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吃虫子与戒烟
关于防空计算机买卖的问题讨论完毕之后,毛主席就让这些专家们解散了。
因为时间已经九点了,毛主席还是想着让他们早些休息。不过毛主席还是拉住了李锐,因为他还在关心另一件事。
“小李,你说让人养虫子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和老百姓的伙食联系到一起了?”
出生于农家的毛主席对粮食和种地有一种独特的感情。
因为中国人真的太苦了,民国时期易子而食的事情可是没少发生。
当初毛主席为什么能那么容易就扩大红区,让无数老百姓跟着他闹革命?
还不是因为红军来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能中粮食自己吃。没有白狗子那种想方设法的盘剥。
新中国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朝战,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四亿多人的这张嘴。
王震进入新疆以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粮食。
毛主席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和王震通一个电话,时间有长有短。王震也没有报喜不报忧,他也把新疆的各种情况都汇报给了毛主席。
以新疆来说,其实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粮食。虽然王震已经开始搞军垦了,但是粮食问题还是没那么快解决的。
甚至王震还需要派飞机去拉粮食来满足需求。
不过现在中国的飞机也少,能拉的粮食也就很有限了。
现在入疆的解放军战士无疑是相当辛苦的。
而除了新疆解放军战士外,还有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其实日子也不好过。
没错,土改都给大家分地了。人均二亩三分地的土地分配政策。一家三口也就是七亩地,如今粮食产量很低。
小麦一亩地收成一般就两百来斤左右,不会超过三百斤。
民间有句谚语:割麦割麦,不过三百。水稻的产量也差不多,不会多到哪里去。
都说玉米的产量高,为什么高呢?
因为这个年头很多人磨玉米面是连着玉米棒子一起磨碎了吃的。
后世吃玉米只吃玉米粒,谁吃玉米芯啊。所以后世有很多人不懂,为什么玉米算粗粮。
因为玉米粒磨出来的粉明明是细粮啊。
那是因为里面没加玉米芯,要是加了玉米芯在试试,那玉米面吃起来还会喇嗓子。
属于百分百的粗粮。所以即便是分了田,农民手里的粮食也就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想要满足其他的需求,那就需要攒很久才行。农村想要吃鸡吃肉会比城市更难,因为1950年了,初级农产品带来的利润实在是无法和工业产品相比。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枚155炮弹的价值相当于中国一个农民一年的全部产值。
农民的辛苦只有做过农民的才知道。
虽然毛主席在十几岁后就离开韶山冲前往长沙读书,但是他总是忘不了韶山冲。
他总是回忆说:韶山冲里大家都活的很痛苦,快活的没有几个。不日便听见谁家投井了,谁家上吊了……
而根本原因就是在于韶山冲的农民日子过的过于辛苦。
即便是过去了几十年,毛主席依旧记得那些闷闷不乐的脸庞。
那些因为家中粮食不够而面黄肌瘦的姑、姨(农村里的叫法)。所以粮食问题一直是他最关心的。
因为只有农业搞起来,中国的工业才能后顾无忧。而换一句话说,如果没有工业化支持,农业也搞不起来。
工农业是需要相辅相成的。
就比如李锐刚来没多久后就买了一批良种让农业专家拿去试验种植。
有杂交稻也有优化稻。杂交稻估计是比较难弄成的,因为杂交稻无法留种。
而所谓的优化稻是经过优选优育搞出来的种子。
其产量也是相当的高。
比如说李锐给的北作1号和浙糯优1号之类的优化种子都放在了湖南和湖北的农校去试种了。
产量非常喜人,亩产都突破了八百斤。但问题也随着出现了,如今中国的化肥产量不够,这种优化种子极其的消耗地力。
农校都是选了最好的地种这些优化种,丰收的时候大家很喜悦。收割完检查土地后大家就很难受了。
因为土地肥力流失的很厉害。从分类的一级肥田,直接掉到了二级肥田。
所以光解决良种问题还不行,还要解决化肥问题。
现在农技站已经开始慢慢的向全国铺下去了。
李锐搞得土法化肥制作技术也传下去了。
在化肥工业见到成果前,利用民间智慧总结成的土法制化肥先顶一段时间吧。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苏联的外资投入。
“我们国家的底子太差了,化肥工业近乎于零。”毛主席忍不住叹息道:“要是能有一些化肥的话也好啊。”
“这个急不来的。养鸡场的规模正在扩大。相关的有机肥项目也在投入。北平周围几个农场已经开始用上有机肥还有土法制的肥。”李锐说道。
“听说今年粮食已经比去年多了不少,增长了将近百分之十。”毛主席点点头:“那还是不错的,那小李同志,带我去看看你说的解决中国人粮食的好东西。”
“好!”李锐瞬间来了兴致:“走,毛主席。我带你去看看,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以后人类的主要粮食!”
李锐带着毛主席没有走多远,也就大概五分钟的路,七拐八绕的就来到一个房子面前。
房子不大,加起来大概也就两百多平米的样子。不过保暖做的很不错,掀起帘子走进房间毛主席就感觉到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等到毛主席走进去才发现,这房间里摆满着架子,一个架子上层层叠叠的放着十几层的竹箩。
竹箩里面好像有东西,毛主席走进一打量,他眉头微微皱起:“小李同志这是……虫子?”
“对,这种黄一点的叫做面包虫。这种白一点的叫蜡虫。”李锐兴致勃勃的介绍到:“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科学家认为的,人类以后的主要粮食来源了。”
“唔……”毛主席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这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过得好像苦点啊。”
李锐耸耸肩:“谁说不是呢。以后世界人口越来越多,大家都被困在地球上,也飞不出去。可耕种面积减少,加上分配制度的不公正。实际后世饿死的人一点都不比现在少。只不过是我们中国的情况变好了点罢了。”
“世界上挨饿的国家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下,科学家们提出还是养虫子吃吧。比如说这种面包虫,蛋白质是牛肉的四倍。而这种蜡虫,这小小一条但是它体内蕴含着百分之五十七的脂肪。”
李锐拿起两条虫子,一黄一白在他手上扭动着。
他自己倒是一点都没觉得恶心。“毛主席,别看这小东西其貌不扬。但是单以营养来论,养它比养任何的猪牛羊都要来的好。
它们又好养,又不已得病。不抢粮食,只吃粮食的下脚料。比如说麦麸、米糠、豆荚、藤蔓等等。”
“除了它是虫子,让人感官不佳之外。其他没有任何问题。”李锐说着,同时跑出去后没一会儿又拿了个东西进来。
他拿着一个罐子,罐子里装的好像是午餐肉。
“这是午餐肉?”毛主席问道?“是午餐肉,但不是传统的那种午餐肉。这是我让人用鸡肉和虫粉混合后制作的午餐肉。
考虑到成本,所以虫粉的占比比较大。我觉得味道还行,没有吃炒虫子时的那种虫子味。”
毛主席:“你吃了炒虫子?”
“对,我刚开始弄这个的时候,基地里的人基本上不怎么支持我。毕竟虫子嘛,大家有抵触很正常。
于是为了证明虫子真的能吃,我让后厨给我爆炒了一盘。味道其实还行,就是有点虫子味。”
“但是如果经过油炸的话,那股子特殊的虫子味就会消失。吃起来干干脆脆,还有点像虾干味的猪油渣。”
“还有这种用虫粉做的午餐肉价格也下来了。我算了一笔账,用冲锋替代四分之三的鸡肉,午餐肉罐头的价格下降了差不多一半。甚至因为多加了虫粉,蛋白质更多了,吃起来反而更有肉味了。”
说着话还递给毛主席一双筷子,示意毛主席尝尝。
这种做成午餐肉的虫子,可比直接吃虫子更容易让人接受。
毛主席尝了一口,然后连连点头:“嗯,好吃!比美国人的那种肉罐头好吃的多,你说得对,肉香味更浓了。”
李锐也说到:“是吧,味道还行对吧。我准备把这个虫子推广起来。直接吃虫子这种事,我怕还是很多人接受不了。”
“做成虫粉,可以加在饼干、肉罐头、蛋白棒等各种食品里。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都很好。
等到养殖的虫子数量多了,它还是极好的饲料。不光是养鸡鸭鹅还是养鱼,它都必不可少。”
毛主席说:“城市里或许接受不了。但是农村就不管这么多了。我小时候也抓过蚂蚱和知了烤着吃。农村有几个没吃过虫子啊,城市里的市民没吃过,少见多怪罢了。”
“不过你把它加工以后做成虫粉也是对的。”毛主席说着他指着黄粉虫说道:“你一说啊,我还想起了小时候吃虫子的经历了。你不说这虫子炸的好吃吗?”
“你给我炸一盘,我刚好当夜宵吃。”“好!我在给您弄点我自己收藏的干碟小料蘸着吃,味道绝了!”
毛主席离开基地和来时一样静悄悄,他来时空着双手,走时带着一盒炸虫子。
毛主席坐的小车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味,开车的司机都忍不住问道:“毛主席,什么东西这么香啊。”
“炸虫子。”毛主席呵呵一笑。
“是炸蝗虫吗?我最爱吃这个了。”司机忍不住吞了口口水:“小时候家里闹蝗灾,我就吃这个,烤着吃比鸡肉还香。”
“哈哈,不是蝗虫。不过我这一盒不能给你,我就一盒。我留着当宵夜,给你吃了我就没了。”毛主席小气了一把。
回到住所,毛主席习惯性的坐到办公桌前抽出一份文件看。
然后顺手摸出一包烟,刚想点上他忽然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把烟放了回去。
打开装着油炸面包虫的盒子,用手拿出一根丢进嘴里。嗯,嘎嘣脆,比鸡肉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