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组织与教育
回到淇澳岛,李思华以极大的毅力,推动着淇澳岛基地的各项工作。她的归来,就像是快马加了一鞭,整个组织的决策和执行效率陡然提升。
基建和后勤上了正轨,李思华将精力转向了组织建设和教育培训。
虽然部队只有一个团,但李思华考虑先将架子搭起来,整体军队号称为红三方面军,这也是她的恶趣味。她知道历史上1930年之后,我党有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形成了红军的三大主力军团,但本来计划中的红三方面军,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成立起来。她想,我们部队就先占了这个坑吧。
当然,现在部队只有一个团,所以只有这个团的编制是实职,号称红三方面军第一师第一团。她无意现在就去建立起一堆军团长、军团政委之类的封号,那毫无意义。红三方面军这个称号,暂时只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定位而已。
军队编制上她和曹子卿等商量,在她原来设想的基础上,实际上是参考二战时德国进行步兵团编制的逻辑,但作为山地团,又考虑分散作战和特种作战的优先需求,做了较大的调整。
整个团包括团部,团部连、运输连和3个步兵营。团部连包括通讯、工兵和骑兵(辎重)这3个排。每个步兵营包括营部、3个战斗连和1个重火力连,现在她对炮兵的使用是有点分散使用的,因为根据可能的作战需求,还不到需要特别集中使用的时候。以上编制合计3000人左右。
专设特种作战大队,编制170人左右,分为突击、侦查和狙击三个中队,这是全军精锐和拳头部队,担任尖兵任务。专设教导大队,编制实际为一个连,112人。专设后勤大队,编制350人左右。
以上合计,满编的话,整个团大约将达到3800人左右。当下募兵3700人,原来小部队有200人左右,而新加入的党员大约30人,加上从岛上渔民中吸收的20~30人,合计潜在军人总数,超过了4千人,覆盖满编编制。但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军旅生活,她估计训练中逐渐淘汰的人数,可能达到10%甚至更高,这样估计最后留下3500人就最多了。
不过她也不担心,时间还有几个月,逐步吸纳一些其它来源的战士,完全可以实现满编,例如周边岛屿渔民不少,很多家庭穷苦而难以维持生计,其实都是很好的兵源。她之所以在山东募兵,只是不想在广东惊动太大,以免打草惊蛇,而且还是为她长久的计划做长期模式的准备,也是一种先行探路。而现在从本地增加募兵,最多不过几百人,惊动就小,问题显然不大。
全军训练完成后,将专设新军连,负责新加入士兵们的军事和初步政治训练。
接下来就是要正式建立党组织。她计划建立“红三方面军党总支部”,地方党委,暂时由总支部统一管理,总支部下设两个支部,即军队支部和地方支部。现在主要的当然是军队支部,除了参军的约30名党员外,参谋组的全体成员30多人,以及优秀士兵20多人,已经经过充分考察,将宣誓加入我党。这样军队党委下辖党员接近90人,今后将依据组织原则,不断发展优秀分子入党,壮大革命的领导力量。
地方党委目前较小,主要由不在军队的20余名党员组成。淇澳岛那么小,他们的主要任务,当然不是管理淇澳岛,而是管理和发展海运、后勤供应链、以及管理转运后继移民等重要工作。他们接下来应该隐秘地联系在香港和中山等地的我党组织,互相支持,同时发展在地方和各行业工作的党员队伍。
另外的组织体系就是地方“政府”组织,淇澳岛除了军人和儿童外,家属和原居民大约也有4千人。虽然后世的一个大村,可能就有那么多人,但此时麻雀虽小,其复杂程度却因为基地的存在,远远超过了普通村庄的管理需求。因此计划设立“淇澳岛专区”,党组织并入地方党委,任命姚斌为区长,苏琪南为副区长,并吸收渔民中的积极分子。下设民兵、农业、港口、建设、社会管理、财税等分工部门,将淇澳岛整体管起来。当然,这个政府是地下的。
所以上述的整体组织,就是党、政、军三大体系。整个体系当然现在非常稚嫩,但所有的伟大,都是从不起眼开始的。
教育培训也分为了三大模块。
第一模块,当然是军队的政治和文化教育。这一部分仍然是李思华的最重点,不过曹子卿和一些同志经过她“长期”的培训,其实也就几个月,已经有能力辅助她进行军队的教育培训,她主要会做一些大的培训,不断将“新思想”灌输给部队。
第二模块,则是群众教育。由于青壮绝大多数都是军人,大量家属和渔民中,女性占据的比例更高,需要通过教育培训解放妇女。这部分的教育培训,李思华自己也会参与,但主要依靠地方党委的党员们,同样需要进行文化识字、家国大义以及我党基础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李思华计划自己要撰写群众教育培训的纲要,然后由参与的党员同志们填写充实内容,形成不断改进的培训教材。
另外,地方党委将根据群众教育的进展,适时建立以民兵为主的群众核心力量。当然限于现实,短期只能是以女民兵为主了。不过李思华心里暗暗一笑,想起了后世著名的海岛女民兵,巾帼不让须眉。
第三部分,则是儿童的正规教育。李思华部吸收这些儿童,是为了从长期着眼,通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培养具备现代文化、基础科学知识、革命思想和理念的新生代后备力量。目前其实还不具备完全的教育能力,毕竟师资只能是有些文化的党员同志们。
她在前期,已经在这个时代搜集的一些教材基础上,主要以自己为主,在撰写一些初期教材。主要课程包括五部分:
一、语文:识字、白话文、革命文学;
二、数学:简单的算术和几何,数学在军事和生活的基础应用;
三、理工学:大工业概念,物理、化学等涉及工业的基础理念和知识;
四、自然:动物、植物、生活、环保、地理、军事应用的基础知识。
五、政治:党政治思想教育的最初级内容。
在撰写这些初级教材时,李思华感到很无奈,自己的知识结构,即使是编写这样的简单教材,也显得捉襟见肘。以后还需要争取外援力量,对教材不断进行升级和优化。
对这些儿童在教育中,也需要适时组建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没有办法,这个时代让他们最快成长的办法,就是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这些儿童年龄不一,但基本上都还是文盲,所以在初级教育中根据学习进步的程度,再逐步分级。短期也最多做到完整的小学教育,至于中学或者更高的教育,只能是期待以后。
在完成组织和教育的规划后,党委连续开了数个会议,讨论了实施细则,尤其对于教育事业,除了军队教育小组外,又组建了地方教育小组,然后开始组织实施。李思华为了提升同志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提议召开了全体干部教育动员大会。她在会上做了振聋发聩的重要发言:
“同志们,开这个动员大会,就是表明党委对于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就是提醒和要求同志们,应该以十二分的热诚投入教育事业和工作。”
“很多同志觉得教育虽然重要,但当下做好军队政治教育都不容易,没有精力去顾及人民的教育。还有的同志,觉得这就是请几个外界的先生,教会孩子们认字读书就行。大家工作日益忙碌,哪有时间去顾及?所有这一切认知,都是极端错误的。”
“人民教育为何重要?大家对国际国内的现实都有一定的了解。我就问一句:只靠我们这样辛苦地一点一滴攒军队,我们什么时候能打败反动派,赢得革命的胜利?就算革命胜利了,我们能够抵挡得住西方列强还有日本帝国主义他们的侵略吗?”
“单独依靠军队,实力永远是有限的。我们军队才有几个人?在国民总量的汪洋大海中,我们还只是一片孤舟。”
“所以,只有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教育人民。觉醒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如果人民群众不能觉醒,那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现状,一盘散沙,被帝国主义和剥削食利阶层敲骨吸髓,而无能反抗;而如果人民群众能够觉醒,那就像百川汇流,沛然而莫之能御。任何的反动派,在觉醒民众的洪流面前,那都是纸做的老虎,一冲就破。”
“要觉醒民众,靠什么?当然要靠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就是为了积水成海、积土成山。培养出具备正确的信仰,又有科学理性和文化知识的觉醒民众,让他们去传播、去播种、去扩散,这样才能让人民觉醒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当人民觉醒的程度和人数扩散超过一个阀值,那就是量变引起质变,革命成功的基础就真正奠定了。”
“所以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是和建设军队一样重要的。没有坚实的教育基础,不能形成民众觉醒的广泛环境,军队的能力就是水中花、井中月,根基都是虚的。”
“同志们,那么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什么才是真正的觉醒呢?”
“我们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就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在这个过程中,剥削食利阶层的很多人丧失了民族自信,成为了慕洋犬,在他们的眼里,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他们盲目崇拜西方的一切,洋大人说的话都是对的,一旦洋大人有什么不满,他们立即恐慌颤抖,惶惶不可终日。例如现在这个民国的很多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一旦发生什么与洋人矛盾的事情,他们立即发表文章言论,痛心疾首,要国人反思悔改,不能让所谓友邦惊诧。这种人,我称之为反思怪。”
会场响起了低低的笑声。说到这里,李思华想起了后世,情况不也是这样吗?百年过去,情况也没有好多少。她还记得网上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刻薄评论:“一帮月收入两三千的穷逼,天天在键盘上关心国家大事。”
然而确实是这帮低收入的民众,才会有更高的热情关心国家大事,这是阶级利益所决定的,因为这些民众,才真正是和国家共命运同生死。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拿着丰厚的收入,觉得自己随时可以移民,只要有钱,自己就是世界公民、国际公民。所以以自己的利益为导向,得罪美国和西方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很多就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屁股已经坐歪了,何谈爱国?
她还想起曾经听过的某吴姓大V的著名言论:“我只为少数人服务。在这个社会,大多数的人都是无用的。”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嘴脸,在他们的心里甚至在嘴上,底层的人民都已经不算人了。
她定定神,接着继续说:
“当然也有一些封建余孽,他们还企图回到过去的封建王朝的体系,人民做牛做马麻木不仁,他们才好作威作福骄奢淫逸。”
“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就是要培养有信仰又有科学和文化的新时代人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什么叫有信仰?有家国大义的认知,也能在认知人类社会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形成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同。西方的教育是怎样的?可以用牧羊来形容,大部分人接受的教育是做温顺的羊,不需要自己的独立思想。一旦超出了他们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那就是异端。只有少数统治阶级的所谓精英,才接受的是牧羊人的教育,学习如何统治和管理温顺的羊群,而对于不温顺的羊只,自然要学会鞭挞和惩罚。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吗?”
“我们的教育,应该也必须是,人人如龙。人民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应该让他们学会,以人民就是统治阶级和主人翁的思想和热情,来学习知识和文化,历练出能力和才干,不但能够以共同的意志,来打破打碎这个黑暗的旧社会,还要能在未来,以觉醒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无产阶级向不断提升的共同富裕的有产阶级的跃迁。”
“什么叫有科学又有文化?举个例子,我们现在主要的武器,都要靠从外国购买,价格非常昂贵,人家就是明着在宰你,但我们只能忍受,再委屈也只能憋着。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我国科学落后,根本还没有建立起工业,更不要说建立起发达的军事工业了。这就是最典型的落后就要挨打。不学习科学,就无法培养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没有他们,就无法建立起大工业体系,实现国家的强大。”
“至于文化是什么?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灿烂辉煌,其中有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有益思想,很大程度上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因为要扫除封建渣滓,就把所有祖宗的文化都抛弃,那无疑就像是倒掉脏了的洗澡水的时候,居然把孩子一起倒掉了。”
“我们的国家在当下如此危急存亡之际,无数同志,毫不犹豫地投身革命,试图救国救民。为什么?至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是华夏贵胄,我们是大国国民,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它们赋予我们永不屈服、挺直膝盖、撸起袖子、不断奋斗的精神。”
“有的慕洋犬,现在已经在提议要废除汉字,自断文化根基,认为只有西方才是先进的,要学习西方,就要摒除自己国家历史的一切。”
“一个背叛自己历史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复兴?你们相信吗?”
“国家多难,内忧未除、外患未决、民智未开。但这正是今天我们兴办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无论是教育事业还是发展军队,都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让我们努力实现,内忧未除那就破除、外患未决那就解决、民智未开那就打开!”
会场内是山呼海啸一般热烈的掌声,干部们都站了起来。有的人脸色涨得通红,有的人眼里含着热泪。
淇澳岛的教育事业,开始以极高的效率全面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