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63章 北平攻防战的突变

第163章 北平攻防战的突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西华军步兵阵地的后面,整整700门的博福斯M34高射炮,这个时候炮管的角度,都调整到了大约是45度左右——让出膛的炮弹形成比较标准的抛物线。一门炮4个人伺候,基本把一个炮兵团用到了极致。

    随着团长的命令,700门高射炮开始发射,一分钟120发,就在一分钟的时间内,整整84000颗炮弹出膛,在空中形成了一大片的密集火线,留在前线观战的张自忠等一些29军的军官,都张大了嘴,太吃惊了,这是他们打了一辈子仗,都没有见到过的火力!

    日军攻击的前锋,立即被淹没在了炮弹爆炸的烟尘之海里,在这样的打击下,前线采用什么样的战术结果都是一样的——成为炮灰!

    日军前锋受挫,让两位日军指挥官大为震惊,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根本不认为当面之敌是29军的38师了,当然是西华军!否则怎么可能有这样皇军都没有的火力?虽然不知道西华军是军如何进的北平,但现在显然不是思考这样问题的时候,对方火力太强,日军步兵现在的进攻就是炮灰,必须立即撤退下来,重新组织攻势!这个时候,他们还在考虑进攻呢,这个时候尚没有经过大挫折的日军军官们顽固的大脑里,就没有防守和撤退的字样。

    他们的撤退命令刚下达,天空中死神的呼啸已经响起,赤龙俯冲轰炸机群来了!“观战团”的武官们已经机灵地向后跑去,因为西华阵地的炮火,已经开始向纵深延伸,刚才的“后方”已经变得危险了。

    转场到中途的日军重炮旅团本来已经停下,正在重新布置炮位,准备利用射程优势,攻击刚才西华军密集发射炮弹的阵地。然而,听到天空的呼啸声后,旅团长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色,陆航的飞机,没有那么快赶过来驱逐这些死神,这下子死定了!

    整整近百架的赤龙轰炸机群,不但炸掉了这个重炮旅团,而且对日军前方后方的步兵集群,都进行了狂轰烂炸,日军前方、后方都死伤惨重,甚至观战团的武官,都死掉了2个,好几个人轻伤,他们觉悟过来,这是现代化的战争,想“观战”就几乎没有什么安全的地方!

    实际上利用这几天的时间,西华军已经建立一条空军的战线,即通过空降部队,立即控制了北平南苑机场,然后部分轰战机和战斗机转场南苑,同时建立起运输机将战机和轰炸机所需弹药运往南苑的航线。南苑此时别的东西没有,但油料还是有的。所以此时在南苑,几乎有200架赤龙轰炸机和150多架Bf109战斗机,战斗机轮流升空,巡航保护空中防线,而轰炸机在战斗开始后,就不断地穿梭轰炸!

    此时不只是宛平前线,日军重兵云集的各个战地,包括长辛店、丰台、东新庄等地,都遭到了赤龙轰炸机的轰炸,使得日军进攻的势头,全线受挫。所谓用五万多日军毕其功于一役的迅猛突击,就像是疯狗正向人凶狠地前扑,却被人突然一棍子打在了鼻子上,狗眼里的眼泪,都被打得流了出来!

    华北方面军指挥部的气氛,似乎都凝聚成了固体,让人窒息。一向大言炎炎的参谋们,这个时候目不转睛地盯着北平地图,似乎能从里面看出花来。

    寺内寿一大将头晕耳花,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刚上任,就挨了这么一闷棍,这让国内的那些马鹿,会如何地尽情嘲笑自己?不!绝不能就这么算了!西华军虽然空中火力强大,但是人数一定不多,否则就不会在阵前采取守势了。

    他抬起头,冷冷地对众将官说道:“如果就这样撤退,皇军的军威,将荡然无存,西方各文明国家将轻视日本。我们可以死,不能让皇军蒙羞!”

    “宛平有西华军的大量炮兵力量,步兵突破不易。那就将后方的兵力都集中到长辛店去,必须要打开一个缺口,让那些观战团看看,皇军的军威不可辱!哪怕就是万岁冲锋,也必须给我打垮了西华军!”

    “突破长辛店后,再迂回到宛平后方,前后夹击,歼灭西华军!”

    日军各将官都轰然应是,在前线的兵力调整,立即展开。而那个观战团,也被邀请立即转场——皇军将转换主要的进攻方向。

    在这些武官中,心态最轻松的是德国的武官,虽然天津已经没有了德国租界,但还有德国领事馆,他就是领事馆的武官。此时他实际上心情很激动,因为他知道在日军空中肆虐的俯冲式轰炸机,就是来自他的祖国,我们德国必然重新崛起!年轻武官的心中,充满自豪,不过他也不敢说出来,怕被日本人打死。

    至于其它的武官,尤其是英法的武官,则神色沉重。无论是西华还是处于下风的日本,表现出的战力,都远远超过了他们事前的预估,他们敏锐地感觉到,无论谁胜谁负,西方列强在中国北方的好日子,都到头了,这样的两个势力,谁都不会把西方列强在远东的实力放在眼里。

    就在日军调整部署的时候,在北平附近的空域,一场战斗机之间的大战又打响了!

    日军的陆航,在昨天进行了紧急调遣,将东北航空队目前最先进的所有97式战机,都派遣到了前线机场,因为91岛式实在太拉胯,对付P36都不行,更不要说西华空军的那种德式战斗机了。

    在7月10日,日军拼凑了200多架战机后,在得知西华军的俯冲轰炸机肆虐日军的消息,全军出动,准备尽量消灭这些威胁重大的轰炸机。

    西华在南苑的100多架战机全部升空,日军以同等数量的战机,试图与西华战机格斗纠缠,而让剩余的其它战机,绕过空域战场,去袭击西华的轰炸机群。

    这个策略自然很容易被识破,所以西华空军的数量虽然少于日军陆航,但仍然有部分战机分出来,去追击试图绕道的敌机!

    空中很快形成了混战,一架又一架的双方飞机,冒着黑烟从空中坠落。

    空中缠斗了超过20分钟,日军陆航见难以击破西华空军,油料已经不多,且自身损失太惨重,几乎每一架西华的战机,都要用至少2架自身的战机来交换,如果97式挨了对方一炮,往往就是凌空爆炸,薄皮大馅的弱点表露无疑,而反观西华方面,有的战机已经被日军几次击中了,却还能战斗。

    然而陆航飞机的撤退,已经很难顺利了,因为从张家口方向增援的西华空军机群已经赶到,陆航加速逃离,但西华空军紧追不舍,日军很多战机,在追逐中被击落,此时陆航的还击显得乏力,因为很多97和91飞机,在刚才的角斗中,几乎已经耗尽了机炮存量。

    最终,这场空中格斗,以日军陆航损失150多架战机,而西华空军损失近50架的战果而告终。但是日军陆航短期再无力干涉前线了,在连续两天多的战斗中,损失战机200多架,陆航在东北和华北的航空力量,都遭到了太大的损失。此时,陆航的军官们,已经不是很愿意替步兵部队火中取栗,飞行员培养不易,他们需要能够和西华战机匹敌的战机,而不是让宝贵的飞行员,用落后垃圾的战机,去和西华拼命!

    日军调军的企图,也被西华军所侦查确认,毕竟此时北平的天空上,西华占优,侦察机的出动,也就比较频繁。

    长辛店方向,炮兵一时来不及转场,所以陆军对陆军,必然是一场恶战。空降部队尽可能地增强了长辛店我军的防守力量。

    长辛店与宛平,可以看成是永定河两岸平行的两条进京路线,长辛店在永定河之西;而宛平,在永定河之东。长辛店是一条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老街构成的古镇,在卢沟桥畔,距***仅19公里,是西南方向距离北平最近的乡镇,也是西南进京的必经要道。

    7月11日,长辛店就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恶战!长辛店集结的空降部队,只有少量空降军常备的反坦克炮,日军虽然已经损失了几乎所有的重炮,但还有很多山炮,虽然在这个方向,已经将宋哲元部的炮队都几乎加强了过来,但是在炮战上还是处于下风,不过也就是不止于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罢了。

    但毕竟轻炮小炮的杀伤力是有限的,它们的射程,甚至比不过西华军的重机枪。所以日军也只是利用这些炮火,掩护步兵部队的冲锋进攻,武官们看到了一场有点类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不过火力的水平更强了,尤其是西华方面。空降兵几乎全部装备冲锋枪,单兵火力的密集程度,远远超过日军冲锋的步兵,日军主要的武器,是三八大盖的步枪。

    不过有一利必有一弊,冲锋枪的射程相对有限,比不得日军步枪的射程远,所以不少精于射击的日军,在离开阵地稍远的地方,利用精准的射击,不断袭杀伞兵,掩护最前线冲击西华阵地的士兵。

    双方都装备有大量的掷弹筒,西华军方面还有更好的巴祖卡火箭筒,这些步兵决斗中的“重武器”,造成了重大的杀伤,战场上很快变得尸横遍野,血腥无比。

    那些观战团的武官,大部分都看傻了,二战几乎已经过去20年,很多武官并不是参加过一次大战的老兵,而是战后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这样残酷的战斗,缺乏心理承受力,呕吐的人都不少。

    日军的凶猛进攻一浪又一浪,似乎毫不停歇、毫不犹豫地投入无限人力,根本不吝惜士兵的生命,而西华军同样顽强无比,前方的阵地,就像是一个吞噬人命的旋涡,一波又一波的日军士兵冲进去,就消失在烟尘中!

    日军在战前大约有7万人,在7月8日凌晨的战斗中损失了约6千人,而在7月10日迄今的大战中,已经伤亡了近2万多人,完好整齐的部队,已经不足5万人,这让华北方面军所有的将官,都杀红了眼,损失太大了,一定要膺惩西华军,将他们彻底干掉!

    对面的西华空降部队,在长辛店的战斗中,因为缺乏炮兵的支援,死伤也很惨重,伤亡的人员超过了6千人,整体伤亡率已经接近了25%。但这就是国战,士兵们的士气仍然高昂!而且他们知道,增援已经不远了。

    天色逐渐黑了,日军的进攻终于平静了下来,暂时停止了。当然,这只是日军需要短期的喘息,就在这个时间,日军从各部队中一拨又一拨地选拔敢死队,头上缠上用血写着“七生报国”之类字样的布条,他们面色狰狞,大口大口地吃着饭团,等到深夜,他们就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为皇军雪耻!

    观战团遗憾地离开了,日军以深夜无法保证安全的理由,将他们赶走了,还嫌白天日军丢脸丢得不够吗?事先在各国面前显现大日本皇军赫赫军威的企图,现在已经是荡然无存。

    不过其实日军不用羞愧,这些武官对于日军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他们的战斗意志,根本不是西方军队能比的,尤其是英法美德几个西方大国的武官,都统一地认识到,对付日军这样狂热又单兵技能精巧熟练的军队,只有用强悍得多的火力压倒他们,才是正理,否则西方军队,很难打出西华军这样顽强的对攻。

    “观战”下来,在各国武官的心中,西华军已经和日军一样,都是极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了。英国武官更是清晰地意识到,恐怕英印军的战力,是比不上西华军的,英国在缅甸的机会,并不会因为中日战争而增加。他看了德国武官一眼,心想这些狗日的德国佬,使得英国在全球可以使用的力量,变得极为有限。

    已经与第2师团会和,重新指挥第2师团向北平前进的岗村宁次,知道这几天日军进攻不利,已经证明对面之敌为西华军的时候,再次向寺内寿一司令官建言,日军必须赶紧撤退了,根据目前的战斗情况,可以证明北平就是西华军设置的一个大陷阱,否则西华军,不会预先有部分军队部署到了北平,张家口过来的西华军主力,很可能在后天,甚至有可能在明天就会赶到,如果日军不先行撤退,恐怕有陷入西华军重围之下的大危险。司令官不可不慎!

    日军先撤出北平,南退与第2师团等日军主力会和,再次进攻北平,才是用兵的正理!

    寺内寿一并不是不知道岗村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可是他现在骑虎难下了,已经损失了那么多的兵力,在大本营看起来,岂不就是他寺内寿一无能?作为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本来是多大的荣耀,指挥的日军超过百万大军呀,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日本军史的第一人了,可是一出场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他现在根本不敢向东京的参谋本部,汇报具体的伤亡数字,甚至不敢向东北的关东军通报。而他手下的日军将领和参谋们也都杀红了眼,谁也不甘心这样的结果。这就是赌徒,永远觉得继续的下一注,会有翻盘的机会。这个时候的寺内寿一,内心也是这样的侥幸,就让20师团和109师团,夜晚再最后攻击一次,也许这一次能够打垮当面的西华军!

    然而,此时林彪4野的前锋,已经抵达了附近,4野此时并没有像粟裕第1集团军这样的具有完整装甲战力的快速集团军,但其中也有少数部队(1个集团军)实现了基本的摩步化,在出张家口后近百公里,通过了燕山的山地地带后,后面的路程,对于这部分军队而言,速度自然就快了。

    接到空降部队阻击的战况后,林彪命令基本实现了摩步化的罗楠挥第13集团军,全速前进,务必将截断日军南逃之路,全军抵达后,在空降部队配合下,全军展开,包围日军主力,聚而歼之!

    所以13集团军甩开了大部队,依托装甲运兵车狂飙猛进,已经在傍晚时分,抵达了北平南郊,9个师像一把扇子,截断了日军的南退之路,并迅速向左右展开,形成了对日军后部的弧形攻势!

    误判了西华军行军速度的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此时的驻地在黄骅一带。

    新的情报传来,日军的侦查系统已经发现20师团和109师团等部队的后方南部,出现了大量的西华军!这就像一桶冰水,让狂躁的指挥部的气氛,突然就冰凉了下来。

    寺内寿一无力地坐在椅子上,他想不出办法来,用眼睛扫了一圈身边的“精英参谋”们,没有人说话,有的还低下头去。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说漂亮话容易,可是谁想听呢?具体的办法呢?增援的27万大军还在路上,又没有长翅膀,至少还要3天才能赶到。

    这些部队此前几乎都在扫荡中国在河北的各种地方势力,占据城池,在战略变更后,临时调整赶往北平,已经算是速度很快的了。

    事前谁能想到,2个师团为主的6万多兵力,居然打不下北平,还可能被歼灭呢?这6万多人,本来并不是为一个北平城准备的,而是为整个平津地区准备的,现在相当于将一个“大面”上的兵力都抽到了一个“点”,后继的兵力自然就出现了真空,一下子补不上了。

    寺内寿一别无他法,命令将现在的突发情况,电告前线的川岸文三郎和山冈重原,让他们根据前线状况,自主决定接下来的策略。说白了,就是方面军已经没有办法了,将自主权丢给了这两位前线指挥官,到底是死战等待援军还是突围,他们自己看着办。

    川岸和山冈当然傻眼了,形势突然变成了极为恶劣。他们的前线临时指挥部,立即就爆发了剧烈的争吵。

    有的参谋主张死战,这种人最多,他们对“皇军”的战力有迷之自信,认为不过是坚守3天以上,就会有转机。更激进的建议夜袭计划不变,只要打破了当前之敌的防御,日军反而可以有巨大的回旋余地。只有一个参谋建议绕道向北,向热河方向突围,不过他的意见当然被激烈地否决了,还有人骂他非国民。

    川案和山岗商量之下,决定立即转入防御,对于北面的西华守军,是以攻代守,压制其反击的能力,而主力集中于防御南面的西华援军。虽然形势恶劣,日军要被南北夹击了,但毕竟北面的西华守军数量较少,主要的战役方向,当然是南面。

    其实他们没有注意到自己心态的变化,现在他们那种中国军都是渣渣的心理,已经没有了。而且心中,已经将西华军当成了当年俄军那样的强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