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彭家村的村委里,三个老烟枪把室内熏的烟雾缭绕。彭学武一直把烟抽到烟屁股的部位,在抽就要烫嘴了,他才把剩下的那点丢进火盆里,看着剩下的那点烟屁股在火盆里烧的烟雾缭绕。

    然后他才开口和对面的人说道:“安支书,你说说吧。”

    在彭学武对面的人正是龙岗村的支书安长民。安长民抽着烟眯着眼睛道:“换婚,你们村的张长生和我们村的安有力一家私下里谈的,两家换婚。安家把他们家的闺女安梅花嫁到张家,张家把张二丫嫁到安家。”

    “哼!这样何止是盲婚哑嫁,简直是买卖人口!”张集冷哼一声:“主席多次发表署名文章,反对城市和农村一切盲婚哑嫁的陋习。”

    “哪怕搞个相亲会呢,那也要年轻人互相看的对眼才能提亲结婚吧。这倒好了,女方甚至都不知道呢,直接把人给卖了!”

    张集很生气,倒不是说他不知道农村有换婚的习俗。因为不仅仅是农村,在乡里甚至县里有时都会有换婚的习俗。但是它存在,并不代表它合理。

    从部队上退下来后,跟在焦裕禄书记身边学习,焦裕禄也很看重他。作为朝鲜战场上的英雄,组织上下都希望张集能在新的领域开创新的篇章。所以焦裕禄算是手把手教张集,几个月的时间,张集已经学会了许多东西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焦裕禄教会了他什么叫做和广大民众共情。因为张集的母亲和外公一家本就是受封建守旧势力压迫的,张集本身也感受过被封建势力压迫的痛苦。所以焦裕禄说的很多东西对他来说一点就透。

    就像是现在,对于换婚这种封建守旧势力中最令人厌恶的陋习之一,张集是十二万分的讨厌。

    尤其是他的母亲就是封建迫害下遭了无数的罪。所以他对二丫和安梅花也是十分同情。

    “安支书,安有力家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彭学武问道。

    安有力回答道:“安有力呢,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我们龙岗村说起来面积比你们村子大。但是多是山林,适合种地的平地不多。所以呢,我们龙岗村的情况往年也就是比你们彭家村好一点。”

    “去年你们彭家村大丰收了,今年的日子就该比我们龙岗村要好过了。安有力家的情况呢,一般。也挺穷的,前年安有力的老爹过世了。去年,他老娘过世了。把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耗光了。”

    “我和他说过不要搞什么大白事,他非不听。这下好了,家里原本翻修老房子的钱都花光了。他三个儿子也不能指望说媳妇了。我本来以为他今年能消停了,没想到又给我整了这么一出。”

    张集听闻后评价道:“封建守旧势力的严重残余!”

    安长民点点头:“对!安有力这样就是封建守旧势力的严重残余!今天要不是张集同志来通知我,我都不知道有这事儿。他们一家是隐瞒的严严实实的。最可气的是安有力的媳妇,严金花。”

    “我问她,她什么都不说。最后逼急了,说什么不能让老安家绝后。他XX的!”安长民骂了一句粗口。

    “你知道安家那个女儿才多大?”

    “多大?”

    “才十五!”

    “XXX!”张集和彭学武都骂了粗口。两人气的站起来在村委内来回踱步。

    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就颁布了婚姻法。因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主席和中央一直把妇女解放运动摆在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是赵树理写的《小二黑结婚》,这篇文章成书在1943年。

    当时主席带领的军队还没夺取政权呢。但是赵树理的文章已经在革命老区小范围的发布了。

    而新中国成立后,其中婚姻法中有一点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规定了男女成婚的年龄。虽然说法律上是规定了年纪,但是农村基于现实状况结婚会早一点。这种事情从县长到村长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太过分就好了。就像是裴县长私下里说过,农村早婚禁绝肯定有困难,事情要一步步的做。但是男女双方最低年纪不能低于十八岁。

    现在这个年代的人因为缺乏营养,身体发育普遍迟缓。如果放任农村如民国时期那样十四五岁就结婚,那简直就是放任农村在搞集体谋杀。

    杀的是谁?是那些未发育完全的女性和注定难产的婴儿。

    而安有力一家和张长生一家的行为显然已经触碰到了底线。

    “安支书,安家的小女儿你怎么安置的?”张集问。

    安长民道:“我们村里从前组织过妇救会,我把她先安置到妇救会主任家去了。妇救会主任先照顾她。主要是她妈严金花太让我生气了。她也是个女的,怎么这么不为女儿考虑呢!就晓得儿子,儿子。儿他XXX的!儿子又不跟她姓严!”

    安长安民的话让张集和彭学武深以为然。在农村,长期处于封建压迫与封建大家长的摧残下,很多农村女性被PUA的已经没有自我了。麻木不仁是常态,如张二丫这样想要追求幸福生活的反而是异类。

    而在这种封建压迫下,被摧残的不仅仅是女性,同时也有大量不掌握农村话语权的男性沦为最底层的牛马。

    男人成为生产工具,女人成为生育工具。

    盲婚哑嫁,女人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男人娶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双方的生活就是一场马拉松似得互相折磨。在折磨中互相扭曲变态。

    而彭家村和龙岗村的情况在全中国来说甚至不算严重。因为龙岗村和彭家村不够富裕,所以没什么特别厉害的大地主和“乡贤”。甚至因为穷,两个村子连祠堂都修不起,也没有共同拜祭祖宗的习惯。因为拜祭祖宗是要钱的,大家穷的拿不出这个钱来。

    所以宗族效应并没有在这两个村子形成,不像是张集所在的孙福集乡,那里的乡老说话是很有分量的。

    龙岗村和彭家村所面对的仅仅只是封建残余的惯性,就已经让人觉得很麻烦了。张集想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彻底的消灭如孙福集乡内的封建残余势力其难度比彭学武和安长民现在所要面对的情况困难何止十倍!

    想到这里,张集就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这场农村的变革,也许仅仅是起源于两个小村子的两个支书的公义之心。但是张集相信这场变革终将席卷全国。

    他拿出一张电报。那是他邀请安长民后,借了别人村的自行车跑去县里发了一个电报。电报直接发到了大营区焦裕禄书记手上。

    张集作为战斗英雄转业,他的职位不高但是待遇很高,工资比焦裕禄还多。他一口气花了半个月的工资给焦裕禄发了电报。把彭家村发生的事情简明扼要的做了介绍,想要问问焦裕禄书记的看法。

    而焦裕禄书记回复的电报就要简单的多了:抛开表象看本质,抓主要矛盾,保护农村革命火种。

    张集把电报摊开来给彭学武和安长民看。两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抛开表象看本质,本质……”安长民想着,然后说道:“这表象是光棍娶不起老婆。那本质嘛就是光棍为什么娶不起老婆。那就是穷!要有钱了致富了,那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了。”

    彭学武拿着电报看了好一会儿,他摇摇头:“我一开始想的和你一样,安支书。但是我觉得不止于此。你看啊,张集同志介绍说焦书记是个很有能力的区委书记,裴县长也是多有推崇。”

    “他这发来的分析我们问题的电报,上面写抓主要矛盾,保护农村革命火种。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单纯是钱的问题,会不会是我们想简单了。”

    安长民看着彭学武:“那彭支书你还有什么见解?”

    “安支书,你想啊。这件事是怎么被发现的?”

    “你们村二丫要闹自杀啊。不然他们私下里就把事情办了,生米煮成熟饭,我们这些当支书的都没有办法介入了。睡在一起了难到还能把他们给分开了?”安长民道。

    彭学武点点头道:“对。是因为二丫闹自杀,这事儿大了。为什么闹自杀呢?我问过二丫了,因为她不想嫁给一个她压根不认识的人。她想要找一个小二黑一样的好小伙。她的老公她要自己选。”

    “有想法的姑娘。”安长民点点头。

    “是啊,有想法的姑娘。也正是因为她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和她爸她哥有了冲突。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咱们在部队里指导员常说的,落后思想和先进思想的互相对撞。落后思想对先进思想的不理解!我觉得这才是这场事件的主要矛盾!”

    彭学武这么一说,安长民和张集都点头。安长民跟是拍着巴掌说道:“彭支书,觉悟可以啊!我都没想到这点,我觉得你说的对。这个事的表象是光棍娶不到媳妇,光棍没有钱。但本质就应该是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碰撞。”

    张集也道:“对,本质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主要矛盾问题也就浮出水面了。看似主要矛盾是穷富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如何让农村更多的人有先进思想,而不是抱着封建残余思想不放。”

    “就像是安支书你说的那个严金花,她就是被封建荼毒了一辈子的女人。但凡家里有那么两个人帮安家的小女儿,他安有力都做不出这种事。你说这是不是另一种方面上的主要矛盾?”

    “对!”彭学武用力赞同:“主要矛盾就是封建余毒对我们的压迫。我们在物理的层面上推翻了地主老财、恶霸宗亲对我们的压迫。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它们的压迫依旧在。”

    “如果没有封建社会的那些余毒。安有力一家和张长生一家意识到他们做的事情是多么错误。那么他们应该知道,他们穷娶不起媳妇,那就应该努力想办法致富,而不是想着拿女儿互相交换。他们从根子上就错了。”

    道理是越说越明白的,三人讨论着讨论着就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了主要矛盾的点在哪儿。

    而至于什么是农村的革命火种?这已经很明白了。

    “张二丫这样接受了新思想的进步农民就是我们农村革命的火种。正如我之前说的,我们在物理上推翻了地主老财和恶霸宗亲。但在思想上却没有斩断它们的余毒。农村需要一场二次革命,很明显张二丫有了革命的火种。”

    “革命的武器就是《朝闻》、《进步文摘》、《曙光文摘》这些具有先进思想的文学杂志。而想要让革命的火种传播,就需要农村有更多人识字。不要让农民觉得认识自己的名字就够了。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先进的正确的,什么是落后的愚昧的。”

    “要让他们懂得先进思想的正确性和封建余毒对他们的压迫。”

    彭学武如此说道,他话锋一转:“焦裕禄书记说的保护革命火种,如张二丫这样的孩子我能保的了一时,但是保不了一世。保的了一个,保不了一百个一千个。所以现在的困难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张集发言道:“我从朝鲜回来后就开始读书,最近读了一些书,我觉得对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哦,张集同志你说说。”

    “我们现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道”也就是我们的目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的“术”也就是我们的手段。但是我们现在缺乏直接从本质上动手的能力。”

    张集说道:“我们需要用“术”先解决表象问题,在由表及里,解决本质问题。表的问题是什么?是穷,是没钱,是光棍娶不到媳妇。里的问题是什么?是需要提高群众觉悟,是解决许许多多如安有力、张长生这种重男轻女家庭的思想问题。解决封思想迫下男性沦为生产工具,女性沦为生育工具的问题。精神与物质建设都要有。”

    “彭支书,我听说你们村里有个养兔能手彭梅花,你说她在她家的地位怎么样?”

    彭学武笑了:“那彭梅花老厉害了,她老公可服气她了。因为她会养兔子,挣的现金是她家最多的。全村的兔子都她统筹来养,谁不服她啊。剪兔毛可是咱们村最大的现金收益,比卖余粮挣的都多。”

    “是了,所以表象的症结其实我们已经找到了不是。”张集笑了。

    彭学武和安长民猛的反应过来:“是啊!我刚刚怎么没有想到呢。自打建国后村里给女性也分地,我们村和附近村里溺死女婴的情况少太多了。就是因为女娃长大了也有一块地啊!”

    “女娃不受待见主要还是在农村种地都是劳力活,女娃力气不够,种田都怕不够自己口粮。”安长民点头。

    “但那只是一时的。”张集笑道:“彭支书,还记得我们去县里,赵宏民开的拖拉机吗。他说一台拖拉机能顶多少马力?”

    “三十匹!”彭学武伸出三根手指。

    “是啊,姑娘种田抡锄头是没有男的有力气,但是开拖拉机呢?我看了报纸了,河北的国营农场已经有女拖拉机手了。这证明这拖拉机女的也能开。”

    安长民想了想道:“可是也没那么多需要开拖拉机的地方啊。也没那么多拖拉机给人开啊。”

    张集却道:“是的,拖拉机不需要那么多人开。但是养殖场呢?养殖场虽然也累也辛苦,但是是农村妇女能干得动的活了吧。彭支书,还记得我们去县城裴县长说的吗?寿县以后要成为支撑淮南、六安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业大县。”

    “国家新弄出来的鸡鸭鱼猪品种都会放过来,饲料厂、养殖厂、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会来。虽然现在的建设集中在县里,但这些东西早晚要下到农村才合适。只要农村合适弄这些,为什么不能弄呢?”

    “彭支书,你搞来了砖厂。烧砖用的粘土在后山,但是后山的粘土早晚烧完。烧砖能挣钱,不光是要大家伙赚钱,更要让村里有能长久发展下去的产业!而且发展产业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我们的手段。”

    “赚再多的钱,我们都只有一个目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封建余毒的迫害,禁绝如安家小女儿和张二丫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你和县长说赚了钱要搞小学,我觉得很对啊,只有搞教育才能实现我们目的的第一步。手段和目的我们要清晰明确,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农村的二次革命!”

    彭学武道:“你说的对。而且对于张长生和安有力两家,我个人建议开村民大会点名批评他们的行为,并且要对他们进行劳动再教育。不是为了处罚他们,而是让其他人明白什么是对什么事错。”

    安长民在旁附和道:“我同意这个提议。”

    “我还有个提议。”彭学武道:“龙岗村有大量的林木资源。既然我们村都要搞砖厂了,安支书不如顺着一起,向县里提议搞个林木场。让林业局的同志直接来管来也行。我们村要是搞砖厂,那肯定没有人力再去搞木材了。不如龙岗村做起来。”

    安长民想了想:“行,话都说道这份上了,那还有什么说的。不过刚刚张集同志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烧砖粘土会烧完。这砍树啊,木材也会砍完。咱们两村都要在这之前找一个长久的产业来做。赚钱不是主要目的,我们从战场上退下来后在农村开展的二次革命才是主要目的!”

    “这件事做起来估计要很久,但是咱们能想到能做,我觉得就算是向前一步了。这就好比打攻坚战,咱们至少是已经找准了攻坚方向!”

    彭学武呵呵笑着。

    安长民摸了摸脑袋:“哎呀,今天是和彭支书和张同志学了很多啊。你们脑子是比我聪明啊。”

    张集却哈哈一笑道:“要我说啊,咱们仨智慧都一般,但是咱们能讨论啊,道理不就是讨论出来的嘛。”

    彭学武也道:“今天这事儿你们觉得特像一句话吗?”

    “什么话?”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