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界第一大国的底气()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界第一大国的底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说实话,李锐看了美国的那些展品之后。

    他确实也说不出中国的产品就更好这句话。

    因为美国有很多的商品是中国目前没有生产,未来很长时间也不会生产的。

    说到底还是一句话:民间财富和人均资源不够。

    民间财富指的不单纯的是钱。

    因为单纯的纸张钱币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财富。

    那只是印钞机里印刷出来的东西。

    如果没有国家信用背书,这些纸张一文不值。

    李锐还记得元时空苏联破灭的时候,一万卢布都换不到一瓶伏特加的惨状。

    五十美元就能让一名二战老兵出卖自己出生入死换来的荣誉勋章,哪怕那个勋章是斯大林亲自授予他的。

    但是他也要卖。

    因为卢布都买不到面包了,他需要把奖章换成美元来喂饱他待哺的小孙子孙女。

    真正的财富是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农田生长的庄稼,是每个居民可以调配使用的自来水和电力。

    现在的美国很强大,强大到什么程度?通过美国公布的数据,1960年美国预计发电量将要达到八干两百亿干瓦时。

    是世界第一发电量。

    而排在第二的是苏联,苏联这么大的国家,发电量只有两干七百亿干瓦时。

    第三的加拿大是一千八百亿千瓦时。

    第四的德国(东德加西德一起)是一千六百六十六亿千瓦时。

    第五是英国和日本并列,都是一千亿干瓦时左右。

    第六才是新中国,目前新中国的发电量刚刚达到九百五十亿千瓦时。

    才刚刚达到美国的八分之一。

    而这还是李锐这些年开挂的结果。

    这才让中国新增了很多工业产能,并且也跟着一起发展了发电厂等等。

    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发展。

    而元时空之中,中国1960年的发电量仅仅只有四百九十三亿千瓦时。

    少了足足四百五十七亿千瓦时。

    这让中国的电力发展几乎提前了十年,几乎达到了1970年的发电量。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体量的国家来说,九百多亿干瓦时的发电量根本不够看。

    而现在的美国一个国家,发电量超过了全球发电量的一半。

    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

    所以即便是最乐观的李锐都不主张和美国拼杀硬实力。

    而是用软实力,打击美国薄弱的地方。

    去和美国硬碰硬打美国最硬的地方?拜托,你没事吧!脑子没点大病都做不出这样的选择。

    1960年,美国人均用电量就已经很奢侈了。

    一些高级白领已经可以在家里开空调了。

    夏天最热根本就是二十四小时不关机。

    用水量也是如此。

    相比于元时空后世美国农会在贫水州整出的水银行这种烂活。

    现在的美国人在自来水用量上堪称奢侈。

    充足的水电,全球里程数最长的高速公路,在目前来说也算不错的火车交通,以及非常发达的飞机网络。

    现在美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简直可怕。

    美国能生产的东西中,有很多玩意儿中国并不能也不会生产。

    李锐很清楚这其中的差距,在他想来苏联方面的人员也应该会死能看到这方面的差距的。

    苏联了一条腿,中国强行给他装上。

    但是这条腿还瘦弱,你不能指着这样来参加百米赛跑,对吧?正常人都该这么思考,对吧?在华沙这场超场市辩论中,为了凸显两国人民的生活,美国和苏联都是在广场上建设了样板间的。

    这种临时搭建的样板间虽然没法常住,但是光看外表还是很光鲜亮丽的。

    苏联那边修建的样板间是现在正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修建的中式楼房的简略版。

    用轻钢结构,在一个月内搭建了上下两层楼。

    每层楼设计了两套房。

    每套房子套内都有差不多八十平米大。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使用是足够了。

    但美国人就厉害了,搭建了一个建筑面积大约一百五十平米左右的平房。

    这种平房是现在纽约长岛地区最常见的民居之一。

    虽然没有二楼,只有一个阁楼。

    但是按照现在东方阵营大多数国家的标准来说,这栋木质建筑已经算是小别墅了。

    当然,这里必须要提一句纽约长岛地区向来是美国地价偏高的地区。

    长岛北岸是纽约富人区,都是高端住宅。

    长岛南岸是美国定义的典型的中产阶级社区。

    住在这的一般都是记者、医生、律师等拥有较高薪水的市民。

    如果是在纽约的工厂工作,那是没有机会买得起长岛地区的地产的。

    美国人这算是耍了一个小贱招。

    他们可没把布鲁克林黑人社区的给搬来华沙。

    因为他们自己都知道那有些不堪入目。

    又或者是白人官员根本不知道布鲁克林黑人社区到底是什么样子。

    所以从观感上来说。

    美国搭建的这个象征着美国中产阶级文化的住所。

    确实要比苏联搭建的两层公寓好很多。

    毕竟一个是80平的公寓,另一个建筑界面积150平,扣掉建筑面积内部也有120多平的面积。

    还带一个阁楼,外加一个小地下室。

    这些都不算面积。

    而且里面的现代化家电和家具也是放得极好。

    苏联多少显得有些朴素。

    他们是按照一个在莫斯科工厂工作15年的老钳工的标准盖的公寓。

    家具陈设也是按照在苏联工作15年的老钳工可以买得起的方式来布置。

    要按绝对值来说,苏联的布置其实不差。

    毕竟现在莫斯科一个15年的老钳工,收入还行。

    比绝大多数国家的人生活都要好。

    但是你的对手是美国。

    而且人家可是直接拿了医生和律师这些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非常赚钱的行业来比。

    你怎么和他们比?在美国的平房别墅里。

    胡桃木和纯牛皮制作的高档沙发。

    花岗岩垒起来的真火壁炉。

    美国生产的大电视机大收音机。

    还有仿照中国生产的音响喇叭。

    再加上美国人现在在民用领域点开的各种科学技术。

    包括烤面包机,蒸汽熨斗,微波炉,电烤箱。

    电吹风。

    还有自助烫发机等等。

    大件的,包括电冰箱空调以及洗衣机。

    这其中有很多东西是现在社会主义阵营并没有生产的。

    而且说一句比较实在的话。

    以现在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电力支持来说。

    也只有美国能够负担得起一个家庭拥有这么多的电器。

    也只有美国现在的电力公司有这么多的电来供应。

    也许这种电力供应仅限于美国大城市的中端以及以上社区。

    但是人家至少是能够做到。

    现在的苏联大多数的公寓,可没有办法支持这么多的电器入户。

    这么多电气入户,对苏联的电力供应来说。

    只有烧变电站一条路。

    所以尼克松在给莫罗托夫介绍的时候,非常自豪的向摩罗托夫和一众苏联官员介绍着美国的种种优势。

    在他的旁边那些记者们也忠实地记录下这场辩论的开始。

    面对尼克松的炫耀。

    莫罗托夫推了推自己戴着的眼镜,然后说道:“尼克松总统,你说的这些东西很诱人。但是这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能够享受得到的,对吧?”苏联方面的官员原本以为尼克松会粉饰太平说一些官方词汇。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昨天晚上基辛格就已经和尼克松好好聊过这些问题了。

    想要赢下这场辩论,必须剑走偏锋。

    不能落入苏联的预设立场之中。

    所以尼克松根本就没有否认,莫洛托夫的话。

    也没有任何的粉丝太平,反而直言不地说道:“是的,美国是一个靠能力生活的国家。为什么我们说美国自由就在于此。在这里我们除了拥有最基础的社会福利保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给那些有能力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加优渥的生活,更强大的上升渠道。”

    尼克松笑着对莫罗托夫,同时也是对全球记者们说道:“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该有的样子。只要你有能力在美国成为医生律师或者是高级工程师。你就可以拥有这个房子的那些钱。没错,他们确实需要花钱买。但是对这些人而言,这些东西并不贵。”

    “我们美国尊重强者。我们美国无比的尊重那些有能力的人。我们不会所有事都兜底,但是我们可以保证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可以在美国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难道您认为一个可以创造100万美元价值的人,和一个只能创造1万美元价值的人过同一种生活吗?这不公平,先生。”

    “而我们可以为这些人提供更好的发展。”尼克松如此说道。

    尼克松说了一个好像非常有道理的话。

    试问这个世上有多少人承认自己是平庸无能的人。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

    所以尼克松这么说,对很多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就像是元时空之中那些苏联作家一样,自以为自己很牛,但是进了市场文学之后死的无比难看。

    而他的这些回应远在苏联方面的预料之外。

    正如基辛格所说的,他并不是一个有急智的人。

    这下轮到莫罗托夫麻瓜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