅也就不废话了,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石先生,你说能赚外汇的事情是什么呀?”
石中开口道:“听说贵党在支援朝鲜的瘟疫时使用了对疟疾和霍乱的新药。”
陈毅想了想:“对,确实是。”
他确实听说曙光厂那边小规模的搞了一批新药去援助朝鲜。
“怎么,你看上这批药了?”陈毅略带微笑的看着石中:“你是想把这药卖到国外?”
石中索性也放开说道:“对。治疗霍乱的药剂还一般。但是治疗疟疾的药物全世界都需要。中亚、南美、非洲,到处都需要抗疟药物。”
“金鸡纳霜在很多地方已经有了抗药性。全世界都在想办法搞新的抗疟药物。要是贵党研究出来的药物和金鸡纳霜不一样,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物的话。那么我可以负责的说,我能帮你们包销。”
“不管生产多少,我都可以帮你们销售出去。甚至卖到美国卖到欧洲,为你们带来大笔的美元外汇。”石中说的信心十足。
而陈毅却一脸似笑非笑的模样看着他。
这让石中稍微有点不舒服,但是他还是很快调整了心态继续说:“我有这方面的渠道,只要贵党的新药有效,那么仅仅是抗疟药物一项,一年都可以收获千万美元以上的外汇!”石中的话不是吹嘘。
实际上一直到2000年,全球罹患疟疾的人数依旧高达三亿。
很多生活在后世的中国人觉得疟疾是一个距离自己很遥远,甚至和自己不相关的事情。
这仅仅是因为中国消灭了疟疾。1954年中国疟疾大爆发,将近七百万人感染疟疾。
1960年又一次疟疾爆发,超过一千万人感染。1970年第三次爆发,超过两千四百万人感染。
一直到进入新世纪,中国坚持不懈的抗击疟疾。
到七十年后中国每年感染疟疾的人数才下降到数百人。
全球在抗击疟疾上的支出从来都没有减少过。
而现如今全球经济虽然比不上后世发达,但同时感染疟疾的人数也比后世要多得多。
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现在有好用的抗疟药物的话,只要投入生产打入市场,那么很快就会赚的盆满钵满。
就连辉瑞都盯上抗疟药物就知道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了。
陈毅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浓茶,他没有着急答应石中,甚至没有给石中任何承诺。
只是说自己考虑考虑,然后就请石中离开了。
石中不可置信的看着陈毅:“陈市长,这可是几千万美元的大买卖。”
“嗯?所以呢?”陈毅看着石中,等待着他接下去的话。
石中一时语塞,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因为按照他和民国政府官员打交道的习惯,只要自己把这个话抛出去,那些民国的官员就会像闻见了腐肉的豺狼一样冲上来。
为什么这个陈毅看上去好像毫不在意的模样啊?
“陈市长,几千万美元的大买卖啊。您难道一点都不心动?几千万美元的外汇,可以给国家买多少东西啊。”
陈毅还是微笑:“知道咯。”
石中:“……”
陈毅:“你先回去嘛,这个事我再想一哈。”
石中:“那陈市长你慢慢想。但是别想太久,不然……”
“不然怎么样?外国人不买我们的药吗?”陈毅呵呵笑着。
石中猛然惊醒,是啊!这次是外国人求着要买中国的药,又不是中国人上赶着去买外国人的药。
陈毅为什么要着急?是外国人求他啊!石中是买办当久了,已经习惯了中国人求着外国人办事。
所以总觉得中国人怎么敢拖延外国人呢?
等到他现在猛然惊醒才发现,形式已经变了。
等到石中离开之后,陈毅拨通了一个电话,他对电话那头的人说道:“你帮我查查,那个叫石中的背后是哪个国家的公司。嗯,查到了告诉我。”
打完电话之后陈毅双手食指转动了好一会儿,他又拿起电话给中央挂了过去。
“喂,我是陈毅,帮我转接毛主席办公室。”李锐接到会议通知的时候,正是他带着一帮人组装新电脑的时候。
经过这段时间的经营,网咖算是越来越走上正轨了。尤其是网络视频的收益开始体现了。
那个女摔跤手已经在另一个时空成为网红了。
现在光是B站已经有了七十多万的粉丝,全网粉丝数量破两百万,每个月光是她的视频就能带来三万多元的收入。
还有其他两百多个账号拍摄的短视频,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一个月能带来差不多三十万左右的收入。
这让基地的现代资金已经大为宽裕了。
有了钱,李锐也开始扩充电脑数量了。一百二十台电脑听着不少,但是真的用起来就不多了。
所以李锐扩充电脑,顺便增加硬盘。电脑不搞无脑对配置的搞法。而是按照需求,购买了高中低三个档次的配置。
不同配置做不同的事情。
购买大量的硬盘则是用来储存资料的。
因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和后世的网络断掉。
所以能保存的资料都尽可能下载保持下来。
除了硬盘之外,李锐还买了好多光盘刻录机和光盘。把资料刻在光盘上,这是双保险。
这些资料都被严格储存在基地的仓库内。
每次开启这个仓库都需要冯石、李锐、陆光达三人一起到场才行。
李锐正在交一批新的技术员怎么组装电脑呢。
现在基地电脑多了,就需要一批专业的网络和电脑维护人员,简称就是网管。
这年头网管就比较高大上了。李锐教他们怎么装机,怎么做电脑的基础维护等等。
不过维护这个事情到真的不怎么需要他们操心就是了。
因为现在每个基地里的电脑操作员都像是爱护宝贝一样爱护电脑。
电脑键盘、鼠标、显示器,他们是每天都用无纺布擦一遍。保证上面没有任何污渍。
还有一些细心的女生,她们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些布料,把布料裁切成合适的大小,在不使用电脑的时候把电脑用花布盖上。
每每看到这个景象,李锐就会想起小时候外婆家那个用蕾丝布盖着的大屁股电视。
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等到中央来人通知他开会的时候,他才抬起头来:“开会?”
“对啊,李主任,关于药品出口的,你忘记了?”
“哎呀,对,真的差点忘记了。你等我会儿。”李锐擦了擦手上的污渍,然后一边走一边喊:“老陆,老陆!”
“在这呢!什么事儿?”陆光达真抱着一沓资料走了过来。
李锐帮他拿了一半:“我不是让你去找人帮我合成的那种蓝色小药丸吗。做出来没有?”
陆光达这个原本一本正经的大科学家在听到李锐这话的时候,脸上难得的露出一抹坏笑:“怎么?年纪轻轻你就要用了?”
“哎呀,我用不用其实关系不大。主要是造福中老年。东西好了快点拿来,我赶着去送给毛主席他们。”
“等等!你说啥?你小子难道是想做刘瑾?!”
“你才是太监呢!怎么说话的。我送去开会呢,这蓝色小药丸将是我们继可乐之后又一项出口的拳头产品。”
李锐帮着陆光达把资料送到地方后一脸认真的说道:“有个美国老男人说得好,那帮老白男这辈子只有到死才会停止的事情就是性。”
“既然这样,我们就出手帮帮他们。随便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
李锐说的一脸认真,只不过陆光达却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
但是仔细想想又好像没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