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西华在行动(三)
弹云沉降,随着重力加速度,速度越来越快,轰炸机此时已经拉起,在投弹2分多钟后,炸弹落地,整个沈阳兵工厂和沈阳迫击炮厂的厂区,变成了一片火海!
炸弹的轰炸还引起两厂的二次爆炸,它们也是生产弹药的重镇,每年生产TNT炸药200余吨,苦味酸30余吨,厂区内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而且此时是东北的冬天,寒风呼啸,火借风势,两厂的大火燃起,映红了清晨还有些暗的沈阳黎明!
轰炸机群从容不破,在高空盘旋了10分钟左右,又根据观察,对两厂进行了二次投弹,不一会两厂又经受了一次大轰炸。
完成两次轰炸后,日军的陆军航空兵已经赶到,然而却无能为力,轰炸机群除了轰炸的短暂时间,一直保持在8000米高空上,对它们唯一有威胁的反而是高射炮,炮而这些高射炮也需要在它们下降到6000米高空的时候,才有万一的机会,但此时沈阳的防空根本没有成体系,少量的高射炮根本就未能对轰炸机群形成威胁。至于日本陆航机群,根本无法超越5000米限高,少数飞行员努力向上冲刺,然而根本够不上射击距离。
完成了对两厂的轰炸,B-17机群开始转向了次要目标,例如奉天鸦片制造厂(在东关小东边门外,4个车间,烟膏年生产能力500万两)以及日军在奉天的主要机关等。在中央与满洲省委建立联系后,这些情报就开始源源不断地从东北汇聚过来,在这一次轰炸中获得了完美的应用。
直到扔完了全部炸弹,12架B-17轰炸机才从容地从高空离开,不死心的日军陆航兵跟了一会,见没有机会,才悻悻返航。
奉天大轰炸,轰动了全国和日本,应该说轰动了整个世界,全球强国的目光一时都将注意力集中了过来。
民国在西华临时首府西安的记者们上蹿下跳,到处打听相关消息。本来这几天西华在天津的大行动,已经轰动全国,没想到还有更劲爆的。“外交部长”李玉振觉得,需要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在请示中央后,由他亲自担任发言人。
发布会定在1月7日,闻讯很多民国的记者,只要觉得时间还够的,甚至从民国各地赶了过来,不仅是民国记者,几乎所有西方列强在华的记者,都匆匆赶往西安。蒋介石虽然生气,但也没办法阻拦他们。
所以这场新闻发布会参与的记者人数,创下了民国的记录。
发布会开始,李玉振先做了说明,相关行动是西华对日军加紧入侵华北的坚决反击,这样的战斗还将持续下去,直到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有英国《泰晤士报》记者不怀好意的询问:
“那么,西华是对日本宣战了吗?这是不宣而战吗?”
李玉振盯了那个记者一眼,知道他不怀好意,说道:
“从日军进入我国国境的那一天起,日军就已对我国不宣而战。西华与日本从来就是处于战争状态,哪里来的和平?”
有法国记者询问:“欧洲文明各国的外交机构都对西华挑起与日本的战争不满,他们呼吁西华与日本保持对和平的克制,西华如何评论?”
李玉振直截了当地回答:“请你不要带节奏,你们欧洲国家,在我国就是侵略者,哪来的文明可言?你的国家就是最可耻的野蛮侵略者之一。你们有什么资格干预西华抵抗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事业?不知所谓!”
这些在民国妄自尊大的西方记者,听到西华毫不客气的回答,面面相觑,他们在民国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民族主义的毫不客气的回怼。
上海《申报》的记者问:“西华对日的连续打击,已经引起了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强烈反应,他们誓言要报复西华,战争会从此开始吗?”
李玉振反而笑了:“对于日本帝国主义,西华就是两个字:来!战!”
全场轰动,记者们议论纷纷,那些有着民族感情的青年记者热血沸腾,在民国什么时候听到过这么强悍又自信的铿锵之音啊?
上海《新闻报》的记者有些担心,问道:“西华的行动,会不会刺激日军加速侵略华北?”
李玉振回答:“和平是祈求不来的,和平只有用铁和血来争取。日本帝国主义就是条疯狗,只有打断这条疯狗的脊梁,才会有中国的真正和平。日寇想侵略华北,西华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香港《南华早报》的记者问:“中央日报指责西华对沈阳的轰炸,以及在天津的袭击,导致很多无辜市民伤亡,尤其在天津公开袭击日本侨民。请问西华有何评论?”这又是一个准备带节奏的西方记者。
李玉振同样盯了他一眼,回答到:“西华无论是袭击还是轰炸的目标,都是日本侵华的主要力量。在中国根本没有所谓的日本侨民,这些人都是日本侵华力量的一部分,当然是西华的打击对象。他们侵略中国,就该心理准备好,承担侵略者最终的悲惨下场。”
“至于那些在西华打击中伤亡的为日本效力的其它人,他们事实上已经不是中国人了。西华不认为汉奸是中国人,他们当然是西华必须消灭的日本侵略力量的一部分。”
西华的严酷态度,让记者们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北平《世界日报》的记者就这个问题继续问道:“可是有些人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去为日本人工作。”
李玉振申请肃然,说道:“西华与日本的战争,是民族存亡之战,是你死我活之战。国若无存,吾何幸存?在这场战争中,每一个人都必须选择自己的立场。国家民族都不存在了,哪有什么个人渺小的幸福?以养家糊口的借口,为日本人效命,不过是不顾民族大义的完全利己主义者而已,对这些自己去当狗的人,西华不会顾惜他们的身家性命。”
“在西华收复的每一寸国土上,西华都会坚定坚决地清除汉奸。中国人是炎黄贵胄、大国之民,容不下此等叛徒!”
李玉振的回答,让记者们感慨莫名,爱国的民族主义者,自然听得是心花怒放,这才是强汉之音!有些“世界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则听得刺耳,在西华的地盘上,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不过记者们留下的统一印象是,西华强悍自信、无所畏惧,包括其“外交部长”,说话都是单刀直入、不弄玄虚。不像国民党的那些官员,满口的“外交词汇”,其实不知道他想干嘛。
民国的记者们,印象更为深刻,因为他们对于蒋介石政府与西华政府之间的对比,感触极深,一个萎缩苟且,一个强悍进取,单是这种态度上的不一样,已经让人对未来两者之间的成败,能够有所预判。
记者们的大新闻刚刚发出去,西华连续不断地对日军的打击并没有停止。
一个不太引人注目,实际上很重要的事件,就是对天津和北平日本特务机构的打击。
北平东城无量大人胡同,茂川秀和抖擞精神,正在走向这条胡同的24号,这里是他创设的茂川机关,是“支那驻屯军”重要的特务机构。
日本侵华,给他带来了个人事业的机遇,本来一直到1935年,已经41岁的他,居然连一个少佐的位置都没有混到,连续7年都只是一个大尉,他本来有点心灰意冷,没想到日军加紧侵华给他带来了机遇。
上级看重了他情报方面的能力,让他在1935年的10月,在天津日租界的淡路街(今甘肃路)瑞华里设立了特务茂川机关,出任机关长。他很快就出了成绩,被提拔为少佐。
去年8月,他被调职到支那驻屯军司令部,实际上还是让他筹备在北平的特务机关,于是他仿照天津的成功前例,在北平东城的无量大人胡同,设立了北平的茂川机关,准备在北平大干一场,尤其等待日军完全占据北平,他会让那些反日的中国人领教他的厉害!北平,也许会是他继续升职中佐的福地。
他当然不知道,在李思华前世的历史上,由于没有西华的逼迫,北平的茂川机关,会在日军占领北平的8月后才设立,而他后来确实因为这个机关而大名鼎鼎。不过历史已经转变,而他的命运也就提前落下了帷幕。
茂川只带着2名便衣特务,不过他并不担心,没有中国人知道他的身份。
走进24号,里面的特务们不迭连声地问候上司,他倨傲地走入了自己的办公室。
可是还没等他坐下,24号的大门被炸得粉碎,爆炸声震耳欲聋,茂川惊恐地拔出手枪,机关里的特务也都拔出了手枪,不知道是哪里的反日分子,找到了他们的驻地并来袭击他们,会是西华吗?
并没有人冲进门,进门的是两发60毫米M1式火箭型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剧烈的爆炸声再次响起,包括茂川在内,绝大部分的特务们,都躺在了血泊中,有几人被炸得肢离骨碎。
接下来又是第三次的袭击,一些手雷被扔了进来,再次连续的爆炸。
三次爆炸之后,才有人冲进了24号的废墟,其实这个时候茂川机关,已经没有活人了。
茂川死了也不知道,自己居然成就了这个时空著名的“巴祖卡”火箭筒的首杀。这款武器本来是1942年才被美国投入实战的,主要还是用来对付坦克。这自然也是李思华改变了的历史之一,其实这款武器的科技并没有多高,关键是思路,所以在她的要求下,提前了5年多,就出现在了这个世界。
其实华北区域也不是西华行动的全部,只不过在其它的地方的行动,比起在华北来,就显得和风细雨,没有那么大的动作,而且很多行动,就连日本人和军统也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
例如在上海,几个中统特务的死,就算是中统头目徐恩真,也只当是寻常事。只不过要求在上海的中统部门,要查清楚是谁干的,他怀疑是日本人。
这几个中统特务的名字,分别叫李士群、丁默邨、唐惠民和叶吉卿。在李思华前世的历史上,这就是上海的魔窟,在上海特高课支持下的汪伪最大的特务组织76号的头目,而且,李士群、丁默邨和唐惠民,都是我党的叛徒。当然,还有一个青帮的头目吴四宝,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有人杀了他。
对这几个人的格杀令,是李思华亲自下达的,前世军统也非常想杀这几个人,可是戴立多次行动都未成功,而这几个人在日本侵略者的支持下,双手沾满了中共党人的鲜血。既然戴立没有能杀掉他们,那就让这个时空的西华,来执行他们的死刑吧。
这是在李思华和周恩来关心下,在南方建立的情报和行动网络的一部分,在上海,他们会以“地下锄奸团”的名义出现。
不过,在上海还是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
那就是两位青帮的大流氓,被一个冒出来的“地下锄奸团”的不知名组织刺杀毙命,这两人就是张啸林和季云卿。
张啸林是著名的“青帮三大亨”之一,与黄金荣和杜月笙齐名,而季云卿则是青帮通字辈的大流氓,在青帮“德高望重”,历史上他有个最有名的徒弟,就是76号的主人李士群。这两人都与日本人关系密切,都做了大汉奸。
所以在李思华列出的格杀令中,这两人在上海的目标中名列前茅。
两人的死,自然震动了上海滩,因为凄惨无比,都是在汽车上被巴祖卡火箭筒发射火箭炸死,而且与轿车一起烧成了灰烬。“地下锄奸团”也因此威震上海滩,而两人被处决的罪名,都是企图勾结日寇,背叛祖国。
上海的报纸,连续多日报道这两人的事情,整个上海滩,都在讨论着地下锄奸团的大手笔。黄金荣和杜月笙都感到了胆寒,上海越来越不好混了,按照青帮从国民党那得到的情报,张、季之死,非常可能是西华下的手,那么高级的武器,在民国多半只有西华有,日本人又不会对这两个他们的走狗自己下手。
黄金荣和杜月笙,自然不知道张、季两人,是如何得罪了西华,但最有可能的,就是因为他们与日本人的关系太过密切,被西华在上海的机构,认为是汉奸。这让他们内心寒颤之余,也有所警醒,和日本人亲善,是要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的。
当然,真正的大事件,都是发生在了华北。而西华的这一串连续大手笔的出击,确实震慑了日本在华北的疯狂侵略。奇怪的是,这个时候日本的那些年轻军官们,倒没有像以前对民国那样,“义愤填膺”地高呼“膺惩暴支”。
这其实也是这些军官们的内心算计。民国好欺负嘛,对民国动兵,那几乎是必赢无疑,当然每个人都积极无比,主动地不断地去创造让手下军队“独走”侵略的机会,很有可能就此立下战功。
但西华完全不一样啊,人家对日本是毫无畏惧,真的是把日本当疯狗,这一锤接一锤的,锤杀日本人毫无顾忌,倒是让日军顾忌起来了,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华北驻屯军,很少有军官冲出来号称要报复西华,向西华出兵的,一个个的态度,这个时候都是恭敬地向大本营汇报,等待大本营的指示。
很明显,对于西华,这些口头的嚷嚷或者威胁,只能让人家笑掉大牙。能对付西华的,就是彻底动员的大战。现在的华北驻屯军3万人,凭什么去和西华大战?他们可不是宋哲元的29军那种软柿子。日军对西华的情报了解,现在也是今非昔比,知道西华单单在绥远的驻军,就高达20多万人,甚至陆军的装备,更在日军之上。
所以这些日本在华北的乱摊子,都被一股脑儿地呈交了日本军部的大本营决断。
参谋本部为此炒作了一团,最后还是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石原莞尔的意见占了上风,这个时候正是他在日军中影响最大的阶段。
日本的军部都是侵华派,一群战争狂人,当然都不会因为西华的崛起,而停止侵华,在他们看来,侵华是日本生存的唯一机会,陆军在华北搞事,海军就在上海跃跃欲试。不同的,只是侵华的策略而已。
石原的发言很有说服力,是递进的三个逻辑:
第一、日本的命运,是不是取决于占领中土大陆?至少是确保满蒙?答案当然是确定的;
第二、西华的发展,是不是必然要与日本为敌,将日本从满蒙彻底驱逐出去?答案也当然确定。
第三、那么日本必须与西华决战。决战靠什么?当然是要赌上日本的国运,全力扩军。皇国兴废,在此一举。
所以光说不练有什么用呢?靠着目前日本陆军的现有实力,是明显不足以打败西华的。按照此时日军对西华的了解,西华至少已经有150万人左右的陆军,日军没有百万大军,击败西华就是扯淡。
其实石原本人,原来是个“缓进派”,认为应该先全力消化满蒙,不应急于扩大对华战争,以免过度使用武力,导致国力无法支持。
但在上次考察了西华后,恐惧让他改变了主意,日本跑不过西华,每过一天,西华可能都会比日本成长得更快一分,这让他一改成为了激进派,主张倾国之力,与西华尽快一战。
日本军部的意见统一,使得在裕仁的御前会议上,文官们再也无法阻碍这样的趋势,日本的大变在即,这头军国主义的猛兽,终于朝着最终自我毁灭的方向,加速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