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年轻的干部需要锻炼

第一百一十五章 年轻的干部需要锻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带着几乎是所有中老年男性的救星,李锐离开了曙光厂。

    吉普车开了不到十分钟就从南池子大街开到了中央。

    经过检查,李锐顺利的来到毛主席办公室。在这里毛主席等人已经早就坐好了,还有从上海赶来的陈毅市长也在。

    “小李同志,你来了。坐坐坐,茶几上有瓜子花生,不要客气。”毛主席招呼着李锐坐下。

    说是开会,但更像是个茶话会。

    毛主席、周总理、陈毅三人面前都是一个大茶杯,里面沏着浓茶。

    然后每人面前都摆着盐炒瓜子和炒花生。

    刚刚陈毅和毛主席汇报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就是一边磕花生一边听报告的。

    陈毅也不客气,抓了把瓜子一边嗑瓜子一边汇报工作。

    “陈毅同志你还不认识吧。”毛主席指着陈毅说道:“陈老总,我们现在的上海市长。”

    李锐十分有礼貌且恭敬的伸出手:“百闻不如一见。陈老总比我想象中长得还要有精气神。”

    陈毅哈哈一笑和李锐握手道:“我都半个老头子咯。还是你比较厉害哦。毛主席和周总理把你的情况和我讲过,可惜就是一直没有见过面。小伙子长得不错,有对象没?”

    人呐,只要一上了年纪,不论男女就特别喜欢关心晚辈的婚姻问题。

    这点上就连中央大佬都不能免俗。

    李锐笑着摇头:“还没呢,还年轻,没考虑这些。”

    陈毅看着李锐的模样,他点点头:“嗯,看你还年轻,刚二十吧。晚两年在考虑确实不急。”

    这个时候周总理打趣道:“陈爽子你别被小李的样子给骗了。你看他皮肤好长得年轻就以为他小。他今年都二十七了。

    一点都不小了,我和毛主席都让他差不多要考虑终身大事了。在拖拖就要三十了,年纪就不小了。”

    陈毅吓了一跳:“你这么大了啊!看不出来,真的看不出来。”

    陈毅围着李锐转了两圈,有些惊讶。

    李锐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就没干过什么体力活,再加上后世人哪怕是男生也会有一些基础保养。

    最简单来说,会用洗面奶洗脸,冬天冷干天会知道在脸上涂一些面霜,手上也知道擦一些保湿霜。

    所以相比较1950年的人来说,李锐看着自然是相当的面嫩。

    至于这年头长辈总是关心晚辈婚姻问题,让孩子早点结婚这件事李锐还是很理解的。

    因为1949年中国人均寿命不足三十五岁。

    贫穷、战乱、疾病等等原因让许多人根本活不到更大的年纪。

    所以尽快结婚留下后代,是这个年代所有老一辈的想法。

    即便是毛主席他们没有那种让晚辈十三四岁就结婚的封建想法。

    但是李锐如今27岁还没个对象,说起来也确实年纪很大了。话题聊到了这里,毛主席三人就忍不住在这个话题上延续了下去。

    因为我党现如今也是非常关心同志们的婚姻状况的。

    毛主席一边拨开花生一边道:“陈爽子,你看看上海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啊。有的话可以介绍给李锐同志嘛。”

    “你看李锐同志,要身高有身高,要模样有模样。我看什么样的女孩子都能配得上哦。别找个太差的,要找个和李锐同志条件差不多的。”毛主席笑呵呵的说着。

    李锐以为毛主席是在开玩笑,结果陈毅倒是十分认真的开始考虑:“这小伙子这么高,娶个婆娘也不能太矮。小李长得也好看,姑娘也不能选个模样差的啊。”

    “这么看来,上海文工歌舞团倒是有个姑娘好像不错。姑娘一米七,长得也俊俏。是歌舞团的台柱子,要不然我安排他们两个见个面,聊一聊?”李锐在一旁大囧。

    不是说好开会的吗?怎么你们仨突然开始八卦我的个人生活了?

    毛主席在那边一本正经的思考了一会儿后摇摇头:“不好,不好。李锐同志不适合找个女演员当老婆。”

    周总理也点点头:“我觉得也是,李锐同志还是找个医生或者护士最好了。还能照顾他的生活。”

    眼看着越聊越偏了,李锐不得不自己把话题找补回来。

    “各位,各位。我们今天不是来聊药品出口的事情吗?我们还是先聊药品吧。”

    三位长辈对视一眼,然后一起哈哈大笑。

    毛主席吧花生壳丢在茶几上笑着说道:“好,先聊药品出口,然后再聊你的终身大事。”

    行吧,至少先把话题给转移了。

    大佬们进入工作状态也是很快的,陈毅首先开口道:“我们在朝鲜给朝鲜人民使用的抗疟和抗霍乱药物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商人的重视咯。”

    “上海有个叫石中的商人,他背后应该是美国辉瑞集团。已经找上门来想要从我们这里购买药物。至于我们是不是要卖药给他们,以及怎么卖,我觉得都有必要商讨一下。”

    毛主席闻言后点点头,然后示意李锐开口发言:“小李同志,你怎么看?”

    李锐摇了摇头:“本来这药用在朝鲜,我最开始的设想是苏联人应该是第一时间发现,然后找上我们来购买的。”

    “这药研究出来以及使用,最开始我们奔着的目标是苏联。想着上赶着的不是买卖,最好等苏联人找我们买。

    到时候我们好提条件,但是没有想到最先联系我们的居然是欧美公司。不得不说资本主义的嗅觉真的是太灵敏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苏联地处高纬度地区,苏联很多加盟国也是高纬度处于北寒带的国家。

    疟疾本来在北寒带国家就很少传播,他们对这方面的药物需求本来就不高。

    再加上苏联本身就可以生产抗疟药物。

    所以就算是知道了中国有抗疟新药,他们也没什么上心。最多就是哦一声罢了。

    “不过这也算是好事。辉瑞找上门来,我们就可以赚美元了。虽然话说起来不中听,但是现在美元的购买力确实是比苏联老大哥的卢布强。”

    李锐的话没人反驳,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如今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美元可以直接购买他生产的所有产品。

    购买力和信用自然比卢布来的高。

    周总理听到李锐这么说,他开口道:“那么李锐同志你的想法是同意卖药给辉瑞咯。”

    李锐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半一半吧。可以卖药给辉瑞,甚至让辉瑞贴上他们自己的商标都可以。但不是卖抗疟药这种救命药。”

    毛主席来了兴趣,他点燃一根香烟道:“小李啊,你仔细说说,怎么个一半一半。”

    李锐道:“我们在朝鲜给朝鲜百姓使用的抗疟药物有两种,一种是氯喹一种是青蒿素。氯喹这种药物在1944年就开始临床应用了。相信辉瑞公司也有详细的生产工艺。”

    “苏联那边还在有奎宁(金鸡纳霜)治疗疟疾是因为苏联并没有迫切的消灭疟疾的需求。至于青蒿素是取之于我国传统中医药制作而成的。”

    毛主席点点头:“我们的中医药是瑰宝啊。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好的东西是必须要保留的。”

    陈毅和周总理纷纷点头。

    李锐继续道:“治疗霍乱的药物主要是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这两种药除了对治疗霍乱有帮助外,同时对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伤寒,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都有极好的治疗效果。”

    陈毅一听忍不住拍大腿:“哎呀!这是好药啊!能治这么多病!”

    李锐点点头:“对,正是因为是好药,我们就更不能给辉瑞了。辉瑞的生产线强大,渠道也广。我们把这些药给他们,先不说他们花几年的时间可以仿制出来。”

    “一旦他们仿制出来,要是愿意的话可以把这个药品的价格压到极低,瞬间杀死一片同类竞争的药品。然后他们在慢慢的提价,赚取垄断的暴利。这是这些医疗集团的常规操作了。”

    “从长远上来看,我们现在将这些药物交给他们,对我们来说是不利的。他们甚至可能会阻碍我国现代化药品的生产。

    到时候他们的卖价比我们的生产价都要低,那我们怎么办。我们连基础药品产业都没发展起来,怎么和这种国际巨头比。”

    李锐的话让毛主席三人点头。

    没错,现在中国还不能和美国做生意,甚至互通往来都很麻烦。

    但是现在不做生意不代表一辈子不做生意。

    都活在一个地球上,难道真的要等美国人彻底消灭中国,或者中国彻底消灭美国,然后才能和世界对话吗?

    这不现实,既往来又对抗,有合作有竞争,会共赢会背刺,这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而且这种救命药代表的不仅仅是赚钱这么简单的事情。这里面还有很多政治考量,甚至可以说事关国家影响力。”

    李锐这话不需要说的很透彻,毛主席等人就能明白。

    毛主席开口道:“小李同志说的不错。这药品卖到全世界去,上是印中文还是印英文这里面的含义大不相同。”

    “到时候不要让辉瑞公司赚了钱,又让美国赚了面子,最后就剩下我们这帮中国人成了给地主老爷打短工的了。”

    陈毅也明白了,他问道:“既然这些药都不能给辉瑞卖,那么李锐同志你说得给他们卖的药又是什么呢?”

    李锐微微一笑掏出一排塑封包装的蓝色小药丸。

    “这个就是我打算卖给辉瑞公司的药。我敢保证,他们会爱死这个药。而且我觉得我们大家应该都不介意这个药直接打辉瑞公司的标。”

    “只要他们给我们钱,我们卖这个药给他们。能赚几年的钱就赚几年的钱,过个十年他们就算是仿制出相关的药我们也不怕。”

    李锐这话说得倒是让毛主席等人好奇了,周总理更是拿起这个蓝色的小药丸上下端详。

    “小李同志,你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李锐笑道:“这个药啊本来是用来治疗心脏病的。但是它最厉害的地方不是治疗心脏病,而是在他的副作用。”

    毛主席等人好奇:“副作用?什么副作用?”

    李锐左右看看,嗯,没人。

    然后凑到三人跟前道:“这话要小声的说。”

    强烈的好奇驱动着毛主席三人附耳过来。

    只听得李锐耳语一阵,三位大佬当场一阵,呆了几秒钟后三人几乎是不约而同的爆发出一阵大笑。

    “哎呀!这药我不能卖啊!我卖就成拉皮条的了,我不卖啊!”陈毅连连摆手。

    毛主席笑的烟卷都掉了:“这药确实不好挂着我们的名头卖。陈爽子不能卖,卖的话一辈子英明都要毁了。”

    周总理道:“这药按照小李同志的说法,在欧美应该非常有市场啊!”

    李锐紧接着道:“不仅有市场,甚至我敢打包票,欧美市场的需求将极其旺盛!我们的化学家只要在这药丸中参入一些对无害且不影响药效的其他成分,那么即便是辉瑞公司想要破译仿制这款药,他们也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李锐这话说得还是有把握的。

    这年头辉瑞公司是有很多生物学和化学的大牛坐镇。

    但是他们没有后世那么方面的成分分析仪器,也没有电脑可以使用。

    化学大牛也只能是一遍遍的做实验才能得到真正的配方。

    而这个时间跨度都是以年计算的。加上一些适当的误导,让他们把这个时间线拖至十年,应该问题不大。

    十年的时间足够赚取超额利润了。等到辉瑞研究出配方之后,李锐这边还可以把配方卖给其他公司,最后在大赚一笔。

    到时候蓝色小药丸的利润也被榨干了。

    让其他医药公司自己去内卷吧。“这款药,我们目前只能是实验室生产。产量规模受限,所以我需要中央最好能找到一个厉害的商业谈判人员直接去香港和辉瑞的人直接谈。”

    “就像是李强在苏联直接淘换两亿卢布的生产线一样。最好能让辉瑞直接给我们来几套相关的医药生产线。”

    李锐的提议很好,但这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空手套白狼,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周总理捏了捏手:“这事儿确实不适合陈爽子去做。看起来只能从商务部挑选一个年轻人去锻炼锻炼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